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湿地保护与湿地生态恢复技术

    时间:2022-12-05 08:50:0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唐伟洲

    (广州建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关于湿地的定义一直存在分歧,当下比较公认的一种判定标准为: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统称为湿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湿地资源的利用缺少合理性,造成当下湿地面积逐年缩减,同时众多湿地生态环境受到人为破坏,面对这种情况,需要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基于此,需要在加强湿地保护的同时,加深对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的研究,以此达到生态和谐发展的目标。

    提升现有湿地保护力度,持续强化湿地生态恢复能力,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湿地本身具有较强的环境调节功能,不仅可以进一步做到生态平衡,同时还能够对环境形成良好的改良效果,主要表现为以下4 方面内容。

    1.1 湿地可以为生物提供更为优质的生存环境

    目前,湿地覆盖地球表面比例约为6%,比例相对较低,却能够为地球上已知的20%物种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是这部分生物赖以生存的主要资源。因此,湿地生态功能尤为突出,同时还具有无法代替的作用,被人们称之为“地球之肾”。在上述内容外,湿地还是一座大型的地球生物遗传基因库,在维持地球多种生物种共同生存与发展、筛选与改良方面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在此期间,还需注意湿地入水量持续减少的问题,该现象属于导致湿地面积出现大幅度萎缩情况的重要诱因,不可忽视。水文条件的优劣会对湿地健康发展状态形成直接制约作用,所以需要通过必要的水利工程设施对现有湖泊深度和广度进行扩大处理,在提升水文环境质量的同时,为湿地生态环境创造更为适宜的发展条件。与此同时,还需要适度增加水体生物的产量,借此达到增强调蓄功能的效果;
    相关部门还需要为各湿地环境提供引水通道建设工程,保证湿地系统能够获得质量更高的补充水源;
    管理部门还需要持续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设施的关注度,确保工程建设与维护的及时性,并及时加固堤防,确保湿地系统上游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达到减少并控制泥沙淤积问题的效果。以上述内容为基础,还需进一步恢复泛滥平原区域的结构和功能,为后续阶段的蓄纳洪水提供便利,同时也能够为更多的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保障。

    1.2 湿地具有生态环境调节功能

    常规情况下,湿地系统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调节能力,主要有:(1)涵养水源;
    (2)蓄洪防旱;
    (3)抵御洪水;
    (4)气候调节等多种功能。与此同时,湿地系统还是当今地球上重要的淡水存储库,是人类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淡水资源供应地,它还是目前阶段的地下水主要补充来源,特别是其本身具备较强的抵御洪水能力和调节径流能力,均属于非常独特的生态型功能,对于生态环境的发展而言,具有无法替代的优秀作用[1]。

    图1 湿地系统生态示意图

    1.3 湿地具有污水净化功能

    将湿地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设定在同等地域条件下,湿地系统可以提供的污水净化性能大约是森林系统的1.5 倍。如将5 种不同类别水质的水放置到湿地系统中净化处理之后,可提升到三类水质。其主要原因在于湿地系统内的水流速度相对较慢,可以对水中含有的各种污染物进行更为有效的存储、积淀和分解作用,从而将各种污染物进行全面消化或大幅度降低水体资源的污染浓度,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净化。

    1.4 可提高湿地系统内的生物生产力

    大部分的湿地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均具有极高水平的生产力,对比分析固定单位面积的土地,要比其他类型的栖息地生物单位生产力高出很多[2]。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在蛋白质产出方面,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总产量约为陆生生态系统提供的3.5 倍,并且人们日常食用的水稻作物和部分鱼、虾、蟹、贝等均来自于湿地系统。在上述内容外,湿地系统中的林业资源以及动物资源同样十分丰硕,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实现湿地系统的生态恢复目标,主要是指借助一定的生态技术或者生态工程技术,实现对已经处于退化或消失状态的湿地系统进行必要修复或重建,使其可以再现受到干扰前的状态,恢复其基本结构和系统功能,并进一步恢复其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特性,通过这种方式,使其发挥出应有的生态调节作用[3]。按照湿地系统的构成条件与生态系统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可合理划分为以下4 方面内容。

