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小说 > 正文

    论人力资本投资与健康城市建设_论人力资本舒尔茨

    时间:2020-02-29 09:45:1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健康城市研究大都集中在公共卫生、城市建设等社会发展领域,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去诠释健康城市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见。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看健康城市建设,我们发现,健康城市建设具有增进人力资本的巨大功能,人力资本投资推动了健康城市建设。本文试就健康城市建设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相互关系作一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健康城市、功能和作用

    1.前言

    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全球的城市化和城市卫生状况,从保障市民健康出发,倡导的一项全球行动战略。目前,健康城市建设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开展。中国自1994年开始启动健康城市建设项目,2001年,苏州市成为全国爱卫办向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正式申报项目试点的第一个城市。与此同时,常熟市也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城市项目,2005年成为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健康城市联盟会员。

    随着健康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健康城市研究也方兴未艾。专家学者大多将研究目光投向公共卫生、医疗保健、城市规划、市政管理等社会发展领域,从经济学领域,尤其是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去诠释健康城市建设的研究并不多见。从经济学领域去研究健康城市建设,我们发现,健康城市建设具有增进人力资本的巨大功能,人力资本投资推动了健康城市建设。本文试就健康城市建设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相互关系作一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康城市建设具有增进人力资本的巨大功能

    2.1.健康城市的宗旨是保障人的身体健康,而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的基本要素

    根据who的定义,健康城市是指不断创建和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并不断地扩大社区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活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支持的城市(who1994)。[1]p30国内专家指出,所谓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到城市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2)p1这一定义表明,健康城市的落脚点是人,即“人人拥有健康”,人的良好生活状态和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是健康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

    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能力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合。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技能及其精神存量。它可以在未来特定的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收益。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体现、凝结和储存在特定的人身上,活生生的人体是人力资本的承载者,人力资本与其承载者须臾不可分离。人力资本生产、形成、支配和使用都必须借助于活的人体而发挥作用,因此,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的基本要素,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先决条件和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基本保证。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形成的快慢,发挥作用的大小,投资回报率的高低,发挥效益周期的长短,从根本上取决于个人健康的好坏,寿命长短,劳动积极性的高低、创新能力的大小和心理素质的好坏等多种因素。健康城市建设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它与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挥作用具有密切关系。

    2.2建设健康城市的过程是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舒尔茨认为,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通过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是多方面的,包括用于教育的投资、用于医疗保健的投资、用于劳动力迁徙和流动的费用等等,其中,健康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

    健康投资是一种可以为投资者带来预期经济收益的生产性投资,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社会为保障人民健康、发展各种有利于人民健康的事业而投入的全部经济资源,包括人们的基本生活资料、教育、卫生保健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济投入。[3]p4因此,凡是用于影响人力资本的寿命、力量、耐久力、精力等的费用,都可以认为是健康投资,包括医疗服务、营养卫生、自我调养、心理卫生、体育健身等有关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费用支出。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居民户或个人既是健康资源的消费者,同时又是投资者,健康是投资的结果。[4]p74-85

    长期以来,关于人力资本的获得,人们总是一味强调教育投资的作用,而忽视了健康投资的作用。其实,健康投资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条件和发挥作用的基本保证,是其他形式的人力资本存在和正常发挥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教育投资提高了人力资源的知识和技术资本积累,健康投资则延长了人力资本在教育投资上的收益年限;
    用于劳动力迁徙和流动的投资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健康投资不仅可以延长人的平均寿命,使人力资本总量增加,而且可以增强人的体质,使人类所拥有的由天赋和身体发育所形成的内在能力得到增强。

    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去解析健康城市建设,我们发现,健康城市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旨在增进市民健康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建设健康城市的过程就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在这里,投资的主体是全社会,包括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社区非正式组织等等。这是因为,健康城市建设强调政府承诺、部门间合作(包括非正式组织)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
    投资的客体是城市,健康城市的出发点是健康,但归宿点是城市,城市不仅仅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效率的经济实体,更是一个人类生活、成长和愉悦生命的现实空间,是改善人类健康的理想环境。健康城市建设通过提供健康服务、构建健康社会、营造健康环境、培育健康人群、提供健康消费品(包括食品、饮用水、能源等等)、建设健康社区等活动,为市民建立一个干净、安全、愉悦、满意的生存环境,提供最适度的社会服务和保健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投资模式具有“一体化”特征。与其他投资行为不同,健康城市是一种“一体化”的投资行为,“一体化”首先是表现为健康城市建设包括由各种措施组成的预防疾病的活动,如医疗卫生、疾病预防和控制、社会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等一系列指标。一体化的第二方面是指健康城市建设是一个贯穿合作和网络的系统工程。主要是指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或不同部门内部的各个方面的合作。健康城市建设将健康目标纳入当地政府、社区组织、商业部门和生产单位的政策制定过程中,通过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机关、健康医院、健康市场、健康园林、健康宾馆、健康饭店、健康商场等健康细胞工程的实施,围绕健康城市目标采取联合行动,最终使人们的健康水平得以提高,这种合作旨在更有力、更有效或持续地取得健康成果,而并非只是卫生部门的单独行动。

