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美术作业设计探讨

    时间:2022-12-09 10:40: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陈丽敏

    (闽南师范大学龙文附属小学 福建 漳州 363005)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提出、推行,美术学科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重视,相关部门也颁布了政策,提高美术在学科教学的地位。美术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有着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双减”政策的颁布落地,稳步推动着美术学科的发展演变。专业化、学科化的美术教学更加强调纵深化发展。美术作业的地位也因此被高度重视。

    虽然美术和美术作业日益在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长久应试教育下“副科”教育的缺失,当下小学美术教学仍存有问题,这也直接影响到美术作业的设计。

    1.1 教学模式单调。虽说“双减”政策的颁布提高了美术的教学地位,但政策从颁布到落实实施的过程较短,教育行业和学校尚未适应这一巨大转变,美术教师也还未完全转变思想观念,在教学设计还处于改革后的探索阶段。在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理论讲解达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在没有切身感受的前提下,对于美术教学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美术教师会在室内完成教学任务,很少出去过室外教学,课堂环境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即使是在室外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性和教学的可控性,教学环境也会被迫框定在校园里,没有到真正的自然环境去观察感受。封闭化的教学管理忽略了学生观察、感受、表现能力的培养。

    1.2 教学内容匮乏。在美术课堂上,教材是主要的参考,教师的课堂讲解也是围绕教材开展,基于教材和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方案,教案设计单一没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阶段特点和个性差异。围绕教材的内容教学枯燥乏味,对书本上美术作品的讲解虚幻缥缈,脱离现实生活,大多数学生都未亲眼见过教材上收录的美术作品,教学内容的匮乏和脱离实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双减”政策的提出加强了美术的教学地位,相应的美术教学内容也应该扩充,不能局限于教材,更应该结合实际生活,做到高雅的美术理论、美学理念和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直观呈现美术作品的完成和美术理论的发展演变。

    1.3 作业设计欠缺。在美术作业的设计中,作业的新颖性欠缺。同时,由于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学任务目标,原本属于美术的课堂被占据,导致美术学科的课时被大幅压缩。“双减”政策的实施杜绝了此种现象的继续发展,学生能正常的接受美术课堂的熏陶。然而,美术作业的设计上应该注重学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考虑到学生认知阶段发展特点,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标准设计作业,多元评价作业的完成质量,综合考虑学生的真实需要,在教案中更加客观地设计美术作业,做到学生的长远综合发展。

    小学美术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和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2.1 明确美术作业观念。老师必须确定艺术课程的教学宗旨,即启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让学生建立基本的艺术素质,从广阔的文化情境中了解艺术,培养创造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课程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必须实现艺术欣赏与实际活动的紧密结合,注重实际效果。这里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用作业取代。但绘画作业并不仅仅为了完成学校课堂任务的附庸工具,更应当是作为将学校绘画理论运用于具体生活环境中的重要媒介工具,以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学习兴趣和问题处理能力。而写作则是学校课堂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是实现教学任务的直接途径。美术教师应该强化课后作业和课堂教学的统一和互补。作业形式是作业设计的关键,传统“一刀切”的作业模式抹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在美术学习和作业完成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完成的地位。因此,教师在作业模式的安排中要注意形式的新颖,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根据题材,可以划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理论型的教学内容以艺术作品的审美为主,体悟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如国内外名画、艺术收藏品。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延伸,结合特定美术作品,挖掘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注重和艺术作品的情感共鸣。实践型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实践和艺术审美的结合,旨在通过动手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要注重实践的重要作用,把动手实践作为作业设计安排在作业中。例如,在学完《中国结》后,教师可以设计动手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一个中国结。类似的美术内容教学后也可以使用此种作业设计形式。同时,教师还可以在美术作业的设计中添加调查观察的内容。比如,在《奇妙的昆虫》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实地观察昆虫,通过亲眼观察、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昆虫的外观和习性。这同样适用于对绘画、陶瓷等美术作品的欣赏。另外,教师还应该注意作业的合理性,综合全面考量作业的实际效果,关注到美术作业对学生思想观念、欣赏能力、美术兴趣方面的作用。

    2.2 加强作业和生活的联系。美术,简而言之就是教会学生欣赏美的课程。美,包括很多种,人美、物美、景美都算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也具有美。因此,美术作业的设计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实际,要借由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观念。美术教材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涵括了国内国外的优秀美术作品,囊括陶瓷、绘画、泥塑等,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然而,美术教材丰富多样的内容也成为美术教学最大弊端。教材中展现了很多美术形式,但是学生不一定都接触过,由于地域差异和生长环境的差异,学生对于教材上收录内容会有不同理解。同时,由于教材内容和现实的隔离,学生很难产生共鸣,影响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因此,美术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结合生活实际,把美术作品展现的美学观念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亲自感受,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游乐园》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把作业和当地特色结合,让学生设计具有当地特色的现代化游乐园,发挥学生的想象和主观能动性。

