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中立型的国防主要是指中小发达国家_发达国家中小银行的转型密码

    时间:2019-04-04 03:21:4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历史经验表明,中小银行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中小银行经历多次转型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研究这些发达国家中小银行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转型特点和一般规律,对指导我国中小银行发展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美国中小银行的发展转型历程
      长期以来,美国银行体制特征是实行双重银行管理体制。即联邦政府和各州都有权对银行进行注册登记和实行监督管理。在这种双重管理体制下,美国存在州银行和国民银行两大类型银行。州银行的执照由州政府颁发,国民银行的执照由货币监理署颁发。在美国近代商业银行体系发展过程当中,美国颁布了许多有关银行的法令,其中对银行经营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有McFadden法案、Q条例、《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跨州银行法》《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等法案。这些法令的颁布彰显美国银行体系演变的轨迹:一是经营地域从严格管制到逐步放松并最终实现经营地域自由化;二是利率从管制走向自由化;三是经营范围从分业逐步走向混业经营。
      随着银行体系的演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美国中小银行经历了多次发展转型。归纳起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同质化竞争阶段(1960年以前)。上世纪60年代以前,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由于这一时期的银行体系处于严格管制状态,中小银行经营范围和跨区域发展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过度竞争并保护了中小银行,促进了中小银行的蓬勃发展。这一发展阶段大部分中小银行以存贷业务为主,处于与大银行高度同质化竞争的阶段。
      二是金融创新、差异化转型阶段(1960~1990年)。上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通货膨胀加剧,管制下的存款利率大幅低于通胀率。在Q条例的限制下,银行存款由于利率低而失去了吸引力,出现了严重的“资金脱媒”现象,银行竞争加剧,面临不断亏损的境地。特别是中小银行,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被迫通过业务和制度创新来规避利率管制,逐步探索一条不同于大银行的差异化发展道路。这一阶段,美国人均GDP从1960年的3000美元增长到1990年的32000美元(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
      三是跨区域经营、专业化阶段(1990年以后)。上世纪90年代,美国允许银行跨州经营。同时,经营范围从分业逐步走向混业经营。这一阶段,美国人均GDP从1990年的31000元增长到1999年的39000元左右。银行业进入了激烈竞争年代,大银行开始走向“金融百货”时代,中小银行则开始进入跨区域经营和专业化、特色化经营时代。其中,有的中小银行逐步发展成区域性银行,甚至成为全国性新兴“超级银行”,走混业经营的发展道路,比如花旗银行;有的中小银行则纷纷向专业化、特色化转型,比如梅隆银行;还有部分则专注发展零售银行,比如美洲银行;其余则坚守社区银行的定位,以关系型业务为重点,在经营特色上,强调在特定社区范围内针对核心客户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德国中小银行的发展转型历程
      德国是实行混业经营最为典型的国家,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又称为综合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全能银行不受金融业务分工的限制,不仅能够全面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各种金融业务,为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有价证券的发行交易、资产管理、财产保险等全面的金融服务,而且还可以经营不具备金融性质的实业投资。从德国商业银行体系演变历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实行全能银行制度。二是走合作发展之路。三是较短时间实现了利率市场化。
      德国中小银行的发展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演进经历了多次转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恢复时期—同质化竞争阶段。1948~1951年的德国商业银行和企业受到战争破坏和战后制裁,处于普遍的分散、衰弱状态,在金融演进过程中仅作为政府经济政策的接受者,并在经济增长中逐渐恢复力量。根据占领军的反垄断原则,原有的三大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被分解为30余家小银行,与私人商业银行以及抵押银行、复兴银行的专业政策性银行并存。同时由于金融环境恶劣,商业银行对于未来的预期很差,难以也不愿为企业提供大规模的资金支持,极少从事长期放款业务,在经营方针上侧重安全性和流动性。所以无力推进金融演进进程,在其中扮演了政府经济政策的单一接受者的角色。这一阶段,德国中小银行数量高达13000家,其中80%是总资产不超过2500万马克的小银行。这一阶段,德国人均GDP在2800美元以下,中小银行活力不足,同质化竞争特征明显。
      二是利率市场化、差异化竞争阶段。1952~1967年,《联邦银行法》《信贷机构事务法》的颁布与执行确认了银行体系作为独立运行的经济主体的法律地位。《卡特尔法》又为银行业的集中与合并提供了宽松的法律环境。1952年《银行地域配置法》生效,允许已被分散为30余家小银行的原三大商业银行合并为9家银行,到1957年又进一步合并为三大商业银行,恢复了原有名称。此举提高了银行业的集中程度 ,增大了单个银行规模,使其原有传统优势得以发挥,为同期迅速发展的德国企业提供大额的金融支持。1962年,德国修改《信用制度法》,随后调整利率限制对象,迈出了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1966年,取消对超过100万马克、期限在3个半月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的限制,1967年全面放松利率管制,至此德国以短短5年时间完成了市场化改革。随着利率管制的放开,金融创新更加活跃,同时银行业机构赢利减少,倒闭、合并和兼并现象有所增加。这一阶段,德国人均GDP在3000~10000美元左右。德国银行业的竞争逐渐趋于激烈,而中小银行则转向为中小企业和本地居民服务,与大银行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模式,逐步走向了差异化道路。
      三是高度差异化竞争阶段。1970以后,德国的银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并导致了1974年赫斯塔特银行事件。赫斯塔特银行事件后,德国商业银行体系、储蓄银行体系与合作银行体系三大银行体系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这一阶段,德国人均GDP从1970年的10000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40000美元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德国中小银行不断创新,也开始逐步向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日本中小银行发展转型历程
