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谈谈系统思维与科学发展观_谈谈科学发展观

    时间:2020-02-24 10:16:0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系统与系统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就是用系统思维来把握的。什么是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一种逻辑抽象能力,也可以称为整体观、全局观。系统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对事情全面思考,不只就事论事。是把想要达到的结果、实现该结果的过程、过程优化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研究。系统思维作用是很大的。

     比如,中国航天工业能有今天的辉煌,与老一辈航天人重视系统论、以系统论方法,筑牢工业体系的做法密切相关。因此,在资金紧、底子薄的国情下,我们走出了一条集约型、高效率的航天之路。

    系统思维也叫整体思维,这是一种含金量很高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工作来讲,非常有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伦敦美英后勤司令部的墙上,写着一首世界很著名的古老歌谣:

    因为一枚铁钉毁了一个马掌,

    因为一个马掌毁了一匹战马,

    因为一匹战马失去一位骑手,

    因为一位骑手输了一次战斗,

    因为一次战斗丢掉一场战役,

    因为一场战役亡了一个帝国。

    而这全部都是因为一枚马蹄铁钉引起的。这个段子我也是在网上找来的,但很有说服力。这首歌谣质朴而形象的说明了整体的重要性,精确的点出了要素与系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可是,系统思维,对于一个人来讲,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整体性思考能力常常会因为我们单项专业思考能力的强化而削弱。从心理学上讲,也就是说长期从事某一专业的人容易破坏整体性。这就需要有大局意识,就要把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融入整体、系统和大局中,才能使结果最大化。

     

    系统思维源远流长。说到这个话题,我们不得不回忆一下它的发展历史。

    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他在1952年发表“抗体系统论”,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确立这门科学学术地位的是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该书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之前,“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
       贝塔朗菲的系统观点,比“系统”内涵要丰富得多。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

    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

    同时认为,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正象人手在人体中它是劳动的器官,一旦将手从人体中砍下来,那时它将不再是劳动的器官了一样。
       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系统的类型。按人类干预的情况可划分自然系统、人工系统;
    按学科领域就可分成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和思维系统;
    按范围划分则有宏观系统、微观系统;
    按与环境的关系划分就有开放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按状态划分就有平衡系统、非平衡系统、近平衡系统、远平衡系统等等。此外还有大系统、小系统的相对区别。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需要。也就是说,研究系统的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直辖市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系统论的出现,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提出了新的思维方法,即系统思维。

    在贝塔朗菲提出系统论前,人们研究问题,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是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但是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而不胜任于对复杂问题的研究。

    正当传统分析方法束手无策的时候,系统分析方法却能站在时代前列,高屋建瓴,综观全局,别开生面地为现代复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思维方式。所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其他横断科学一起所提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人类的思维开拓新路,它们作为现代科学的新潮流,促进着各门科学的发展。

     

    二,系统思维与科学发展观

     

    人类思维模式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人类实践及其科学发展到今天,系统思维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思维模式。

    我个人认为,把系统思维运用到“政治经济领域”来,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关于政治经济领域的系统思维观点。

    我们党所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本质上属于一种系统思维范畴的发展观,这一思想不仅具有一般思维的系统特征,更具有以下思维的时代内涵与特点。

    1、开放性的发展。任何系统本质上都是一种开放性系统。只有在与外部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性过程中,系统才得以存在和发展。因此,把握对象、研究问题,必须要具有开放性思维。开放性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映了事物相互联系的观点,即把事物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的认识论维度。
        科学发展观就是始终把社会发展置于一个开放性视域来考察,以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和把握社会发展活动。进入全球化时代后,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都被纳入到现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也是如此。

    就我国社会发展而言,开放有两种含义,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的,“一是对外开放,二是对内搞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现实途径。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改革开放本质上是一致的。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开放性思维理念,以开放性思维方式来指导和研究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深化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程。

    2、人本性的关怀。与自然系统不同,社会发展系统是一种以人为主导因素所构建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相结合的复合型特殊系统。因此,社会发展系统的主体是人而不是物。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确定为社会发展的主体。

    “坚持以人为本”成为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思维特点。社会作为人的一切活动及其关系的现实总和,它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展示了作为主体的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发展时,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方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我们在理解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片面强调了生产力中物的因素,从而把社会的发展简单地理解归结为经济增长。科学发展观克服了旧的社会发展观缺陷,抓住了社会发展的人之目的与动力,从特定的思维向度统摄了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因。这无疑为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指导。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把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目的与动因,不断提高人民的素质,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把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建设为人才强国,从根本上培育我国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

    3、多样性的展示。任何现实的系统事物总是处在极其复杂的非线性联系状态之中,具有多种变化发展的向度性。复杂性是系统作为高级复杂事物所必然具有的本质特性。正是这种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内在地规定了其变化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和变化发展具体形式的差异性或多样性,从而赋予系统变化发展的内在活力与机制。复杂性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必须深入而具体地研究系统对象各种复杂的本质联系,从而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多维向度。社会发展无疑是一种系统的复杂过程。

    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应该树立多样性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虽然以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自己的思维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各具体领域和区域的发展是绝对均衡或整体划一的。相反,它认为社会各领域和区域发展的具体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并富有差异的,即所谓“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就我国社会系统构成来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各领域和各区域之间,诸如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农业与工业之间等等,其情况是极其复杂的,总的来说处在很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中,有着较大的差异。看不到这一点,就不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态度。因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把握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还应看到我国社会各区域发展具体形式与途径的多样性或差异性。

    4、整体性的协调。系统作为由各种构成因素相互联系的整体,总是在相互协调的状态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其自身构成因素的相互协调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协调是系统自身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系统维持自身有序发展的生存机制。在不平衡的无序过程中趋近或达到系统的有序目标,这是事物系统自身变化发展的特点,即“无序是有序之源”。科学发展观就是把我国社会发展视为一个政治与经济、经济与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相互协调、全面而持续发展的过程来考察。

    因此,我们在把握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方面的相互关系;
    不断协调其相互关系、促进其全面协调而持续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从而全面协调我国社会发展的各种关系,构建以人为中心,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文化、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统一,实现我国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的整体目标。

    5、有序性的调控。系统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序的规律性运动过程。但包含着人之主体因素在内的事物系统,其发展变化却离不开人的干预作用,即人作为主体因素的有序调控作用。社会系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的现实表现,其整体协调发展目标的价值实现离不开人作为主体因素而发挥的调控作用。人类自身活动体系中的诸方面因素及其关系的相互制约,构成了人类的自身活动规律即社会规律的内涵。因此,社会系统的发展作为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就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对自身活动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与自觉调控,以促进社会活动关系结构的不断优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可控制”这是社会系统发展的特点。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自觉调控意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社会各种复杂关系的认识与把握,对改革开放进程进行科学的“宏观控制”、“统筹兼顾”,以排除干扰、优化社会发展结构,从而对社会发展进行全面的自觉调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向前和谐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与思维特征。

    当前我国经济环境出现一些问题,用宏观控制就可以收到“可控”效果,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正确运用。现在我国把国内与国际作为两个大局,国际大局的可控性就值得研究,掌握其规律性,把握机遇,大胆开拓进取,一定会有所作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热词搜索: 科学发展观 谈谈 思维 系统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