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科学家发明发现小故事

    时间:2020-09-02 08:01:2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科学家发明发现的小故事

     【篇一:科学家发明发现的小故事】

     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 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在牛顿 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 “力 ”: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 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两种力 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在剑桥 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牛顿 23 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

     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 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 思考。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 头抛得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 出来。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 “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 的石头,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 ”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 利略的思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 直至庞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 牛顿抓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 “引力 ”的计算和验证中了。

     牛顿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 ... 牛

     顿—— 万有引力的发现 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 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 “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 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 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 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 23 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 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 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 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 “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 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 ”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 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 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牛顿抓 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 “引力 ”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 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月球和 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因为依 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 16 英尺,但据推 算仅得 13.9 英尺。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 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 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 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 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有了这两项 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这使他认为,重力和 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 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 7 个春秋寒暑,到他 30 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 “万 有引力定律 ”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宣告了天上地面的万物都遵循同一规律运动,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宗教势 力宣扬的天上地下不同的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

     【篇二:科学家发明发现的小故事】

     科学家发明发现故事范文一: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

     1 . 牛顿 —— 万有引力的发现 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 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 “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 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 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 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

     23 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 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仍没 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 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 “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 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 ”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 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 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牛顿抓 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 “引力 ”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 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月球和 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因为依 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 16 英尺,但据推 算仅得 13.9 英尺。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 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 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 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 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有了这两项 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这使他认为,重力和 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 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 7 个春秋寒暑,到他 30 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 “万 有引力定律 ”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宣告了天上地面的万物都遵循同一规律运动, 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宗教势力宣扬的天上地下不同的思想,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

     2、瓦特 —— 发明蒸汽机

     瓦特(1736?1819 ),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生于英国造船中心格拉 斯哥附近的格林诺克小镇。他的父亲当过造船工人,祖父叔父都是 机械工人,由于家庭的影响,瓦特从小就熟悉了许多机械原理和制 作技术。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 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 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 “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

     ”父亲 莞尔一笑,说: “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 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 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 6 岁整,客人吃惊地说: “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 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 掀动着 …… 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 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 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这 就是后来人们传说中的 “瓦特发明蒸汽机 ”的故事。小瓦特是这样设 想过,只不过真正试制蒸汽机,却是后来的事情。

     小瓦特为搞发明创造,发愤学习科学知识。他 13 岁开始学习几何学; 15 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 17 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才真正 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 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 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这些都给瓦特提供 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学校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

     1769 年,瓦 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 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

     1782 年瓦特又研制 成功一种新式双向蒸汽机,并且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器上; 1788 年,英国政府正式授予瓦特制造蒸汽机的专利证书;从 1775 年到 1800 年,瓦特和波尔顿合办的苏霍工厂,就制造出 183 台蒸 汽机,全 用于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到了 19 世纪 30 年代,蒸汽机推向 了全世界,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 “蒸汽时代 ”。造福于人类的发明家 —— 瓦特永远被后人敬仰。

     3、富尔顿 —— 轮船的首创者

     富尔顿(1765?1815 ),美国著名工程师。1807年,他利用英国机 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蒸汽机轮船 “克莱蒙脱号 ”,是世界上轮船的 首创者。他为世界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富尔顿出生于美国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读书很少,父母没有 钱供他去学堂学习,他后来取得的成就,全凭个人的奋斗。小富尔 顿从小就爱幻想,譬如,当他帮助大人干完农活之后,常常一个人 坐在农家阁楼上,在带有木格条的小窗户中,向田野望去,看蔚蓝 色的天空,苦思冥想,一坐几个钟头。

     有一天,天气晴朗,河水清澈。小富尔顿和邻居大叔一起驾着小船 到河的上游去找活干。他们开始悠闲地撑着篙,逆流而上。小富尔 顿到离开自己村庄的外地去,心情格外高兴,情不自禁地唱着美国 乡村的民谣。河水的 “哗哗 ”声和小富尔顿的悠扬、婉转的歌声交织 在一起,令人心醉。早晨的太阳愈升愈高了,阳光洒在水波中,像 碎银洒在绿色的缎带上。突然,水流湍急,小船在河中打转,富尔 顿和邻居大叔拼命地撑篙,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但船仅能艰难 地移动。小富尔顿心里想:撑篙太费力了,假如有一种东西能让船 自动行走,该多么

