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数字空间视角下社交网络身份画像研究

    时间:2023-01-15 10:55: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李 博

    (山西大同大学 法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个人信息以信息自决为必要条件,为自主身份的建构提供了适当的发展空间。因此,身份与个人信息之间天然存在着密切联系。不过,在社交网络领域中,这种联系会受到信息安全性和信息透明性的持续影响。此种影响会以多种方式渗透于社会,进而改变社会。随着数字化社会的发展,数字网络的连通性和交互性不断加强,形成了不同于传统身份的数字身份,以及新的身份识别方式。

    目前,官方采用ORC(Official Release Code)发布码来进行数字身份识别,即一个号码对应一个真实身份的管理方法,普遍适用于信息管理,以及电子商务领域中的身份识别、身份认证。数字身份管理系统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社交网络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联;
    特别是社交网络不仅对自身平台的数字身份进行识别和管理,还对自身环境外的个人数据信息进行收集、挖掘,不断补充平台已有的个人数字身份信息。这显然延伸了数字身份识别的范围。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理解数字身份识别的变迁路径,进而健全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随着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连通性和交互性的显著提高,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在许多方面使社会的子系统互联互通,并推动数字化社会管理持续升级,提升社会治理效率。此种动态性的转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见表1。

    表1 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

    如表1所示,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源阶段、个性化阶段、交互性阶段和整合性阶段。四阶段共同相似之处在于都是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一部分,均具有信息和通讯功能,并且从相对孤立的单向交流互动工具转变为一个多向交互集成的互联网媒介。不同阶段的信息通信技术一方面展示了社交网络蓬勃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展示了社交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释放出令人炫目的能量。

    第一阶段是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起源阶段,主要表现为接收、发送、访问,以及分发信息。显然,互联网技术推动了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并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传统信息处理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革新,一种具有广泛交流、交互的平台技术顺势而生。这时候主要的交流媒介是电子邮件。同一时期,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悄然而生,并且陆续推动了第一批电子商务网站的发展。这时的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主要适用于一对一互动(相对于今天而言),即简单的信息交流服务。

    第二阶段大约起始于2000年,信息交流服务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社交网络创设了一站式服务信息平台,既提高了信息服务质量和信息效率,又提高了满意率。如由腾讯自主研发的即时通信工具QQ,支持在线聊天、点对点续传文件、共享文件和QQ邮箱等多种功能。随着网络语音即时沟通功能的出现,互联网电话通信(IP语音),以及即时信息成为受欢迎的信息交流方式。

    第三阶段从2005年开始,即所谓的Web2.0,产生了新形式的、特定内容的交流互动平台,数字信息量进一步增长。例如,视频门户网站基本上形成于这个时期,社会网络服务成为流行趋势。在此期间,云计算广受欢迎。它的核心概念就是以互联网为中心,在网站上提供快速而安全的云计算服务与数据存储,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世界按需索取数据。理论上讲,使用者通过互联网可获取到无限资源,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例如,亚马逊在2006年推出了第一个云服务,第二年智能手机开始问世,推动了移动计算的发展。这些发展也为APP应用程序发展铺平了道路,进而提升了智能手机的扩展功能,特别是加强了个人信息管理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能力。

    第四阶段始于2010年,这时社会与技术的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阶段社会网络化程度迅速加深,并且将社会各个领域连接在一起。因此,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不仅在个人信息交流方面发挥作用,而且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中也发挥作用。同时,自主计算也在不断发展,多层次运行的信息系统形成。“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的智能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这些发展涉及不同技术的融合,以此所产生的大数据信息经过专业化处理来实现数据增值。随之兴起的数据挖掘、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相关技术,可能会改变数据世界里的很多算法和基础理论,实现科学技术上的新突破。总的说来,普遍存在的物联网、智能网的超连接系统使得虚拟系统中的交流互动变得越来越现实。故而,基于不同学科交叉融合,使得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不同领域,完善和优化了现有网络结构,促进了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一方面,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独有的特性完美契合了个人、组织对网络性、移动性、连通性的需求;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的扩张对个人、组织的流动性和连通性的需求日益增加,支持了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事实上,许多社会技术实践都显示了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融入社会领域。例如,有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数字化”背景下发展的“信息空间”,即从模拟数据转变为信息空间的不断延伸。此种观点认为,信息空间的本质是支持和促进信息之间的连通性,即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以信息处理的方式进行生活和工作。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不断推进,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增强,不同类型交互系统的分界线会日益模糊。这可以减少不同交互系统之间数字化信息处理过程中的冲突,但加剧了社会功能和技术功能之间的紧张和摩擦。

