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故事 > 正文

    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0-09-29 08:53: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根据省市有关要求,我县于200年启动了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开始实施“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计划分三年按“试行、扩面、全面推行”三步走的思路推进,近期对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情况作了一次调研,并形成了报告。

      一、基本情况:

      年来,我县共招聘名社区大学生,分布在全县个乡镇的个社区工作,任职社区主任助理,平均年龄岁,男性名,本科学历名,大专学历名,应届生人数占%,党员(含预备党员)人数占%。涵盖工商管理、现代物流、公共事业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动物医学、市场营销、园艺、英语、法律等专业。

      从平时了解和考核情况来看,大学生在社区基本上从事一些信息、文书、台帐等内部工作,大多数能比较安心农村工作,遵守社区工作纪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勤恳,同时也较虚心好学,工作适应较快,乡镇和社区对他们所做的工作总体评价比较满意。

      二、主要做法:

      选拔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是我县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也为我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人才保障。该工作开展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从实际出发,加强组织领导,出台优惠政策,健全工作机制,营造工作环境,使该项工作得到了深入推进。

      1、加强领导,协调配合。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县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选拔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通知》,形成了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协调、县人劳局具体实施、乡镇日常管理、各职能部门(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农办、团县委等)密切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同时确保经费到位,社区大学生的薪酬、参保等费用,并明确规定不足部分由各乡镇分担。在选拔招考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择优和就近、就地原则,采取“公开招考、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的方式,通过组织发动、接受报名、资格审查、组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聘用等必要环节,确保把各方面素质较好的毕业生选聘到社区工作。

      2、出台政策,落实待遇。明确选拔到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的职务原则上以安排助理为主,工资奖金按所在社区副主任标准,保险福利待遇按所在社区工作人员标准执行。对三年期满后续签合同的,从第四年起由乡镇统一为其办理住房公积金。从2009年开始,在调整和配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时,可以在社区工作满三年以上、且表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县、乡镇招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要从在社区工作满三年,仍在社区工作且年度考核称职以上的高校毕业生中录用。报考县级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笔试成绩加10分,报考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符合报考职位条件的,可直接进入面试等。对离家较远的,要求有关乡镇要为其提供相应的食宿条件,报销一定的交通费用。同时组织人事部门切实加强对各乡镇的督查,要求严格落实有关福利待遇等政策。

      3、健全机制,加强管理。一是建立岗位引导制度。围绕社区工作实际问题,明确社区大学生要发挥“五员”作用,即发挥知识优势,做群众的教员;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做渔农业技术员;发挥文化优势,做政策宣传员;发挥职位优势,做信访调解员;发挥资源优势,做发展决策参谋员。二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由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劳动保障局、乡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社区大学生工作例会,听取大学生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汇报,引导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三是实行“民情巡访”制度。以渔农村社区义工服务站为平台,发挥社区大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渔农村青年深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培训、调研等活动;建立大学生服务和联系群众制度,要求大学生经常走访群众,并规定走访户数,听取群众意见,力所能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四是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按照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个人工作述职与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实际工作目标任务考核与所在社区工作绩效相结合的原则,重点了解其工作实绩,对社区大学生进行试用期和年度考核,并把考评结果作为任用、奖惩和是否续聘的重要依据。

      4、强化培训,提高技能。切实加强对社区大学生在政治上引导,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帮助他们较快适应社区工作岗位,尽快融入社区、融入群众。一是对选聘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岗前和岗位培训,使其尽快掌握基本业务知识和工作方法,适应工作岗位,提高业务能力。二是在对渔农村工作初步熟悉后,有针对性的安排大学生到乡镇对口岗位进行锻炼一到两个月,使他们了解乡镇机关运行特点,掌握有关科室业务,为开展社区工作提供便利。三是与乡镇机关、村干部结对,通过乡镇机关、村干部“传帮带”及他们的模范行为带动和影响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协作意识,处理复杂问题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实际能力,帮助解决大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碰到的困难和问题。

      5、加强宣传,营造环境。一是做好选拔招考工作宣传,及时将文件精神传达至各乡镇及社区(村),通过党建网、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在社区(村)张贴招考计划,广泛进行宣传动员,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积极参加招考活动,确保招考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加大社区大学生在岗工作宣传力度,努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积极为新渔农村建设服务。

      三、主要成效:

      1、促进了城乡人才协调发展。我县社区基层干部和人才队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较低、视野偏窄等问题,而社区大学生学历层次较高,专业较齐全,年龄适中,来源广泛,能以新的视角审视社情民情,从而解决了社区人才队伍知识断层的问题,有效改善了社区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2、带动了社会事务全面发展。社区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认真做好社区工作,搞好活动策划、课题调研、信息采编、文秘、文化宣传、计算机电子档案、社区服务等,带动了基层社会事务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区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他们深入社区、深入群众、深入企业,了解社情民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将新的知识、观念、活力、热情和工作方法带到社区,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3、储备了一批基层人才队伍。社区大学生在服务社区的同时,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提升了能力,逐步成为我县社区建设中的一支生力军。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的开展为我县社区建设培养、储备了一批了解基层实际、精通基层工作方法、拥有基层工作经验和能力的人才队伍。

