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现状及对策的思考_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9-02-18 03:26:1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作为高校基础公共课的大学语文,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本文对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思考,从高等教育功能的缺失等方面阐述了造成大学语文“尴尬”现状的原因,并提出大学语文课程在全面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化教学改革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大学语文 现状 人文素养教育 教学改革
      
      一、《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现状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也日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但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状况却很不乐观。有的高职院校尚未开设《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即便是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高职高专院校,也最多只是当作是执行教学计划的替补,只是供语文爱好者的“选修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授课内容等尚未有统一明确的认识,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语文》各授其课、目标不明确,导致了某些高校管理教学者和学生对《大学语文》存在意义的怀疑。另一方面社会的市场环境、就业状况给学生的培养、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高职高专院校特别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制三年,课程十分紧张,学校不得不压缩课时,对一些公共课程能减就减,能缩就缩,其中《大学语文》几乎处境最艰难。“两课”有红头文件的地位,英语有四六级考试的压力,计算机也有等级证的就业优势,唯有《大学语文》没有证书的吸引力,没有制度的限制,所以课时一再被压,难以保证授课质量和教学目标。
      二、《大学语文》课程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素养,建筑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大学语文精选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而这些不同体裁的艺术珍品都极富审美特性,有着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感情。教师只要能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分析这些作品,并当作艺术品来鉴赏,就能激发起学生心灵中美好情感的浪花,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从而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审美情趣。审美眼光和品位的养成,有利于他们开阔专业视野。文学艺术的感染熏陶,使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方式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引导他们自觉地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科学研究之中。一个优秀的建筑师只有提高审美眼光,净化、纯洁心灵,才能创造出精品,成为建筑大师。
      (二)大学语文能启发思维,丰富想象,促进专业学习。
      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具有实证性的“真”,可能叫人疑虑摇头,漠然置之;而虚无缥缈的“假”,却可能叫人痛哭欢歌,情不自禁。这就是艺术想象的魔力。李白正因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才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绝唱。文学作品中的这种想象力,有利于启发接受者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古今中外,大凡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深厚的语文功底。华罗庚的数学著作极富文彩,诗作也感人肺腑;贝尔写过诗歌、戏剧等多种文学作品。而建筑师也正籍着飘忽无涯的想象,创造出像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样奇丽的建筑作品。大量的科技史料证明,在知识创新、技创新中,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主要依赖于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因此,培育建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对遣词造句能力乃至思维都是一种极好的训练。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
      (一) 根据市场和专业需求,改革教学内容。
      在强调高职教育要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今天,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必须考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不同专业技能需求,适当调整《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体现高职《大学语文》特色。
      (二)互动、开放的授课方式。
      以往的《大学语文》课堂往往给人留下沉闷枯燥的印象,老师讲、学生记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必须改变《大学语文》课的授课方式。互动的授课就要求教师必须打破常规的教学思维。比如,在讲授一些戏剧作品时就可以选择摆脱纯文字内容的阐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和学生一起排演情景剧。开放的授课方式,需要教师在日常点滴的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引导与启发,让学生真正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学习的态度,敢于质疑,具有一定的批判性、创造性。如在分析课文的时候,除了课本上的分析外,还可以介绍一些别家之言或是教师自己的不同理解,鼓励学生不要盲从他人之说、要敢于质疑和批判,提出不同的意见,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就达到了《大学语文》课的教学目的。
      (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手段。
      目前广泛流行的标准化试卷考核,仅以分数的高低来检测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有失偏颇。
      《大学语文》要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手段,构建开放式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考试内容上,变知识考核为主为能力考核为主,关注学习结构更注重学习过程,要把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全面考核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检测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学生的最后成绩评定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期中测试和课外实践活动,如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调查和评述。在考试形式上,采取开闭卷结合、口笔试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论文设计与答辩式结合等方式,力求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高职高专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的,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绝对不容忽视的,这需要从事这门课程教学与研究的教育者孜孜不倦的探索、改革,从而使这么学科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萃英,赵凤平,面向新世纪人文素质教育研究[M],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2]尹文彬,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问题的思考[J],新余高专学报,2009,(10)
      [3]朱云,《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与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提升[J],语文学刊,2009,(11)

    相关热词搜索: 对策 现状及 大学语文 思考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