    实际上,大多数网络运营商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在201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估计,人类到2022年,全球家庭大约使用140亿个“智能”设备。网络提供商思科(Cisco)预计到2021年全球将有270亿台网络设备用于网络连接,这大概是全球人口总量的3倍多。由数据企业EMC提供的大数据预测,届时全球数据信息量将达到40泽字节,相当于40万亿千兆字节。如果均分给每个人,每人的信息数量大概超过5200兆字节。尽管这些预测与网络提供商的商事活动有关,但是信息数据量的持续增长在许多领域却是事实。网络设备的扩展意味着不同信息实体之间的关系增长,从而产生更多的信息数据,尤其是当个人信息被社交应用程序围聚,使得个人信息被收集和处理也变得十分频繁。

    社交网络特别偏好于数字身份识别。首先,社交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收集、处理与身份有关的大量个人信息。其次,通过网络在线交流形成庞大的社交网络,既为实体的数字身份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的空间,又为实体的数字身份提供了一个高度互动的空间;
    并且社交网络逐渐开始整合使用者的信息资料,将其应用到身份识别技术中。再次,社交网络的娱乐元素激励使用者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念。在这方面,社交网络服务与传统的大众媒体消费(如看电视)相媲美:使用者搜索社交网络信息类似于切换电视频道寻求喜欢的节目。按照大众传播理论,媒体使用身份信息通常有四个动机:搜集信息、娱乐活动、人际交往和身份表征。同样,这四个动机在社交网络中也是十分明显的。

    进一步来说,由于社交网络具有广泛外展的特性,其在公众话语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从而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在这一点上,社交网络可视为传统媒体的准个性化形式,特别是改变了传统大众传媒单向传播的方式。社交网络为多对多的沟通和互动提供了多种选择,并可以就特定人群的交流互动提供便利。社交网络提倡使用者展示自己,允许以多种方式表明使用者的身份。就是说,社交网络是自我的“前台”[10]。虽然个体基本上出于社会原因而使用社交网络,但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却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动机。另外,社交网络准入门槛较低,又具有高度的互动性,使得信息流容易被收集和分析,有助于将既有的信息情境化。这很好地说明了社交网络为什么会受到社会大众欢迎。所以,许多企业、软件供应商、营销公司等都非常关注社交网络,以便有针对性地利用这些信息,“因为嵌入其中的社区元素可以方便地将营销信息传递给一大群人”[11]。尤其是大多数年轻人活跃于社交网络,是营销行为有利可图的目标群体。信息平台提供商认为,根据每个人的偏好为其定制信息可以吸引使用者持续关注社交网络。但是,站在使用者角度观察,这可能是信息平台收集和分析使用者信息的最好方式,显然这不利于个人信息保护。

    (一)社交网络“身份识别”的真相

    如果说社交网络收集和分析个人信息,那么现如今对此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使用者在信息平台的每次交互行为都会产生大量信息,这些信息都会与使用者的个人资料相连接。例如,使用者可以创建和分享自己想分享的信息,进而产生网络效应,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其他用户信息。如果社交网络的交互行为涉及范围越广,那么所产生的信息覆盖面就会越广。因此,社交网络的基本特征包括多种形式的自我身份信息表征、信息管理和信息数据分析等。社交网络承载着各种各样的数字身份信息,时刻收集、分析、配置这些数字身份信息,最终识别这些数字身份信息,详见图1。