      4、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通过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这个载体和平台,引导和鼓励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营造了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在加快我县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同时,拓宽了就业渠道,提高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促进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机制的建立。

      四、主要问题:

      1、就业观念问题。部分高校毕业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存在一些误区,一部分人是在觉得就业很困难的情况下,才报考社区工作的,或把到社区工作当成一个跳板,为以后考公务员积累资本,主观上投身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很强。同时受地域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我县对一些优秀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强,选聘的社区大学生相对来说还不是很优秀。

      2、心理障碍问题。部分大学生、特别是刚出校门的学生对自身的人生规划制定较高,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定位不清,走上岗位后农村条件的简陋和工作环境的复杂、开展工作中所遇的种种困难无疑让他们如头泼冷水,年轻的理想遭遇现实的冲击,灰心丧气,产生消极情绪。或者招录到社区工作的大学生有可能与基层工作不适应,参加工作后心理上产生了落差。

      3、培养使用问题。部分社区干部对实施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的目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或存在排外意识,对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在使用方面定岗、定责、定权不够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大学生作用的发挥。一些大学生反映,社区把他们当成来学习锻炼或下派人员,没有把他们真正融入,客套中有着疏离,在开展工作中有时感到力不从心。

      4、能力提升问题。社区大学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与社区差别甚大,社区工作比他们原先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加之社会阅历和经验不足,基层工作政策不够熟悉,政治纪律和工作规矩知之甚少,打开工作局面办法不多,在短时间内难以独挡一面地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能力素质亟待提升,特别是农业实用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5、今后出路问题。目前,困扰社区大学生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三年期满后的出路问题。虽然对他们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和照顾,但仍有部分大学生思想上存有忧虑,对三年期满后去向出路没底,因而思想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社区的工作质量。

      五、几点思考:

      1、对社区大学生待遇的思考。县、乡镇、社区应加大投入,采取多种方式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社区大学生待遇。如可以设想对在艰苦地区工作,且表现较出色、个体素质较好的大学生,三年期满后按有关政策安排部分事业编制,或直接聘用到缺编的事业单位;制定县内事业单位人员计划时,除专业性较强或有特殊规定岗位外,确定一定比例,面向服务期满的社区大学生实行定向考试,单独划线招聘等。

      2、对社区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思考。一是关于报考乡镇公务员。在招考形式上,可以参照优秀村干部招考的做法,采取单列的形式,把招考指标单独切出来,在社区大学生内部进行竞争。在指标设置上,可以按乡镇公务员招考适当比例来确定社区大学生的招考指标,但指标不宜过高,过高易造成竞争不激烈,导致形成一些素质一般的大学生进入到公务员队伍的弊端。二是关于报考县级机关公务员。除政策已规定的笔试成绩加10分外,对那些表现突出,通过考核达到优秀等次的社区大学生,或在工作中受到县级以上综合表彰的社区大学生可以再给予适当加分。

      3、对社区大学生培养使用的思考。一要加强培养。大力开展岗前、岗位培训和专业性培训,重点培训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政治纪律和工作规矩、相关业务知识和社区工作方法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责任意识,进取意识。要进一步完善结对帮扶制度,帮助大学生提高应对和解决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二要加强使用。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大学生到社区可担任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助理、社区主任助理等职务,要努力使他们真正履行起职责,社区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目标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和定位,使其个人奋斗有方向,要给他们定岗位、交任务、压担子,分配实质性的工作任务,促使其全面参与社区工作,逐步能独当一面,按规定参加、列席有关会议等。结合新渔农村建设项目,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具有相关专业特长的大学生参与项目的策划和实施,根据需要开展各社区大学生交叉服务,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整体效能,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三要鼓励创造。结合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和专业特长,交给他们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鼓励创造、创新。

      4、对社区大学生管理机制的思考。一是完善制度。坚持社区定点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社区大学生管理考核办法。坚持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与不定期考核相辅,明查与暗访并举,多下第一线倾听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杜绝新“无为群体”的出现。结合考核结果实行优者奖、劣者惩,对考核结果优秀者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表彰,积极推选进入社区班子,有计划地安排负责社区具体社会事务工作。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扣除考核奖、待岗甚至淘汰退出。二是倾情关爱。经常性地举办谈心、联谊会、座谈交流、演讲比赛等活动,积极营造工作上尊重、生活上照顾、事业上关心的良好氛围,增强大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加强宣传。加大对好典型、好事迹的宣传报道力度,让全社会都能认可大学生社区干部,支持他们的工作,推广他们的经验,推动新渔农村建设整体向前发展。

      5、对社区大学生工作延续性的思考。高校毕业生进社区工作今后能否顺利有效开展,关键在于第一批社区大学生三年后的归宿,这也是很多高校毕业生及家长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除一部分通过公务员招考进入干部队伍外,其余的社区大学生如何让他们对自身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继续安心基层工作。我们认为一方面要完善优惠政策,努力以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另一方面选择优秀的社区大学生有重点地往乡镇、社区干部的方向培养,努力以事业留住人才。同时要建立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但对那些能力欠缺,不适合担任社区干部或者没有意愿担任社区干部的,也要为其离职后提供相关的配套措施,以便在其他领域或行业能够发挥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投身社区基层工作。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