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浅谈史铁生的“写作的零度”_史铁生的生平事迹

    时间:2019-01-13 03:30: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在他的“写作世界”里,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丰满的思想。在他的《想念地坛》中提到了“写作的零度”这个言简意赅的概念,本文试图从文章内容、作者生平经历和作者创作思想这三方面来全面地理解“写作的零度”。
      关键词:写作的零度 写作误区 生命起点 常写常新
      
      “写作的零度”这个概念最早源于罗兰・巴特的法文原著《写作的零度》,但我对这个概念的了解并不是通过这本书,而是通过阅读史铁生的《想念地坛》得知。在《写作的零度》中,这个概念指写作中语言结构的形式自由和作者中性的、零度的写作观,反对表现社会思想观念的价值式写作。而史铁生引用它,并不是也要阐述和罗兰・巴特相同的观点,而是这五个字吸引了他,这五个字契合了他的心意。那么在史铁生笔下,“写作的零度”到底指什么呢,本文就试图阐述这一问题。
      《想念地坛》是《我与地坛》的姐妹篇,《我与地坛》写于1991年,在文章中,作者从地坛中领悟到了“为什么活?怎样活?”的人生哲理,文章一问世,便受到了读者的关注,正如作家韩少功称赞道:“《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发表,对当年的文坛来说,即使没有其他的作品,那一年的文坛也是一个丰年。”而在十年后,作者又写下了关乎地坛的另一篇文章――《想念地坛》,很明显,由于人生阅历的增加,后一篇文章要比前一篇文章多十年的人生感悟。在《想念地坛》中,作者提到了“写作的零度”这个概念,在前面,我已提过这个概念和罗兰・巴特的理解是不同的,它加入了作者自己的理解,我们如果结合文章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它。
      首先,在《想念地坛》原文中提到“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史铁生心中,写作应该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因为“一个生命的诞生,便是一次对意义的要求”,人既然诞生了,那就要让自己活得有意义。对已经残疾的作者而言,他只有靠写作来赋予自己人生的意义,就像他曾经说过:“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要靠写作来探寻生命的疑难、困惑,来赋予生命的意义。而史铁生做到了,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史铁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只是单纯的写作,从不过问自己的作品能派什么用场,只是写,从不过问自己是否成名,只是写。但随着作者一部又一部作品的问世,他成名了,于是这时候有些人开始怀疑作者写作的初衷,而作者针对这些人的怀疑以及当下有些作家为名利而写作这一现象,作者给出了这样的答复。在文章中,作者提到“倘若写作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倘若写作变成潇洒……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这排名之妙,商界倒比文坛还要醒悟得晚些”,反讽的语气很明显,作者的言下之意便是当写作成为某些作家博取名誉、地位与资本的手段,成为一种权利争夺的是非之地,那情形是可怕的。那么如何预防这种可怕情形的出现呢,作者提到“人太容易在实际中走失,驻足于路上的奇观美景而忘了原本是要去哪儿……便是回归了‘零度’,重新过问生命的意义。”这里的回归零度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回到零度,一方面是为了重新出发,另一方面是对错误以及可能出现的人生的迷途与错位的放弃。
      所以,我们结合文章,可以对“写作的零度”作这样的理解: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对于作者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写作,但在写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诱惑、误区和歧途,这时候,就要停下来好好想想写作是为了什么,然后回到原点重新出发。当然,在文章中,作者也将写作扩大到了生活,扩大到了人的生命的全过程,人的现实生活也就如同写作一样需要去建立生命意义,如果遇到歧途,也要回到零度,回到原点,重新出发。
      其次,我们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来谈谈“写作的零度”。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1972年因病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到1981年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发表的优秀作品有《务虚笔记》、《病隙碎笔》、《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
