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黄河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届黄河文明论坛综述

    时间:2023-02-16 20:05: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刘树升

    2022年10月30日至31日,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国际儒学联合会主办,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支持,山东中华文化学院(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承办的首届黄河文明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在北京和济南开幕。本届论坛以“黄河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旨在进一步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更好地讲好“黄河故事”,深化黄河文明探源,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国务院原副总理、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刘延东作书面致辞。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吉林,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徐海荣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王学典宣读刘延东致辞。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武,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柳士发,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江林昌等专家学者作主旨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一百余人参加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种共同体理念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植根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悠久历史,植根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指出了黄河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与会专家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葛剑雄认为,中华文明在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呈现出多元格局。这些“多元”在长期交流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黄河文明是早期中华文化的核心和基础,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黄河源头到入海口,华夏先民在此生产、生活,他们从事农牧工商,有的居住茅土房,有的住窑洞,有的搭帐篷,有的依山傍水生活,有的逐水草而居。他们的方言、饮食、服饰、民居、婚丧节庆、崇拜信仰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中华民族最早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审美情趣、礼乐仪式、伦理道德、意识形态、思想流派、文学艺术等,都是在黄河流域形成的或以黄河流域形成的为主体规范,然后才传播到其他地区。

    治水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红武认为,我国史前神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留下了洪荒时代最早的记忆,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有大禹治水系列神话传说。大禹率领民众,因势利导,同洪水搏斗,“三过家门而不入”,由此形成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勇于创新的大禹治水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源头和象征,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

    江林昌提出了关于黄河文明的六个重大历史命题与时代课题:其一,五帝时代是中华文明起源阶段,以黄帝部族集团、炎帝部族集团、东夷部族集团等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要部族,都在黄河流域生息繁衍和不断发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血缘根系所在。其二,在约五千年前,甘青文化区、中原文化区、山东文化区、巴蜀文化区等文化区内,中华文明差不多同时多点起源,后来它们都向中原文化区汇聚,中华文明由多元并行转向多元一体。其三,在五帝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夷夏共同治水过程中,中华远古部族最早形成了团结融合、踔厉奋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优良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其四,虞、夏、商、周、秦、汉以来,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主要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都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要素。其五,以甘青地区的黄河上游、宁蒙地区的河套为核心的半月形文化带,构成了我国河外草原狩猎文化与河内农耕文化的交流互补、共同发展格局,开启了中华民族多部族融合统一的政治格局,形成了多元共存的灿烂文化。其六,以黄河为中心形成了“一带一路”多元文化带,向东有东亚海上丝路文化带,向西有欧亚草原丝路文化带,向西南有南亚山地丝路文化带。

    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编审翁淮南认为,黄河文化带凝聚了华夏一统力量。“几”字形的黄河在中国东西向大河中居于“中都”,拥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高位地理形势,产生诸多“文化山头”,也催生了“中国”“花(华)夏”观念。黄河儿女有大一统的基因,更有天下一统的需求,并积极推进多民族的融合。事实上,只有中原四通八达的地理条件,才能获得控制八方的形与势。历代王朝坐镇中原推进天下一统,地方割据势力也会通过“问鼎中原”征服天下。秦汉以来,以黄河文化带为重心,中国版图有伸缩变化,但没有结构性变化,只有“胖瘦”之分,而无“器质”裂变。以黄河文化价值观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成为我们民族和国家融合统一的灵魂。黄河文化带形成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文化长城”,以强大文化基因,融合吸收外来文化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确保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未曾断裂。

    黄河文化是由众多灿烂的地域文化组成的。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教授马桂芳着重论述了河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她认为,河湟地区是中国历史上人类最早聚集活动的区域之一,是黄河上游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河湟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构成,是黄河上游地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草原畜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荟萃的瑰宝,是青藏高原文化圈与时俱进、和谐共生的文化基础,具有地域性、多元性、时代性等特征。绚丽多姿的河湟文化不仅展示着河湟谷地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中多样化的文化样态,而且作为黄河源头文化还体现着中华文化一体化的价值取向。因此,传承、发展河湟文化既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与会专家深刻阐发了黄河文化蕴含的优秀特质和时代价值,助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认为,黄河文化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生成的包含思想、制度和物产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经历了复杂的凝聚与辐射的过程。凝聚的过程是以以天为则、以民为本、以史为鉴和以文载道等理念凝聚各民族的过程,辐射的过程是从中原、中部到中华、中国的过程。经历了万年奠基、五千年进入、四千年形成、三千年巩固,黄河时代以炎黄为起点,以长安-洛阳-开封为轴心,构成了黄土-黄河-黄河文化-黄河文明的完整谱系。要重新解析中华文明的复杂结构,就必须建立认知和理解黄河文明体系的思想框架,加强对黄河文明的多维度大空间系统化研究,研究其“根、源、干、魂、家”的定位,“易、道、仁、理、心”的价值总追求,“诗、酒、花、梦、愁”的外在形态。

