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哲学的三个终极思考_哲学的终极思考:梦可以是另一个现实?

    时间:2019-05-14 03:24:0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黑客帝国》&《阿凡达》之梦      研究21世纪流行文化中的哲学,教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流行文化。所谓流行文化,与高雅文化、保守文化有别,它是向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发起挑战、to think out of the box (跳出常规思考)、提倡接受新观点的文化。例如爵士乐、嘻哈音乐、超现实小说和魔幻电影等等。
      因为课程设置在下午,又是小班授课,所以这位在丹佛大学哲学系执教超过30年的Jere Surber教授一般会把课堂安排在哲学系图书馆的圆桌会议室。大家围坐在一起,像老朋友相聚喝下午茶一般观看电影和讨论哲学问题。Surber教授常说,在21世纪的流行文化尤其是电影文化中,没有哲学思考的电影是不会真正受大众欢迎的。
      Surber教授对我们抛出的第一个话题是:梦。一提到梦,我首先想到的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中国人可能习惯了把梦与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联系在一起。所谓上半夜梦真,下半夜梦假。上这堂课之前,我对梦的理解只限于梦的预兆性和对梦反映人的潜意识和暗示思想的了解。其他哲学专业的同学讲了例如弗洛姆的梦的象征性语言说、阿德勒的梦是自我催眠说等等。听了大家的话,Surber教授笑着说,这堂课会带领我们从一个更有意思的角度去解读梦,让我们知道哲学也可以是很好玩的。
      我们首先观看了最早出现对梦和现实进行质疑的影片《黑客帝国》的片段。即使大多数同学都看过这部影片,但伴随着阅读教材,从研究梦与现实的角度再观看一遍这部电影,同学们不禁要问:如果Neo没有吞下红药片,他岂不是会一直生活在梦里。那我们呢?我们的世界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我们是醒着还是在做梦?一想到我们有可能像实验里的小白鼠一样被一双双看不见的眼睛研究着、观察着,大家就感觉不寒而栗。也许这些问题永远无解,但教授想让我们通过质疑自己原本的认知观,通过打破我们已经塑造的知识大楼,来用哲学的眼光重新审视和看待所有问题。
      根据弗洛伊德的著作《梦的解析》,教授与我们讨论了梦境与现实的联系。梦是欲望的满足。弗洛伊德把梦分为显现的隐义的。而我们做的梦就是希望发生的事和害怕发生的事。“也就是说,梦也许来源我们的潜意识,而梦境可以看成是我们自己塑造的另一个世界!”一位同学大为感叹。在这之后,我们观看了电影《阿凡达》和《盗梦空间》。这两部影片更是把我们对于梦和现实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领域。
      
      能区分出是梦还是现实吗
      
      作为获11项奥斯卡奖项《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呕心沥血15年可谓得偿所愿。 “AVATAR”一词来自印度梵语,本意是指“分身、化身”,在印度教中指主神毗湿奴下凡化作人形或者兽形的状态。当今,“AVATAR”成为网络用户在网络世界中虚拟形象的代名词。而“AVATAR”更与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完美匹配。灵魂可以通过梦境与身体一分为二,去感受另一个世界,以至于最后主人公选择了抛弃本来的世界而留在“潘多拉星球”,这不能不说是在挑战人类对哲学的终极思考:当人的思维在另一个空间生存,当相对于人的身体来说的梦境的世界也真实存在的时候,也许人的本体不那么重要了,而人的现实世界也是可被抛弃的。梦,也可以是另一个现实。
      教授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一天12小时在现实中生活、12小睡觉并且一睡觉就开始做梦。这听起来似乎没什么,因为我们日常的梦总是记忆模糊且不连续的梦。但如果我们的梦是连续的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有一位美国女士每天做这种像连续剧一样的梦。但不同于观看连续剧,她本人是剧中的主角并且她在梦中无法意识到她是在做梦。让人咂舌的是,她在第二天做梦的时候会继续第一天梦中没完成的事情,而她梦中的其他人和场景也是连续的。在这种完美的梦境里,没有突兀、没有逻辑谬误。如果你认为这没什么,不就是做梦嘛,那你就错了。这位女士在过了几个月这样的生活之后,慢慢地开始分不清现实和梦境。梦的连续性实实在在地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于是她既认为自己是公司里名不见经传的小职员,又认为自己是家住西欧村庄的4个孩子的妈妈。真是应了那句话,是梦是真,傻傻分不清楚。也许梦与现实没有区分,又也许梦也可以是另一个现实,因为在梦中,我们无法分辨自己是在做梦,也无法让自己醒来。
      关于梦与现实,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迫使我们思考,我们也许无法证明自己不是在做梦。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笛卡尔说:“在夜晚沉睡时,我曾经多少次对那些熟悉的事情深信不疑——我正穿着晨袍,坐在壁炉边——可事实上我正赤身躺在床上!然而此时此刻当我看着这张纸的时候,我的眼睛绝对是清醒的;我摇摇脑袋,它并没有睡着……我也曾在睡梦中被同样的想法欺骗!当我更仔细地思考这个问题时,我清楚地看到,根本没有任何可靠的迹象能够将醒着和睡着区分开来。这种感觉更加深了我有可能正在梦中这一想法。”你怎样才能排除在你拿着这本杂志阅读的时候,自己仍然处在梦境之中的可能性呢?笛卡尔试图通过怀疑论来为知识的存在寻找基础。他最后得出结论:通过推理而得到的真理要优于通过感官得到的知识。
      还没来得及讨论《盗梦空间》,这部分课程时间已经结束了。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这堂课之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不管看什么美国电影我都喜欢从中找出一些哲学含义来。也许并不是每部电影都暗含着哲学意味,但是学会从哲学的角度看待问题,我发现所站的角度变高了,而且电影反映的实际生活中的哲学理念也多了起来,于是每部电影也因此变得诡异和深沉。不知道缺乏哲学上的思考是不是中国某些电影所欠缺的,但是希望国产电影能更发人深省吧。
      这堂课上,教授引导我们去打破原有的世界观,去质疑和假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哲学并不是哲学家才需要的东西,它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运用到生活中的每一天的指导方向。就如Surber教授说的:“哲学和真理不仅仅是为了让你知道幸福是什么,也是为了让你学会焦虑(anxiety),让你从一个无知的幸福态到学会思考的无尽的焦虑态。”
      
      
      电影艺术向来是体现文化发展的平台。但是你想过电影导演和编剧想依靠电影传达给我们哪些哲学问题和思考吗?丹佛大学哲学系新设置的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21 Century Philosophy in Popular Culture——将带领我们去体会电影中的当代最流行的哲学理念。
      这堂课上只有7位学生,这在哲学课上似乎很平常,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大家讨论和交流思想。课上的女生有2位,男生5位。除了我是国际研究专业辅修哲学以外,有4位同学是哲学专业,另两位是传媒专业。在如此小的课堂上,同学们有机会各抒己见,也可以随时打断教授提出不同的看法。我辅修哲学属偶然,在大二第一学期时在一位哲学专业同学的推荐下我选修了一门哲学系的“古希腊哲学研究”。原本以为会很枯燥的课程竟然出乎意料的有趣,我们还重现了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的经典辩论,课堂讨论十分热烈,教授不得不常常拖堂,因为大家意犹未尽。从此以后我便热爱上了哲学。

    相关热词搜索: 终极 哲学 现实 思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