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从土壤地球化学角度看成都市无公害农业发展前景

    时间:2020-11-04 10:06:2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从土壤地球化学角度看成都市无公害农业发展前景

     朱礼学 双流县太平镇 610216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无公害农业的含义,并以农业生态学的观点,从地球化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成都市所辖区域土壤的肥力及土壤环境质量特征,提出了成都市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区位构想和建议 关键词:成都市土壤 无公害农业 发展前景

     前 言 无公害农业是指在良好农业生态条件下、利用无公害农业生产、管理、监督技术方法和措施,从事优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1]生产、加工、贸易的农业产业。

     农业生态系统由环境因素、生物因素两部分组成,土壤是环境因素中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农作物的生产基础,也是食物链中的初级、次级消费者(草食、肉食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土壤环境质量及土壤肥力是农业生态系统中自然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 区;

     3、成都市近郊平原、浅丘为粮油、副食区;

     4、牧马山及龙泉山区为粮果、经作、林、牧区。

     成都市土壤主要以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风化母岩发育而成,有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棕壤土、石灰岩土、草甸土等八大土类。农业利用程度最高的是海拔800米以下地区的冲积土;800—1600米的黄壤土(水稻土)及1600—2100米的紫色土,以上四类土占市域土壤面积的90%以上[2]。

     根据四川省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市域土壤中土壤肥力80%以上为二级以下(含二级)土壤中钾素、速效磷、锌、硼、锰等营养素普遍贫乏,96%土壤缺硼、60%土壤缺锌、30%土壤缺锰;土壤以中偏碱性为主,PH大于6.5的土壤占61.9%。

     二、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一)市域土壤中的氮(N)、磷(P)、钾(K)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调局1999年启动的“成都平地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显示:

     1.土壤全氮

     市域土壤中,龙门山水源涵养林区部分土壤自然环境 1.5—1.8米深土壤样品分析值,下同 中,全氮大于0.2%[3]达土壤肥力一级标准;平原及周边中低山浅丘区域农耕土壤自然环境中 (土壤肥力三级标准);邛崃、蒲江及龙泉山北西向、成都市近郊平原及平坝地区全氮最低,有约50%以上面积深层土壤全氮不足0.04%(土壤肥力6级以下水平),还有近15%的土壤自然环境背景中全氮不足0.025%。

     人为环境中(土壤耕作层0—0.02米深土壤样品分析值,下同)全氮平均值为0.13%,是土壤自然环境平均值的2倍多(达土壤三级标准),地域差异较大。

      [1]无公害容产品:源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专门的生产(栽培)技术规程生产或加工,无有害物质残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许可使用专门的农产品。

     [2]成都市农业资源与区划 1989 成都市农业区划委员会

     [3]朱礼学 、刘志祥等 成都市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及元素分布 2002

     2.土壤中全磷

     成都市土壤自然环境中全磷平均值仅0.045%(达土壤肥力四级标准),约50%土壤自然

     环境全磷低于0.04%。低磷区与低氮区空间分布基本一致,主要是邛崃—蒲江一带的五面山台地;牧马山—金堂一线及龙泉山以东粮、果、经作林、牧区等,以上地区全磷多不足0.03%(土壤五级标准)。土壤人为环境中全磷背景略高于自然环境背景值,其背景平均值为0.0713%、但仅达土壤肥力三级标准,仍处于缺磷状态。

     3 土壤中全钾

     市域土壤自然环境中全钾背景平均值为2.21%(达土壤二级标准),人为环境全钾背景低于自然环境,其背景平均值为2.11%(达土壤二级标准),自然环境低钾分布区与N、P低背景区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全城60%土壤自然背景,全钾低于2.5%(二级标准),约25%面积全钾低于2.0%(达四级标准)。

     综上述,市域土壤中农作物主要营养元素氮(N)、磷(P)钾(K)在土壤人为环境中的背景分布略高于自然环境背景,其偏高幅度以氮最为显著,磷次之,钾偏高幅度较小。这一方面体现了人类耕作行为对土壤库中N、P、K的影响显著,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农耕、施肥等行为过程中,对N、P、K施入是不平衡性的,其N的输入大于P、K的输入,这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施肥长期过多偏重施氮肥的不平衡施肥法。另一方面说明市域土壤环境(不论自然环境还是人为环境)N、P、K肥力均严重不足。

     (二)市域土壤植物营养微量元素的分布

      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显示:市域土壤自然环境中铜(Cu)、铁(Fe)元素背景平均值略高于中国土壤背景平均值(表1),土壤自然环境中硼(B)、锌(Zn)、锰(Mn)、钼(Mo)等元素均低于全国土壤平均值。

     平原区的彭州、都江堰、温江、新都、成都市近郊区域土壤自然环境中80%以上面积Cu在25×10-6以上;平原南西及南东丘陵旱地地区,土壤自然环境中Cu贫乏。铁的分布与Cu元素分布大致相似。

     市域土壤自然环境中90%以上土壤缺钼(Mo),Mo含量多不足1.5×10-6,以彭州及岷江冲积扇平原地区的水稻土缺钼最为明显,这一地区5%以上土壤自然环境钼不足0.6×10-6。由粘土发育而成的酸性黄壤及龙泉山紫色土,钼(Mo)相对较高,自然环境中Mo在1.0—1.5×10-6之间变化;

      岷江冲积扇、湔江冲积扇中部——都江堰、彭州、郫县、崇州、温江、双流、新都范围平原区水稻土,自然环境中Mn、Zn相对集中,而平原边沿台地土壤自然环境中Mn、Zn相对贫乏。

