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祝福语 > 正文

    哥萨克【哥萨克歌手:肖洛霍夫】

    时间:2018-12-27 03:22:4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肖洛霍夫生前曾一度遭人误解,有人把他说成是一个粉饰太平、逢迎拍马的人。实际上肖洛霍夫是一个不卑不亢、很有气节的人。而且他还善于利用机智幽默使自己摆脱困境。有一次,赫鲁晓夫夫妇打算去肖洛霍夫家做客,肖洛霍夫在电话中直言不讳地对第一夫人说:“我敬重你和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可你们知道吧,俗话说‘服务心甘情愿,服役令人心烦’。”
      勃涅日列夫也曾在肖洛霍夫那儿碰过壁。他曾提出到维约申斯克去拜访肖洛霍夫,但是肖洛霍夫对他说:“亲爱的尼基塔・伊里奇,你们到我这儿来是好事,可要是庄稼歉收了怎么办?看样子今年收成不好。”肖洛霍夫就是以这种貌似玩笑的方式巧妙回绝了这位苏共最高领导人。
      1933年,苏联集体运动中的许多过激行动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肖洛霍夫曾上书斯大林向他汇报实情,请求救济饥民。他甚至在信中威胁斯大林,如果斯大林不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他就要将此写进《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二部。
      
      肖洛霍夫被认为是20世纪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他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有三部,即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其中以《静静的顿河》影响最大,被誉为“顿河哥萨克生活的史诗”,并为作家赢得了196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早在1926年,肖洛霍夫就出版了两部反映苏联国内战争时期顿河哥萨克生活斗争的短篇小说集《顿河故事》、《浅蓝色的草原》,引起文学界的关注,并获得好评。也就是在这一年,肖洛霍夫决定创作一部深入反映顿河哥萨克生活和斗争的长篇小说,这就是后来写成的《静静的顿河》。作品一共分四部八卷,分别于1927年、1928年、1932年、1937年和1940年发表于《十月》、《新世界》两家杂志上。
      《静静的顿河》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哥萨克的故事,反映的却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至国内战争时期这十多年顿河流域政治风云变幻和顿河全体哥萨克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命运。
      顿河边上的靼鞑村住着中农麦列霍夫一家六口。小儿子葛利高里是一个勇敢剽悍而又桀骜不驯的青年。他同邻居司捷潘的妻子阿克西妮娅发生了炽热的爱情。阿克西妮娅是一个勤劳美丽、大胆泼辣、有着火一般的激情却遭遇不幸的哥萨克少妇。她与正直淳朴的葛利高里之间的爱情是纯洁真挚的,但是他们的关系使葛利高里的父亲深为忧虑。他赶紧为葛利高里张罗亲事,让他跟同村富农的女儿娜塔丽娅结了婚。葛利高里不喜欢冷淡的妻子,婚后和阿克西妮娅旧情不断,最后两人私奔,逃到地主李斯特里茨基的庄园里做了下人。
      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葛利高里同村里的其他青年一起应征入伍。他在战场上作战英勇,表现出色,还获得了勋章,但是战争的血腥和残酷使他深感困惑,精神上异常痛苦。在布尔什维克贾兰沙的启发下,葛利高里朦胧地意识到了革命的真理,认识到了帝国主义战争的实质。后来在另一个革命者波得捷尔科夫的影响下,他加入了红军。但是,在革命队伍中,葛利高里亲眼目睹了波得捷尔科夫未经审讯便杀死白军军官并大肆滥杀无辜。这种暴行使他深为不满,一怒之下他离开了红军队伍。在白军的煽动下,他加入了叛军并当上了师长。当叛军被消灭,他又满怀赎罪之心参加了布琼尼骑兵团。尽管他在骑兵团里奋勇杀敌、战功赫赫,复员后却仍然害怕在肃反运动中遭迫害。于是他又冒险参加了弗明匪帮。最后匪帮溃败,走投无路的葛利高里悄悄潜回村里,想带上阿克西妮娅远走高飞,不幸未走多远阿克西妮娅遭追兵枪杀,悲惨死去。这个时候,葛利高里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大部分亲人,包括他的父亲、母亲、哥嫂、女儿和他那在屈辱中度过了一生的妻子娜塔丽娅。阿克西妮娅的死使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线光明消失了。万念俱灰的葛利高里独自一人在草原上流浪了三天三夜,终于决定回家。作品最后,葛利高里抱着自己同娜塔丽娅所生的儿子站在自家的门前,面对着疲惫而广阔的大地,不无悲凉地感到自己和这个世界惟一的联系就是小儿子米沙特。
      就这样,肖洛霍夫以一个普通哥萨克人葛利高里的生活经历为明线,以他的情感经历为暗线,记叙了他坎坷而又充满激情和迷惘的一生,并由点及面,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顿河人民在面对社会历史重大选择的紧要关头所经历的痛苦的思想斗争和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探讨了个人命运同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现出作者独有的悲剧意识和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
      肖洛霍夫的作品特别关注社会变革中生命个体的处境,他总是用富于人性的笔触深入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其创作不只是迎合一时的政治潮流而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这一特点几乎贯穿在他的所有重要作品中。因为国内战争的爆发,肖洛霍夫只上到小学四年级便不得不辍学回家。他15岁参加革命,先后当过人口登记员、粮食检查员,还和匪军战斗过。当他17岁那年到莫斯科时,怀里仅揣着几个卢布。他不得不去做石匠、搬运工、泥瓦匠和房管所会计以维持生活。正是在这种恶劣条件下,他一边干活一边写作,于1923年9月发表了处女作《考验》。一开始肖洛霍夫的创作主要师法契诃夫,契诃夫描写自然风光的高超技巧、简练的语言风格使肖洛霍夫受益匪浅。后来他进一步借鉴托尔斯泰的创作技法,他的《静静的顿河》在结构布局和人物塑造方面受《战争与和平》影响很深。但是在创作上对肖洛霍夫有直接的提携之功的人是绥拉菲莫维奇。这位可称为肖洛霍夫精神之父的作家,在肖洛霍夫的第一部短篇小说序言中,就曾把他的小说称作草原上的鲜花,并预言肖洛霍夫将成为一个可贵的作家。
      
      ■■ 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哥萨克 霍夫 歌手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