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浅谈新与旧“共存”,氛围的营造】营造氛围

    时间:2019-05-08 03:18:1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三大悲惨事件之一的南京大屠杀,即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南京之后,在南京市区及郊区对中国人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烧杀、抢掠等暴虐行为,给中国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屈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正是南京市人民政府为悼念在南京大屠杀遇难的30万同胞而专门设立和建造的纪念型博物馆建筑及青少年主题爱国教育基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城西南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之上。原有建筑由齐康教授主持并设计,于1985年建成。1995年、2005年南京政府决定对原有建筑进行再次扩建,2007年扩建工程竣工并向公众开放。现纪念馆占地约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纪念馆、纪念公园两大部分。
      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实地考察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设计师是如何将原有纪念馆的建筑与扩建后的建筑进行有机的联系,和谐共存?同时,又如何利用形、色、质、尺等设计方法营造纪念性建筑的独特的空间氛围与空间气质?这等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与研究。
      
       新与旧的“共存”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整体如一个巨大的三角体,斜插入地面,扩建的新纪念馆埋藏于地下,而原有纪念馆的建筑则分布在地上,有效的利用和结合“刀型”的地形条件,使新建筑与旧建筑有机融合,巧妙相连。纪念馆整体建筑由西向东逐渐增高,建筑屋顶作为倾斜的纪念广场(如图1),充分利用上层空间界面与地形地貌的联系,既尊重了场所精神,又突出了新馆建筑的个性,同时在视觉上减轻了原有纪念馆体量的厚重感。总平面上形成“一轴、三心、五段”,使得纪念馆在整体布局上达到和谐统一:一轴指的是整体的游览路线即空间序列,三心指的是新建建筑、万人坑遗址和冥思厅三个主题空间,五段指的是主入口部分、纪念广场、遗址花园、祭场和和平公园。从游览路线和空间序列上看,纪念馆是由新建场馆开始游览,通过“死亡之庭”——铺垫和发展,渐渐进入高潮——“万人坑”遗址,由和平公园作为整个游览的序幕和尾声。从建筑体量上看,采用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新旧建筑沿轴线,由东向西逐渐减小。中间部分的旧建筑连贯密集分布,两侧开阔,东侧竖向高起,西侧平缓低落,达到起承转合的统一。从建筑外部空间上看,新建场馆是由斜向的纪念广场作为外部规划的开始,空间序列的开端以一种震撼人心、无限悲凉的方式,引起参与者的共鸣。同时, 纪念广场的整体设计以“粗狂、开放”的设计手法,慢慢收缩。中间部分的处理方法是以“死亡之庭”轻、小体量的旧建筑以点状方式分布在轴线之上,以和平公园作为结束,达到一种由“开——合”的过渡意境。这种空间序列、功能组织安排引人入胜,使得参与者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沉重、压抑的空间氛围。
       氛围营造
      纪念馆本身是为了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像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样的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氛围营造往往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通过各种设计元素、设计方法去诠释其特定的情感内涵又是设计的一大难点。通过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参观旅游,从入口至出口这一空间序列的巧妙组织,把“生与死”这一凝重的情感话题诉说得淋漓尽致,以一种非语言的方式发挥到极致。
      从色彩上说,整体建筑以灰色为主色调,绿色作为副色调的外部环境色彩,就有效地表达了对于“死的灰暗”与“生的活力”这一情感对比。灰色粗造的混凝土建筑表皮,灰色的各种造型的雕塑,灰色的石子铺装等各种不同深浅程度建构了纪念馆凝重而又悲伤的建筑空间的氛围。而不同色调的绿色植物,如橡树、榉树、槭树等,即给予死者死的安宁,亦给予生人生的希望。同时,在内部环境的氛围营造中,主要以昏暗的黑色基调为主,配以各色灯光的明暗变化,给人以凝重的、静思的精神压迫。让人深切的体会到当时人的精神、情感的绝望而恐惧、悲伤的心理变化。再则,从造型上来看,单从新馆的建筑外形如一把巨型的利剑插入地下来说,就好像插入人心底的痛楚,尖锐的造型,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压迫,就像入口处雕塑“冤魂的呐喊”一般,使人在游览开始就感受到受难者无助的绝望。而高过人视线的倾斜的墙面、粗造的缓坡等等,则更加展现了纪念馆空间氛围。同时,在纪念馆内部,建筑深入地下,自由式的展厅布局,各种悲惨的场景再现,或实体或影像或陈列或意境。冥思厅中,整体昏暗的空间,数千支蜡烛悬浮水面,两侧磨光的花岗石墙面使得厅内点点火光,忽明忽暗,好似死者的魂魄飘忽空中(如图2)。而就是通过种种手法的穿插运用,使得空间氛围营造出悼念悲痛的场所精神。新建展馆的中庭部分,整个墙面利用“受难者的档案”的设计方式,用具象化的手法表达受难者的数量的同时,给参观者视觉和情感上的精神压迫(如图3)。而从中穿插的狭窄的天桥,通透的玻璃墙面,给人一种穿越时空,游走于历史长河之中的幻想。纪念馆内大型的雕塑群(具象的再现了各种受难者的造型),原有的十字架,景观墙等都点明了纪念馆的场景氛围。最终在序曲结尾——和平公园,平和而肃穆氛围,大量的植物点缀,软化纪念馆给人凝重而悲伤的氛围,将人们带入和平的世界。通过水延伸,延伸至和平女神像前,给人以希望与宁静。而这一系列由东到西的空间引导,情感上从悲伤到平和的转变,在纪念馆内也得到充分的演绎和诠释。
      
       结语
      纪念性建筑是一类特殊的建筑,代表了对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的记忆,承载着历史的延续和未来的展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个设计,蕴含了大量的历史记忆以及国人沉重的情感,这个设计充分诠释了新与旧、历史与未来“共存”空间氛围、利用现代的手法,重现历史、表达情感。在现如今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时代所不能磨灭的痕迹。
      
      
      【参考文献】
      1.何镜堂,倪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构思【J】.建筑学报,2005,9:27-30
      2.何镜堂,倪阳,刘宇波. 突出遗址主题营造纪念场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设计体会【J】.建筑学报,2008,3:10-17
      3.董谦. 青松翠柏慰亡灵白鸽玉女祈和平——浅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室外景观的处理【J】.现代城市研究,2008,9:79-81
      个人简历
      武阳阳 (1987—),女,河南省郑州市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2010级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景观艺术设计方法与理论方向研究),导师:史明。
      
      
      

    相关热词搜索: 共存 浅谈 营造 氛围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