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中国2018经济增长率【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动态比较研究】

    时间:2019-05-23 03:20:1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从面板数据的角度,对我国1989~2010年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我国31个省市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都表现为显著地正相关。总体来看,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对不同地区来说,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差异较大,促进作用最大的为东部地区,依次为中部、东北和西部。误差修正模型显示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并不如长期影响明显。因此,贯彻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促进经济协调增长,消除区域间经济差距。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水平;经济增长;误差修正;面板数据;协整检验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027-05
      
      The Dynamic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Panel Data
      NIE Hualin, HAN Yan, QIAN Li
      (School of Economic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nel data, this article conducts dynamic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from 1989 to 2010. It find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in China’s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Overall, there is the longterm stable cointegration, but for different regions, the promoting effects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are different, of which the largest is the eastern region, followed by central, northeast and west. Error correction model shows that shortterm impact of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s less obvious than longterm effects. Therefore, implementing the reform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will help improve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promote coordinated economic growth, and eliminate the economic disparities between regions.Key words: thf level of urbanization; economic growth; error correction; panel data; cointegration tests
      
       一、引言
      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统计数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是反映各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之一。目前,理论界关于城市化水平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国内学者先后提出了空间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城市化等综合测度指标[1]。本文选取人口城市化水平为研究对象,试图考察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过程来看,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无论就国家或地区而言,都同其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能相应地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否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2]。国内外研究证明人均收入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之间具有正相关性(Fay和Opal,2000;Jones和Kone,1996;Lemelin和Polese ,1995 ,Tolley和Thoma,1987)[3]。近年来,[JP3]关于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大致有:
      (1)经济增长对人口城市化水平的促进作用。工业化导致了工业和服务部门产出的上升,而这些部门对土地的占用比农业部门要节约得多,于是大量企业聚集在城市地区(Mills和Becker ,1986)。库兹涅茨(1991)等经济学家及大多数人口学家认为,城市化是由工业化引起的、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空间地域人口分布不断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伴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经济结构也会发生一系列的转变:一是工业化,二是城市化。Black和Henderson (1999)指出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地方化信息与知识外溢有利于产业聚集与人力资本积累,进而促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推进城市化。Fujita和Thisse (2002)认为聚集可以看作经济增长的地方化效应。此外,运输成本的降低及通勤成本的节约是经济活动聚集的重要驱动力(Murata和Thisse ,2005)。Polese(2006)指出,城市化及经济增长是生产率及收入水平长期持续增长的自然结果。经济增长引致城市化水平提高已经被众多经济理论所解释。
      (2)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反作用。Jacobs(1969,1984)认为城市是最基本的经济组织,并指出发展是一个连续的经济提升过程。随着对知识外溢和技术创新的重视,城市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克鲁克曼(2000)在新经济地理模型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和报酬递增的假设下将外部性内生化,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人口和经济集中使得经济活动利用相互间技术和金钱的外部性,提高生产率,带动资本形成,推动经济增长。新古典经济学利用超边际分析工具建立起简化的城市化模型,认为城市化导致分工进一步深化,形成专业化经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增长(杨小凯、张永生,2000)。1999和2000年的世界发展报告考察了大量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过程后,指出城市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消除贫穷的重要途径和措施[4]。张颖、赵民(2004)通过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全国总体城市化水平的影响,证明了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边际带动作用递减,进而得出了区域间的发展差异程度过大会导致全国总体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的结论。Sato和Yamamoto (2005) 利用不同地区的历史数据,发现城市化通过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使得人口转换呈现倒U形,进而影响经济发展。谭雪兰(2005)从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效应理论入手,总结了城市化区域发展效应发挥的障碍因素主要是区域支撑能力和区域城镇体系结构。
      综上所述,经济的增长、产业聚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等因素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经济的增长为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对经济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两者促进关系明显。但是,这种关系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5]。因而,研究经济增长差异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就十分必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及误差修正模型最终量化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面板模型说明
      根据数据的特点,本文采取面板数据来解决样本容量小的问题。相较于横截面数据或是时间序列数据,面板数据含有横截面、时间和指标三维信息,可以构造更为真实的行为方程。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来全面考察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为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和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供实证依据[6]。
      (一)变量选取
      1.经济增长。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经济总量的提高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反映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选取人均实际GDP来衡量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由于获得的统计数据是名义GDP,因此对数据做如下调整:以1989年的不变价格对各省从1989~2009年的名义GDP进行调整,得出当年各省的实际GDP再除以年末人口数,得到人均实际GDP,并对数据取对数,以消除观测数据的异方差,用LnPGDPit表示。
       2.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对于城市化水平的衡量,目前主要有两种口径:一是用非农产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二是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一方面,中国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统计数据的限制,无法找到各地区完整的非农产业人口,因此,用城镇人口比重这个通用指标来衡量中国城市化水平,并取对数,用LnURBit表示[7]。