    图1 社交网络服务结构

    社交网络是特定的、准独占的在线空间,需要用户注册,属于从网络上其他域分离出的集中化环境,核心是配置用户信息;
    其作为一个单一的访问点访问各种以前分离的数字环境中的信息数据,从而进行数字身份信息管理。由于社交网络会自动处理大量数字身份信息,所以可以视其为“数字身份信息池”。每个数字身份信息既是使用者进入社交网络的准入凭证,也是享受社交网络服务的依据。可见,社交网络通过对大量使用者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为每个使用者进行“数字画像”,进而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网络身份信息。问题是,这些数字身份信息存在于社交网络服务中,任何享受社交网络服务的实体都有可能知悉其数据信息,而这些数据信息极有可能会涉及隐私信息。显然,社交网络如何保护个人信息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无奈下的“身份信息”交互

    交互性是社交网络的核心特征,其基本理念是以多种多样形式培养和支持不同实体之间(动态)互动,包括个人与个人互动、个人与组织互动、组织与组织互动,甚至是应用程序之间的互动。通过社会关系产生的互动信息,以社交网络为载体,建构了一个多功能的信息流,进一步加强了信息流动,同时这有助于社交网络收集和分析使用者信息。简言之,信息既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成为一种消费品,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生产出新信息。新信息的生产不一定与用户的主动参与有关,但每次交互都会生成与用户配置信息相关联的新信息。

    这里有必要澄清一下信息内容的两种主要生产方式:一是由社交网络服务自身产生的信息内容;
    二是由社交网络服务环境之外的其他网络资源生成的信息内容。社交网络服务是相对封闭的环境,通过连接“外部”服务,使得外部信息越来越多地整合到社交网络服务中。大多数社交网络服务都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集成外部应用程序(APPs)。举个例子来说,社交插件是一个标准化的小程序,可以为社交应用程序和其他网络内容架起一座可以互通的信息桥梁。如微信上的分享功能已经整合到大多数网站中,该功能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点击来分享自己的信息;
    同时,微信也从互联网世界中不断收集和处理用户信息。比如,网站的微信第三方登录功能,同步追踪了用户的浏览信息。如果用户有社交网络服务的配置信息,则用户在网络上的相关信息都会整合到这个配置信息中。否则,会通过追踪cookies方式收集信息。其实,社交网络平台对会员和非会员收集信息的态度是一样的。特定形式的社交插件允许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的配置信息访问其他Web服务,这种形式也被称为“社交登录”。社交登录作为数字身份管理形式可以访问社交网络服务平台上的用户信息(取决于用户向访问者设置的权限),如用户状态信息、发布的内容,以及评论等。

    大数据背景下,社会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会产生大量的数字身份信息。这些数字身份信息自然输入到社交网络所绘制的交互关系图中,用于分析和可视化数字身份信息。网络交互图以网络理论和数学中的图理论为理论模型绘制网络社交图[12],旨在识别和映射网络实体(用户、内容、应用程序等)的数量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因此,网络交互图是围绕网络动态交互关系组织起来的知识表征。例如,网络中一个实体与其他实体的连接数会影响其相关性。这可以通过具有不同大小或结构的节点或集线器进行可视化。一般网络交互图有三种类型:友情图,是个人和他人交往过程中的情感认知;
    关系图,模拟用户与他人、信息内容、应用程序的图式;
    潜在图,揭示网络中潜在的互动模型,如网站访问频数等。网络交互图是数据挖掘工具箱中的核心工具[13]。

