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郭敬明 [浅析郭敬明小说中青春忧伤的情怀]

    时间:2019-05-15 03:17: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郭敬明不少小说的内容都涉及到了校园生活,写出了青少年在这个时期的一些青春感受。文章具体的分析了校园生活小说中所描绘的三个方面的情感。   关键词:郭敬明青春忧伤友情爱情
      郭敬明是“80后”作家,和他的读者群,都是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青春期是生命历程中一个独特的阶段,心中最常有的情感是与青春相关。郭敬明的部分小说描写了一种属于当代年轻人自己独有的青春感受:包括他们体验的青春成长中的孤独、惆怅与伤感;对友情,爱情的期盼;对成长和未来的恐惧。
      1.对青春的惆怅和眷恋
      郭敬明曾说过:“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忧伤是嵌在心里的不可名状的灼热,不可言说”。郭敬明青春是明媚的,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在这个年轻阶段可以尽情享受青春的青春的无羁和自由。
      然而,他又是忧伤的,这无羁而自由的青春,并不是永恒寻在的,它是川上的流水,不舍昼夜的远离作者而去,令他感到无尽的眷恋,有种无法挽回的无奈与哀伤。“我们毕业了。这是一句残酷的话,可是每个人都必须要说。”更是将这种惆怅细线的淋漓尽致。其实郭敬明的这种情怀就是对无知未来的一种恐惧,对长大的拒绝。
      2.孤独的忧伤
      身为80后的一员,郭敬明有着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忧伤,那就是来自独生子女的孤独,这几乎是这个时代所有城市独生子女共同的感受。作为“80后”独生子女一代,因为孤独的成长经历,对朋友自然有着更多的渴求,友情便也成了一个重要的书写主题。郭敬明几乎每部小说的主人公都有一个从小伴随着长大的好朋友。郭敬明为了展示对友情的执着最求,小说中的人物为了友情,可以抛弃一切,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和自由,而友情一旦最后走入这个局面,总会让人感到无奈何悲伤:难道友谊的最后一定是残酷的牺牲?如《1995—2005夏至未至》中陆之昂与傅小司,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陆之昂常对傅小司说自己是天底下对朋友最好的人,甚至为了傅小司大打出手被通缉,过着长久的流浪生活,甚至入狱,但是他不悔。这种结局,让人们在感叹两人执着的友情时,难免唏嘘不已。
      郭敬明小说中的主人公对友情的执着,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生活中手足之情的欠缺。没有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经历,在现实中体会不到的这种手足之情转而向友情中寻找。手足之情除了在友情中找补之外,还可以再幻想中感受。如《幻城》中卡索与樱空释的兄弟情。为了让弟弟复活,卡索毅然冒着生命危险走进幻雪神山一探究竟并去寻找隐莲。历尽艰险,无数人为之丧生,换来樱空释的复活,然而最后兄弟能相认的代价却又是复活后的樱空释杀死了卡索。小说的永远的阴阳两隔结局暗示了作者执着的追求的手足之情,在现实中他未真正拥有过的,这让他的内心充满了伤感。
      亲情也好,友情也罢,它们在郭敬明的小说中显得决绝而又执着,正是对友情或者说手足之情的执着,让我们看到了躲藏在这些感情之后的孤独。
      3.青涩的爱恋
      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青春期少年们的真实情感需求。郭敬明在《初恋》中这样说:“恋爱中的男女是天空的云,浪漫得无边无际”。他的小说中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又纯又真的美丽然而青涩的感情。
      这个年龄的青少年心中充满了青春期对爱情的渴求,对同龄的异性有了朦胧的好感,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大多数时候都是深藏在心中的一种青涩的暗恋,带着喜悦和期待,也带着淡淡的忧伤。如在小说中在立夏被车撞伤之后,傅小司带她去学校医务室,“转身走进学校,立夏突然感觉到手肘处被手掌托了起来,肌肤上有了些微的温度。立夏有点脸红,距离的拉近让空气弥漫了青草的味道。侧过去看到一张没有表情的侧脸,在黄昏里显得安静而深邃。”
      马克思认为:“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心中形成的对对方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是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是精神和肉体的统一。”而他们在中学阶段所经历的爱情是没有物质基础的,虽然很美丽,却是镜中花,水中月,很难有最后的结果。
      4.成长之痛
      我们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渴望长大,可等到长大了,才发现成长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反而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焦灼和疼痛,并成了心底永恒的忧伤。郭敬明出道走红之时,时值高中以来的学生时代和步入社会之初,他的小说里面描写了很多成长的痛苦:不得不面对的高考,不得不承担的责任。
      比如他的小说中,有对现在的高考和教育制度的不满和嘲讽和深深的不能挣脱的无奈。《夏至未至》立夏感受到的“那些曾经传说中无数次出现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片段来回地出现在脑海里,轰轰然地做响。像是梦境里经常出现的那列火车,在有规律的铁轨撞击声里,又像是有人拿着刀,找准了我们最弱最防不设防的部分温柔地刺进去,然后拉出来,血肉模糊,然后再刺进去,一直到最后痛苦变得麻木,现在变得模糊,未来变得没有人可以知道结局。”这是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们关于高考带给他们的压力的深刻的感受。
      孙文宪,王先霈主编的《文学理论导引》提到:“作家与人生经验,构成了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两种基本要素;文学创作源于作家与人生经验的一种遇合,而这种遇合关系的建立,作为主体的作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郭敬明所创作的校园小说,基调多是忧伤的青春,然而选取的素材却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有的取材于校园生活,有的取材于社会一角,然而无论是那种题材,总是涉及对青春、爱情、友情和成长的感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活阅历使然。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情怀 忧伤 青春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