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不要疯狂的迷恋我是什么歌 [孩子为何疯狂迷恋iPhone手机]

    时间:2019-04-22 03:16:1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媒体报道,上海的女中学生集体援交,最小的才14岁,最大的不过18岁,她们出卖肉体的目的就是想得到iPhone手机;90后女生在微博上贴照片留电话,愿以初夜换iPhone4;在安徽,有个17岁男孩为买iPad2而卖肾;在广州,16岁少女为买iPad2而辱骂、暴打母亲,被妈妈失手闷死。这些报道让人触目惊心,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痴迷苹果牌产品?为什么他们痴迷得如此疯狂?
      孩子究竟在迷恋什么
      吴女士39岁,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从她的谈吐中我感觉到,她是来解决问题的,而且要立竿见影,她眼中的迷惑和慌乱告诉我,她遇上了大麻烦。
      她的儿子李昊今年16岁,上高一。因为家境殷实,李昊平时花钱大手大脚,非名牌衣服不穿,非名牌物品不用。吴女士和丈夫工作繁忙,早出晚归,没时间照顾儿子,就请了一位保姆全天为儿子服务。儿子有专人照顾,吴女士似乎有了放心的借口,索性当起了甩手掌柜,只是每晚听听保姆的汇报,然后交代任务,让保姆具体执行——完全是公司的办事程序。在花钱方面,吴女士对儿子很放任,说好的每月1000元零花钱,李昊经常超支,吴女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给点钱,也算是补偿我对他的亏欠吧。我工作太忙,这几年没陪他去过一次公园,连家长会都是保姆代劳。现在看来,是我的纵容害了他。”吴女士说。
      今年年初,iPhone4S手机刚一在中国上市,李昊就强烈要求买一部,换掉自己正在使用的iPhone2。吴女士没答应,母子俩为此冷战了两个星期。
      “为什么这次你不再满足孩子的要求?”我好奇地问。
      “我不敢再纵容他了。”吴女士说,“iPhone1手机上市,给他买了;iPhone2手机上市,他又要买,我狠狠心给他买了;iPhone3手机上市时,他还要买。我问他,手机是用来打电话的还是用来收藏的?他说他喜欢精美而且功能强大的东西,再说班上已经有两个同学在用了。我心一软,又给他买了一部。没多久,iPhone4又上市了,他还要买,而且理直气壮。我感觉不对头,这孩子小小年纪就热衷昂贵的东西,有点欲壑难填的意思,一味满足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拒绝了。他跟我闹了好长时间,曾一个多月不和我说话。我没有让步,好歹要把他公子哥的恶习给改过来。没想到,这回iPhone4S刚上市,他就恶声恶气地跟我摊牌,如果我再不给他买,他就拒绝上学。我以为他是吓唬我,没当真。我说你手里的iPhone3不用坏,我是不会给你买的。他当场摔了那部iPhone3,连着两天没上学。”
      “孩子缺乏引导,难免虚荣,喜欢与同学攀比。这是城市孩子的通病。”我说。
      “没那么简单。”吴女士忧虑地说,“媒体报道,上海的女中学生集体援交,最小的才14岁,最大的不过18岁,她们出卖肉体的目的就是想得到iPhone手机;90后女生在微博上贴照片留电话,愿以初夜换iPhone4;在安徽,有个17岁男孩为买iPad2而卖肾;在广州,16岁少女为买iPad2而辱骂、暴打母亲,被妈妈失手闷死。这些报道让人触目惊心。为什么有那么多孩子痴迷苹果牌产品?为什么他们痴迷得如此疯狂?太可怕了!我感觉,李昊的情况发展下去,一定会出大乱子。”
      吴女士不愧是大公司的高管,看问题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只是缺少心理学专业知识。她遇到的麻烦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我很愿意与她深入探讨。于是我问:
      “你觉得,苹果牌产品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只是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嘛!”吴女士不以为然地说。稍事思考,她又补充道,“抽象地说,意味着时尚、精美、高贵。”
      “对。苹果牌产品代表了孩子梦寐以求的‘世上最好的东西’。它可以是‘苹果’,也可以是‘诺基亚’或别的什么。之所以偏偏是‘苹果’,是因为媒体宣传它是最好的,人们也把它追捧成最好的。”我说,“我的意思是说,孩子痴迷‘世上最好的东西’,本身并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个‘世上最好的东西’究竟代表了什么,值得孩子如此疯狂地追逐?”
