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范文 > 正文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论证性

    时间:2022-08-13 13:25:0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论证性,供大家参考。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记叙文论证性

     

      谈记叙文的论证性

     一一从《孙权谕学》到《植树的牧羊人》

     一、《孙权劝学》应为《孙权谕学》

     初中有篇课文一一《孙权劝学》。它本是宋人司马光编篡的一部史鉴书籍一一《资治通鉴》中的一个小故事。为了方便不熟悉该故事的人参与本文的认知思考,故引录原文如下:

     孙

     权

     劝

     学

      [ 宋] 司

     马

     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原文是没有标题的。我们从原故事看,显然后人拟制的标题是不妥当的。因为从孙权与吕蒙的关系看,他们是君臣关系。再从故事行文口气看,也不是孙权劝吕蒙读书。“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很显然,“不可不学”,不是“劝说”,而是“教导”、“告诫”、“责使”之意。因此,书面化一点儿表述,应为《孙权谕学》。

      二、《孙权谕学》之论证性是全体语文人应知的

     这本是一篇叙事小品文,但我要谈它的论证性,乍一听是驴唇对马嘴的事。凡这样想的人,是无知的,是幼稚的。这样跨文体的认知,人们是不怎么关注的。

     另外,我还强调这是全体语文人应知的常识,是告诉大家不要把本文讨论的话题当作是初中教师应关注的事。当下的语文人很多很多是不太懂事的人,她们一看课文与之无关,便置之不理。我只不过是因为这篇小故事短小精悍便宜分析而用之,我的着眼点是告诉语文界之语文人们,欲做一个合格的语文人,必须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学习之路还远着呢!

     讨论一个话题,还要讲这么多做铺垫,真的不是一个好现象。

     回归本文话题之始一一谈记叙文的论证性,以《孙权谕学》为例。

     “循其始”,从孙权扩展到司马光再扩展到语文教材的编辑,此事的要点在于孙权的那句话一一“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该叙事文的主旨便是此话,从论证观念上说,那就是论点。而且这是一则判断性论点,而且是连同被判断的对象及作此判断的理由都说出来了。

     被判断的对象一一当涂掌事者。

     作出的判断一一不可不学。

     判断的理由一一当涂掌事。里面没说出的理由欲“掌”好要做的“事”,需要学习。

     那么,孙权这句话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或者其针对性是什么呢?

     很明确一一某些身居要职的人不好读书,在孙权看来,典型代表人物就是吕蒙。他们内在的心理活动就是一一公务这么多,哪有时间呀?

     孙权提出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显然与当时的朝中现实相符合的,是很有 必要的。

     明确了针对性,当然也就明了解决问题原则与方法。特别是这个论点中“当涂掌事”的特殊性。即相关人都有繁重的公务,因此,对这类人应该是具体人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之。

     孙权就此提出了他的解决之道。

     其一、不要求这类人当饱学“博士”,这就是要处理好“读书”与“公务”的关系,要掌握这件事的“度”,即“分寸”。

     其二、就读书方向及目的提出明确要求,即“见往事”。

     其三、重视“读书”与“公务”的矛盾冲突,显然暗寓一个“挤时间”学的问题。

     最后,就是孙权的“谕学”要求效果是否有好的结果。

     吕蒙“乃就学”,这是第一步的效果,吕蒙改变原来推讬的消极态度。随后,又以鲁肃与吕蒙对话为据证明孙权的“谕示”有了好的效果。

     这样,统贯全文,该叙事文从“主张”→“针对性”→“解决之道”→“效果”,这个叙事流程,是一个非常鲜明的论证过程。这篇叙事文明确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懂得论证流程规律,是有助于叙事文写作的,特别是叙事本身的严密性及可信性都会得到保证。

      三、依原叙事文为据翻写相同主旨的议论文

     《孙权谕学》由于具有严密的论证性,以该故事为依据,严格循其叙事流程,可以很容易地翻转写成议论文。请看下文: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一一读《孙权谕吕蒙多学》