     好啊!他想象的翅膀在河中飞翔, 他好像看见在河中出现了一只自动行驶的船。他的神思又回到现实 中来,对邻居大叔说: “大叔,撑篙又费劲,又缓慢,如果有一种东 西能让船自动行走,该多么好啊! ” 邻居大叔正用力撑着篙,听了小富尔顿的话,情不自禁地笑了。他 用手背擦擦自己脸上的汗水,笑着说: “假如有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 行走,那这样东西是什么呢? ”

     “是啊,这东西是什么呢? ”小富尔顿的脸刹那间红了起来,他用劲 地撑了一下篙,低下了头,又陷入了沉思。

     自此以后, “怎样使船自动行走? ”就成了小富尔顿苦思冥想的中心 问题。致使他长大以后,努力奋斗,终于成为制造人类第一只蒸汽 机轮船 —— “克莱蒙脱号 ”的著名科学家。

     4、贝尔 —— 电话发明家

     贝尔(1847?1922 ),美籍英国电话发明家。22岁时,任美国波士 顿大学的语音学教授。

     贝尔少年时代天资平平。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一二名。

     他不但学习不好,而且淘气、贪玩。书包里常常装着老鼠、麻雀这 类小动物。有一次,老师还在台上讲课,贝尔书包里的老鼠钻了出 来,在教室里乱窜乱叫 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乱成一团,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他。

     后来,父亲把贝尔送到伦敦祖父那里,由严厉的祖父直接管教。祖 父是位严格而又倔强的老头。但他知识渊博,教育耐心。很快,小 贝尔喜欢起他的祖父,对学习有了兴趣,道理明白了不少。

     他变了,不仅学习成绩好,有发明创造的热情,而且品德优良,经 常助人为乐。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孤独老人用笨重的水磨在磨面, 小贝尔很同情他,约了一群少年伙伴来帮忙。后来,小伙伴们嫌推 磨太苦,纷纷不干了,只有小贝尔一人坚持下来。

     回到家里,小贝尔想,怎样才能使水磨省劲呢?为了设计新水磨, 他翻阅了大量资料,设计图画了一张又一张。经过 1 个月的反复琢 磨,草图终于设计出来了。几个工匠看了很称赞。在工匠师傅的努 力下,省力的水磨制成 了,乡亲们十分感激他,小贝尔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小贝尔年少时,爱好演讲。他父亲是一位演讲家,贝尔少年时代, 就组织“少年技术协会 ”,每周演讲一次。他很有演讲才能, 22 岁被 美国波士顿大学聘请,当了语音学教授。父子二人成为美国饶有名 气的演讲家。

     1875 年 6 月 2 日, 28 岁的贝尔经历千万次的失败,终于制成了有 线电话。这一天,他和华特生正在进行新的实验。贝尔把一些部件 放入硫酸里,不小心,硫酸滴到了他的腿上,他十分疼痛,无意地 连声呼救: “华特生,快来,我需要你! ”声音通过电线传到了华特 生的耳朵里。就这样,人类第一部有线电话制造成功了。原文地址: 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

     1 . 牛顿 —— 万有引力的发现 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 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 “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 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 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 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

     23 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 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仍没 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 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 “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 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 ”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 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 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牛顿抓 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 “引力 ”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 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月球和 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因为依 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 16 英尺,但据推

     算仅得 13.9 英尺。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 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 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 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 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有了这两项 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这使他认为,重力和 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 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 7 个春秋寒暑,到他 30 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 “万 有引力定律 ”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宣告了天上地面的万物都遵循同一规律运动, 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宗教势力宣扬的天上地下不同的思想,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

     2、瓦特 —— 发明蒸汽机

     瓦特(1736?1819 ),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生于英国造船中心格拉 斯哥附近的格林诺克小镇。他的父亲当过造船工人,祖父叔父都是 机械工人,由于家庭的影响,瓦特从小就熟悉了许多机械原理和制 作技术。

     瓦特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孩子,他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发明创造 最感兴趣。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前来做客,正好看到小瓦特坐在炉子 旁边发呆,手里拿着笔和纸,地上有许多画过的图。他好心地说: “小瓦特应该上学了,别光在家用玩耍来打发宝贵的时光了。