    2.1 湿地生境恢复技术

    首先,湿地生境恢复技术的主要目标在于实现湿地系统的各方面功能,需要借助各类技术措施,全面提升当下湿地系统内的异质性以及稳定性。在这样的目标下,湿地生境恢复需要涵盖湿地基底恢复任务、湿地水状况恢复任务以及湿地土壤恢复任务等相关内容。其次,大部分湿地系统基底恢复措施,均需要借助相关工程措施才能够达到相应效果,同时采取的相应维护手段还需要对基底稳定性提供必要保障作用,才可以进一步稳定恢复湿地面积,并对现有湿地的总体地形、地貌做出有效调节和改造。最后,基底恢复技术主要有湿地基底改造技术措施、湿地及上游水土流失控制技术措施、清淤技术措施等相关内容。上述几项技术措施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湿地水状况恢复效果,还需要保证湿地水文条件能够达到预期设定的恢复标准,同时大幅度改善现有湿地系统水环境的总体质量。水文条件恢复作业往往需要借助筑坝、修建引水渠现代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才能够实现设定目标。基于此,湿地系统废水环境质量改善技术必须重视污水处理技术以及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等相关内容,才能够保证最终的恢复效果。

    2.2 湿地生物恢复(修复)技术

    主要包括物种选育和培植技术、物种引入技术、物种保护技术、种群动态调控技术、种群行为控制技术、群落结构优化配置与组建技术、群落演替控制与恢复技术等。

    2.3 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

    生态系统总体设计技术、生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均属于实现湿地生态系统与功能恢复的主要技术,并且湿地生态恢复技术需要针对的主要任务是对现有湿地生态恢复研究活动中的重点内容,同时又是难点内容。

    针对退化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的技术,需要凭借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从实际角度出发,才能够做到对现有湿地保护管理的强化效果,同时主持相关工作的负责领导,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湿地污染源的重视,采取综合整治手段并匹配相应的管理制度,不断加深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工作程度,持续提升执法力度,才能够保证一系列的恢复工作有效性,不会出现恢复后立即被破坏的情况。在此期间,还需要高度重视湿地氮、磷肥以及农药的施用量控制,实现对畜禽养殖场废水的排放控制,减低对湿地系统造成的污染程度,并且大型畜禽养殖场产生并排出的废水需要经过严格地检验,只有满足相关排放标准的要求后,才可以进行排放,在具备处理条件的地区,还需要积极推广新型养殖废水土地处理模式,以此减少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作用[4]。

    植物属于人工制造湿地生态工程体系内最关键的生物净化材料,可以直接吸收并利用大部分污水中含有的各种营养物质,同时还可以对水质产生一定程度的净化效果。截止目前,现有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植物种类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地位,并且国内外均会将水生植物类型作为系统内的主要作物,挺水植物便是最受重视的一种植物。以上述内容为基础进行分析,由于不同类型的植物在营养吸收能力、根系深度、氧气释放量、生物量以及抗逆性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在现有人工湿地系统中发挥的净化作用存在明显差别。基于此,在选择净化植物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地带性因素、地域性种类因素,又需要选择具备更高经济价值、使用用途更广、能够与湿地园林化发展进行有效结合的植物种类,并尽可能实现“一项投入、多处收益”的发展目标[5]。

    2.4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重要问题,而湿地则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因此,足够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则可被视为国家生态安全系统内的重要组成结构,不仅会对生态环境形成直接影响,而且会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稳定性保障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保护作用,同时针对各种湿地系统恢复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不断开展关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关键技术、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其调控技术、物种与生物多样的恢复与维持技术、湿地治污生态修复技术等关键学术的研究活动,最终选取出各种类型技术中恢复退化湿地能力最为突出的典型代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更加深入的生态恢复示范研究,通过这种方式,为后续阶段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工作积累更多成功经验。

    海珠湿地红树林恢复项目位于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内,项目范围包括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广州城市新中轴南端,东起珠江后航道,西至广州大道南,北起黄埔涌,南至珠江后航道。项目总投资428.62 万元,恢复规模约45.89 万m2。该项目以恢复湿地潮汐水文特性和红树林生态为核心,同时清理河道淤泥,扩建河涌滩涂,增加湿地面积和植被类型,营造湿地生物多样性。