    鉴于社交网络存有大量可用信息,所以网络交互图并不局限于上文三种,其他网络交互图也会深入了解用户之间的关系、互动及行为。网络交互图主要由网络提供商用来分析交互关系,其一些功能是公开的,或者提供给第三方来获取商业利益。例如,微信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搜索功能,对特定的人可以搜索到其访问的内容、喜欢的内容,以及其他相关工具来形成可视化网络交互图数据,然后用网络交互图再连接微信之外的其他网络内容。网络交互图的多种搜索功能可集成到不同的应用程序中,用于信息资料收集和定制营销策略。除此之外,网络交互图协议也允许设置基于使用行为的预定义操作。比如,用户上传照片数据时,可以设置适合于照片的定制宣传信息,进而可以利用用户信息进行营销。这使得网络交互图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因此,网络交互图包含了丰富的社会关系内容。拥有这样的信息资料甚至可以挖掘网络社交平台中非成员的社会关系。给定的网络结构与用户配置信息的各种链接直接导致个人信息被不同网络主体进行收集,这有可能削弱了当事人的隐私保护。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社交网络为社会和网络的互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除了图式理论外,还有学者提出“六度分离理论”,即“通过个人关系网,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中间最多只隔着六个人,只用六个人就可以将两个陌生人联系在一起”[14]。最初的社会网络服务就是基于六度分离理论而构建的。不过,质疑六度分离理论的学者认为这种通过“小世界”连接形成复杂的“大世界”缺乏可靠的经验证据,因为这些“小世界”不一定存在相互联系[15]。按照现有的研究结果,网络用户之间的关联度大约为6.6个节点[15]。尽管有可能找到更低的节点来说明不同个体之间的关联度,但是要清晰地认识到社会现实与理论上的算法还是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可能有一个很短的熟人链,但是却找不到关联度。另外一个经典理论就是格兰维诺特的“弱关系力量”的假设:弱关系促成了不同群之间的信息流动[16]。根据这个理论,关系的强度由时间、情感来决定。亲密的关系通常是值得信赖的、持久的、稳定的,故而,牢固的关系有助于维持社交网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相反,弱关系是不频繁的联系,却传播了原本不太可能看到的信息。社交网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弱关系力量,因为其在不同的网络领域或者节点中充当了桥梁。大量的弱关系有助于社交网络规模的形成。不过,如果弱关系中的联系太过薄弱,有可能对网络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可信赖性低)。因此,网络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强关系与弱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社交网络背后的“身份焦虑”

    社交网络和类似的应用程序是非常强大的工具,其利用网络交互图可以深度获取个人身份信息,甚至超越了系统平台所设定的边界。社交网络基本上是以使用数字身份的连接功能来创建不同的社会关系,所以显著影响社交互动,进而产生许多社会影响。信息领域的一切构成交互式网络。此外,社交网络环境之外的网络内容也可以通过社交插件将其吸收。这导致了个人数字身份信息被广泛收集。正如前文所述,社交网络服务激发了个体之间的交互行为,并且显著地促进了个人、群体的数字身份信息的表征。一些学者认为,社交网络增强了个人自我表达能力,所以用户可以自我构建数字身份,或者以自己希望他人感知的方式来展示自己信息。事实上,个人保护真实身份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因为不提供个人信息的用户很难从社交网络中获益。此外,社交网络的每一个行为都会与用户产生互动,互动越多收集的用户信息自然也就越多;
    而且社交网络还鼓励并吸引用户展示自己的信息,如个人兴趣爱好等,这在微信中可以观察到。微信使用者常常被提示输入自己的关系状态,如最喜欢的电影、歌曲、书籍、明星等。更何况现在大多数社交网络都有实名注册信息的规定,对于使用者而言,这是成为社交平台一员必不可少的信息。用户实名注册通常包含下列身份信息:出生日期、性别、籍贯、教育、职业,以及个人照片等。作为半公开的空间,社交网络直接或者间接地披露了这些信息。由于社交网络具有互联互通特性,用户个人信息与网络其他信息交互一直是可扩展的、可搜索的,所以个人数字身份信息的表征不断扩大。用户为社交网络所提供的每一条信息都会被平台存储并分类,并进行信息处理。例如,每当用户将照片上传到微信时,一种自动算法将标签集成到照片中,以便于微信平台下次更好地处理信息。这种标签用于挖掘用户的相关信息,然后利用网络交互图提供的多种选项应用于其他应用程序中。可见,社交网络存在着无限处理用户信息的可能性。