     ”父亲 莞尔一笑,说: “谢谢你,我的朋友。不过,你还是看看我的儿子在 玩什么吧……”原来,小瓦特在设计各种各样的玩具,还画了许多图 样,这年小瓦特才刚好 6 岁整,客人吃惊地说: “这孩子真了不起! 又有一次,家里人全出去了,只留下瓦特一个看门。他呆呆地看着 炉子上烧水的茶壶。水快烧开了,壶盖被蒸汽顶起来,一上一下地 掀动着 …… 他想:这蒸汽的力量好大啊。如果能制造一个更大的炉 子,再用大锅炉烧开水,那产生的水蒸汽肯定会比这个大几十倍、 几百倍。用它来做各种机械的动力,不是可以代替许多人力吗?这 就是后来人们传说中的 “瓦特发明蒸汽机 ”的故事。小瓦特是这样设 想过,只不过真正试制蒸汽机,却是后来的事情。

     小瓦特为搞发明创造,发愤学习科学知识。他 13 岁开始学习几何学; 15 岁读完了《物理学原理》; 17 岁开始当学徒工。此后,他才真正 投入了蒸汽机的研制和发明,一发而不可收。

     1757 年瓦特到格拉斯哥大学当教学仪器修理工。那里既有完备的实 验设施和各种仪器,又有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这些都给瓦特提供 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学校还专门为他创办了实验车间。

     1769 年,瓦 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经过了无数次失败,终于制成了一台单动 式蒸汽机,并且获得了第一台蒸汽机的专利权。

     1782 年瓦特又研制 成功一种新式双向蒸汽机,并且可以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机器上;

     1788 年,英国政府正式授予瓦特制造蒸汽机的专利证书;从 1775 年到 1800 年,瓦特和波尔顿合办的苏霍工厂,就制造出 183 台蒸 汽机,全

     用于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到了 19 世纪 30 年代,蒸汽机推向 了全世界,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 “蒸汽时代 ”。造福于人类的发明家 —— 瓦特永远被后人敬仰。

     3、富尔顿 —— 轮船的首创者

     富尔顿(1765?1815 ),美国著名工程师。1807年,他利用英国机 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蒸汽机轮船 “克莱蒙脱号 ”,是世界上轮船的 首创者。他为世界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富尔顿出生于美国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读书很少,父母没有 钱供他去学堂学习,他后来取得的成就,全凭个人的奋斗。小富尔 顿从小就爱幻想,譬如,当他帮助大人干完农活之后,常常一个人 坐在农家阁楼上,在带有木格条的小窗户中,向田野望去,看蔚蓝 色的天空,苦思冥想,一坐几个钟头。

     有一天,天气晴朗,河水清澈。小富尔顿和邻居大叔一起驾着小船 到河的上游去找活干。他们开始悠闲地撑着篙,逆流而上。小富尔 顿到离开自己村庄的外地去,心情格外高兴,情不自禁地唱着美国 乡村的民谣。河水的 “哗哗 ”声和小富尔顿的悠扬、婉转的歌声交织 在一起,令人心醉。早晨的太阳愈升愈高了,阳光洒在水波中,像 碎银洒在绿色的缎带上。突然,水流湍急,小船在河中打转,富尔 顿和邻居大叔拼命地撑篙,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但船仅能艰难 地移动。小富尔顿心里想:撑篙太费力了,假如有一种东西能让船 自动行走,该多么

     好啊!他想象的翅膀在河中飞翔, 他好像看见在河中出现了一只自动行驶的船。他的神思又回到现实 中来,对邻居大叔说: “大叔,撑篙又费劲,又缓慢,如果有一种东 西能让船自动行走,该多么好啊! ” 邻居大叔正用力撑着篙,听了小富尔顿的话,情不自禁地笑了。他 用手背擦擦自己脸上的汗水,笑着说: “假如有一种东西能让船自动 行走,那这样东西是什么呢? ”

     “是啊,这东西是什么呢? ”小富尔顿的脸刹那间红了起来,他用劲 地撑了一下篙,低下了头,又陷入了沉思。

     自此以后, “怎样使船自动行走? ”就成了小富尔顿苦思冥想的中心 问题。致使他长大以后,努力奋斗,终于成为制造人类第一只蒸汽 机轮船 —— “克莱蒙脱号 ”的著名科学家。

     4、贝尔 —— 电话发明家

     贝尔(1847?1922 ),美籍英国电话发明家。22岁时,任美国波士 顿大学的语音学教授。

     贝尔少年时代天资平平。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一二名。

     他不但学习不好,而且淘气、贪玩。书包里常常装着老鼠、麻雀这 类小动物。有一次,老师还在台上讲课,贝尔书包里的老鼠钻了出 来,在教室里乱窜乱叫 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乱成一团,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他。

