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中国漆艺,值得期待的复兴】 漆艺

    时间:2019-04-24 03:25:1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中国是世界上产漆最多、用漆最广、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漆画以天然大漆为媒材、将绘画和工艺相结合,同样具有漫长的历史,据沈从文考证,漆画在汉代已经出现了,在唐宋时期,漆画大面积地出现在屏风、壁饰、奁匣等日常器物之中。此后又出现了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工艺。因此,漆画是容量很大的画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漆画的包容性很强,在当代艺术家的视野与观念中,它有很强的延展性和表现力。天然大漆的活性呈现,也刺激着艺术家不断去创造视觉奇境。
      中国人一路走来,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现在有专家认为,其实存在着一个贯穿古今的玉器时代,那么我们也有理由认为,有一个绵延七千年的漆器时代与中华文明史并行。
      在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最先被东方民族使用的加工材料,除了石与木,就是生漆了。沈从文在研究漆文化时认为,新石器时代彩陶罐的纹饰,青铜器上的车饰、箭镞,以及兽骨龟甲上的刻镂,竹木简札上的书写,其实都离不开漆。他还说,漆“在日常器物上,它是最能把劳动与艺术结合到应用方面的一种,比瓷器更容易见地方性、创造性,在更便利条件下能产生的”。
      1978年,考古部门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件朱漆木碗和一件朱漆筒,器型虽然笨拙,但经分析后确定其涂料为天然生漆。这两件漆器证明,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漆器制造技术并开始使用漆器。
      今天在江南一带的农村,在不经意中便能发现漆在日常生活中的痕迹,比如朱金木雕家具,以及更为寻常的朱漆提篮、提桶、洗衣盆、印糕模板等。抛开圆润美妙的型制不谈,光是包浆锃亮的漆面与镶嵌、描金、堆漆等传统工艺与纹饰,就是美不胜收的视觉享受了。生漆,或称“大漆”,或尊称“国漆”,其实一直与我们的生活与记忆如胶似漆地粘在一起。
      中国漆器,人类文明的耀眼曙光
      中国现代漆器产地主要分布于北京、江苏、扬州、上海、重庆、福建、山西平遥、贵州大方、甘肃天水、江西宜春、陕西凤翔等地。按工艺特征来分的话,有雕漆、镶嵌、推光、雕填、漆线装饰等,而福建漆器的特点是脱胎。
      我们一定还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盛况,在中国馆内的福建馆里,矗立着一对描金绘彩的花瓶,它们高3.6米,图案为雍容富贵的缠枝牡丹,但分量却很轻,一个壮实男人能够抱起来——如果允许你一试身手的话。这对瓶子,由福州的漆器师傅做了整整五年,披麻披灰及髹漆、雕填、绘彩再加炝金炝银,通过将近一百道工序才得以完成,这就是名扬四海的中国传统工艺——脱胎漆器。
      所谓脱胎,即在制作前先有一个石膏模子,然后在模子表面披麻(捶打过的麻布)披灰(瓦灰)数层,待稍干后打掉器胎清空胎体,留下轻巧的漆布层,再反复髹漆几十道,最后进行装饰。所以脱胎漆器质地轻巧坚固,色泽鲜艳古朴,耐热,耐酸,耐碱。“举之一羽轻,视之九鼎兀。”这是郭沫若对它的赞美。建国后的数十年里,福建漆器也一直是足以代表我国工艺水平的国宾级礼品和大宗出口产品,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三宝”。