    3.1 修建复合性水生态系统

    施工项目地原是万亩果园,果园的排水系统是在亚运会期间治水项目中由人工开挖而成,主要用于雨洪调蓄作用,解决暴雨水浸街的城市问题。其原有地势比较平坦,周围众多河涌汇集,水系最后接入珠江后航道,是典型的潮汐河流。但由于果园内果树规划排列种植,周边水沟纵横交错,普遍排涝能力不强,河涌有些地方经过填埋后缩窄,周边水质污染。

    基于场地内有果树、河涌,而且果基鱼塘是岭南农业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于是提出保护与更新的生态修复措施:将低洼易积水的地方挖深,相互之间打通,将挖出来的塘泥堆高形成垛基,并补植一些优化树种,适当改造地形,开挖滩涂,疏通水系,恢复生境,形成“垛基果林”,营造“岛状”生态景观,实现湿地与外面河涌调水、补水,并利用潮汐的特点,将潮汐水引入湿地,净化后再流入珠江,使死水变为活水,低成本地形成可自我净化与循环的复合性水生态系统[6]。

    3.2 合理配置植物,提高生物多样性

    3.2.1 保护和修复红树林。加强保护现有红树林植被,特别是成片自然生长的,并在其周围区域设置缓冲带,有利于红树林的生长并向周边扩散繁育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在滩涂地因地制宜地增种一些半红植物,改变只有红树林的单一植物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发挥其强大的生态功能。

    3.2.2 合理种植湿地乡土植被。在沼泽型湿地由于常年积水或者土壤过于湿润,此类湿地上生长的植物很多根系都是浸没在水中或者湿透的泥土中,可种植一些美人蕉、千屈菜、水茨菰、再力花、风车草等植物。在水深1~3m 的区域,种植一些沉水植物。沉水植物根部生于湿地泥土中,叶部沉于水面之下。种植沉水植物需要依据水体透明度而定,一般水底光强达到水面光强度5%就可以生长,这部分区域可选择种植眼子菜、金鱼藻、苦草、黑藻、水车前等。在水深1~2m 的浅水区域种植一些挺水植物,如荷花等。

    3.2.3 人造浮岛种植植物。对于湖水较深、湖周与中心岛屿,难以为涉禽等水鸟提供觅食和栖息。为此,利用生态浮岛修复技术,即在湖心小岛周边建造浮岛,栽种芦苇、灯芯草、再力花等挺水植物。浮岛的生态修复技术为鸟类营造了类似浅滩的生态空间,为鸟类栖息、觅食、营巢及庇护提供了良好环境。

    3.2.4 边界密植乔木和灌木。为了让鸟类营造隐蔽的生态空间,防止人类干扰野生动物的繁殖,在边界区域通过密植乔木和灌木,营造保育区,远离城市灯光、噪声的干扰和空气的污染。

    生态系统占地面积越大,包含的物种类别越多,物种多样性以及系统稳定性可得到更为有效的保证。所以,增加现有湿地面积属于一种有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办法,同时也是保证湿地生态系统平稳性的基础内容。因此,需要严禁各种针对湿地生态环境做出的围地造田行为,同时还需要对各种会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或者破坏作用的农田执行退耕还湿处理,以此达到恢复湿地生态环境的目的,持续增加现有湿地面积,为物种的多样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生物植物生态 生物多样性天天爱科学(2022年9期)2022-09-15生物多样性天天爱科学(2022年4期)2022-05-23上上生物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当代陕西(2020年15期)2021-01-07长抓政治生态当代陕西(2020年17期)2020-10-28《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0年2期)2020-02-06第12话 完美生物航空世界(2020年10期)2020-01-19生态公园,四季皆景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哦,不怕,不怕红领巾·萌芽(2017年5期)2017-06-23将植物穿身上爆笑show(2016年7期)2017-02-09
    相关热词搜索: 湿地 生态 恢复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