     后来,父亲把贝尔送到伦敦祖父那里,由严厉的祖父直接管教。祖 父是位严格而又倔强的老头。但他知识渊博,教育耐心。很快,小 贝尔喜欢起他的祖父,对学习有了兴趣,道理明白了不少。

     他变了,不仅学习成绩好,有发明创造的热情,而且品德优良,经 常助人为乐。有一次,他看到一位孤独老人用笨重的水磨在磨面, 小贝尔很同情他,约了一群少年伙伴来帮忙。后来,小伙伴们嫌推 磨太苦,纷纷不干了,只有小贝尔一人坚持下来。

     回到家里,小贝尔想,怎样才能使水磨省劲呢?为了设计新水磨, 他翻阅了大量资料,设计图画了一张又一张。经过 1 个月的反复琢 磨,草图终于设计出来了。几个工匠看了很称赞。在工匠师傅的努 力下,省力的水磨制成 了,乡亲们十分感激他,小贝尔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小贝尔年少时,爱好演讲。他父亲是一位演讲家,贝尔少年时代, 就组织“少年技术协会 ”,每周演讲一次。他很有演讲才能, 22 岁被 美国波士顿大学聘请,当了语音学教授。父子二人成为美国饶有名 气的演讲家。

     1875 年 6 月 2 日, 28 岁的贝尔经历千万次的失败,终于制成了有 线电话。这一天,他和华特生正在进行新的实验。贝尔把一些部件 放入硫酸里,不小心,硫酸滴到了他的腿上,他十分疼痛,无意地 连声呼救: “华特生,快来,我需要你! ”声音通过电线传到了华特 生的耳朵里。就这样,人类第一部有线电话制造成功了。

     范文二: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 牛顿

     1 、牛顿 —— 万有引力的发现

     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 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 “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 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 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 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 23 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 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 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 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 “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 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 ”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 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 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牛顿抓 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 “引力 ” 范文三:科学发明与发现的故事 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 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们钉 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发现了元 素化学性质的规律性。当有人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看得 很简单,轻松地说他是用玩扑克牌的方法得到这一伟大发现的,门 捷列夫却认真地回答说,从他立志从事这项探索工作起,一直花了 大约 20 年的功夫,才终于在 1869 年发表了元素周期律。

     二、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 居里夫人注意到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的研究工作。自从伦琴发现 x 射线之后,贝克勒尔在检查一种稀有矿物质 “铀盐 ”时,又发现了一 种 “铀射线 ”,朋友们都叫它贝克勒尔射线。贝克勒尔发现的射线, 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兴趣,射线放射出来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居 里夫人看到当时欧洲所有的实验室还没有人对铀射线进行过深刻研 究,居里夫妇从 1898 年一直工作到 1902 年,经过几万次的提炼, 处理了几十吨矿石残渣,终于得到 0.l 克的镭盐,测定出了它的原子 量是 225 。镭宣告诞生了! 居里夫妇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使全世

     界都开始关注放射性现象。镭的发现在科学界爆发了一次真正的革 命。

     四、詹纳发现牛痘疫苗 奶女工在接触到牛身上的疱疹时受到感染,身上也会长出小一些的 疱疹,这就是牛痘。而感染过牛痘的人都不曾被传染上天花。詹纳 发现,牛痘的病情症状比天花轻得多,它从不曾令牛死亡,也从不 曾令人死亡,况且人在感染牛痘痊愈后不会留下任何疤痕。他对这 个问题进行了仔细的调查研究。

     1796 年他决定直接对它加以检验。

     最终发现了牛痘接种法。

     五、贝尔发明第一部可用电话机 一天,贝尔正在实验室中研究聋哑人用的一种 “可视语言”,一个有 趣现象引起他的极大注意。他发现在电流导通和截止时,螺旋线圈 发出的声音好像发送电码的 “滴答”声一样。这一发现使他大胆设想: 如果使电流强度的变化模拟出声波的变化,那么电流传送语音就能 实现了。于是贝尔请教当时的电学专家亨利,并自学了电学知识, 继续开展研究。

     1873 年,贝尔辞去语言学教授的职务,专心致力于 电话试验。经过许多次失败,终于取得成功。

     1876 年 6 月 2 日晚, 连续奋战几天几夜的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特,对实验装置做完最后 一次检查,然后他俩分别关在相隔一定距离的两间屋子里。突然沃 森特听到有人讲: “沃森特先生,快来呀 !我需要你 ! ”原来贝尔在操作 时,不小心把硫酸溅到脚上,由于疼痛,他情不自禁地对着话筒喊, 这竟成了人类用电话机传送的第一句话。沃森特听到后,惊喜万分 地回答: “贝尔!贝尔!我听见了 !听见了 !”

