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美文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坚守与创新

    时间:2020-10-20 08:28:1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

     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唯一延续到今天的文化形态。究其根本,这应归功于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与珍视传统、自觉承传的文化理念。虽然历经近代百年的屈辱与苦难,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大发展,新时期的中国人开始找到了民族自信,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产生了寻找民族文化之根、抚平文化心灵创伤、铸造民族文化之魂的迫切愿望,并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发达的民族文化就没有整个民族的伟大复兴。马克思在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中,把文化作为社会构成的三大系统之一。他说:“文化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相结合,成为推动社会前进不可缺少的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大把“文化创新”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它方面的创新一道,作为“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同时,又把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容。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有着几千年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积累,糟粕与精华并存,如何清理、开发、创新是这个时代的重大命题,也是中国人必须承担的具有人类意义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的坚守与创新。不坚守,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之下,我们就等于主动放弃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和伟大的文化宝藏;不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将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丧失活力。二者就像一架马车的两个车轮,不可偏废。传统文化的整体复兴与发展大致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实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系统工程。以国家之力培养、组织一流学者全面深入地研究、阐释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一方面,搞清楚传统文化的原本面貌与系统结构;另一方面,更要站在当今时代的至高点,结合现实,给与全新的、深入的阐释。虽然这不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可以分清主次、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

     其次,在已经出现了传统文化断层的严峻形势下,抓紧时间,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适应时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破坏,中华文脉险些尽为所断。加之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不重视视,造成人民大众特别是代表中国未来的年轻一代知之甚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的火爆与易中天、于丹等人的窜红正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与迫切需求。

     再次,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在当代语境下,大力创新,全面积极践行最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精神,大力弘扬承载传统精粹的民族文艺样式,使传统文化活化在有血有肉的现实之中。199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美国复兴日程》计划中指出:“我们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而得到补充。这是一种新的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实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要把文化创新作为抢占世界文化阵地的利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根在历史和传统之中,但必须要把这个“历史与传统”放置在现实与发展的大环境中来加以丰富、塑造和创新,只有不断完善自我,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华,我们的文化魅力才能得以长久。批判地继承“仁者爱人”、“兼爱”、“非攻”、“忠”、“孝”、“信”、“礼”等传统道德,批判地吸收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等文化理念,经过现代合理化的阐释,充实、改造、创新我们的现代社会生活。京剧、书画、民乐、民族舞蹈等民族传统艺术样式在文化创造与消费、交流领域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真正全面深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在坚守本体特质的基础上,吸收其它民族先进艺术的优长,从现实生活出发,经过创造型地发展,表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时代精神、情感与品格。传统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这方面成功典范,中国近现代山水画大黄宾虹、李可染等人穷一生之力致力于此,成功地将传统山水画推进到现代山水画的全新境界。今年是李可染先生诞辰100周年,他那句“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对现代人如何坚守、创新传统文化艺术的精辟表述。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最好的继承是发展,最好的坚守是创新,我们有效地将二者辩证地紧密结合在一切,便将铺就一条通向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的通天大道。

     坚守中国经典传统文化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走在社团展示区,一群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汉服的同学引起大家的注意。

      诚如大家所知,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而每种服装都传递着一种民族特征。汉服又称为华夏衣冠,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不同于唐装。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以宽袍大袖,褒衣博带的袍服为代表的汉服风格清淡平易。袍服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尽管在校园嘉年华的现场我们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通过来自的汉服社同学们的展示和讲解,我们窥见汉服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从展示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见到这么美丽的,又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服装,许多同学都兴奋地与汉服社的同学合影留恋。

      汉服社社长说,《诗经》中有句话叫做“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由于历史原因,汉服被人们淡忘。他们希望通过汉服展示向更多的同学传递汉服文化,传递汉族文明。他笑着说,穿上汉服,也许你能体验到 “穿越”的感觉,你会情不自禁地佩服中国古人的智慧,一种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也油然而生。

      国粹京剧唱响大工

      在喧闹的缤纷社团展示路的一隅,传来悠扬的《霸王别姬》,五彩的脸谱,飘扬的剧服,映衬着京剧社学生分社的同学青春的脸庞,韵味十足。两届文化节让我们领略了作为国粹的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也吸引了不少同学学习京剧。

      我校的京剧社学生分社是京剧社的学生活动基地。社长任乐雅说,学生分社已经成立两年了,在每周六的下午这些热爱着中国传统艺术——京剧的同学们便会聚集在一起吊嗓子,教工分社的老师们还常常过来指导他们。这些热爱京剧的同学们又是怎么聚集到一起的呢?一方面在全校公选课京剧欣赏上,何熙文教授会向同学们介绍京剧社,吸引有爱好的同学参与;另一方面一些热爱京剧的同学们则自己找到了这个组织并拥入组织的怀抱。