      如果放在长达七千年的中国漆史上考察,脱胎漆器还显得很年轻,它只有三百多年。福州人至今对漆匠师傅沈绍安怀有无比的敬意。作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城市福州,是清代的漆器集散地和人才高地,但在看似繁荣的背后,中国漆器已经进入了衰落期。彼时,沈绍安这位漆匠在双抛桥开了一家漆器店,生意勉强,为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去寺庙或官宦人家揽些活。有一次他偶然发现寺庙里的匾额,内芯木头已经腐朽,但用漆灰夏布裱褙的底子还完好无损,于是从中受到启发,回家后仿照旧匾,用泥土塑出模型,在模型外裱上夏布,涂上大漆,等漆干后脱模,再行髹漆上色。经过反复试验,领悟了失传几百年的夹胎漆器技法,最终发明了脱胎漆器。
      沈绍安没有停止探索,他改用极细的麻布或丝绸糊胎,形成的漆胎与原泥基本一致,质地非常轻薄,漆面的绘彩就容易传神鲜亮,花卉人物犹如活生。由沈绍安进贡朝廷的脱胎菊瓣形朱漆盖碗,壁薄如纸,厚不及毫米,乾隆帝见后龙颜大悦。
      脱胎漆器的问世不仅为中国漆器行业注入新时期的特点,也使福州一跃而成为漆器名城。要知道,福州本身并不产大漆。
      天然大漆从树上淌下来时是乳白色的,与氧气接触后慢慢转黑,故而中国人很早就用“漆黑一片”来形容黑的程度。战国、两汉的漆器大多用朱砂与黑色相配,正是为了调和色泽,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沈氏脱胎漆器虽然轻薄,但色泽稍嫌单调,族传家承至第五代时,沈正镐、沈正恂开始试制成功将真金真白银碾成粉末调到漆料中去,并调研了葱白、米黄、天蓝、果绿、古铜等颜色,大大增加了漆器的观赏性。从此,脱胎薄料髹绘漆器产品几乎占据清末以后福州漆器的半壁江山。1898年,沈正镐、沈正恂将漆器送到巴黎参加世博会,一举获得金奖。此后,福州沈氏漆器先后又在多伦多、柏林、伦敦、费城等八届世博会上获奖。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慈禧太后授予沈绍安五代孙沈正镐“四等商勋,五品顶戴”,宣统二年(1910年)又晋升沈正镐、沈正恂为“一等商勋,四品顶戴”。清末民初,沈家老铺的一件漆器可卖到七八百块银元。而薄料髹绘技术在巴黎世博会后被西方国家用于近现代金属喷涂工艺,尤其是家居器具和汽车制造业。新中国成立后生产的第一辆红旗牌轿车就采用福建漆工艺来装点内饰。
      危机袭来,我们怎么应对
      建国后,沈氏兰记漆器店改制为脱胎漆器公司,著名漆艺家李芝卿、高秀泉在设计、髹饰艺术等方面都取得突破,作品荣获全国漆器造型设计一等奖,并为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台湾厅用作主要装饰品。
      195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落成,国庆十周年那天,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步入宴会厅,指着门口一对高达两米的古铜色大狮子说:“你们信不信,我可以把它们抬起来。”说完真的将其中的一只抬了起来,在场外宾无不惊呼。周恩来说:“并非我力大无穷,而是这只狮子本身并不重,它是福州的仿紫铜脱胎漆器,身重只有几公斤而已。”
      从此,福州脱胎漆器的名声更加响亮了。
      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漆器与国内几乎所有的传统工艺一样,面临大面积市场萎缩的世纪末危机,能正常生产经营的比较有规模的不足十家,再后来,其“王牌部队”——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和第二脱胎漆器厂相继倒闭,实行转制,漆工下岗后要么去家庭作坊帮忙干些零活,要么转入家庭装潢行业。厂里的存货以一二折抛售,贱如柴薪,令老职工们潸然泪下。   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漆器还是很风光的,在每年两次广交会上还是国家创汇的主打品种。日本人也经常到福州来学习观摩,福州几大漆器厂在关键技术上是保密的。今天日本漆器的不少工艺是从福州漆器厂里偷偷学到手的,但还有好几种秘技他们始终不会,比如薄料、弹染工艺,一定要以少女手掌最细嫩的部位来做,才能将掺有金银箔粉的彩漆均匀地抹在漆器表面,使其过渡自然。再比如勾画金线,那支特殊的笔是用入冬后从老鼠背上采集的毛做的,十几根做一支,甚至三五根做一支,纤细而有弹性,如此才能画出神采来。这种笔日本人不会做,向福州漆器厂购买,厂里当然不给。