    艺术本就来源于生活,艺术作品中自然也会显露出生活化场景,如人文历史、风俗民情、建筑绘画等。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艺术和生活割裂,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个性化教学,在作业设计中体现艺术的生活性。例如,在《巷坊》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门饰的起源与样式发展,从传统门饰中发现历史变迁和思想观念转变下的社会发展。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就可以以“门饰的种类与寓意”为专题,引导学生把课堂教学和生活实践结合,通过查阅资料或实地调查等方式探寻传统门饰的转变,在生活实践中消化课堂知识。既加强美术艺术和生活实践结合,消化课堂教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艺术情操。

    2.3 个性化作业设计。“双减”政策提出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减轻减负,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综合发展。因此,美术作业的设计变得必要,需要把美术作业的重要性和语数外等学科相提,作业的设计也需要往专业化发展。由于学生审美差异、个性发展和生长环境的差异,对于美术审美会有不同的了解,教师在作业设计上要注意个性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第一,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基础上,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进行分层,划分优等生、一般生、潜质生。优等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强,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
    一般生各方面能力都属于中等层面,不上不下,能掌握课堂上教师所教知识,但不能扩散思维,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都一般。潜质生相比较而言各方面都较差,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较差。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充分考量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优等生和中等生而言,作业设计应该精细化,能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对于潜质生而言,作业的设计应该简单化、兴趣化,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潜力。第二,生活是情感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具有生活的多种属性。教师在作业的设计做要选取和学生生活最贴近内容,能触动学生内心情感,使学生能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获得创作的快乐,充分发扬学生的创新思维、审美创作思维。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万物都好奇阶段,好奇心强、爱提问、活泼好动都是这个阶段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合理安排作业内容设计,重视实践体验在美术作业的穿插安排,主观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感知艺术审美,使学生能在生活化体验下发挥自己创作才能,表达真情实感,获得思想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快乐。第三,注重美术作业的衔接和拓展。小学美术教材内容都是分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主题,在教学和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注意单元主题间的联动衔接,促进学生形成逻辑完整、架构清晰的美术世界观。美术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有独立思想的人,尤其对于思想天马行空的小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学生可能在教学中会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这也就对美术教师素养提出了高要求标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阶段发展特点和教学状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作业设计中整合信息,及时调整作业涉及的知识教学,激活学生思维,通过高质量的作业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2.4 完善作业评价体系。应试教育下的学科都要求唯一的标准答案,在作业的安排上都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和正确性。然而,艺术作品本身是创作者思想的直观体现,其中蕴含的思想因为欣赏者的不同会产生差异,在美术作业中答案的设置不能标准化、统一化,应该具有开放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审美能力的差异,以不同的标准评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作业的合理性和欠缺处。美术作业评价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能获得直接反馈,了解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能在作业中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作业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从作业的完成和反馈中收获成就感。首先,教师对作业的评价要客观多元,不局限于一个标准。教师既要考虑到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联系,客观考虑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从不同视角去切入评判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反映出的问题,查漏补缺,促进学生艺术审美上的全面综合发展,以鼓励表扬为主,不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据类型不同的作业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其次,作业的评价不能局限于教师,评价的方式应该全面多元,不仅要教师评价,还要学生自评、互评,综合考量作业的完成度,并且还需要评价主体间实现沟通交流,分享作业的闪光点和待改善处。作业的评价要正面鼓励为主,指出学生的创新点,赞扬学生审美思维的创新。除此之外,作业的完成形式还可以不局限于学生个人,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安排作业模式,例如小组合作、团队合作或师生合作等。借由合作交流的作业完成模式,学生能实现思维的沟通共鸣,通过合作的方式能实现教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团队合作的作业设计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完成效率,能在相较而言更短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作业模式也能跟上教学进度,促进教师正常的教学开展。

    通过高效科学的作业设计,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在作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美术才能和创新思维,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作业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对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美术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把美术理论知识和审美实践的结合。“双减”政策下的小学美术作业设计更应该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不能使美术作业成为学生新的学习负担,同时也要促进美术作业在培养学生艺术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的重要作用。同时,学生自身的美术素养得到了相应发展,更多的学生愿意参加各类美术比赛来证明自己的艺术审美实力,实现自我价值。教师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增强教学科研能力,积累育人智慧,与学生共同成长,逐步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促进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综上所述,作业在小学美术的课程开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美术教师应该重视作业在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认知阶段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模式,从作业的内容、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模式、全面多元的作业评价体系入手,切实做好小学美术作业工作。“双减”政策下,小学美术作业应该作为美术教学的有力补充,作为构建学生美学思想的重要媒介。小学美术教师还要把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从传统的知识教学转变到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提高学生艺术审美能力,使美术学科教学切实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美术作业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师道·教研(2022年1期)2022-03-12美术篇当代人(2020年3期)2020-03-30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广西教育·B版(2016年8期)2016-11-01作业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我想要自由儿童故事画报(2013年3期)2013-06-24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2009年9期)2009-09-14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7期)2006-07-21台湾当代美术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5期)2006-05-25
    相关热词搜索: 作业 探讨 小学美术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