     市域土壤人为环境中硼(B)、铜(Cu)、铁(Fe)的背景平均值高于全国土壤背景,而锌(Zn)、锰(Mn)、钼(Mo)低于全国土壤背景。土壤人为环境中高硼(B)、铜(Cu)、铁(Fe)背景区区域性变化十分大。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土壤人为环境中B、Cu、Fe含量高于自然背景十几倍。

     三、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土壤中、砷(As)、铅(Pb)、铬(Cr)、镍(Ni)、锌(Zn)、铜(Cu)作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因子已列入国家标准GB15618—1995。

     (一)深层土壤自然环境质量现状

     市域土壤自然环境中80%面积为砷(As)、铅(Pb)、铬(Cr)、镍(Ni)、锌(Zn)、铜(Cu)洁净区,98%面积为汞(Hg)洁净区。土壤自然环境中汞、砷两指标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市域土壤自然环境中,区内约81.7%面积镉达到土壤质量一级标准为镉洁净区,铅洁净区占58.9%、锌洁净区占90.5%、铬占77.03%、镍占75.6%、铜占83.99%。

     受成土母质的影响[4]平原北西向龙门山及山前中低山、丘陵地区土壤环境中镉、铅、锌

     [4]朱礼学 成都平原西部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农业环境的关系 物理化探计算技术 1999(4):295

     锌;彭州地区湔江冲积扇及上游土壤环境中的镉、铅、铬、镍、锌、铜等环境质量影响指标仅达到土壤二级标准。

      部分地区土壤自然环境中部分元素未能达到洁净区(一级)标准,其主要因素是受成土母质特殊的地质背景影响,如龙门山地区,由于地处龙门山构造带,构造带中中——低温热液成因的铅锌矿化是导致平原北西部地区高铅、锌、镉的主要地质起因;而亲铜、亲铁元素Cu、Cr、Ni的富集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彭灌杂岩的基性富铜矿化带下游的湔江冲积扇中。

     综合以上因子,区内土壤自然环境大部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深层土壤为洁净土壤。

     (二)表层土壤人为环境质量现状

     市域土壤人为环境(表层土壤)质量状况不容粒乐观,仅砷元素表土中背景较低,有91.26%面积的表土(耕作土层)中砷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为砷洁净区。成都市东面石板滩、西河、大面一带及牧马山地区等表土砷在15—30×10-6之间,仅达土壤二级质量标准。

     市域土壤表层中铬、镍两元素洁净区面积分别达82.05%、81.17%,高铬、镍背景区主要分布于湔江、毗河流域的彭州市、青白江区和新都区;大邑境内及成都市东部有零星的铬、镍富集区。

      成都平原区(岷江冲积扇)表土中汞、铅、铜、锌富集,成都市及近郊表土中汞、锌、铜隔存在严重污染,市域土壤表土中汞、铅、铜、锌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的洁净区面积分别占74.1%、58.9%、68.3%、67.3%。

     成都市土壤人为环境(表土)质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表层土中的镉元素超标。大邑县、彭州市、都江堰、邛崃等地区表土均为大面积Cd高背景区。

     全域土壤表层仅有44.6%的面积,人为环境镉达到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为洁净区。低镉土壤洁净区主要分布于新津县、双流县、龙泉驿区和新都区,金堂境内龙泉山以东广大地区亦为低镉洁净区。

      综上述,成都市土壤环境质量洁净区集中分布于新都—华阳—西河—城厢一线以东地区,这一地区不论是土壤自然环境(深层土壤)还是土壤人为环境(表土),绝大多数土壤已达到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都江堰—大邑—邛崃—蒲江以西大部分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介于国家一级与二级质量标准之间;成都平原的岷江冲积扇和湔江冲积扇地区土壤环境质量介于国家二级与三级之间。

     四、成都市无公害农业发展前景展望

     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和区位优势。

     1、良好的品质必须有良好的农业气候条件及优良肥沃旱涝保收的土壤及灌溉条件。

     2、无公害农产品应当是安全食品,天时、地利之优还必须合理开发与保护。

     3、要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还需要具备一定水准的生产管理、监督服务的从业队伍和有序的规模发展模式,这谓之人和。

     4、无公害农产品要变成商品才能实现其经济价值和效益,因此无公害农业区位选择上应注意尽可能在农业、经济较为发达、交通区位等均较好的地区。

     成都市辖区合乎以上标准的,适于大量从事无公害农业的地区,应选在以下地区:

     (一)适合于从事AA级绿色农产品开发的地区

     成都市南东向新津—华阳—西河—城厢一线以东地区(图1),这一地区大多数土壤环境适合于从事AA级绿色农产品开发。

     (二)适合于从事A级绿色农产品开发的地区

     龙泉山及其以东地区;平原西部、北部部分地区(图1)。

     在成都市无公害农业的开发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土壤环境中的镉、汞两有害元素的分布,应适时监测,并合理地调整好土壤的酸碱度,降低高镉、汞区土壤中Cd、Hg的活性。此外,废电池中高镉、高汞对土壤污染影响极大,应加强无公害农产区废旧电池无公害化处理。

     结 语 社会在进步,资源与环境;人的生成质量等倍受人们关注。成都平原许多地方土壤质量令人堪忧,天府之国还有多少良田沃土?人们的生成质量要提高,农业要发展,无公害农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只有全社会、各行业共同来关注,成都市无公害农业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