    2.3.健康城市每一项指标都是为了增进人力资本存量。

    1996年4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健康城市10项标准,具体规定了健康城市的内容。其中每一内容都是为了增加健康资本存量。包括人的寿命的延长、无病时间的增加、体力和脑力的增强、智力水平的提高、心理素质的良好、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等因素。健康城市的10项指标大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育健康人群。健康人群即处于健康状态的城市居民群体。这里的健康概念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包括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人体健康、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以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健康三个方面。[5]p71涉及到培育健康人群的指标有如下三项:(1)通过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各种经济手段,保证市民在营养、饮水、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的基本要求;
    (2)作为不懈努力争取改善健康服务质量,并能使更多市民享受健康服务;
    (3)能使人们更健康长久地生活和少患疾病。可以看出,这些指标都是围绕促进人体健康,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而展开的。

    二是营造健康环境。健康环境是指环境综合质量符合创造一种身体,精神及社会完好状态的环境。涉及到这方面的指标有如下三项:(1)为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2)为市民提供可靠和持久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具有有效的垃圾清除系统。(3)提供各种休闲和娱乐活动场所,以方便市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6]p2这些环境建设指标对提高人们的人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形成健康的社会关系。健康的社会关系是指社会成员之间保持一种和谐、安宁的健康互动关系。涉及这方面的指标有如下四项:(1)能使其市民一道参与制定涉及他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健康和福利的各种政策。(2)保护文化遗产并尊重所有居民(不分其种族或宗教信仰)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征。(3)把保护健康视为公众政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行为的权力。(4)拥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群体,其中各种组织能够为了改善城市健康而协调工作。这些指标的设定旨在通过健康福利政策、文化生活、非政府组织等方面的相互协作而保障广大市民的健康权利。

    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培育健康人群,还是营造健康环境,拟或是形成健康的社会关系,健康城市建设的每一项指标都具有增进人力资本存量的巨大功能。从这一意义上说,健康城市建设本质上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

    人力资本投资对健康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

    健康城市建设与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健康城市建设有利于增进人力资本。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健康城市建设。这是因为:

    3.1教育投资有利于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在who规定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勿庸置疑,健康城市必须是环境优美的城市,而保护环境的根本举措是人力资本投资。这是因为,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才能彻底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众所周知,经济发展是建设健康城市的基础,但是,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也给城市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主要是靠简单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物质投资拉动的,实行的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城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给广大市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城市正面临着生活和工作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巨大挑战。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的报告,中国每创造1美元所需的平均能耗是日本的11.5倍,法国的7.7倍,美国的4.3倍。[7]中国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已经接近并即将超过临界线。因此,建设健康城市,必须改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在这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是人力资本投资,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教育方面的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减少经济发展对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这样城市才能更健康。据日本有关资料统计,工人文化程度每提高一个等级,技术革新者的人数就增加6%,工人提出革新建议一般能减低成本10-15%。据苏州市一项调查,经过培训的职工同未经培训的职工相比,完成产量高出10.8%,产品合格率高出6%,工具耗损率低40%,创造静产值高90%。[8]中国政府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10年了,但至今仍未发生根本上转变,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普遍低下,缺乏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所需要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依托,而这一结果又是长期以来各级政府过分重视物质资本投资而忽视人力资本投资造成的。据资料,中国各级政府大约把国民生产总值的2.5%用于教育投资,30%用于物质投资。这两项投资在美国分别为5.4%和17%,在韩国为3.7%和30%。[9]p30

    3.2医疗保健和体育方面的投资有利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建设节约型城市,既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健康城市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只有尽可能的节约资源,才能切实有效的保护环境,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城市才能更健康。在这里,节约一度电,一吨水、一斤粮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相比而言,人的健康才是最大的节约。据世界银行测算,在过去40年中,健康人群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9%,而亚洲经济腾飞有30-40%的贡献率来源于健康人群。我国城乡居民因疾病、损伤和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在治疗、护理和疫病预防引起的支出,疾病引起的收入减少如就业机会的减少、工资减低、工作时间的减少、升迁机会的丧失、被迫失业等引起损失每年7800亿,相当于gdp的8.2%,医疗费消耗每年6140亿,占gdp的6.4%,两项合计约合人民币14000亿,相当于gdp的14.6%。[10]由此可见,健康是最大的节约。然而,健康并非先天存在,它要靠人力资本投资才能获得,包括医疗保健的投资和体育方面的投资。医疗保健对健康的作用自不必说,体育对劳动者健康素质的提高也有极大的影响。现代人体科学认为,体育锻炼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预防骨裂。体育运动能增强人速度、耐力,柔韧性,能消除疲劳、促使动作机敏,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体育投资可以转化为人的健康资本存量,表现为健康或无病时间增多或人体寿命的延长。