      我们如果只看史铁生的简介,就忽略了史铁生的一个重要生活阶段,即他残疾后到开始写作这一段痛苦的心路历程。在这一阶段,史铁生是痛苦的、是颓废的、是不安的,用《我与地坛》里的话说就是“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他找到了一个心灵寄托的地方――地坛,“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而此时的地坛,经过四百多年的风雨磨炼,“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人和建筑,一个是从年少轻狂跌入了苦难,一个是从辉煌绚烂归于平淡,两者在寂寞中找到了共同点。可地坛对自己的衰落是平静的,它以自己的生存方式安静平和地活着,并且地坛里的草木滋生,虫鸣鸟叫,都蕴含着生命的意义,作者从中读懂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以及“怎样活?”的问题。可见,地坛对于作者的意义是巨大的。因此,在十年后,作者写下了关于地坛的另一篇文章――《想念地坛》,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一进园门,心便安稳……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也就是说,人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安静下来,超越自己的局限去思考,去重新估量生命的价值。于是作者想到了“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紧接着作者就写到“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所以这里“写作的零度”可以这样理解:当心灰意冷的作者想到他可以靠写作来创造自己生命的价值时,说明写作给了他重新生活的信心,而写作是要从头开始的,即处于零度状态,那么写作的零度也就是生命的起点,重新生活的开始。
      第三,我们可以结合作者的创作思想来谈谈“写作的零度”。
      史铁生有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所以他的部分小说会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例如他的《命若琴弦》,老瞎子的师傅在临终前告诉他有一张复明药方,但非要弹断一千根琴弦,否则就不灵。这张药方支撑着老瞎子走过了七十多个春夏秋冬,老瞎子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将一千根琴弦弹断,以图看到世界一眼。后来,老瞎子发现复明药方不过白纸一张,复明计划失败,他千方百计找到小瞎子,对他说:“是我记错了,是一千二百根,师傅记错了,记住,是一千二百根!”老瞎子知道,这一千二百根琴弦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小瞎子的生命。他们的生命就寄托在脆弱的琴弦上,这是否是一个玩笑?琴弦脆弱但有韧性,人的生命也应该如此吧!作者为老瞎子和小瞎子设计了一个人生的目标,可却又不让他们去实现。因为实现,等于破灭。老瞎子找到药方,发现只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才明白师傅的良苦用心。可破灭,终究还是破灭,它不可能回到从前,不可能再有以前生活的热情,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怎么让小瞎子坚强地活下去。他应该做到了,因为小瞎子相信了。这时,老瞎子才真的是“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可作者并没有把眼光仅仅局限于伤残文学中,仅仅以描写残疾人为主,而是把眼界放开、放宽,同年写的《合欢树》,就是表达那种无私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浓浓亲情溢于纸上。还有稍早一点,文坛上流行创作“知青文学”,而作者也有涉及的篇目,例如《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但作者拓展了“知青文学”的思路,他跳出了以往的旧框子,经过十年的积淀,终于将这些不能忘却的记忆写出来。正如史铁生所说,刻意去写插队的生活,编排了一些情节,反倒弄巧成拙,被人怀疑他是否插过队。他抛掉了个人的苦闷和感伤,从清平湾那些平凡的农民身上看到了美好、纯朴的情感;看到了他们从苦难中自寻其乐的精神寄托;看到了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使那些还沉湎在个人创伤中、咀嚼着生活曾一度带给他们的苦果、将那场运动单纯地视为炼狱般的苦难的知青们,从旧日的伤口上面抬起头来,思考一下生活的锤炼毕竟还留给我们一些别人永远无法悟到的真谛;为那些祖祖辈辈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几亿农民想想,我们是否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即使有些遥远,这就是史铁生的清平湾带给我们的一些联想。
      纵观史铁生的作品,可以发现他的创作思想并没有仅仅局限于一处,而是大胆的尝试、大胆的创新,使他的作品常写常新,真正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时,我们结合作者的创作思想来看“写作的零度”,何谓“零度”,就是刚刚结冰的温度或者是一切事物的开始,而这种温度能够使人清醒,使人时刻保持一颗理智的头脑,身为作家,就需要靠自己清醒的头脑来打破固有的创作思维,要常写常新。如果理解成一切事物的开始也可以,不管自己在文学的哪一方面取得成就,不要死守这块阵地,要学会从头开始,学会开垦新的荒地,要时刻保持“写作的零度”。
      综上所述,“写作的零度”可以有三方面的理解,即结合文章本身的理解、结合作者生平经历的理解和结合作者创作思想的理解,不管哪种理解,都需要我们多多思考,多多探究,要学会打破冰点,时刻保持思维的零度。■
      参考文献:
      1.语文必修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2.现代散文选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
      3.史铁生作品精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9月.

    相关热词搜索: 零度 浅谈 写作 史铁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