     徐

      江

     初中课文有《孙权劝学》一文,从语文角度论,“劝”字不当,应为“谕”字。当下语文老师讲语文,少语文性,此之谓也。这不是本文要说的重点,我要说的是读“孙权谕吕蒙多学”事之感想,作为读司马光所编《孙权谕吕蒙多学》故事解读之补充。

     孙权真的是一位明君。难怪辛弃疾词云:“生子当如孙仲谋”。别的且不说吧!值此只说孙权“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一点,也是他“明”之所在,他懂得“居要职当多学”对于掌权的重要性。

     很多人不懂这一点。他们往往借口公务繁忙不学习,当时东吴名将吕蒙便是典型的一位。他“辞”以军务多不学习,这样做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从“军务多”推不出“我可以不学”的判断,即结论。若此,人人都可以找到“不学”之理由,大家都可以说,“我什么什么事情多呀”。这是很令人忧虑的事情。当年的孙权不容忍这样的现象存在,即便是对自己的爱将吕蒙也是严加训诫一一“不可不学”!双重否定,口气坚决,不许吕蒙有一丝一毫的敷衍。

     那么,对于“当涂掌事”者来说,孙权“谕学”还是很讲务实的。他有三点要求:

     其一,要学习,并非要他们当“博士”,“饱以五车读”。因为他们确有许多公务需处理,因此需把握好“度”,处理好“公务”与“学”的辩证关系。

     其二,要注意“见往事”,即注意汲取历史教训。“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认前朝”,就是“见往事”。杜牧《赤壁》诗犹言在耳,当年曹阿满号称八十万大军兵临东吴,因骄傲中计大败而归。吕蒙后来白衣渡江袭荊州大败关云长,那关云长就是忘记了“往事”,犯了骄傲轻敌的错误,所以留下千古教训一一“大意失荆州”。

     其三、要注意挤时间学。读书学习的时间是处理公务之暇挤出来的。吕蒙推托军务多,他不过是负责军队事务的军人,他再忙能忙过孙权吗?孙权以亲身经历告诉吕蒙:“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不是吗?试看江东,论公务,谁能与孙权比呢?孙权尚能挤出时间读书,何人还能再推托公务忙而拒绝学习?

     以上三点孙权从学的分寸、方向及方法都一一讲到,理据十足,虽是“谕学”,但也很有耐心,谆谆教导不遗余力。

     事实证明,如果掌事人认清道理,努力行动,那么就可以提高自己,学有所得。当然,公务也不会误。鲁肃过寻阳见吕蒙,论及天下事,惊叹他“非复吴下阿蒙”。真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呀!由此可见,事在人为,关键在为。

     由此推论,“掌事”者“不可不学”!这是必须要为的事,也是能为的事。

      四、从《孙权谕学》到《植树的牧羊人》有何升格

     如果说《孙权谕学》作为一篇叙事小品文,它表面看还是叙事文,只是内在叙述流程中稳含着一种议论文的文脉。而《植树的牧羊人》外在格局上就摆出了一篇标准的演绎论证框架,它是以三步推论方法写成的小说。

      第一步,前提步。

      作者在小说一开头便说到一种难得的好人的标准一一“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前边的品质性表述自不必说,而这里“留下了许多”,特别是那一个“了”字,说明这样的人得是一个“成功者”,这就更准确解释了“难得”的含义。因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是说其“好”,这样的人相对更多一些。而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好东西则是不容易的,故谓之“难得”。这是一个大前提,是人们公认的。

      第二步,是事由步,即小说主体部分。

     在这一部分,作者将以前边之前提步为基准,并按照前提步确定的条件构创故事。比如,《植树的牧羊人》在前提步设定“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留下了许多”三个标准来构想牧羊人一一布菲一一做什么事以及怎样做。

     布菲本是一个牧羊人,但他做的伟大事情则是种树。乍一听让人感到他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然而,这恰恰是前提步所设“难得好人”之标准中“难得”之处。“植树的牧羊人”,仅仅这个名号就够惹人遐想的。也许作者给小说主人公的定位是有深意吧!或者说是“别有用心”。耶稣也是以“牧羊人”自名,他将误失人生正道的人称之为“迷途的羔羊”,耶稣要将他们引向正道,故自称“牧羊人”。作者以此作为自己小说主人公的定位,显然具有明显的宗教意味,他要宣扬一种正向的做人之“道”,以这样的“牧羊人”来喻示世人。

     明了这一切之后,作者要做的事就是按照第一步一一前提步一一所设定的标准构创人物“怎样”做事。

     那么,牧羊人布菲“怎样”做的呢?