    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元林通过分析敦煌日、月图像,论述了黄河文化对中华文脉传承的贡献。他认为,日、月崇拜是黄河文化的图腾之一,日、月图像是黄河文化的标识之一。敦煌文化是汉晋以来外来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丰厚沃土上结出的丰硕果实。日轮、月轮图像从敦煌文化开始就已传入,成为中华文化传统的标识,并在敦煌石窟日、月图像中占据第一位。这些丰富的日轮、月轮图像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敦煌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根本属性,而且使我们更加形象地认识到黄河文化传承中华文脉的巨大贡献。

    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珠江文化、海河文化、淮河文化等以河流命名的区域文化有着很大不同。河南大学黄河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张新斌认为,最大的不同在于黄河文化曾是国家文化,曾是中央文化。黄河文化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根源性。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足以证明黄河区域是中国人类起源与早期文化的主要源头区域,古代农耕的起源与发展、青铜文明的起源、国家基本制度及其特色的形成、主要思想观念学说的形成、文化艺术和科技发明的源头,都与黄河流域有关。二是主干性。无论是青铜文明的鼎盛,还是封建王朝的辉煌,以及人文科技的发达,黄河文化都与中华文化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三是连续性。这种连续性不但表现为大的王朝文明不间断,还表现为史前文化链条的无断层,这是其他文化无可比拟的。四是融合性。黄河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与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黄河不仅见证了历次的中华民族大融合,也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将各个族群的文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五是本质性。黄土-黄河-黄帝(皇帝),以及以黄色为贵所形成的中国文化底色,成为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具有的中国特色的关键所在。

    黄河文化的优秀特质体现在丰富多样的文化类型之中。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晓敏、硕士研究生杜雪集中探讨了唐代黄河诗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认为此类诗全方位描写黄河的自然地理景观,多角度表达人文内涵,深层次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绪、对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水患民生的关注,是对保家卫国与热爱和平的双重书写,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不仅为后世黄河诗的创作奠定了情感基调,更是中华文化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唐代黄河诗,有助于深入挖掘文学视角下的黄河命题,探寻诗人于黄河中寄托的个人情感与家国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与会专家高度认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他们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对保护、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

    柳士发认为,在亚欧非三大洲上,从环地中海文明圈到环青藏高原文明圈的广阔地带,构成了古代世界的轴心地带,其中黄渭文明带和江岷文明带是古代中华文明的轴心地带。对比来看,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地带,古希腊与古中国百家争鸣,在思想文化领域取得轴心突破,古犹太、古伊朗、古印度的先知先觉在宗教改革上取得轴心突破。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时代只是第一轴心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等兴起昌盛的时代可谓第二轴心时代,人类再次取得轴心突破,推动了人的再次自觉自立、自信自强。相对于整个中华文明史而言,当今世界正在铸就中华文明新的辉煌。

    江林昌在论述了关于黄河文明的六个重大历史命题与时代课题后,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构黄河文化、黄河文明的三大体系。第一体系:从纵向发展与横向影响两个角度,分析研究在黄河文化纵向发展过程中,各区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最终在中原地区形成核心的由“多元并行”到“多元一体”再到“多元一统”的变化进程。第二体系:总结以黄河文化、黄河文明为核心的中华农牧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哲学文化思想,阐释当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生基因,为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体系:研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黄河文化走向世界的逻辑关系。

    李庚香认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站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去看气象万千的黄河文化、黄河文明,就要定位中国之黄河、亚洲之黄河、世界之黄河,从这三个视角看清从黄河文化到黄河文明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理解和解读这一过程就是中华文化自立到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黄河拥有世界文明史上国家共同体形成和持续发展的重大经验与规律。黄河文明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构性规律,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必然。因此,我们要系统阐发黄河文化蕴含的精神内涵,建立沟通历史与现实、拉近传统与现代的黄河文化体系。