      日本的商业银行也称民间金融,主要分为城市银行和地方银行。城市银行即普通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大,其总行一般设在大城市,可以跨地区经营,在全国及国外开展业务,目前,日本的城市银行有11家左右。地方银行总部一般设在中、小城市,经营范围主要在总行所在地周围的一个县或2~3个县,地方性银行的数量为64家。日本银行体系的演变特点是:一是地方性银行经营地域实行管制。二是从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转变。三是逐渐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四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关系型融资为主要特征的主银行制度。
      纵观日本地方银行的成立与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严格管制、同质化阶段(1970年以前)。1936年,日本全国地方银行协会成立,普通银行正式被划分为都市银行和地方银行。20世纪20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大批的地方银行倒闭,剩下的也如履薄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过一系列立法,加强了对银行的限制性管制。一方面进行业务领域的限制,整个金融体系按行业划分为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各业种分离;另一方面在各行业内限制竞争,包括存款利率限制、地域竞争限制。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金融体系没有很大变革。在这一时期,严格管制使地方银行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银行发展稳定,与都市银行之间一贯保持这利益平衡关系,日本都市银行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而日本地方性银行凭借与企业凭借与地方经济的紧密联系,主要通过吸收社会闲散的资金,为地方企事业单位提供贷款,其业务活动大大支持了本地区产业和生活服务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促进日本的地方经济逐步走向国际化,因而取得了“故乡银行”的美誉。这一阶段,日本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地方性银行与都市银行一样,主要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产品和业务发展处于高度同质化竞争阶段。
      二是金融自由化、差异化时期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日本的金融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世界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浪潮推动,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快取消银行经营范围限制和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步伐。这一阶段,日本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是1970年代中后期开始,日本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海外市场融资迅速发展。日本大型企业的外部资金越来越多元化,脱媒使得大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度下降。二是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1977年放开国债的发行利率;随后逐步放开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利率、货币市场的利率;直至1994年取消银行存贷款的利率,实现完全的利率市场化。该阶段的息差从1970年代的3%以上下降到2%以下。三是日本经济进入中速增长阶段,GDP的年增长率在4%左右。随着经济增速的下降,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下降,贷款增速开始下降,贷款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日本大型制造业对资金的需求逐渐转向资本市场;大型银行失去了需求贷款的优良大客户,为了保证业务量和利润,将发放贷款的重点转向非制造业,尤其是房地产业、非银行金融行业、中小企业贷款和个人消费。这一阶段,日本人均GDP从1970年的3000美元增长到1990年的33000美元左右。随着大型银行向中小业务和零售业务转型,地方性银行的传统业务领域受到了竞争越来越激烈。地方性银行为了生存与发展,一方面削减成本,提高业务效率,以提高银行收益率;另一方面,适应客户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利用对本地区情况熟悉了解的优势,积极开发有地方特色的金融产品,并努力完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
      三是金融创新、高度差异化阶段。利率市场化为日本经济带来了资产泡沫和经济泡沫。1990年开始以地价和股价为中心的资产价格暴跌使泡沫经济破灭,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重大的冲击,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倒闭,使得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地方银行的经营状况受到严重影响,大量贷款成为了难以收回的不良债权,其自有资产和抵押品的价值也大幅缩水。此后长达十余年的经济萧条,使地方银行的经营状况发生大面积的滑坡,不良贷款和经营亏损增加,自由资本下降。日本政府开始逐步通过重组兼并等方式对地方银行进行改革。2002年4月,日本开始取消存款全额保护政策以后,出现了资金从地方银行流向城市银行的新情况,许多地方银行积极从传统银行业务向非银行业务转型,开发新的服务项目,吸收居民资金,拓展新兴金融业务。目前许多地方银行把重点放在投资信托业务的开发上,因为信托资金与存款不同,在银行破产时,不以银行剩余资产作为清偿的基础,居民容易接受。地方银行分别采取了以下几种具体的运作方式:一是若干家地方性银行联合起来,设立面向区域内居民的投资基金。二是与地方政府、全国性基金合作,开发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基金。东京等地的地方银行和县政府及各地的风险投资基金合作,设立以研究开发新技术的大学、研究机关为服务对象的风险投资基金,以调整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经济。三是根据不同收入水平居民不同的投资需求,设立不同的投资信托基金。面向当地富裕阶层开展投资信托业务。 除了重点开发投资信托业务外,地方银行也在积极开发其他业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仅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如销售证券、代办保险等;也开发遗产继承、土地活用的咨询等非金融业务。 这一阶段,日本的人均GDP从1994年的人均38000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40000美元左右。日本地方性银行加大新兴业务的拓展,向高度差异化方向。
      (作者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发达国家 转型 密码 银行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