     1、牧羊人超越自己赖以生存的主业而种树一一难得

     用牧羊人的话来说就是一一“这地方缺少树;没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改造这里的环境,让生命兴旺起来,这是牧羊人的“初心”。这种出发点是“难得”的。

     2、在漫长的时间里坚持认真地种树一一难得

     我们要注意文本中牧羊人种树的时间,这时间显示着牧羊人某种“难得”的品德。

     其一,时间长度长。

     文本说,牧羊人是从 1910 年开始边牧羊边种树的。“我”是 1913 年与牧羊人相识,当时牧羊人已经 55 岁,并且种了 3 年多的树了。其后,我入伍服役 5 年,离开军队后,从 1920 年开始,每

     年都去探望牧羊人,就种树事“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和怀疑”,直至 1945 年最后一次见到牧羊人,他已是 87 岁的老人了。文本没有说老人何时停止种树,就算到 1945 年,他的种树史也是三十多年了。种树的时间长度,是令人敬佩的,这是一种“难得”。

     其二,认真地做种树的事

     不仅持之时间长度长,而且在长长的时间长度中认真地做种树的事。

     这体现在选橡子的过程中。他“一棵一棵仔细地挑选起来”,“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他按十个一堆分开”,“他一边数,又把个头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

     种的时候也是很仔细的。“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这些句子用语是很朴实的,朴实的就像牧羊人那样。选种和种树的表现的表现性就是认真的精神。

     3、为了树他弃羊而养蜂

     树苗长大了。牧羊人“他不再放羊了,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从这里可以看出,他以树为重。他不知地是谁的,也不在意是谁的,只是“一心一意”地种树,为了树苗他放弃养羊,这就是“慷慨无私,不图回报”。

     4、他“留下了”的是什么

     最后,“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树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漂荡”,“这一切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第三步,结论步。

      当完成前两步的写作之后,第三步就是水到渠成了。

     根据前提步所说“难得的好人”之条件,再根据事由步所说布菲的事迹,可以斩钉截铁地作判断了一一他让人“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他是“难得的好人”。

     恩格斯说过,文学创作中倾向应该是从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特别地说出来。《植树的牧羊人》之创作显然与此不相符合。但这篇作品是成功之作,被译成多国文字。甚至有人去寻觅牧羊人的生活小镇,去寻觅他的橡树林。

     看来,做事是不能固守唯一之道的。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本文作者不想让一千个读者有一千牧羊人,他只要人们学“这一个”牧羊人一一“难得的好人”布菲,“布菲”一一不非!所以,他采用了三步推断的手法构创了《植树的牧羊人》。

     同样,本文的解读思维也超越了“以文本体式为依据”的框限,让中学老师们会产生“驴唇对马嘴”的“不正经”之感。

     但是,我要严肃而诚恳地告诉语文老师们,无论是小学、初中的语文老师,亦或高中语文老师,都不要固执下去。荷兰学者安克施密特在《叙述逻辑》一书中说:“叙事是一种论证,理想叙事应该是每一个通情达理的读者都不得接受的非常严密的论证。”

     这就启示人们,懂得论证规律的人写记叙文无疑多了一种保证,或者方法。在叙事写作中有论证思维,那么,叙事有严密性,有严密性就提高了可信性,提高可信性就增加了可接受性,最终将实现叙事的启示性、教育性。

     叙事要讲究有严密的论证性,这是实践证明了的。但是,反向思考一一论证有没有叙事性呢?目前还不能说一一论证要讲究叙事性。相反,在论证过程中,凡涉及举事例时,在说明问题的前提下叙事愈概括简略愈好,完整、详细、生动的叙事不仅在篇幅上不允许,同时它会干扰论证中的剖析过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