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大学新生常见的适应不良问题有

    时间:2019-05-12 03:16:1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总结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常见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调适,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机构应给予充分重视的工作之一。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新环境;心理适应
      一、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常见问题
      1.生活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外部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变化容易使他们在气候、语言、饮食等方面出现适应不良。居住的宿舍环境也是新生需要适应的方面之一。尽管各高校都在尽力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但目前总体上依然难以和学生的家庭居住环境相媲美,居住小环境的落差也常使许多大学新生感到苦恼。另外,习惯于家长和教师“全方位照顾”的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自理能力,也多出现适应问题。
      2.学习适应不良
      (1)学习目的、内容、方法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进入大学后,学生的主要学习指向由高考变成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自我发展与成才,具体目标开始出现多元化、个性化,不同的发展规划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目标,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学习侧重点。大学阶段,课程门数骤增,且课程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学习内容的增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自我选择能力。
      大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为主动自学式。大学课堂教学容量大,进度快,课后教师的监督作用明显减弱,学生自我管理空间加大。学生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活动,以自学、理解为主。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一段时间后,因为学习方法的不适应而跟不上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开始产生焦虑情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2)学习压力的变化导致适应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压力骤减,认为考上大学就可以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但实际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当他们学习落后时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及自我否定情绪;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丧失了中学时的学业优越感,倍感压力剧增,而且上进心越强的学生心理压力越大。
      (3)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高考后总会有一些学生因各种原因而进入一所自己不太中意的学校、不太满意的专业,加上对学校、专业的不了解,使他们在入学后存在一种“不得志”的心理,在学习中难以打起精神。
      3.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高中阶段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但进入大学后,人际交往的类型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师生关系明显淡化,同学之间互动频繁[1],更开阔的人际空间常使得一些学生出现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首先是师生交往的明显淡化。高中阶段,教师与学生接触密切,学生习惯于依赖和顺从教师。而在大学里,教师主要扮演督导的角色,学生主要依靠自我管理,这让一些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学生不知所措。还有另一类学生,进入大学后自我管理过于宽松,拒绝教师的建议与指导,学习时间的安排过于随意化,凭兴趣或一时的感觉决定学习与否和学习内容,忽视知识整体性,使得知识结构不合理,基础不牢固,学业发展难以达到既定目标。
      其次是同学关系互动频繁。由于住宿制,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由家庭转移到了集体宿舍,同学之间朝夕相对,因此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就显得异常重要。有许多大学新生因与其他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而倍感痛苦。
      二、新生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
      1.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专业性强,涉及专门的理论和技术,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引进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三是对在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甄别问题学生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兼职人员的作用[2]。
      2.搭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1)新生入学以后,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做到对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和预防,以及对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3]。
      (2)在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如学习辅导、人际关系辅导等,让学生对即将面临的变化做好心理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适应方法,提高大学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系统讲解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找出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通过积极有效的心理训练,增强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4)开设心理工作坊、团体心理辅导,对存在共性问题的学生集中进行心理辅导。
      (5)通过广播、报纸、网络以及心理健康社团,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强化心理咨询功能,提高心理咨询质量,开通面谈、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心理咨询渠道,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心理问题,有效应对突发的心理危机事件[4]。
      (7)通过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在院系、班级中培养心理联络员,组建心理健康社团,多与大一新生沟通、交流,在经验上给予他们帮助和关怀,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瑾,张剑.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探析
      [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3(1).
      [2] 张爱莲.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及其排解[J].重庆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6,8(2).
      [3] 严明.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西
      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0).
      [4] 柳萍.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金陵
      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

    相关热词搜索: 新生 不良 应对策略 心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