      在这次校园嘉年华的展示中,他们通过画脸谱,穿京剧服表演向大家普及京剧知识。社员们说京剧的魅力在于修身养性,即可陶冶情操,又可以丰富历史知识。看着他们唱起京剧时陶醉的神态,或许青春本该如此,将梦想照进现实。

      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它给我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感动与启示。校园嘉年华给了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对传统文化理解与热爱的平台。在这个节日里,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相信传统文化必将由我们青年传承与发展。(学生记者? 易蕾? 刘爽)

     中餐馆在德国颇受欢迎

      当和朋友们一起出去吃饭的时候,我事先总是反复向大家强调,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缘故去中国餐馆吃饭。去哪家餐馆吃,吃什么,我都无所谓。其实有一句话我不好意思说出口,那就是,我不愿意去中国餐馆吃饭。

      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大大小小300多家中国餐厅,最牛的一家甚至把上海豫园的湖心亭都原式原样搬了过来。但是,没有一家中国餐馆让我有兴趣自觉自愿地走进去。有的口味很地道,但地毯脏乎乎的,走上去还有点粘鞋底。有的倒是气派堂皇,开在最高档的酒店里,但做出来的菜除了菜名以外,跟真正的中国菜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去过一个中国餐馆,他们给我这个中国人也一视同仁地送上刀叉和盘子。在我坚决的要求下,才给我换了一次性筷子和一个小碗。他们的餐单里甚至连中国餐馆最起码的青菜豆腐都没有。其实,有一家亚洲超市就在他们附近,那里每天都有从荷兰空运过来的中国蔬菜,青菜韭菜笕菜茼蒿,或者是苦瓜丝瓜空心菜,应有尽有。可他们给客人提供的蔬菜竟是德国每个超市都有的大白菜。我一个朋友的父母来德国,在一家中国餐馆吃了一个跟宫保鸡丁的味道和样子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宫保鸡丁。她的父亲去责问餐馆,人家回答说,这里专门做给德国人吃。多少年来,中国餐馆总是在想方设法适应当地人的口味。但时至今日,它在海外已经成了廉价餐馆的代名词。连德国的小孩子都知道,中国人开的餐馆做的并不是真正的中国餐。我们中国美食文化的优势,在我看来,已经消失贻尽。

      我家附近的一家很小的日本餐馆,每天晚上人头济济,吃完一拨又来一拨。每次订桌子的时候,他们总是困难重重找不出空桌。他们的餐单很简单,就几种菜,价格也不菲,但做的是地地道道的日本菜。不管什么客人来,他们摆出的永远是一双筷子。有一次一个德国人请求换成刀叉,说他不会使筷子。端盘子的日本女孩子礼貌而客气地告诉他,日本菜就是用筷子吃的,他应该试一试。人家试了,很高兴很满足。

      再进一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法国餐馆里想要一双筷子,我相信人家餐馆的跑堂会立刻客客气气把他带到门外,对他说,往前一百米再左拐,那里有家中国餐馆,去那里用筷子吃吧!他们宁可失去一个客人,也不愿意随和迁就。这不是傲慢,这是坚守。

      在很多时候,文化不应该融合,因为融合等同于消失。如果一个人热爱某一种文化,就应该带着崇敬坚守它。有了这份坚守,我们的文化才会绵延不断地一代代传递下去,永远保持它真正的尊严和价值。

     对中国文化魂的坚守和创新

     叶子

     ?■只要我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对中国文化根的尊重和扬弃、对中国文化魂的坚守和创新,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借鉴,博采众长,食而能化,化而能食,文化强国就不再是梦。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成为举世关注的亮点。

     ?一

     ?中国是文明古国。“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如埃及、巴比伦、印度、波斯、希腊等,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中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出泱泱中华;天开万象、鬼斧神工、厚德载物,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但近代以来,古国蒙羞,生灵涂炭;大国不国,文化安在?可是许多有识之士,仍然没有停止过追求文化强国的梦想。例如,胡适先生1933年就说过这样一番动情的话:“缓慢地、平静地、然而明白无误地,中国的文艺复兴正在变成一种现实。这一复兴的结晶看起来似乎使人觉得带着西方色彩。但剥开它的表层,你就可以看出,构成这个结晶的材料,在本质上正是那个饱经风雨侵蚀而可以看得更为明白透彻的中国根底——正是那个因为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的人文主义与理智主义的中国。”