      本文结合以往文献中建立的模型及实际情况,建立以下实证模型:
      Ln PGDPit=αit+βitLnURBit+εit(1)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方法,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
      [ZW(DYB]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本文的时间跨度为1989~2010年,其中1989~1998年的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1998~2010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计量方法说明
       本文采用LLC检验及IPS检验来验证数据的平稳性,采用Pedroni检验来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8]。具体方法如下:
       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1)LLC检验
       Levin和Lin(1992)用一个滞后的一阶差分作ADF检验。原假设H0:ρi对所有i,备择假设Hi:ρi    (四)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弥补协整关系这种长期静态模型的缺点,通过短期动态模型来反映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机制[15]。建立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得到ECMt-1=lnURBt-1-0.7137-0.3369LnPGDPt-1,检验结果表明误差修正模型拟合效果较好,模型估计结果如表5。
      从表5可知,长期均衡对人均GDP和城市化水平短期波动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说明误差修正起到重要作用。LnURBit和LnPGDPit两个方程的误差修正项系数即调整系数分别为-0.1391和0.072,表明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均衡关系呈现一种反向修正的机制,但经济增长对均衡关系表现为正向促进。由结果可以看出误差修正对于人口城市化水平的短期波动具有更为显著的调整力度。
      (五)空间比较研究
      为了更清楚、直观地说明各个经济区域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对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模型估计,利用OLS估计法,得到最终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图1可知,四大经济区域的方程系数都通过显著性检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依旧是东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方程系数超过了东北地区位于第二位,西部地区相较于其他三大经济区域方程系数较低,表明在西部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含义
      通过对1989~2010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笔者得到以下结论:
      (一)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正效应
      根据全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模型显示,方程系数均为正数,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能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会促进经济的发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收入水平、受教育机会、[基础设施等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各省市的系数大小差距较大,这也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二)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总体而言,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快,如东部地区。而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一定会受到制约,如西部地区。因此,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做好户籍制度改革。目前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将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分开管理,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力资源在区域间的充分流动与优化配置,造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
       (三)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之间的短期影响不如长期影响明显
      误差修正模型显示,方程系数为0.34,较长期协整回归方程中的系数0.54要小,这说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更为显著。短期内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能充分显现;但从长期角度来看,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能够引发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聚,从而引发产业结构的改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并聚集,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四)不同省市之间人口城市化水平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差异较大
      模型显示,协整方程系数最高的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北上广”,而是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的江苏等5省。对于经济发展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区域来说,城市化的提高使得城市的扩散效应和辐射效应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创新溢出效应也能很好体现,市场分割使城市化交易费用降低,这些因素导致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增强。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城市化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处于较低发展阶段时,物质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城市化的聚集效应不能
      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改革户籍制度,消除体制障碍,统一城乡户口,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市场化,最终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欧名豪,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研究[J].2004(9):408-411.
      [2]曹裕,等.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J].统计研究 ,2010 (3).
      [3][毛新雅,王桂新.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入迁及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J].市场人口与分析,2006(12).
      [4]World Bank. Sharing Rising Incomes-Disparities in China[M]. 1997 (38): 45-49.
      [5]Fishman A, A Simhon.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equality and Growth[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2(7): 117-136.
      [6]Chen, Aimin. Urbanization and Disparities in China: Challenges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J].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2(13).
      [7]张世银,周加来.城市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析[J].技术经济,2007(3).
      [8]高铁梅.计量分析方法与建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9]Tsui Kai-yuen. Decomposition of 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y[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1993(17): 600-627.
      [10]刘耀彬.中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J] .财经研究,2007(11).
      [11]Barro R事J.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 A Cross Country Empirical Study[M]. MIT Press, 1997.
      [12]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 .浙江工商大学,2008.
      [13]袁海.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分析[C].第二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2008.
      [14]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 .经济研究,2004(6).
      [15]Persson, Torsten,Guido Tabellin. Is Inequality Harmful for Growth? Theory and Evidenc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 600-621.
      (责任编辑:辜 萍)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增长 化与 面板 我国人口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