•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转化差生与转变教育观念

    时间:2020-09-26 08:08: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差生”问题历来是个热点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差生”群体。这些学生背着沉重的包袱读书,心理压力很大,抱负很低,也令教师感到头疼。然而都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些学校的“差生”走上社会以后,他们发展的并不一定差。为什么学校里的“差生”和他们以后的发展会有着这么大的反差?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反思的沉重问题。如果我们细细考究,就会发现所有的“差生”在客观上并不存在,只不过是我们主观上错误的教育观点的产物。
    教育哲学揭示,教育阶段事实上是对教育价值的评价,而教育价值终极体现在人的价值上。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通过培养有价值的人来实现的。何谓有价值的人?那社会需要的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如售票员李素丽,初中毕业的教育家魏书生等等,这就是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方向,同时注意标准多样化。然而“应然”与“突然”常常是分离的,教育实践中的全面教育已沦为智育,而智育又以分数之上,“三好”变“一好”,“一好”就全好,这不仅造就了一批以牺牲其他发展为代价而换取“智育”低级增长的“优等生”,也“造就”了往往的勇敢、坦率、热爱劳动而著称的“差生”。手工作坊式的“差生”转化常常因情感的渲染打动我们,但谁也不能否认在偏狭的评价下,“差生”的优化生产早已来临。这就是教育条件越来越好了,“差生”群体却越来越壮大的真实原因。
    “差生”与差异也密切相关。“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树叶”,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发展心理学承认儿童心理的发展存在着差异,表现为类型的差异、速度的差异、早晚的差异、水平的差异等,发展心理学不仅承认差异,更重要的是它要求我们尊重这种差异。事实上我们很多的“差生”正是因为其独特的风格不被教师认同而扣上“差生”的帽子,只有在其反叛思想,创新思维的鲜明个性被磨灭后,才被认为实现了由“差生”到“优生”的转化。很多教师视学生差异为难题,忽视了其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面,正是个体差异的存在,才为学生相互学习,个性丰富化提供了可能,如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写作活动中表现出的差异,使学生差异的相互作用朝着相互促进的积极方面发展,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活动丰富多彩而又积极健康,一改作文千人一面的现象,也教育了学生。
    “差生”的产生反映了教育从手段到内容的贫困,也凸显教育作为一门艺术的重要。“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小学阶段(1—11岁或7—12岁)、初中阶段(11—14岁或12—15岁)就确定一个学生是可以培养或不可以培养的,是‘差生’或‘优等生’,为期过早,中国人对人的认识,总结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叫‘盖棺定论’,要到死了以后才能确定这个人到底怎么样。怎么能在十一、二岁,十四、五岁就把人看死了呢?应当说实际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存在的是单一、刻板、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矛盾,是教育的非因材施教化、非个性化。”教育家魏书生也谈到,病人患了病,医生水平不高就说人家患错了病,学生进步不大,教师无法教,就说人家是“差生”,这是要不得的。甚至在马卡连柯看来,那些违法的流浪儿都不是坏孩子,实际上他们都是普通孩子,都是和我一样充分享有幸福权利的人,“每个跳蚤都有它的长处”,更何况一个人。几乎在所有的卓越的教育家眼里都“没有无能的学生,只有无能的老师。教育是一门艺术,最主要的是,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作为个人发展的‘机灵点’,使其得到最可能大的发展。”
    综上所述,转变“差生”必然要转变教育观念,“差生”是错误的教育观念的产物,那么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挑战,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教育观念呢?
    首先,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可培养精英为目的,而以培养主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实践证明,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来源于最大众的一般素质,而非少数人的优秀。如果我们放弃一部分学生,这部分学生最终将放弃社会,这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
    其次,我们的教育既不是为升学作准备,也不是为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人生作准备,为人生打基础,“学生生存”是教育的宗旨。从美国的教育发展来看,50年代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70年代重视能力的培养,80年代注重情感的教育,而进入90年代则是综合性的教育,说明了人的生存能力的培养符合教育发展的现代潮流。
    再次,教育要重视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展。忽视学生的潜能,忽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忽视学生存在的个体价值。一定要视学生的潜能与个性为资源并加以保护性开发。
    最后,从根本上说,就是教育要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对待学生最基本的态度,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不仅包括他的优点和长处,也包括他的缺点和短处。也许当我们都真正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点,就会惊奇的发现,所有的“差生”都不见了,有的只是有着各种缺点和优点的学生,(谁又没有缺点呢?)他们将因为自己的缺点和优点而显示自己独特的面貌,因为自己的优点而骄傲,因为别人的优点而知不足。也许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吧!                                         山西省大同十四中  王丽文
    相关热词搜索: 转化 教育观念 生与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