     ?可是,胡适先生梦中的文化中国,在当时还真是不可能实现的南柯一梦。只有新中国建立,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才能改天换地,使“中国的文艺复兴”成为可能。但虽经全民“大跃进”,一穷二白还是挥之难去啊,建国十余年了,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还说:“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要建设一个经济强国、军事强国,还要建设一个文化强国,这是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从整体上看,“穷”帽子终于甩掉了。但“白”呢?外人看我脱“穷”,惊讶地睁大眼睛;观我治“白”,却不屑地耸耸肩膀。不能不承认,我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大国,至今还算不上文化强国。尽管我们文化建设成就斐然,但文化仍然繁而未荣。仅一斑可窥全豹:中国历来是“书香”之邦,但进入新世纪,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收入总和,竟不及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一家的年收入。文化强国之梦,此梦难圆啊。

     ?二

     ?到了当代,文化强国就不仅是梦想期盼,而是具有紧迫性的、强烈的现实需求了。

     ?向外看,经济上的“人强我弱”开始逐步改观,文化上的“人强我弱”也应有所改变。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中国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国际地位提高,要干扰和遏制中国发展,扳倒这棵大树,靠硬实力越来越难,于是人家就多在软实力上较劲,以意识形态渗透“围剿”。当今时代,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世界格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更加频繁的交流交融交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向内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要矛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向前、向后看,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内察外看,瞻前顾后,审时度势,文明古国大国,更待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应着人民的呼唤,依照发展的规律,肩负历史的重任,紧扣时代的脉搏,第一次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纲领。

     ?文化强国,不能一蹴而就。但积淀了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和文化资源大国,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文化创造活力,定能厚积薄发。只要我们纲领科学,行动扎实,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积极性;只要我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有对中国文化根的尊重和扬弃、对中国文化魂的坚守和创新,也有对外国文化的包容借鉴,博采众长,食而能化,化而能食,文化强国不再是梦。我们一定能建设一个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三

     ?文化强国,要有现实基础。其源泉,出自现实;其动力,也来自现实。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代中国,越来越期待这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例如,近日我到广西北海,就分明听见了急切的呼唤,感受到殷切的期待。

     ?北海,历史上几起几落。两汉时期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这个“外洋各国夷商源源而来”的“海疆第一繁庶之地”,晋代以后就盛况不再。19世纪下半叶开埠的北海,又一度迎来商贾如云的兴旺景象,短短数十年间“洋楼矗起,巍然并峙”,诞生了“开埠第一城”、“百年西洋街”,但贸易中心的地位很快又风流云散。这样的周期在上世纪90年代初再度重演:北海1992年、1993年世人瞩目的“大开发热”,持续了一年多便骤然退去。

     ?历史上的三起三落,使北海人深切认识到,讲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几次机遇,不缺天时;北海沿海,不缺地利;一度人流如潮,也不缺人气。缺什么?潮起潮落中,为什么总有一些人小富则安,因循苟且,被动观望,怨天尤人,错过机遇,痛失辉煌?究其根本,是缺乏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支柱。没有“文化支撑”,天时来了会走,地利虽有不灵,人气一聚就散。今天的北海要发展,固然离不开产业支撑,同样也需要文化支撑。两大支撑,缺一不可。

     ?文化支撑从哪里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要从自己的土地上,从历史文化的积淀中,发掘、生长、繁衍出来。北海人意识到,既然出路在开放,就要通过弘扬历史文化培养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用开放精神凝聚心智,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城市品格,构成以开放为灵魂的城市先进文化和人文精神家园,把文化的张力变成城市的活力,把文化的影响力变成城市的竞争力,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社会生产力。这种薪火相传的文化定力,一旦成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就能为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今日北海,已站到新的历史起点。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作为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时期就与东盟密切交往的城市,其跨越发展,除了产业的兴旺、经济的繁荣,正在展现历史文化的光大,塑造新的城市文化品格和城市精神。北海,在打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等三个千亿元产业的同时,已经觉悟到、亮出了、夯实着自己的“文化支撑”。相信借着举国上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北海会顺势而上,以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促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走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循环。

     ?广袤的中国大地,南北东西,有多少大山大海,何止一家北海?而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仙、这龙,就是文化传统、文化底蕴、文化灵气,就是文化自觉、文化精神、文化支撑。现在,20多个省区市都提出“文化大省”战略,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一批总资产和总收入“双百亿”的文化企业成为领军力量。

     ?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我国的文化产业仍然逆市上扬,增速超过国内生产总值8%。中国文化出现了“发展里程碑”。政府近8年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过去几十年的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五大文化惠民重点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极大地缓解了基层群众看书看报难、看戏看电影难、文化活动少的状况;文化产品的供给前所未有的大,广大群众的文化选择前所未有的多,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年出书品种、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文化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文化强国不是梦,是中国13亿人民的追求和努力,期待与奋斗。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