     六、牛顿的苹果 “牛顿视苹果落地 沉思里的惊鸿一现

     道来:我不愿耗费心思向世人解释 无论以何种先贤之信条抑或计算之结果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乃“引力”所致之普遍现象 此亦凡人所能理解之境 自亚当,自苹果之堕

     一则著名的故事称,牛顿在受到一颗从树上掉落的苹果启发后,阐 示出了他的万有引力定律。漫画作品更认为,掉落的苹果正好砸中 了牛顿的脑门,它的碰撞让他不知何故地明白了引力。

     七、水蒸汽的启示

     随着智育的发展 ,瓦特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产

     生了好奇和钻研之心。这为他以后发明蒸汽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瓦特的故乡的小镇于上 ,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 见惯的事 ,有谁留过心呢?瓦特就留了心。他在厨房里看祖母做饭。

     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 ,不停地往上跳

     动。瓦特观察好半天 ,感到很奇怪 ,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 ,就问祖母说: 什么玩艺使壶盖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 ,就这样。

     瓦特没有满足 ,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推动 它吗?

     可能是祖母太忙了 ,没有功夫答对他 ,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 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在他祖母那里不但没有找到答案 ,反而受到了冤枉的批评 ,心里很 不舒服 ,可他并不灰心。

     连续几天 ,每当做饭时 ,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 ,壶盖很 安稳,隔了一会儿 ,水要开了 ,发出哗哗的响声。摹地 ,壶里的水蒸汽冒 出来 ,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 ,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 ,好像 里边藏着个魔术师 , 在变戏法似的。瓦特高兴了 ,几乎叫出声来 ,他把壶 盖揭开盖上 ,盖上又揭开 ,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汽喷 出的地方。瓦特终于弄清楚了 ,是水蒸汽推动壶盖跳动 ,这水蒸汽的力 量还真不小呢。

     就在瓦特兴高采烈 ,欢喜若狂的时候 ,祖母又开腔了: 他的祖母过于急躁和主观了 ,这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的话 ,险些挫伤了 瓦特的自尊心和探求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年迈的老人啊 ,根本不理解

     瓦特的心 ,不知 ?水蒸汽

     1769 年 ,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为发动力较大的单动式发动机。后来又经 过多次研究 ,于 1782 年 ,完成了新的蒸汽机的试制工作。机器上有了 联动装置 ,把单式改为旋转运动 ,完善的蒸汽机发明成功了。

     瓦特的一生充满着艰苦和斗争,他走过的道路是多么坎坷不平啊。

     他在艰苦和坎坷中为人类造了福,为人类前进,开辟了新的里程。

     瓦特十分重视学习和实践:学习,丰富了他的智慧;实践,结出了 丰硕的成果。

     范文四:小学科学中外科学家发明发现事件及论著

     编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姓名

     海尔蒙范蠡(li)林莱克莫尔斯贝尔施莱登斯蒂伍德杨.维尔莫特 拉瓦锡 普利斯特里 哈维 阿基米德 亚里士多德 麦哲伦 杨利伟 郑和 莫霍洛维契 古登堡 魏格纳 伏打

     国籍

     比利时 中国春秋 越国大夫 法国医生 美国 英国 德国生物 学家 美国 科学 家 美国 法国 英国 英国医生 古希腊科 学家 古希腊科 学家 葡萄 牙航 海家 中国航天 员 中国航海 家 南斯拉夫 地震学家 德国地震 学 家 德国科学 家 意大利科 学家

     时间

     1606 春秋 1816 1837 1892 19 世纪 30 年代 1958 1997 1772 1762

     17 世纪 古希腊 350 年 前 1919 03.10.15 1405 1910 1914 1910 1799

     发明发现示例

     叶的光合作用 鲤鱼养殖 听诊器 发报机 电话 提出细胞是生物的基本 单位 用胡萝卜根育出胡萝卜 克隆出绵羊多利 对空气分析发现二氧化 碳 密闭容器内放白鼠发现氧气 血液在人体内运动秘密 撬地球 推测 地球是个球体 环地球航行一周 乘“神舟 ”5号上太空 七次下西洋证明

     地球是球体 地震波传入地下 35 千米折射 地球 2900 千米处有另一 物质分 界面 大陆漂移说 发明了伏打电池 论著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阅读详情: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爱迪生 牛顿 伽利略 奥斯特 罗勒密 哥白尼 傅科 罗伯特胡克 路易巴 斯德 约翰道尔顿 孟德尔 夏尔 袁隆平 琴纳 比尔蒙 张衡 李冰父子 李