    九州出版社原总编辑、国台办全国对台干部培训中心原主任王杰从对台工作角度,探讨了弘扬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意义和路径。他认为针对当前存在的“台独”错误史观,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反对“文化台独”,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树立以下共同认知:第一,要从中华文化一万年、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角度去认识台湾。第二,大一统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价值观。第三,失去中华文化,无论大陆同胞还是台湾同胞都将面对无法忍受的无根生活。第四,承认、尊重文化的差异性,这是中华文化多彩灿烂、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第五,讲文化不能只讲历史文化,要更多地讲现实文化。增进文化认同,不仅要增进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增进对现实文化的认同,尤其是增进台湾年轻人对两岸现实文化的认同。第六,坚决反对“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广大理论工作者、教学工作者,尤其是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的教师责任重大。王杰认为,讲黄河文明,讲中华文明,要把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民族精神、中国学术精神理清楚,这有利于促进我们与台湾同胞的交流。

    黄河文化博大精深,做好传承与弘扬工作,需要对黄河文化进行细致划分,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袁延胜着重探讨了古代黄河的国家祭祀。他认为,黄河祭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历史上的黄河祭祀体现了历代统治者和百姓对河神的敬畏、对大自然的崇拜,也是统治者稳定人心的政治手段。黄河的祭祀和崇拜,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各民族文化认同的体现。黄河祭祀要融入现代生活,必须剔除其中封建消极内容,弘扬先民积极主动抗击水患的斗争精神,在祭祀活动中增加人文元素,引导黄河祭祀向科学积极方向发展,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

    翁淮南从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带优势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开展黄河文化带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关联研究,回应时代关切,探讨如何将黄河文化带地缘政治优势转化成国家发展优势。二是推进黄河文化带与国际重点河流如多瑙河、密西西比河、恒河、尼罗河、亚马孙河等流域地区开展对话。三是用中国话语解读黄河文明,告别“言必称希腊”心态,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四是充分发挥黄河文化带地缘优势,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为我们推进中华文化传播和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根本遵循。与会专家深入挖掘了黄河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论述了黄河文明对展现中国良好形象、推动人类文明包容共济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教务长徐绍刚在会议总结发言中表示,黄河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华民族以特有的方式和语言,与世界进行互鉴、互动、互促的文明交流史。中华文明在自身基础上起源形成,但并不是封闭的。大约距今五千年前,黄河上游地区就接触了起源于西亚地区的小麦栽培、黄牛和绵羊饲养等系列技术。与此同时,中国的稻、粟、黍等栽培技术也向西亚等地区传播。中国国家的形成,不在于血与火的征服,而在于文明的推广。黄河文明本质上是开放包容的,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我们对异质文化的态度,既不是全盘接受,也不是一概拒之,而是在对话互动中共同成长,在兼收并蓄中相互改变,追求一种更高的文明境界。黄河文明吸收其他文明的过程是在扬弃的基础上,融合有价值的成分,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我们成熟的文明传统,因多元的融合而滋生新的生长动力,多元的文明发展历程决定了中国文明视野中的现代化道路必然是多元的。我们有充足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出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文化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翁贺凯深入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指导思想,是解答世界之问的中国主张和中国智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内核和伦理基础,是对西方价值观的吸收、超越与扬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结晶。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思想基础、文化底蕴与精神滋养;
    另一方面,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提出也从时代精神与全人类的高度,激活和光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实现了现代性、普遍性的转化,最终在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彰显中华文明的光辉。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副教授李丽集中探讨了黄河文化国际传播与中国国际形象塑造的关系。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已然成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不仅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弘扬中华文化,更要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吸引全世界更多的兴趣和关注,消弭西方世界的“东方主义”偏见,塑造中国国际文化新形象。在以传播中华语言文化为己任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外宣工作,可以从人类共同的河流文化情感入手,在形成情感互通与共鸣的基础上,引入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黄河文化叙事。有了共同的情感文化作铺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传统也会更加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中华文化黄河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军事文摘(2022年20期)2023-01-20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华人时刊(2022年3期)2022-04-26多彩黄河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黄河宁,天下平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当代陕西(2020年16期)2020-09-11『黄河』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中华诗词(2019年4期)2019-10-08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3期)2013-03-01
    相关热词搜索: 黄河 中华民族 综述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