    智能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交网络无处不在,个性化的网络服务又为使用者的信息收集提供了“正当”理由。这无疑为社交软件不断收集用户信息提供了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大约90%的社交网络是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17]。一旦出现新的服务,很快就会被使用者接受并广泛使用,如微信中广受欢迎的“小程序”。结果就是微信平台可以从小程序服务中获得附加的用户信息,并且对已有用户信息进行补充配置。除此之外,由于很多用户使用手机号注册微信账号,使得手机用户数据也被同步传送给了微信平台。同样,微信的支付功能已经把用户的金融账户信息也整合到了微信平台中。从数字信息管理领域视角可以观察到,社交网络供应商正在积极进入社会各个领域。大体上看,社交网络供应商所提供的集成登录工具,是为了将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收集到Web的其他应用程序中。

    因此,社交网络的用户身份信息可以集成到其他应用程序;
    作为回报,社交网络平台从这些应用程序中获得额外的用户身份信息。社交网络的传播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凡是使用社交软件的用户都要提供相应的身份信息,目的是为了进行更正式的身份识别”[18]。这说明社交网络的身份信息和现实世界的身份信息逐渐融合在一起,即数字身份识别技术在社会实践中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当前的技术变革也影响到数字身份及身份识别。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基本上加强了信息的连接性、互动性、可用性,并且能够在网络中形成一组表示个人信息的数据,从而改变了传统身份识别的方式。这种改变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广受学术界关注。例如,有学者观察到数字身份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将其描述为“数字人格”[19]。有学者论述了数字身份应在社交网络中分门别类,并主张通过技术来协助用户掌控“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身份之间的联系”[20]。还有学者指出,信息技术可以为每个人创建一个数字档案,这些数字档案形成一个复杂的信息网络,进而对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1]。再有,一些学者从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角度探讨了数字身份对隐私的影响,认为由于政府和企业构建了身份认证制度,所以社会进入了“身份认证时代”,并且发现数字身份档案的广泛使用有助于监管,从而挑战了传统隐私权[22]。数字身份识别系统的建立促进了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改变了传统公民和消费者的身份识别方式。因此,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涉及与数字身份识别相关的许多问题,而数字身份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数字身份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

    数字身份管理是指在数字化环境下,一组特定的数字信息具有识别实体身份的功能,进而支持物理世界的社会活动。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在社会中快速、深入的普及使得数字身份管理显得十分重要。随着电子商务及社交媒体日益成为人们彼此之间分享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数字身份识别俨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会导致个人身份信息处理显著增长。正因为如此,数字身份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减弱社交网络对用户数字身份信息的控制能力。数字身份管理既会涉及公共领域,也会涉及私人领域。但是,由于社交网络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而这些领域对数字身份识别有着更高的安全要求,就需要数字身份管理起码具有基于唯一标识符识别主体身份和通过数字签名进行身份验证的两个功能。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而约束社交网络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行为。

    (一)社交网络数字身份管理的基本构件

    身份管理系统(IDMS)由涉及身份信息的应用程序组成。目前大致有四种身份管理系统结构模型:筒仓结构、集中结构、联合结构和以用户为中心的结构。筒仓结构,身份识别就像独立的筒仓,缺少信息共享、交流,甚至合作。因此,不能提供单点登录的身份识别。使用者只能为每个应用程序设定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故而不能重复使用ID。集中结构可提供单点登录的身份识别,身份信息由单一的机构集中处理。同一个ID可重复使用,不同的网络服务运营商都可以识别该ID。联合结构既包括筒仓结构的组件,也包括集中结构的组件。联合结构会有一个中心身份提供者为个人用户和不同服务供应商架起一座桥梁,允许在多个应用程序使用相同的ID进行单点登录。以用户为中心的结构,是将用户分布在不同网元上的数据融合起来,设置用户ID作为基本标识,按照统一的数据组织结构作为所有网络的唯一用户数据源。

