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浅论《红楼梦》的古典技法对张爱玲作品的影响|张爱玲红楼梦

    时间:2019-05-14 03:20:4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张爱玲受到《红楼梦》的影响很深,这在她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痕迹。单就写作技法这方面来看,张爱玲主要继承了《红楼梦》的这样几个技法:崇尚简约的行文风格,并在行文中插入很多夹缝文章;“以一奉十”的写作框架;塑造人物的手法,包括形象上的白描和独具个性的语言。由于张爱玲是位现代作家,她对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借鉴是很灵活的,而且融合了现代的技法,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学风貌。
      关键词:简约 夹缝文章 以一奉十 白描 语言
      
      一、崇尚简约和擅写“夹缝文章”
      张爱玲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并且在创作中借鉴运用了这种传统手法,使作品具有很高的浓度,这与《红楼梦》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她曾经不乏幽默地说:“我大概是中了古文的毒,培根的散文最记得这一句:‘简短是隽语的灵魂’,不过认为不限于隽语,所以一个字看得有笆斗大,能省一个字也是好的。”[1](《红楼梦魇》序言)这种“能省一个字也是好的”、“字比笆斗大”的思想意识贯穿她所有的文学作品。她又说:“但是就连自古以来崇尚简略的中国,也还没有像他(指《海上花》)这样简无可简,跟西方小说的传统刚巧背道而驰。他们向来是解释不厌其详的。……他们(指西方读者)又没看惯夹缝文章,有时候简直需要个金圣叹逐句夹评夹注。”[2](《忆胡适之》)
      《红楼梦》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即便是在一个段落中也包含着远远超过这个段落的信息量。而且曹雪芹基本上不对人物的性格做正面的评价,而是通过对人物的客观行为的描写间接传达出来的。这个传统令张爱玲痴迷不已。她也喜欢用简短而浓密的字词段落描写人物和场景,比如《金锁记》,这是学《红楼梦》学得最像的一篇中篇小说。看开篇不久的一段“晨省”,在不到一千字的篇幅中,心理扭曲、嚣张跋扈的七巧,娇羞腼腆的闺中女子姜云泽,温柔退守的兰仙,亲切和顺的玳珍,颓唐懒散的姜济泽,这些封建没落家庭中的贵族人物有条不紊地纷纷亮相,一人一副声口,一人一种神采,给人很强烈的时代感和审美感,体现着张爱玲驾御语言的超凡能力。
      短短一段人物亮相,里面就蕴藏着这么多信息,这是中国古典技法的高超之处,是足以在国际上引以为傲的。这些信息就是张爱玲所指的“夹缝文章”——隐藏在文本中间的、需要读者深入挖掘的文字。西方作家和读者都不耐烦这种“夹缝文章”,他们通常是把我们中国作家隐藏起来的信息直接写出来、读出来。西方文艺自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就文学阅读的科学性和趣味性而言,写“夹缝文章”不但是高明的,甚至是必要的。德国接受美学理论家伊塞尔认为,正是文本中那些需要读者“以揣度加以填充的地方”,把读者“牵涉到事件中,一提供未言部分的意义。所言部分只是作为未言部分的参考而有意义……而由于未言部分在读者想象中成活,所言部分也就‘扩大’,比原来有较多的含义:甚至琐碎的小事也深刻得惊人。”[3]“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以一奉十的写作框架
      张爱铃在谈及自己的另一篇得意之作《倾城之恋》时,她说:“写《倾城之恋》,当时的心理我还记得很清楚。除了我所要表现的那苍凉的人生的情义,此外我要人家要什么有什么;华美的罗曼斯,对白,颜色,诗意,连‘意识’都给预备下了:(就像要堵住人的嘴)艰苦的环境中应有的自觉……”[4]
      她之所以会做出这种努力,也是受了《红楼梦》很大的影响。她又说:“像《红楼梦》,大多数人于一生之中总看过好几遍。就我自己说,八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只看见一点热闹,以后每隔三四年读一次,逐渐得到人物故事的轮廓、风格、笔触,每次的印象各各不同。现在再看,只看见人与人之间感应的烦恼。——个人的欣赏能力有限,而《红楼梦》永远是‘要一奉十’的。”[5]
      《红楼梦》的博大精深给了她一生的新鲜感,她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因此,她从中受到启发,在自己的创作中力求做到“要一奉十”,使欣赏角度各不相同的读者可以获得各自喜欢的东西。这也是张爱玲的作品能够满足不同水平的读者的阅读口味的主要原因。《红楼梦》是雅俗共赏的,张爱玲也力图向曹雪芹学习,这是她一生的创作目标。
      三、塑造人物的两个重要手法
      《红楼梦》的迷人之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活的艺术形象,而对于这些人物的描写,曹雪芹基本上采用白描的手法,另外就是给每个人物都安排一种独具特色的语言——用古代批评术语来说,应该叫“声吻”,或“声口”。张爱玲塑造人物也在很大程度上倚重这两种技法,在她的作品中有很明显的痕迹。比如在《金锁记》中,关于曹七巧的亮相,就让人联想起王熙凤的亮相:
      “那曹七巧且不坐下,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雪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的头!谁教我的窗户冲着后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那位眼看是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妇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6]
      曹七巧的鲜明个性和外在特点被张爱玲写得玲珑剔透,恰如其分,如在目前。这都有赖于对《红楼梦》的借鉴。《红楼梦》中的人物语言习惯被张爱玲灵活自然地运用到了20世纪初的老上海贵族之家,这也可以看做是她对曹雪芹的一种缅怀和致敬。
      
      注释:
      [1]《红楼梦魇》.张爱玲著.第2页.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2]《张爱玲1945年后的作品》.第47页.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3][德] 伊塞尔:《文本的读者》.见蒋孔阳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8页。
      [4]《张爱玲1944年作品 散文卷》.第112页.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5]《张爱玲1944年作品 散文卷》.第69页.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6]《张爱玲1944年作品 小说卷》.第23页.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典藏全集》,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2] [德] 伊塞尔:《文本的读者》,见蒋孔阳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相关热词搜索: 红楼梦 技法 古典 影响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