      “没错,我想知道的正是这个。”吴女士严肃地说。
      有多少母爱半途而废
      用心理学的方法深入分析,无论iPhone还是iPad,都是过渡客体,在孩子的心目中是爱的象征。孩子对物质的追求,其实是潜意识里对爱的渴望,如果得不到就意味着丧失爱,如果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过低,就会不计后果地摧毁阻挡他们的障碍,不管这个障碍是什么。如果能用自己拥有的东西去交换,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去交易。
      吴女士问:“什么叫过渡客体?”
      “客体是对应自体而言的,自体即‘我’,客体是与‘我’建立关系的其他人,乃至万事万物。每个人的生命中第一个重要客体都是妈妈,而承载母爱的其他客体就是过渡客体。”我举例说,“孩子哭,妈妈知道他是饿了,用乳房哺乳。这一刻,母爱借妈妈的乳房而传递,妈妈的乳房就成了过渡客体。孩子哭,他渴了,妈妈用奶瓶喂他水喝。这一刻,母爱借奶瓶而传递,奶瓶就成了过渡客体。与妈妈分床以后,孩子抱着布娃娃睡觉,布娃娃就是母爱的过渡客体。一些孩子(多见于幼儿)会钟爱一个小枕头或小毯子,不让家人洗,脏了臭了都不让洗。如果家人偷偷洗了,孩子会大哭,有时会哭晕。这是因为妈妈和孩子一起使用过这些物品,上面有妈妈的气味。这些物品都是母爱的过渡客体。孩子迷恋它,其实是想抓住母爱。”
      吴女士说:“这点我能理解。李昊刚上幼儿园时,闹得特别厉害。有一回我送他去幼儿园,他死死拉住我不放,我挣脱了,一只手套被他扯了下来。我顾不得那么多,匆忙离开了。后来听幼儿园的老师说,那天李昊奇迹般地没有哭闹,只是手里死死攥着那只手套。后来,再送他去幼儿园时,我故意留给他一只手套,他果然能安生一整天。”
      “对,一只带有妈妈气味的手套对三四岁的李昊来说是母爱的过渡客体,现在,手套变成了iPhone手机。”我说,“我猜,在iPhone手机之前,李昊还迷恋过别的东西吧?”
      “是的,上小学的时候,他换过好几个游戏机。对了,前两年还要过三四个MP3。”吴女士想了一下,不解地问,“你说,这孩子为什么总是没完没了地要同一种东西?如果这些东西只是母爱的过渡客体,有一个不就行了吗?”
      “因为过渡客体只是替代品,不是母爱本身,不可能让他满足。”我进一步解释,“其实,孩子真正渴望的是母爱,但母爱得不到,只好退而求其次,索取和母爱有关的物体。小时候,他迷恋一只手套,长大一点了,他向你索取游戏机、MP3,现在换成了iPhone手机。所以,无论你给他买多少,都不能满足他。总而言之,孩子的这种反常行为是缺失母爱造成的,你应该反省。”
      “可是,为什么别的孩子不这样呢?”
      “因为别的妈妈顺利地把母爱抽象化了,而你半途而废,孩子还停留在母爱具体化的阶段。”
      “半途而废?母爱抽象化?什么意思?”
      “在婴儿阶段,孩子把乳房、奶瓶之类的过渡客体当母爱,长大一点,他认为来自妈妈的照顾和喜爱是母爱,这样的爱享受多了,量变引起质变,有一天孩子突然领悟到,母爱并不等同于乳房、奶瓶或其他,母爱是无形无质的。有了这样的领悟,孩子就会放下对过渡客体的执著,即放下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载体的执著。有了这样的领悟,孩子的心就被照亮了,母爱有了抽象意义,他懂得了灵魂的真实存在。”这时,我发现吴女士不由自主地微笑了,眼中闪烁着母性的光彩。我接着说,“然而,假如母爱的累积不够,孩子就不会有这样的领悟,甚至,如果母爱非常少,就会导致一个看上去很荒诞的结果——孩子对有形有质的母爱过渡客体非常执著。事实上,许多妈妈习惯用给孩子买礼物来补偿缺失的母爱,即不自觉地给孩子提供母爱的过渡客体,这不是在诱导孩子吗?既然如此,孩子只好接受妈妈的暗示,用物质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对母爱的渴望。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一块糖,可能是一串糖葫芦、一个小玩具,最后发展到手机、平板电脑,乃至其他。但没有灵魂的物质再精美也只是物质,不可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所以,得到这些东西的满足感只是到手的那一刻,很快就消散了,他不得不继续追求下去,以享受新的、尽管短暂却不可或缺的刺激。”

    相关热词搜索: 迷恋 疯狂 孩子 手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