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王利芬,把握不可逆的的人生】人生不可逆

    时间:2019-04-24 03:26:3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导语:人生不是设计出来的,是与环境妥协出来的;你做的永远不是你最想做的,而是你不得不做的  主句:人的理想应看作是一个人的目标,人生目标的设立是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我没看到过任何人在人生青年时代就比较清晰地设立了人生目标,如有有也是大而化之的。设立之后,目标一定要与现实对接,与现实对接体现着全部的智慧,这个过程会有无数的不顺不适或者挫折,但是如果方法得当,人有悟性的话,会一点点接近目标的。
      初夏北京,天气渐热。王利芬与她的优米网,蒸蒸日上。
      今日王利芬,是优米网总裁,是创业女教主,是知名媒体人,是……令人艳羡的标签与光芒中,看不到昔日倚着北京大学校园里银杏树,立誓考入北大读博士那个女孩子不甘的身影,感受不到那年的挣扎、 内心的渴望。
      其实,那年的倔强一直都在,隐于生命中每一个阶段的经历中,藏进理想与现实不断进退、妥协里。
      人生是妥协的过程,
      时光倒退二十多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是王利芬的终极目标。
      少年王利芬,是个标准“女文青”。在父亲的影响下,她知道了写报告文学的徐迟,爱上了喜多郎的音乐,她开始喜欢文学和音乐。家里小小的黑白电视中折射出来的彩色世界,让王利芬更多向往外面的世界。
      十六七的年纪,她听说“北大是全中国最好的学校”,于是立誓考北大,读中文。
      高考不随人愿。1982年,王利芬走进华中师范大学,读政教系。梦想被扔在现实的角落里,不过王利芬没有让它落满灰尘。大二暑假,她随大学生夏令营到北京,第一次走进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波光粼粼的未名湖、古拙雅致的博雅塔,而是阳光下绿意盎然的银杏树,片片绿叶,熠熠闪光,像极了心中那个埋藏已久的愿望。
      倚着树干,仰望微风中沙沙作响的银杏叶,王利芬竟然委屈得掉下泪来。27年后,她在优米网《芬享时刻》第一期中写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棵银杏树》,如是解读当年的委屈:“当我站在这样一个可以触摸的梦想面前时,我意识到,自己只是这里的一个访客,一种说不出的委屈,竟然让我泪流满面。”
      她憋足了一股劲让希望不落空。
      本科期间,她自学中文课程,让自己的中文梦慢慢生根发芽,悄然开花。四年过去,王利芬报考了本校中文系文学评论方向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公布,她是第一名。
      起初大家惊讶得合不上嘴,不久真相大白——学校图书馆里中文专业书的借阅栏里,哪怕只有一个借书人名字,也一定是王利芬。时隔多年,她总结自己的个性:“我永远在主宰我人生的选择,即便我的命运被人主宰过,我也要把它扳回来,重新主宰。”
      然而人生毕竟是梦想与现实不断谈判、相互融合的过程,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是一个永远的命题。王利芬承认这一点:“人生不是设计出来的,是与环境妥协出来的;你做的永远不是你最想做的,而是你不得不做的。个人的选择和内心的愿望永远会在周围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一点点变形,一点点地妥协,而每一次变形和妥协都并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自己找到了所谓的种种选择的理由。”
      于是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也会选择先到武汉大学中文系当老师,教硕士班,把志向藏在背后,教书、育人。这个在外人眼里“有头有脸、旱涝保收”、社会地位高的好工作,却让王利芬纠结万分——太平静。“基本上是教书,写书,影响的人有限,顶多一百来个人,讲大课也就一百来个人;而写书,最多也就几万册。我觉得这种生活太静态。”
      外人眼里的安逸在王利芬看来不可忍受。当时正值上世纪90年代初,下海经商热潮翻涌,乍起的潮流搅动着人们的心,越来越多的人不安分起来,王利芬也按捺不住——她不要做买卖,她要考北大中文系博士生,她得圆梦。
      定力总是在最纷乱之时才最真实地呈现。王利芬的解读是:“一个人只能活一次,而且不可逆。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值得自己足够地去尊重。”
      博士笔试前一天晚上被王利芬列为有生以来所受最大的煎熬之一。“那时候心高气傲,就觉得我不上北大谁上啊?”因为太看重,就容忍不了失败,痛苦感也随之加倍。她失眠,爬起来吞了五粒安眠药,又全吐了出来,还是睡不着,最终一夜无眠,第二天奔赴考场,与命运“决一死战”。
      她赢了。
      对于北大,她终于不再是过客,可以见证银杏树春之萌发、夏之蓬勃、秋之静美、冬之凌厉,也在它们的四季变幻中完成自己的成长。
      找寻实现价值的方式
      三年博士研究生生涯,王利芬师从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谢冕教授,一边攻读文学评论,一边确立新的目标。她不会再去做老师。因此很多人质疑她读博士的理由,王利芬觉得,女孩子读博士很有好处。因为女孩子比较感性,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如男孩子天生的逻辑性比较强,她们更爱从经验出发、情感出发、感觉出发。博士论文要求具备分析能力,在大量纷繁复杂的事情中理出一条线索来,这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生命中每一个阶段的经历与争取,拼凑成了日后一个完整的人生架构。
      1994年,王利芬博士研究生毕业。
      在那个博士学位相当吃香的年代里,王利芬没去社科院,也拒绝留在北大,更不想去经商,她一心要找一个特别有挑战性的工作。正赶上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创办,王利芬投简历、参加笔试、面试,在两千多人中突围,成为当年央视招聘的26人中的一员。
