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0-10-21 08:13:5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高中物理新课改教学的几点体会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出台,为我国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新的课程标准确立了全新的物理教学理念,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每一堂课有限的时间里以及在课外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是否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呢?通过学习与实践,我们领悟出在新课程标准下,要重新构建物理课堂教学方式,要充分激发学生思维,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创造快乐气氛,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新教材的出台无疑对作为素质教育主战场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实现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探究式物理教学的基本特点是把学生由物理知识的接受者变为物理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
    教师由物理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物理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逐步建立学生自主学习体系。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等。探究式教学的一般活动程序为: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教师引导,3、学生探究,4、师生整理,5、总结验证。高中物理新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如有关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规律的教学等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

    高中物理新教材改变了以前旧教材内容的“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强化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调查与实,更有利于教师实践,更有利于教师实施创新教学,也为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新教材中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探究式教学方法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将课堂“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题”,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的性
    传统的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以知识的权威和专家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机械地记,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讨论交流的时候,课堂气氛犹如一潭死水。这样就会使学生感到上课枯燥乏味,毫无兴趣,从而厌倦学习。
    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要改变这种教学氛围,在课堂上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言、热烈讨论,还可与教师探讨某些未知领域的观点和设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彼此尊重、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逐步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围绕问题,加强师生交流和学生的相互交流
    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精心准备富有智力和创造力价值的问题,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容易混淆、忽视之处设问,并使设问富有启发性、逻辑性及相应的梯度。
    在现代物理教学中,围绕问题,应该更加注重采用“生问师答”和“生问生答”的教学方式进行问题的讨论,以问题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方式的多样化开发,给讲授法注入生机。
    2、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展示个性,发挥潜能
    在课堂上,我们要时时考虑学生的思维要求,关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幻想、鼓励多样性的答案。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能够进行猜想和假设,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展开猜想的翅膀。我们在授课中,要对于学生的各种猜想给予热情的鼓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于真实的表现自己,充分地发展他们的个性,激发他们自主求知的信心和勇气,自主深入的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为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提供条件。
    例如,学习“功”这一节时在课堂练习中,我们让学生做这样一道题:
    质量为m的小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物体在此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作的功?
    要求学生给出结果并让大家讨论:
    学生甲:“因为位移为零,所以由W=F*Scosθ知,W=0,所以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零。”

    学生乙:“不对,这不符合事实,怎么会是零呢,肯定有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学生丙补充说:“第一个同学的说法是错的,因为公式W=F*Scosθ中的F要求是恒力。”
    我们接着说:“那同学们能解决这个矛盾吗?”

    经过较长时间的讨论后,学生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以反曲线变成直线,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这时学生丁站起来回答:“可以把整个圆周分割成许多小段,在每个小段内就可以看成是恒力做功了,然后再把各小段内的功相加。”

    我们认为讨论得差不多了,对学生讨论做出评价:“很好,这种极限方法在物理学习中很有用,大家在以后要注意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整体上看,这种合作学习是一种“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的过程,这个过程寻找的是正确答案,思维逐步指向某个答案。但这个思维方向的三次转换(逻辑推理→事实论证,整体→部分,条件不适用→条件适用)就是思维发散的表现,可见,合作学习中不仅有集中思维,而且有发散思维,是两种思维的结合。正是这种结合,不仅使集中思维有了宽厚的基础,而且把发散思维推向了高的水平,使学生的认识趋向全面、深入,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所以,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各抒己见,激发了发散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
    三、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新课改下物理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有一些同学感到不适应而造成学习上困难。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学习,学习方法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物理重在理解,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在高一阶段首先要去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程教学中要尽量多地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其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材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阅读物理教材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边读边思考,挖掘提炼、对重要内容反复推敲,对重要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养成遇到问题能够独立思考以及阅读教材、查阅有关书籍和资料的习惯。
    为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定义概念和总结规律时,可以直接阅读教材中的有关叙述,并加以剖析,逐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可以选择合适的章节采用自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重点设计思考题,使学生有目的的带着问题去读书,还应设计些对重点的、关键性的内容能激起思维矛盾的思考题,引起学生的思维兴趣和思维活动。
    3、听课过程中做到五到:耳到,即专心听老师对新课的引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听老师提出问题以及如何引导思考和探索、如何分析、如何归纳总结,另外还要听同学的答问,看是否对自己有启发。眼到,即听课的同 时看 老师对重点、难点的板书。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看老师的表情、手势及动作,以加深对关键点的印象。心到,即用心思考、跟上老师的教学思路、分析老师是如何抓住重点、解决疑难的。口到,即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回答参加讨论,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手到,即在听、看、想、说的基础上,做好要点记录,尤其是解题的规范化。第一讲: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  