    3.3对外来人口投资是健康城市建设先决条件。在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用于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劳动力国内流动有利于调剂国内劳动力余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潜力。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目前,在“长三角”地区,外地人口约占本地常驻人口的1/2,这是一个庞大的市民群体,他们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因此,健康城市建设决不能把这一群体排斥在外。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一是健康城市建设指标应该把外来人口计算在内。健康城市建设包括营造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构建健康社会,培育健康人群等指标体系,其中,每一项指标都应把外来人口计算在内。这是因为,这些外来务工人员长期居住在城市,他们已经成为市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投资,包括公共教育、职业培训、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社会保障、社区服务、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资是健康城市建设的先决条件,它有利于避免伴随城市人口增加而出现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堪重负,犯罪率居高不下等“城市病”的出现,从而有利于健康城市指标的完成。二是健康城市建设应该注重外来人口参与。健康城市强调政府承诺、部门间的合作和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参与的方式主要是生活方式选择、健康服务使用、对健康问题发表看法、参与社区卫生健康工作等等[11]p8。既然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城市市民的主体,没有外来人口的参与健康城市是建立不起来的。要参与必需具备参与能力,包括组织能力、策划能力、选择能力、鼓动宣传能力、协调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获得同样需要人力资本投资。

    4.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推进健康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4.1优化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结构,形成个人、家庭、单位、国家多元化的投资格局。首先,个人和家庭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投资者,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最大受益者。健康城市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个人行为(心理卫生、行为矫正、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对健康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个人在教育、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方面的投资。其次,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巨大作用。健康企业是健康城市的细胞,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只有企业健康,城市的健康才有保障。健康企业需要人力资本投资,因为人力资本的增加可以提高物质资本的边际产出,可以节能降耗,促进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从而使经济增长保持健康、和谐的状态。再次,充分发挥政府在健康城市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导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公共领域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家庭和企业不愿意和无力承担的。我国建设健康城市的模式是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在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体育等领域中作用是其他投资者无法替代的。

    4.2优化人力资本投资类别结构,使各类投资协调发展。人力资本的投资类型是多方面的,包括用于教育的投资、用于医疗保健的投资、用于劳动力迁徙和流动、用于移民入境的费用等等。应该说,每一种投资对建设健康城市都是不可缺少的。目前,我国在人力资本投资类别结构方面存在着重教育投入、轻医疗保健和体育投入的倾向;
    在医疗保健投入方面,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重医疗卫生、轻体育健身的倾向;
    在体育投资方面则存在着重竞技体育,轻群众体育的倾向,这些倾向对健康城市建设是极其不利的,必须克服。

    4.3优化人力资本投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实现公共卫生和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城乡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例如,中国城乡卫生资源分配存在着严重的非公平性,2000年,中国卫生总费用为4763.97亿元,其中占人口63.8%的农村卫生费用只占费用的22.5%,占人口36.2%的城镇卫生费用占总费用的77.5%。12p16中国卫生分配公平性在全世界排名中居第188位,列倒数第四。[13]p55同样,教育经费投入在地区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距,2001年,北京市人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794元,山西仅有174元,内蒙古仅有202元。这种状况对不发达地区健康城市建设是极为不利的,也不符合who关于健康城市建设的宗旨,who认为,健康城市建设是一项全球性行动,不仅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建设健康城市,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也要实施这一项目。因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在卫生和教育等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配置中做到公平合理。

    参考文献:

    [1]乔磊“我国创建健康城市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年第10期。

    [2]府采芹、韩卫《苏州市建设健康城市指导手册》[m]古吴轩出版社,2004

    [3]尹世玉等“人力资本理论与健康投资”[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第4期。

    [4]贝克尔·加里《家庭经济分析》(中文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梁鸿等“健康城市及其发展:社会宏观解析”[j]《社会科学》2003,11期。

    [6]府采芹、韩卫《苏州市建设健康城市指导手册》[m]古吴轩出版社,2004

    [7]《南方日报》[n]2005年,6,16日

    [9]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0]新华网http.wwwshxihuanet.com2005.11.12

    [11]府采芹、韩卫《苏州市建设健康城市指导手册》[m]古吴轩出版社,2004

    [12]杨敬宇“公共健康投资与农村保健制度”[j]《卫生经济研究》2004年第8期。

    [13]丁元竹《建设健康和谐社会》[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原载:学术交流2006年第5期

    相关热词搜索: 城市建设 人力资本 投资 健康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