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农牧局贯彻落实五化求突破思考】五化是哪五化

    时间:2020-02-12 09:05:0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在我国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自治区党委和市委都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作为自治区农业的精华地带和主产区,代表了自治区农业的发展水平。不论在资源禀赋、发展水平、技术装备上,还是政策环境、思想认识、生产习惯等方面,都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而怎样跨越,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笔者认为,要选准关键点,就是要在“化”字上做文章、下功夫,在今后的发展上应紧紧围绕“五化”求突破。

         一、特色产业规模化,在固基增收上求突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紧密对接,始终是困扰各级政府的一个难题。从现实看,在农产品大流通格局形成的同时,各地鲜活农产品的卖难现象时有发生,一直难以走出“量增价跌、量减价涨”的怪圈。从经济运行看,要满足市场需求,就必须有成批量的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长期稳定供应,特别是在当今世界大流通、大市场的格局下,农产品能否形成批量、形成规模就成为首要问题,有规模才有市场,也才有效益。

        首先,特色产业规模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实要求。**地处自治区山川过渡带,大部分又处于中部干旱贫困带,长期以来,由于“户户都种田,家家小而全”的土地经营格局,分散经营难以实现生产要素的集成应用,抗灾保产增收能力弱,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打破当前农业“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园区,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土地产出率和经济效益。

        其次,特色产业规模化,是满足企业快速膨胀的原料需求,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近年来,我市龙头企业加速膨胀扩张,对原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如果仍按传统经验和固有模式发展原料生产,不仅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而且直接影响到财政增收和市域经济发展,现实的选择就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2007年,市委、政府根据全市农业经济的发展特色布局,正式提出了建设“农业十大基地”的战略构想,就是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里,建设100万亩优质粮食基地,50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基地,50万头奶牛产业基地,50万头肉牛产业基地,600万只滩羊产业基地,50万亩高酸苹果产业基地,50万亩红枣产业基地,50万亩葡萄产业基地,100万亩人工甘草产业基地,200万亩人工饲草产业基地,将使全市特色产业从“一盘散沙”到“一县一品”,从“自发扎堆”到“自觉集聚”,最终形成产业集群。

        第三,特色产业规模化,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紧迫任务。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市农民收入稳定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常态增长,根本原因是传统农业已无法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大空间,只有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才能建立起促农增收的专效机制。

    因此,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特色产业规模化,就没有布局的区域化、农业的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也就没有市场和效益,一句话,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不仅体现在区域上,更在经营上。就我市而言,切实可行的有两条路径,一是将千家万户的农户组织起来,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走经营小规模,产业大群体,最终达到区域大规模的路子;二是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培育种养大户、建设标准化园区,走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路子。总之,通过特色产业规模化,进一步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奠定坚坚实基础。

        二、生产全程标准化,在提质增效上求突破。

        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关乎社会和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定要让人民群众吃的放心、用的安心,让出口产品享有良好信誉”。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抓住了当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也指明了农业生产要关注的核心问题。

    我国居民食品消费总量的70%以上为鲜活农产品,而农产品又是食品的主要原料和组成部分。随着生物技术、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洗涤剂、消毒剂等的普及和应用,涉及到食品质量安全的产业链越来越长。杜绝食品质量安全隐患,源头控制主要在农产品领域,而标准化生产对于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乃至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下步工作中,一是抓住**市政府与自治区入出境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备忘录的机遇,加强合作,在学习贯彻国家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宁夏实际,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产地环境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充实人员机构,逐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行政执法体系、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全方位管理工作服务体系,为实施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提供保障。三是以“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为手段,以标准化种、养园区建设为抓手,建立起完整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到消费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严把“入口”关,加强农药、兽药及添加剂等投入品的管理;
    严把生产关,加强“三品”生产技术规程培训、指导、实施;
    严把“出口”关,强化蔬菜基地抽检、市场销售摊点速测,开展其它农产品检测。开展市场准入,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三、农业经营产业化,在产业优化升级上求突破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高德博格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的,它通常是指从供应投入品,如种子、肥料及机械等,到食品加工者和零售商的一个由一系列公司和社会团体所组成的有序链条。从几十年在欧美及我国各地的实践看,农业产业化内涵着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要求。这几“化”又是互相有机地联系着的,缺少了任何一个方面,农业产业化都不能成功。因此,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要用大农业、大经济、大系统的观点去认识、去指导。

        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下步应突出三点:

        一是在区域特色上下功夫,全力建设农业十大基地。立足我市资源和区位优势,挖掘内在潜力,按照产业规划,引导“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向“一县(或数县)一业”发展,培育具有本土优势的主导产业。按照政府引导,多模式推进的方式,以建设规范化、高标准示范园区为抓手,建设一批千头牛、万只羊、万亩设施瓜菜、万亩林果等重点农业种养示范园区,组装配套农业适用技术,全力建设好优质粮食、奶牛、设施农业等十大农业产业基地,打造区域特色明显、产业聚集度高的优势产业区,形成产业选择与区域资源相协调,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