       

       

    在这一讲,我们专题讨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问题。  

    一、如何理解和落实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  

    (一)如何理解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  

         1. 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课教学要求  

    请先听一听我们实验区教师对课程标准中关于物理实验教学要求的看法。  

    问: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实验教学中,你是否明确哪些实验是必做,哪些实验可以选做?  

    答:不太明确。以前的《教学大纲》有明确的罗列出,哪些是必做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对选做的都有用打星号的形式标注出来。而现在的《课程标准》就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我认为,高中现在的新课程的实验教学不太容易把握。  

    我们认为,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条目”中,所罗列的实验应当是必做的;
    而在“范例”和“活动建议”中所罗列的实验是可以选做。   

    必做  

    内容标准条目  

    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  

    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  

    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  

    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受力的关系。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选做  

    范例  

    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制作一个简易弹簧秤  

    研究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在不同夹角时的合力大小。  

    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  

    活动建议  

    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  

    通过各种活动,例如乘坐电梯、到游乐场乘坐过山车等,了解和体验失重与超重。  

       

    本表是《课程标准》中《物理1》对实验的要求。内容标准条目的第一项明确要求:让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但并未明确要求应经历怎样的实验研究过程,而是在范例中提供,“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选择。  

    再如,内容标准条目第三条明确要求,必需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范例中给出了“制作一个简易弹簧秤”的实验。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做这个实验,也可以不做而改为其它的实验。在活动建议中提供的内容,也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做的。  

    这样将理科倾向的学生所学习的《物理1》、《物理2》以及《选修3系列》的实验要求进行统计,可以得到下面的数据:   

    模块  

    内容标准  

    范例  

    活动建议  

    合计  

    物理1  

    6  

    4  

    2  

    12  

    物理2  

    2  

    2  

    1  

    5  

    物理3-1  

    7  

    8  

    6  

    21  

    物理3-2  

    6  

    6  

    1  

    13  

    物理3-3  

    2  

    4  

    3  

    9  

    物理3-4  

    12  

    7  

    3  

    22  

    物理3-5  

    4  

    2  

    1  

    7  

    合计  

    39  

    33  

    17  

    89  

       

    而过去的《教学大纲》中所罗列的学生实验,必做的有19项,选做的有3项,共22项。  

    虽然上表中“范例”与“内容标准”所罗列的实验有的部分是重复,但是从学生实验的总数量看,课标中的要求比以前的大纲更多。在必做实验的39项中,比较容易让学生动手做的大约有21项,在选做实验的50项中,比较容易让学生动手做的大约有13项,再加上像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这样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等等,比较容易实现的学生分组实验大约有40项。这充分说明了高中物理新课程比以往更加注重物理实验的教学。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实验的要求究有何不同?  

    现在大家对必做和选做实验有了比较具体的区分,那《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实验要求的差别又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先听听一线老师的意见。  

    问:《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对实验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答:过去的实验教学,我们更注重于应试,现在则侧重于学生的参与过程,使学生真正明确实验的意义,学会做物理实验。我与其他学校的老师交流时发现,由于课标的要求不太明确,加上不同学校的生源和条件不同,导致各学校的老师对实验要求的把握也就有比较大的差异,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课标》对实验要求是弱化了。  

    相关热词搜索: 几点 新课改 高中物理 体会 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