    实际上,上述四种身份管理系统结构模型有着共同的基本核心组件。一般来说,至少涉及两个基本组件。在初次使用应用程序过程中,使用者需要提供个人身份信息,然后这些信息会发送到指定接受装置,而这个接受装置就是身份识别设备,以后使用者通过自己的ID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并且享受网络服务。

    如图2所示,社交网络数字身份识别所必需的基本组成要件,至少有两个实体,一是身份信息拥有者,二是身份识别主体。身份信息拥有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注册身份信息开始享受网络服务,即两种或者多种实体的交互行为。身份识别装置为每个使用者分配了独特的标识符,然后根据使用者享受的网络服务不同,对使用者的身份信息进行不同的处理并存储于身份信息收集器里,以便进一步处理信息。从系统视角来看,这个简单示例至少包括六个系统:身份信息系统A、社会技术系统B、信息处理系统C、信息收集系统D、数据网络系统E,以及身份识别系统F。因此,与面对面身份识别相比,数字身份识别会涉及多种系统。显然,要想实现数字身份管理,除了了解身份管理系统知识外,还要了解有多少实体参与了数字身份信息处理。简单来说,涉及的实体越多,越可以说明涉及的个体身份信息的数量之大。这对数字身份管理影响很大,因为个体身份信息有可能在多种领域中进行了信息处理;
    并且个体与社会技术系统的整体交互行为是可复制、可追踪的,故而所涉及的每个子系统也可以创建涉及个人身份的附加信息。理论上这些附加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被进一步收集和处理。这些问题显然已经涉及隐私。

    (二)社交网络数字身份管理的驱动因素

    一般来说,社交网络激发了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沟通、互动,以及交换信息和展现自我的热情。个体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注册自己的信息,而社交网络平台将注册信息作为个体数字身份的标识,自然地创建了大量个体身份信息库。显然,社交网络创建和使用数字身份信息的行为并没有受到现有法律的“强”约束。与政府创建和使用数字身份对比来看,社交网络采用了更“软”的数字身份管理形式;
    并且社交网络的数字身份识别范围更广,因为社交网络提供了更广泛的个体间的互动行为。另外,社交网络实名制度的广泛普及,不仅进一步加强了使用者的信息管理,而且进一步发展了数字身份识别技术。在社交网络出现之前,明确需要实名登记的数字身份识别只限于法律意义上的行为。社交网络极大地改变了这点,因为其促进了数字身份识别用于法律行为之外的民事行为。社交网络将个体信息与应用程序牢牢绑定在一起,并将其广泛的使用和逐渐“正常化”,而且其他个体和组织直接或者间接地了解了不同实体的兴趣、关系、活动、行为等信息。个体使用社交网络出于社会原因,而社交网络应用程序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背后却有着诱人的商业利益。因此,个体注册于社交网络的信息可以直接或间接输入到许多商业领域中。比如,像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虽然基本商业模式是提供免费信息服务,但是使用者间接地用自身的个人信息来支付百度提供的“免费”服务。

    数字身份识别除了具有经济驱动因素外,还具有安全驱动因素。个人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注册信息越多,通常视为越有问题,因为这使得个人信息的安全漏洞显著增大。问题是,伴随着人工智能普及化的趋势,个人在不同社交网络平台注册个人信息的情况会进一步增多,这有可能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风险;
    而数字身份管理旨在降低个人多平台注册所造成的安全风险。基本构想是创建一个统一的数字身份管理系统用于识别不同APP的相应的ID,这样有助于提升网络在线服务的效率和安全。其基本原理是破除现有的、占主导地位的“孤立的、不相容的”数字身份识别方式。不过,统一的数字身份管理会造成另外的安全风险和隐私风险。尽管隐私和数据保护对政府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来说是特别重要的问题,但与强调经济效益相比,隐私和数据保护有可能会被当成十分含蓄的问题来探讨。