     四光、黄汲清 瓦特 尤里乌斯 焦耳 赫伦

     英国大发 明家 英国科学 家 意大利科 学家 丹麦科学 家 希腊科学 家

     波兰天文 学家 法国科学 家 英国科学 家 德国科学 家 英国科学 家 捷

     克科学 家 美国科学 家 中国科学 院院士 英国医生

     1879 1666 1582 1820 公元 2 世纪 1533 1851 1665 1856 18 世纪 1865 1909 1985 18 世纪 1822 发明了电灯万有引力定律摆的秘密、望远镜 发现通电的导线会产生 磁性提出“地心”说提出“日心”说发明傅科摆发现地球自转 发现细 胞发现使酒变酸的乳酸杆菌 发现色盲用豌豆杂交试验发现遗传基因 实验杂交玉米新品种成功 杂交水稻“东方魔稻”亩产 500 千克用牛 痘防治”天”花”成功胃液能消化食物 发明了地动仪用煅烧再浇水方 法破除河中岩石在大庆找到我国第一口油田。

     发明和改进蒸汽机 发现食物中存在着化学能 《天体运行论》 中国东汉中国战国中国地质学家英国发明家德国医生英国物理 学家希腊发明家

     1800 2000 50 年代 1756

     1843 公元 11 世纪 发现动能和热能之间可以转变 制作 2

     阅读详情: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3 范文五:科学家发明的故事 电灯的发明 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

     19 世纪前,人们用油灯、蜡烛等来 照明,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 出来。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 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 为社会创造财富。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是铁路工人 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个异常 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 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 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 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 1600 多种不同耐热 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 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 1600 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 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

     1879 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 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 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 45 个小时。

     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

     1879 年除夕,爱迪生 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 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 6000 多种植物 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 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 1200 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 3 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 1909 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 电灯效率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 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 爱问为什么的孩子爱迪生

     1847 年 2 月 11 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叫米兰的小镇上,一个 长着圆脸蛋、蓝眼睛、淡色的头发的小男孩降生了。男孩长得很秀 气,跟妈妈像极了。但男孩的身体却很单薄,一副弱不经风的样子, 娇嫩得让人心疼,可他的脑袋出奇的大,让人担心长大了自己的脖 子都顶不动。

     爱迪生从小体质比较弱,三岁以前的一千多个日子,他不知得过多 少次病,不知哇哇大哭过多少回,妈妈又是担心,又是着急,整天 坐立不安。后来在妈妈耐心周到的照料下,爱迪生的身体一天天壮 实

     起来。

     爱迪生体质虽弱,却爱动脑筋。他的好奇心特别强,老爱问为什么, 看见想不明的事情就问,问了就转着眼珠想。

     “为什么锅上冒蒸气? ”“为什么凳子四条腿? ”“金子是什么 ?”父亲常 常被儿子的问题弄得张口结舌。

     小爱迪生爱 “打破砂锅问到底 ”的兴趣得到了妈妈的充分肯定。妈妈 当过小学的教师,她知道,好奇是打开神秘知识宝库的一把万能钥 匙,没有好奇心的孩子成不了大器。所以每当爱迪生问她为什么时, 妈妈总是微笑着,细心地开导他,把其中的道理讲给他听。这个时 候,爱迪生总是歪着大脑袋,睁大眼睛听着,听完后,还会有一大 堆新的 “为什么 ”从他的头脑中冒出来。

     爱迪生不仅爱问为什么,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一试,也闹过不少 笑话。

     四岁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大树下玩儿,不知是谁 发现了树杈上有一个马蜂窝。

     “窝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都摇摇头。

     “不如我们把它捅下来瞧一瞧,好不好 ?”爱迪生向小伙伴们建议说。

     “大马蜂会蛰人的,要捅你去捅 ! ”小伙伴们都躲得远远的。

     爱迪生一心想弄清楚其中的奥秘,于是找来一很长树枝,硬是把马 蜂窝给捅了下来。顿时,一群大马蜂都向爱迪生涌来。片刻之间, 爱迪生已被马蜂蜇得满脸红肿,几乎连眼睛都睁不开了,即使这样, 他还要把蜂巢的构造看清楚。