        二是在创新、服务上下功夫,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产业化的主体和核心是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必须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而现实是龙头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管理者素质及管理水平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现实的选择是创新,要在管理机制上创新,建立起现代企业新机制,管理人员尽快职业化;
    要在产品加工技术上创新,形成“自主创新、自有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实现由单纯加工制造向自主创造转变,延长产业链条;
    要在产业化运行机制上创新,形成权责相当、风险与利益匹配的运行机制。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政府要在政策、法制、信用等环境建设各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服务。

        三是在协调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中,政府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搞好协调,从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两方面对各市场主题的行为加以指导和规范,形成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定合约、利益联动、风险分担、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健康稳定发展。

        四、农产品品牌化,在提升市场竞争力上求突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农产品质量的竞争,最终表现为品牌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就是形象和生命力,品牌就是实力和潜力,品牌就是新的生产力。因此,开发系列化品牌农产品,发展品牌农业,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用品牌占领市场制高点,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我市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现实来看,我市农业推行品牌生产的条件和时机已经具备。一是清真品牌优势明显。我市是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达50.1%,是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具有“四个中国号”及“回族之乡”的美誉,做大做强清真品牌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明显的资源优势。二是发展绿色品牌的优势。我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经济发育滞后,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低,农田特别是山区很少施用化肥和农药,这些都是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的有利因素。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的实施,“三品”认证得到快速发展,到2007年底,全市共完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59宗,面积达50万亩,完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82个,绿色食品认证19个。近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部推行了ISO9000质量认证,部分还推行了ISO14000和HACCP等认证体系。三是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优势。我市地处自治区山川过渡带,自然环境多样,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具有发展地理标农产品的优势。继盐池滩羊、盐池甘草、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之后,**涝河桥清真羊肉、青铜峡瘦肉型猪、盐池滩鸡、盐池甜瓜等一批农产品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定。因此,我市要立足资源优势,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推进农业跨越式发展。

        一是要形成共识。品牌的基础是质量,质量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控制管理作保证。因此,农业品牌的培育,不仅是企业的经济行为,更是农户、企业、政府等多方面联合的经济行动。为此,要在全社会形成推进农业品牌战略的共识,形成良好的氛围,共推品牌农业发展。

        二是政府要加强引导和支持。要制定规划,推行农业品牌战略,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激发和调动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发展品牌农业的积极性。

        三是以标准化生产,助推品牌农业发展。组织制定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加快品牌农业发展步伐。以农业企业牵头组成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品牌农业发展的载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提升农业科技化、标准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生产主体组织化,在建设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上求突破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和国际化步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农业面临着经营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不高的严峻挑战。我们常说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之所以弱,是我们没有按照合作经济的原则把农民组织起来,农民的组织程度太低,分散的农户没有成为市场主体,在日趋激烈的生产竞争中无法摆脱弱势的地位。因为市场经济是按照自己的内在逻辑进行利益分配的,是根据各方的实力大小来分配各自的利润份额。分散为上亿的小农户独自与势力强大的企业或中间商博弈,能获得多少利益也就不言而喻了。

        近年来,我市以农民自主、自愿成立的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快速发展,到今年6月底,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86个,其中以种植业为主的110个,占38.1%,以养殖业为主的105个,占36.7%,以农机服务业为主的22个,占7.7%,其它49个,占17.1%。组织成员44585户,带动农户8万多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改善农民的弱势地位,为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首先,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提供了走向合作与联合的最佳组织形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规模日益扩大的工商业资本,农民要想提高竞争力,获得平等的市场地位,就必须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组织联合起来,能够使生产加工销售紧密衔接,解决农户与其它市场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能够使其成员产生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地位和优势,是分散的千家万户统一起来面对大市场的最好选择。

        其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体制创新,它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情况,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把农民组织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共同从事产、加、销等经营活动,从而能够在更大范围、更广阔领域实现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既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也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力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三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农村发展的一种趋势。作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的农产品主要靠大的农场主经营,其中6个农场主中就有5个参加了合作社。荷兰相对来讲经营规模比较小,4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只有2%的人口从事农业,在合作社的组织保障下,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在日本、韩国,农协农会为农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按照合作经济原则把农民组织起来,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而且这种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是实现我市农业跨越式发展的重点。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法》,遵循农民专业合作社原则,强化四个坚持(即坚持农民自愿和农民主体地位、坚持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坚持依托专业生产、坚持多形式发展),着力抓好三个一批(即引导登记一批、扶持提升一批、培育发展一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进而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为我市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 贯彻落实 思考 突破 农牧局 五化求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