      但是后来外贸放开了,垄断局面被打破,大家看到漆器有利可图,一哄而上,大小工厂开了许多,资源、技工出现了紧张,材料也争着要。在激烈竞争的态势下,有些人就用上了腰果漆和化工漆,以降低成本,缩短工时。鱼目混珠的产品在市场上低价倾销,加上消费者和批发商一再压价,这样一来劣币驱逐良币,“一脱”、“二脱”入不敷出,产品也卖不出去了,大家一起死光光。
      其时,日本和台湾的收藏家纷纷到大陆低价收购福州漆器,连机场免税店里的商品也被买空。为此,此间媒体发出声声哀鸣:“中国漆器彻底完了,今后要看中国漆器,只能去日本了。”
      漆器生产为何后继乏人
      为缓解这一倒悬之势,福州市经委副主任陈碧玉女士被福州市政府任命为市工艺美术行业管理办公室兼市工艺美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开始对漆器行业进行保护和发展。她先以“二脱”为漆器工艺保护基地,召集了一部分在家赋闲或在家庭作坊里打工的漆工和技术人员,还辟建了一个漆器制作工艺流程窗口供游客参观。不久在陈碧玉的主持下建成了国家传统工艺地理标志,2006年福州脱胎漆器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脱胎漆器生产的统一标准。现在,基地设有产品陈列室,展示历代大师的作品,一般产品也有出售,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在车间里,我看到工人们做的产品还是传统的,器型与图案就那么几种,披麻披灰的工程一丝不苟。我还看到了数十件佛像,有的甚至高达两三米,都是庙里订的货。
      脱胎漆器产品生产的周期比较长,工艺复杂,劳动条件艰苦,对技术要求又特别高。一件漆器按工艺须上几十道漆,每道漆得干了之后再上后面一道,阴干时对天气的要求也很高,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阴天最佳,为此工人们得常常加班。画一个高一米多的瓶子,比如富贵牡丹,工笔满工,一个熟练工人得画一两个月,得3000元。
      一位老师傅对我说:“干我们这一行,过去都是师承的,你得有一两招绝活才能吃饱饭。但是师承关系也有缺陷,技术总是上不去,师傅得留一手啊。现在有美术学院开了漆艺系,比如广东美院、清华美院、苏州工艺美院和本地的闽江学院都有,但学生毕业后都不愿干这一行,太苦太累。室内不能开电扇,更不能开空调,一切顺其自然。那个脏啊,还有刺鼻的味道,有人受不了,只干了一天就走人了。每个人对大漆这东西都要过敏懂不懂?浑身起泡,奇痒难忍,还不能抓破,一破就出水结疤,每个漆工都得熬过这一关,有的人一辈子过敏。今天的孩子怎么受得了?他们转行啦,搞设计或家装啦。”
      陈碧玉补充说:“现在的就业结构和就业观很成问题,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当白领,轻视手工。而在日本,漆艺师动不动就成了人间国宝,整个社会对传统工艺都无比尊重。”
      新时代呼唤新漆艺
      中国美术学院在象山有一个校区,虽然离市区远了点,但环境与建筑都很有特色。更让我惊奇的是,那里有一个漆艺专业的创作实验室。漆艺专业主任唐明修自豪地对我说:“这是中国高等学府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漆艺专业。”
      我了解到,清华和广美也有漆艺专业,但他们都是选修,而中国美院设置的是本科,唐明修还带了九名研究生。
      在当代漆艺界,唐明修名声显赫,但长期来他一直躲在福州鼓山上自己的工作室里当隐士,与世无争地做着漆艺作品,从来没想过投放市场。2005年,他被请到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漆语”漆画个展,然后中国美院的许江院长请他出山,担任公共艺术学院壁画系漆画中心主任。第一批本科学生只有二十几个,但他甚感欣慰。唐明修这个隐士终于出山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所有学生都是出于爱好和理想选择这个专业的。不过院里油画系、雕塑系的学生自我感觉最好,对他们有点轻慢,称他们为“小漆匠”。漆艺专业的学生接触大漆后,皮肤过敏,臂膀上布满了水泡和红疮,上食堂吃饭,赶快将衣袖放下遮住手臂,贴墙走,头也不敢抬起来。回家也不敢让父母看到。
