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作文 > 正文

    适宜的运动负荷包括 体育教学需把握好适宜的运动负荷

    时间:2019-02-17 03:35:3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一节体育课运动负荷过大或过小都是失败的,关键是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生理年龄特征和现有的竞技水平,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使肌体产生良好的效果并形成良好的运动技能,实践证明:人体形态机能的改善与提高,以及对各种运动技术的掌握,必须在一定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刺激下才能实现。作为体育教师,课前(备课)就要尽可能预设好运动负荷,课中要依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运动负荷,课后要总结、反思,怎样的负荷才最适宜学生,才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体育课如果只注重学生“玩”的兴趣,没有适宜的运动负荷作保证,就没有课堂锻炼效果,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将是一句空话。记得有一次参加体育教研活动,一位年轻老师上快速跑的课,30米快速跑只跑了3次,然后大部分时间是没有什么锻炼价值的智力游戏。学生虽然高兴了,但教师只注重了课的热闹,把课的负荷放在次要位置,这样的体育课是不能促进学生体力发展的,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说,课的运动负荷太小,学生的身心得不到一定的负荷刺激,就得不到充分有效的锻炼,这不仅不利于技能的掌握,更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培养。
      相反,如果一节体育课负荷过大,对学生的健康将产生损害。笔者也曾经一次参加体育观摩课,一位年龄偏大的教师,上课认真、表情威严,学生也显得很紧张,课的内容安排紧凑,上课按部就班,从课的准备部分到基本部分,再到结束部分,安排的内容满满的,准备部分的正步走、慢跑步、徒手操整齐有序,基本部分高抬腿跑、小步跑、后蹬跑、加速跑…….,随着课的发展,教师示范讲解后,学生开始50米途中跑练习,做了2次后就有几个学生头晕、恶心,有的开始呕吐……,尽管课没有出现大意外,但当时的情景却很难堪。教师没有妥善处理好运动负荷与间歇的关系,没有注意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调剂,造成课的“事故”,使部分学生产生了不适。
      为此我们在安排每一节体育课的教学时,必须注意课节奏,做到有张有弛,把握好适宜的运动负荷,让学生在一定负荷的刺激下,使身体形态、机能得以改善和提高。
      
      一、运动负荷应该遵循的原则
      
      1.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学生年龄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基础上,循序渐进,逐渐加大运动负荷。切不可以急于求成,盲目地加大运动量和强度。安排运动负荷一般先从增加运动量开始,待适应后再增加强度,量和强度一般成反比,增加量时,适当降低强度,增加强度时,适当减小运动量。如上快速跑课时,你安排50米跑8~10组,量很大,你不能要求学生每次都用百分之百的速度跑完全程,那要不了几个来回,学生准累趴下,反而完成不了课的任务。同样如果你安排50米跑2~3组,量不大,你就可以要求学生以百分之百的速度跑完全程,强度就应该大,成绩最起码应该接近测试水平。
      2.区别对待的原则。由于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还有男女性别上的差异,造成学生个体的差异,以至于能够适应的运动负荷也不尽相同,承受的能力也有大小。我们在安排运动负荷时,应该以多数学生为准,对体强、体弱的学生要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以区别对待。另外应该根据课的类型和要求,运动强度、量也要区别对待,通常新授课比复习课负荷要小些。
      3.实事求是的原则。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片面追求运动负荷,不顾实际情况,一味地给学生减少或增加运动负荷。相反要根据练习强度、难易程度、季节、气候、作息制度等进行合理安排,一节课的生理负荷曲线应逐渐上升,一般在课的中后部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另外还要依据学生现有的身体条件和竞技水平制定最科学的运动负荷,对学生不能过高要求也不能过低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多观察、多积累,有的放矢地安排好每一课的运动负荷。
      4.超量恢复的原则。超量恢复是体育锻炼中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人体运动时,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强,能量物质储备逐步下降。这一时期称为工作阶段。由于能量物质大量消耗等原因,运动后便会产生一定的疲劳,但经过休息调整,消耗的能量物质又逐渐恢复到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疲劳也随之逐渐消失。从疲劳到疲劳消失的这一过程叫恢复过程。恢复过程不但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经过合理的休息后,在一定的时间内,机体的能量物质贮备及体能等方面还会超过原来的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还是要敢给学生加运动负荷的,只要适当,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一点要注意防止学生,因长时间的大运动负荷而造成运动过度疲劳综合症,这是违背超量恢复原则的。人体机能提高需要通过负荷、疲劳、恢复、提高的过程才能实现。
      
      二、怎样调节和控制运动负荷
      
      构成运动负荷的要素是负荷的量和强度,调节和控制运动负荷也要从以下做起:
      1.把握好各课时的量和强度的比例。在安排单元计划时,都要把各课时的量和强度,按大、中、小的比例合理调配好,从宏观方面把握好。具体到每一课时,要注意细节,要考虑一节课大概应该出现负荷的上下波动次数,切勿出现运动量明显不足,或者出现过度疲劳的现象。
      2.改变练习内容在上课时可以要视具体情况,视学生的疲劳情况、学生的掌握技术、技能情况,适时调整练习内容,改变练习方法、方式。比如说上中长跑课,应该将匀速跑、变速跑、跑走交替、越野跑、游戏等互相交替,改变练习内容。
      3.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延长或缩短练习的时间和间歇时间。
      4.改变练习条件。如场地的大小、器材的重量、障碍的高度、距离的长短。
      
       三、运动负荷的测定方法
      
       运动负荷的测定方法很多,有观察法、自我感觉法、疲劳标志评定法、生理测定法、心理测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加以选择,下面仅介绍两种简单易行、容易操作的方法:
       1.自我感觉法。学生可以凭自己的感觉,从自己的精神、睡眠、饮食上判断,另外应该学会测试自己的心率,掌握有关适宜运动心率、运动心率和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方法。
      2.观察法。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以及控制身体的能力,练习后的表情、神态,排汗量、呼吸、注意力等判定运动负荷的大小。
      体育教学需把握好运动负荷大小,适宜的运动负荷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研究、多实践,努力把每一节课都上得尽善尽美,真正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相关热词搜索: 适宜 负荷 把握好 体育教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