      她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女博士,但她选择做一名普通记者——《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五年时间,三个知名栏目。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职业的起点,真正树立了职业理想,做真正的记者。“因为我觉得自已身上的气质与记者非常接近。再加上在这个栏目内似乎弥漫着一些理想主义色彩的东西,这些都与我这个文科大学生的精神特质十分接近。我觉得在这里找到了人生价值实现的方式,或者说我人生意义的某一个支点。”
      王利芬担任《新闻调查》编导兼出镜记者期间创下的纪录迄今无人打破:一年做了11期,每期时长45分钟的《新闻调查》。而央视一般编导一年也就能做四五个。
      惊人成绩的背后,也深藏着难为人知的困惑。   王利芬做节目好,部分得益于她对人的判断与解读。“我原来的专业是文学评论,看过很多长篇小说。文学作品也是在刻画人物,表现人生。在电视节目中我接触这么多优秀的人,我也是在观察他们的人生,他们怎样判断事物,怎样渡过自己的难关;观察他们怎样判断他人,怎样做出决策。应该说原来文学专业所学的都是非常有利于我的。你跟什么人同行,你就大概能够从什么人那里学到什么东西,这个是很重要的。”
      纠结也来源于此。在《新闻调查》的三年多的时间里,王利芬一路狂奔,看不到身边的人,好像还是校园里,只管埋头苦读,能得到好成绩就是好孩子。“我真可谓埋头拉车不问路,只懂得做事,不懂得做人,只懂得向前冲,不懂得两点之前的距离有时并不是直线最短。只懂自已的能力就是一切,就象一个考高分的高中生,不懂得即使有能力,让别人的感受不好也是一种没有能力的体现。”
      长于理性分析的王利芬,多年后这样总结那段日子。不知概括性的语言背后藏着多少无奈。
      梦想是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坚持
      调查记者做得风生水起,她却又转身离开。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行了十几年,经济改革是国家的主题,在全球经济浪潮裹挟之下,民众迫切了解中国社会的运转机制,那么要懂经济。跟时任台长赵化勇谈完之后,王利芬接手新栏目《对话》制片人,调入央视财经频道。
      当时整个栏目组只有一部电话,一个分机,四个人——两个主编,两个助导。只过了一年,王利芬就让《对话》成为了央视二套的王牌节目。她的秘诀之一是为《对话》打造的“81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负责到人,环环相扣,无缝对接,甚至连嘉宾喝水的茶杯由谁负责都具体到专人。2001年底,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台推广的四个典型经验中,其中之一就是《对话》的管理制度。
      而后是赴美一年,学习这个传媒大国的电视理念。一年后,她回来,根据《学徒将》的节目样式,带回《赢在中国》的创意理念。
      新的梦想在心中诞生,新的煎熬、妥协、适应、拼命同样随之而来。“做《赢在中国》的过程让我知道,一件事情如果知道了中间要吃的那些苦,你是不会开始,最后把它继续下去,是因为你已经不得不做了。”
      这是一段理想与现实契合度较高的时间,她说服了央视编委会三次开会讨论最终通过节目策划。王利芬又一次设计了自己的人生。不过她自己并不这么看,“看一个有智慧的人主要看他对一件事情的判断,而对一件中等事情的判断刚能打磨出这个人的对时代、对社会、对人性等等的全部智慧。而对于一个时代的感知则是智慧中不可缺少的,这也是生长其它智慧的基色。所以我总在吃力地弄清时代这条河流的走向,因为我们每一个人要么被它裹挟,要么被它搁浅,要么被它撞击,要么被它带着前行。”
      王利芬说,她自己也不例外,只是她在被裹挟前行之时,依然不忘自己的梦想。
      对《赢在中国》这个节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把握到了两个主题词,励志、创业。前者是中国人奋斗精神的承传,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后者是我们正在提倡的和谐社会保障,也是今天中国正在向商业社会推进过程中个人实现自我的最好舞台。有了这样上上下下的打量,我想将励志、创业作为我们主题的价值驱动,根据这个再来研发合适的电视表达方式。你看《赢在中国》,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看完之后有一种新的精神状态,对自己的生命有一种重新的审视和要求。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在起作用,我们完全变成一个正面的来励志,来激励你的人生,靠你的能力来实现你的梦想,
      这一次,她把自己圆梦的心得传递给了更多在路上的年轻人。
      优米网年度问答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一名网友向王利芬道出困惑:“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作为不甘平庸但有时却很无奈的‘80后’来说,怎样处理现实与内心理想间的冲突和矛盾?怎样让自己的价值观能在社会共同价值观基础上达到和谐状态?”
      王利芬回答:人的理想应看作是一个人的目标,人生目标的设立是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我没看到过任何人在人生青年时代就比较清晰地设立了人生目标,如果有也是大而化之的。设立之后,目标一定要与现实对接,与现实对接体现着全部的智慧,这个过程会有无数的不顺不适或者挫折,但是如果方法得当,人有悟性的话,会一点点接近目标的。
      离开央视,创办优米网,是王利芬最近一次修正轨迹。
      “我也本可以用提问来度过一生,来实现自我,但在中国有很多的事情并不是你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个人的力量在一个既定的而且需要无数年才能改变的环境和观念中显得真是无比的弱小。”
      王利芬位于东三环CBD核心区的办公室,放眼窗外,视野开阔,各式高楼,鳞次栉比,五颜六色,交相呼应;收回视线,满屋绿植,青葱盎然、舒适惬意。面前电脑,是优米网的页面,已经上传了近百位嘉宾的视频访谈。网站初步盈利,然而前方依然充满未知。王利芬享受着这种感觉:“我特别不想过一看人生就到底的生活。我宁可在一条未知的路上暴死,也不愿意在那条已知的特别清清楚楚的路上去安逸。”

    相关热词搜索: 可逆 把握 人生 王利芬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