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文言文“分析综合”题解密: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时间:2019-03-18 03:28:2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文言文“分析综合”能力涉及三个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下面分而述之。   一、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言文中的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意理解的程度。对信息的筛选的考查,最常见的方式是挑选若干文句(一般是六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而2010年重庆卷、2011年湖北卷等,文本内容涉及中心人物性格、品质有别的两个方面,或核心内容不同的两个层面,筛选信息的题型也随之改变为“两两编组”。
      解答信息筛选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必须对信息点有个清楚透彻的理解。如果没有弄清信息点的含义,下面的筛选就毫无头绪,也就根本谈不上选出正确答案了。比如2011年江苏卷考“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严而不残”即“威严而不残忍”,说白了就是“恩威并施”。(二)要能够以信息点为准绳,以此去衡量各个文句,排除与信息点不相合的语句。(三)要注意到陈述对象是否与题干吻合(是否说的是无关的其他人的言或行)。(四)要注意题干中有没有“直接”一词。比如2011年福建卷第3题为“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有直接关系”,那么句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说的是作者到临川的目的,意在引出下文,句②“登者忘其险焉”表现的是前人登山的感受,句⑥“必能有为无疑矣”是推想李侯“当为之大于此者”的胸怀气魄――这三句都不合要求。(五)当你不能顺利地作出判断时,不妨仔细看看下面供选择的四个选项,或许就会获得某种提示。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考查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综合能力。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一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
      试题的选项通常是“三对一错”,设问角度基本是选误,四个选项大多依原文的先后顺序对文意作概括性的转述和分析;那个错误项中的大部分叙述一般还是符合文意的,往往只设置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综观2011年高考试题,命题者设置干扰的方法主要有:
      (一)曲解词义
      指命题者在设置干扰项时,故意对文言材料中某一词语错误地加以解释,从而导致叙述出错。
      1.全国卷第10题C项(选文出自《明史・熊鼎传》):
      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本项错在“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原文写“平阳知州梅镒坐赃”,其中“坐赃”只指“非法收受财物”,没有“行贿”的意思。
      (二)夸大其辞
      命题者在构拟这类选项时,常常在大体准确的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两处故意夸大的地方作为干扰。
      2.重庆卷第12题A项(选文为蓝千秋的《江公皋传》):
      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
      “让前县令和妻儿离去”夸大其词,原文“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悉罢遣前令,归其妻孥”,大意说的是“以前的县令因此获罪入狱的共有三任,其中一个最终因受牵累死去,妻子儿女不能回家……将前任县令全都罢免遣送,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回家”。
      (三)张冠李戴
      命题人故意把发生在甲身上的情况说成发生在乙身上,这就属于典型的张冠李戴。
      3.四川卷第10题B项(选文出自《南村辍耕录》卷八《隐逸》):
      吕徽之听人作雪诗苦吟不出时笑出声来,众人见他衣着寒酸就嘲笑侮辱他。
      与选项相关的原文为“先生不觉失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其见笑之由”,说的是吕徽之“失笑”,可见“就嘲笑侮辱他”说法有误。考生如果不注意把选项与原文严格地对应起来,此题较易误选。
      (四)颠倒事实
      即命题人故意颠倒事实,造成选项错误。
      4.全国卷新课标卷第6题D项(选文出自《宋史・何灌传》):
      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
      本项错在“何灌阻止溃退未成”,这属于颠倒事实以设误,相关原文为“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亦”表明何灌也是望风溃败。
      (五)无中生有
      这种陷阱的设置,在高考中是常见的――干扰项在文段中找不到根据,是命题人臆造出来混淆视听的。
      5.北京卷第9题B项(选文出自《淮南子・�论训》):
      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
      “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之说,在文中找不到依据。实际上,原文只谈到“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
      (六)偷梁换柱
      命题者通过偷换某个概念来设置陷阱,这在高考中也很常见。
      6.湖北卷第12题A项(选文出自《汉书・楚元王传》):
      张释之向汉文帝进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觊觎,即使陵寝修建得十分坚实,终会被人盗挖开。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此项归“因”有误,比照原文,应是“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而非“文帝明白了这个道理,最终薄葬”。
      此外,命题人还可能“综合设误”,即在同一个选项中,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设误法。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这一考点与前一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而曲折,这就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准确筛选出作者的看法,进而恰当地进行分析或概括,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相应会大一些。
      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是《考试大纲》中多年延续下来的内容,但由于阅读材料的限制,常常较难对此设题。在2003年全国卷中,曾经涉及这一问题。请看当年的第15题:
      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了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本题答案为B项。试题的A项是司马光对阅读材料中内容的总结,认为唐太宗能够纳谏,隋炀帝则爱好逢迎。C项说司马光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当起表率作用。D项以《资治通鉴》的作用作为切入口,说明司马光的话意在启示后世君王,注意吸收经验教训。这三项均符合司马光一段话的本意和含意,没有问题。只有B项,讲裴矩自隋入唐后,品性由卑下而趋于高尚,正与司马光所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相违背,因而是错误的。

    相关热词搜索: 题解 文言文 分析 综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