     还有一次,那是六岁的时候。一天早饭后,妈妈正在做针线活儿, 爱迪生“咚”一下撞开了门,连跳带蹦跑进来了,吓得妈妈把手都扎 了。

     爱迪生气喘吁吁地问: “妈妈,大母鸡趴在鸡蛋上做什么呀 ?” 妈妈笑 着说: “在孵小鸡呀。鸡妈妈就是用自己的体温、用自己的身体一天 天将鸡娃娃孵出来的。

     ”

     “噢,原来是这样,太有趣了。

     ”爱迪生拍拍大脑袋,一脸恍然大悟 的表情,推开门出去了。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也不见爱迪生的踪影。妈妈很着急,一家人 四下寻找。一直到傍晚时分,大家才发现这个小家伙竟然在院鸡舍 旁边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几个鸡蛋,他正小心翼冀地趴在鸡蛋上, 一动也不动。

     妈妈看他专心致志的样子问: “孩子,你在做什么呢 ?”“我在孵小鸡 呢! ”他一本正经地回答。

     一家人笑得前仰后台,想不到他居然饿着肚子,从早到晚趴在鸡蛋 上,整整“孵”了一天。就是如此浓厚的兴趣以及超人的耐心,成了 爱迪生一生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爱迪生得知母鸡在孵小鸡时,学着母鸡 的样子蹲在草堆里孵小鸡。这个可笑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优秀品质。

     爱迪生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爱迪生在七十五岁的 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上班。有个记者问他: “爱迪生先生,你 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呢? ”爱迪生为难地说: “糟糕,这个问题,我活 到现在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呢! ”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 心地说: “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

     “哎呀”,那位朋友 惊叫起来, “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 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 不在乎地回答。

     1862 年 8 月,一天早晨,爱迪生正在某个小车站上卖报。猛一抬头, 只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蹲在铁轨旁玩石子,一列货车正朝他飞驰 而来。爱迪生“哎呀”一声,扔下报纸,奋不顾身地冲下站台,一把 抢出小孩。这时候,火车擦着他的耳朵呼啸而过。好险哪!爱迪生 抱着小男孩摔倒在铁轨旁,他的脸和手被划破了,然而,孩子得救 了。

     小男孩的爸爸叫麦肯基,是这个站的站长,他是一位优秀的报务员。

     麦肯基亲眼看到这惊险的场面,感动得话都说不连贯了: “谢? 谢 谢,谢谢你救 ? 救了我的孩子! ” 爱迪生却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从地上捡起报纸,拍打拍打身上的 灰土,登上火车就走了。

     第二天,当爱迪生乘坐的火车进站的时候,麦肯基早已在站台上等 候着了。他十分诚恳地对爱迪生说: “我没有什么可以酬谢你的。听 说你对电报很有兴趣,要是你愿意,我可以教你收发报技术,使你 成为一名报务员。

     ”这番话正说在小爱迪生的心坎上。他高兴地接受 了麦肯基的好意,跟着他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

     爱迪生学习很专心,进步很快。才三个月的工夫,他收发电报的技 术已经很熟练,麦肯基推荐他担任了火车站的报务员工作,这次非 常意外的学习机会,为爱迪生以后进行的伟大发明,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科学家爱因斯坦

     (1879-1955 ) 爱因斯坦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

     1879 年 3 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一年 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父亲和叔父在那里合办一个为电站和照明 系统生产电机、弧光灯和电工仪表的电器工。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 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

     1894 年,他 的家迁到意大利米兰,继续在慕尼黑上中学的爱因斯坦因厌恶德国 学校窒息自由思想的军国主义教育,自动放弃学籍和德国国籍,只 身去米兰。

     1895 年他转学到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 1896 年进苏黎 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 1900 年毕业。由于他的落拓不 羁的性格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教授们所不满,大学一毕业就失业, 两年后才找到固

     1955 年 4 月 18 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遵照他的遗嘱, 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 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苹果与万有引力

     —— 牛顿的故事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他仰望那 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 落下来。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 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 掉落下来。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 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 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 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因为有引力, 使它不能远离

     地球;因为有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 ? 夜渐渐地深 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 科学家牛顿。这一年,他才 24 岁。

     牛顿, 1642 年 12 月 25 日出生在英国。他爸爸是个自耕农,在他出 世前两个月就死去了。他两岁起就跟着年迈的祖母过着贫困孤苦的 生活。

     牛顿在 12 岁的时候进入格兰镇小学读书。他从小就非常热爱科学, 经常制造一些灵巧的小机械。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小巧的水钟,是仿 照沙漏的作法制成的。用一个小水池,使池中的水缓缓流出,水面 逐渐降低,水面上的浮标就跟着逐渐下降,于是带动指针转动,指 示时刻。