      不过,在理想的召唤下,学生们学得非常认真,一两年后出作品了,还参加了全国美展,入选率很高,并得了奖。唐明修平时是不苟言笑的,但看到学生在昏暗的工作室里埋头创作,心情就非常愉快。
      “中国漆文化的根在这里,余杭河姆渡文化遗址发掘出第一只漆碗,昭示天下:中国是漆的故乡。现在中国第一个漆艺专业也设在这里,这是一次文化上的回溯。事实上,早在美院创办时,校长林风眠就提及要重视大漆艺术。”唐明修对我说,“日本人一直说他们是最早用漆的国家,历史有8000年,那是伪造历史。不过让我深深刺痛的是,他们用漆的过程没有中断过,而我们中断了,直接导致今天民众对漆的疏隔与轻慢,审美上也严重滞后。所以许院长请我出山,我无法推辞,并迅速转换角色,一切从零开始。”
      2010年8月,唐明修曾代表中国去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一个为时三小时的学术报告,专门介绍中国漆文化。之前,美国国会图书馆派出专家到日本、韩国和越南等漆文化发达的国家考察,最后选中了中国美院。他们发现中国的漆艺至今仍恪守坚定不移的文化态度与立场,还在用天然大漆创作着精美的作品。
      “如果他们选了日本,那么中国漆文化的话语权就旁落了,世界对漆文化就可能误读。所以事实证明,许院长创建中国第一个漆艺专业是有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的。我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言,腰杆是可以挺得很硬的。”唐明修表示,“我还会与世界上十几所一流大学交流、弘扬漆文化,我还要带着学生的作品去展示。”
      唐明修认为,中国的三大传媒,除了水墨、陶瓷,就是漆器。恢复了漆器,就等于修复了中国文化的完整性。
      当我询问漆艺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时,唐明修表示,立志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不必被动地纳入当下的就业套路中,自己的作品过硬了,就不怕没饭吃。优秀艺术家应该靠作品生存,并立身扬名。
      据说,现在有不少收藏家想收购美院学生的作品,但唐明修建议他们不要急着向市场靠拢。因为漆艺作品与水墨画不一样,它的创作过程很慢,完成一件作业需要一年多时间,过程很辛苦。所以创作者应该将目光放远,将自己的作品做好,不要受市场趣味的控制。
      2009年,中央电视台在福州拍了几个星期,做了一档节目《天趣人意》,专题介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福州脱胎漆器,播出后效果很好。有一批收藏家跑到福州来找漆器,价格一下子翻了几倍,早几年贱卖库存的厂家都后悔不迭。
      八闽藏宝,但今天看来,也许不再是牛角梳、软木画、宁化八干,甚至也不再是英国女王访问香港时撑过的油纸伞,而是寿山石,十年来涨了几百倍,就因为这种印材与火起来的中国书画艺术有关。那么漆艺,或者是纯粹审美的漆画,或者是时尚的生活器具,也一定有美好的前景。一门艺术,要它火起来至少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人才(创作者),一是市场(消费者)。圈起来,养起来,供起来,按过去的样式复制,这种恢复性保护的效果如何,是值得深思的。
      中国漆器的复兴,已经进入当下历史与文化的机遇,艺术家与市场都准备好了吗?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 复兴 值得期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