    如何提供一个更人性化的数字身份识别方法,以及改进数字身份验证的服务质量是数字身份管理要考虑的问题。数字身份管理主要集中于简化数字身份识别的过程,以及从机构或者组织的视角看待控制数字身份信息。这并不一定符合个人信息保护的初衷,因为作为个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数字身份信息被处理到什么程度了。例如,电子商务的销售商自然对安全交易感兴趣,为了减少经济损失的风险,销售商会主动从购买方那里收集个人信息,这也可能是最容易被购买方接受其收集个人信息的方式。不过,根据特定的商业模式,这些数字信息可以用作其他目的。这些做法可能导致消费者的权利和需求之间出现紧张和冲突。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和实现安全目标推动了数字身份识别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来说,由于数字环境中身份信息的广泛使用,对公共和私人的“身份信息挖掘”行为就成为了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所以,社交网络对身份信息的处理其实就是数字身份网络动态的展示。

    从根本上说,数字身份识别的变迁是社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转移,不能错误理解为是新系统取代旧系统,而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社会技术变化转移模式。比如,数字身份信息的表征和处理是传统以物为载体的身份识别方式的技术转变。

    基本上,社会技术变迁始于市场需求。新的社会技术功能被探索并应用于具体领域中,会导致技术专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技术由规则、组织、动力、基础设施等类似因素相互复杂作用形成的。这意味着一项社会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产生新的社会实践,但同时也会使现有的社会实践复杂化。社会系统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动态联系创造了一个半连贯结构,正因为如此,社会出现一些紧张关系。这可能进一步导致社会结构重新配置和调整,进而影响技术的发展。

    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视为是一种不断变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交网络不断与社会整合,进而融入社会。从更广的视角来看,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可视为一系列相互交织的社会技术系统:允许来自不同网络域的多个子系统交互、组合、集成信息,从孤立系统向高度网络化、交互式平台转化。与此同时,个性化服务发展势头强劲,要求或者鼓励个人用户提供个人信息。再加上不同经济和安全利益的刺激,促使数字身份管理应运而生,实现了数字身份统一、标准化验证和识别。故而,我们的身份也成为了社会技术网络化的产物。

    今天,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所涵盖的不同服务、平台、技术都涉及身份识别。社交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使得个人可以在网上提供信息展示自己,并通过技术设备享受个性化服务,这一切推动了个人身份的延伸。显然,这也激发了社交网络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用户数字身份信息的动力。现有社交网络呈现扩张趋势:社交插件和登录名集成到其他系统中,不断从本环境之外的应用环境中收集大量的身份信息。因此,社交网络中用户配置信息包含了大量来自外部应用程序中的个人在线活动信息;
    而且社交网络允许基于个人的关系、兴趣、行为等因素,利用网络社交图分析来自不同应用程序的用户信息,进而将其形成可视化信息。

    由于数字身份信息可以从多渠道聚合并允许社交网络收集和挖掘,身份信息越来越广泛地被使用确实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是否需要一个通用的身份识别机制来应对各种社交网络独立创建身份信息配置值得思考。再者,数字身份信息的广泛使用触发了人们使用实名制的愿望,这凸显了数字身份越来越多地进入“现实世界”环境。随着智能手机越来越受社会大众的欢迎,智能手机技术与数字身份管理逐渐联系在一起,作为数字身份识别和认证的主要工具之一。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技术变迁的结果。数字身份识别技术应用的增加主要有两个驱动因素:经济和安全。经济和安全可能会进一步激发数字身份识别技术的发展,这些变化不仅对现有社会功能造成了巨大压力,而且有可能加剧社会矛盾冲突。因此,数字身份识别技术的应用面临一定的控制困境,所以如何对数字身份识别设定边界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猜你喜欢 使用者身份社交 设计让您在喜爱的虚拟世界中自由奔跑工业设计(2022年4期)2022-05-17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社交距离第一财经(2020年4期)2020-04-14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好日子(2018年5期)2018-05-30跟踪导练(三)(5)时代英语·高二(2017年4期)2017-08-11妈妈的N种身份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2017年5期)2017-06-09身份案(下)红领巾·成长(2016年10期)2017-05-10抓拍神器中国新闻周刊(2016年33期)2016-10-27
    相关热词搜索: 画像 社交 视角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