     放风筝,是孩子们都喜爱的游戏。聪明的小牛顿更玩出了新花样: 一天晚上,他把一只纸灯笼系在了风筝上放到天空。许多看见了空 中风筝的人,都叫起来: “彗星! ”当人们知道天空中闪亮的是风筝 上的灯笼,才恍然大悟了。

     牛顿是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在学校里,当他受到大同学的侮辱时, 他总是拼命反抗。他常说: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 没有不成功的。

     ”正是这种顽强的精神,带领牛顿登上科学群山那一 个又一个巅峰。

     牛顿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时,常常会忘记自己和别人的存在,陷入 一种“痴迷”的状态。

     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当他走出房门去拿酒时,忽然想 起关于月球轨道的运算,于是就把请客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自顾 自地忙着计算起来。朋友知道牛顿的脾气,只好自己吃掉了盘子里 的鸡,把骨头吐在了桌子上。牛顿终于计算完了,这才想起请客的 事。走回桌前一看,鸡只剩下了骨头,他恍然大悟地说: “我以为我 还没有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

     ” 尽管牛顿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却仍然十分谦虚。他曾这样 说过: “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法国 17 世纪著名数学家、物理学 家和哲学家)要远一点儿,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

     在英国乌尔索普牛顿老家的花园里的那棵苹果树,一直被精心地保 护着。

     1820 年,这棵树死后,被分成好几段,分别在英国皇家学会 等处保存了起来。这棵与科学结缘的苹果树,不仅留有牛顿严谨学 风的印记,更流传着牛顿谦逊的美德。

     1955 年 10 月 28 日晚,可爱的小盖茨出世了,尽管当时没人能预见 到这孩子将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大家对他备加喜爱。盖茨非常爱 读书,当别的孩子还沉迷于电视卡通片时,他已学会像大学者一样 独坐房里翻阅父亲的藏书了。他成天泡在书堆里,有时可以几个小 时一动不动地翻看厚厚的《世界图书百科全书》。

     小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 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 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 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 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 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 “与其做一 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无 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一概都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 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 20 页即可, 他却写了 100 页。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 己的创造发明。

     他也像许多美国孩子一样,当过童子军。长途行军时,别的孩子叫 苦连天,盖茨磨破了双脚,鲜血直流,他却忍着伤痛和疲惫,坚持 到底。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 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 “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

     ”自从他 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 缘。

     范文六:科学家的发明故事

     1、牛顿 —— 万有引力的发现 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 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 “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 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 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 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 23 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 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 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 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 “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 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 ”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 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 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牛顿抓 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 “引力 ”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 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月球和 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因为依 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 16 英尺,但据推 算仅得 13.9 英尺。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 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 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 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 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有了这两项 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这使他认为,重力和 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 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 7 个春秋寒暑,到他 30 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 “万 有引力定律 ”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宣告了天上地面的万物都遵循同一规律运动, 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宗教势力宣扬的天上地下不同的思想,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科学家的发明故事 1、牛顿 —— 万有引力的发现 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 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 “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 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这 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 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 23 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 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他 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 很远。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 “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 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 ”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 想。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 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这对牛顿抓 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 “引力 ”的计算和验证中了。牛顿 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他首先推求月球和 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因为依 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 16 英尺,但据推

     算仅得 13.9 英尺。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 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 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 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 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有了这两项 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这使他认为,重力和 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 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 7 个春秋寒暑,到他 30 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 “万 有引力定律 ”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宣告了天上地面的万物都遵循同一规律运动, 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以来宗教势力宣扬的天上地下不同的思想,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飞跃。

     范文七:瓦特 一个夏日的早晨 ,天气 晴朗 ,画眉在树上唱着悦耳的歌。在英国格拉斯 哥大学的校园里 ,有一个人正在散步。他迈着缓缓的步伐 ,在绿茵茵的草坪上踱来踱去。他时而望着广阔的天空 ,时而瞧瞧乎坦的操场 ,时而

     皱起双眉……突然,他脸上流露出笑容,心情豁然开朗,他想出来了,想 出了解决蒸汽机的有效办法。他高兴地跑起来 ,脚步腾空。霎时间 ,他

     的身影便出现在陪伴他多年的操作台上。他就是蒸汽机的发明家瓦 特。曾有人说: 水蒸汽的启示

     随着智育的发展 ,瓦特对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