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文章 > 正文

    离我们远去的那些事儿 我们班那些事儿600字

    时间:2019-01-07 03:24:35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对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我们来说,改革开放30年,是一排一排令人振奋的数字和庄严肃穆的大事表。但不应该仅仅如此。   30年间,从我们的祖国到我们的小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从身边开始搜寻这些变化的踪迹,和经历改革的长辈一同打开回忆:煤油灯、小人书、粮本粮票、的确良衬衣、电报……那些渐渐淡出我们生活的事物,那些零落的记忆,见证和记录了那段历史,把这些记忆用30年改革开放的红线串起,然后,我们共同收藏。
      
      女生邓环瑶的搜寻:墙上的杏花――煤油灯
      
      读到一首儿童诗,讲的是两个孩子是邻居,在贫困年代,为了节省煤油,两家的隔墙上挖通一个洞,点燃一盏煤油灯,这家和那家的孩子面对着面,都在这盏煤油灯微弱的灯光下做作业、温书。诗歌里,把这盏煤油灯比喻成一支出墙的杏花……我还记得那首诗的名字――《出墙的杏花》。
      “这首诗的意境好美……”我感叹着,爸爸却说那是因为你们这一代人,习惯了在灯火通明下写字看电脑,没有感受过六七十年代农村的夜晚。
      那是没有电的夜晚。有月亮或是星星还好,可以借着朦胧的光走路、玩耍,但是月黑风高的夜晚,真正是伸手不见五指,就只能围坐在火塘旁――煤油金贵,不做正事的话,家里是不允许点煤油灯的。
      后来大家响应号召,在当地修建小型水电站,我每天放学后都跑到工地上和大人一起挖渠道、抬土方,大人们是为了能用上电,而我,更是为了能攒上几毛钱的零花钱。上世纪70年初,水电站修好,家里用上电了,但小水电站的负载有限,电压不稳,灯泡发出的光暗黄微弱,被你奶奶形容成一朵南瓜花,在这样的灯光下写作业,眼睛总是累得酸痛酸痛的。就这样而且还经常来一会就停电,电费也贵。若是到了枯水季节,根本就用不上电,只能守着架好的电线灯泡,点煤油灯。那豆大的火苗,冒着黑烟,连一小间屋子都照不亮,看书写作业时不得不凑得很近,等学习完,也熏了一脸的黑烟。
      听完老爸一番话,我吐吐舌头,没电的日子可是真难捱。上次小区线路出故障,停了两个小时电,可我却感觉那么漫长,既不能看电视玩电脑,也不能看书,无聊得不知道做什么好。
      改革开放30年,正是中国电力崛起的30年。30年前,人们把煤油灯当成照明工具,从凭证供应煤油,到集资办电,再到同网同价……电力充足了,但节能省电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男生曲东的搜寻:小人书,黑白读图时代
      
      小叔收藏了很多小人书,也叫连环画,有上千册:《兴唐传》、《杨家将》、《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小人书的故事既有文学名著、传统评书,也有革命斗争故事。
      1972年出生的小叔说,就是这些标价一毛两毛钱的小人书,充实着他的童年时光。
      “在我读小学时,一本连环画的价钱是一毛到两毛钱,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是很贵的,因为当时大人的工资普遍很低,应付了一家人的吃穿用,余不下什么闲钱给我零花。为了能有钱买连环画,我和你爸爸就趁着假期和周末,在电影院门口练摊出租自己的连环画。
      “我们在地上铺一张塑料布,把自己的连环画放在塑料布上,等着别人租去看,一本的‘阅读费’是1分钱,稍好的连环画一本‘阅读费’要两分钱,一天下来竟也赚到3毛钱。那可是我人生掘到的第一桶金,再用这钱去买新的连环画……
      “80年代是连环画最盛行的时期,那时刚刚改革开放,以前没有娱乐书籍可看,一下子解禁,出版了不少图书,其中也包括连环画,人人都像饥饿者扑在面包上一样,废寝忘食地看书。不仅我们孩子爱看,很多成人也成了连环画的忠实读者。当时武打类的最畅销,比较著名的有《霍元甲》、《陈真》。”
      “可惜,你的小人书早就不流行了,现在谁还看这黑白配图的连环画啊,小娃娃有彩色插图的童话书,还有迪尼斯的动画片……”我忍不住打击小叔。
      “是啊,现在你们这些孩子们真幸福,有那么丰富多彩的书可以读,不用再看黑白的连环画了。”小叔感叹道,“1985年以后,连环画开始走下坡路,90年代,连环画退出图书市场,成了我这样发烧友的收藏品。”
      六七十年代只有语录书可读,80年代见书就读,如今――你可以读魔幻、文史、心理、励志,可以选择是读图还是下载电子书籍。 30年来,阅读从内容到方式越来越丰富。
      
      女生周琴的搜寻:有一种证叫粮本
      
      在家里老式柜子抽屉的角落里,我发现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印着“粮食供应证”。妈妈看到了,漫不经心地说:“这个啊,早没用了的,不过,在七八十年代,它可是城里人一家生活的‘命根子’。”
      “命根子?有这么夸张么?”我好奇地问了一句,妈妈的回答很肯定――
      “你别小看这小小薄薄的小册子,那时候,凭它才能买到吃的东西,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用它,可以买到猪肉、豆油、米面、啤酒等,米面还分粗粮和细粮,粗粮包括玉米面、高粮米等,细粮则是小麦面、大米,还有黑面粉。按照各家各户人口的数量和年龄的大小分配斤数,家里如果大男生多的话,还真不太够呢。还有粮票,分地方粮票和全国通用粮票,去外地出差或走亲戚必须要带全国粮票,粮票必须要去粮店用粮证办理,办多少斤粮票,要扣除相应的粮食定量噢,如果省下粮票,还可以换塑料盆呢。”
      “没有粮本粮票,拿钱买东西不行么?”
      “当然不行!”“为什么啊?”“那时候商品短缺,必须限量供应啊。直到80年代,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粮食市场开放了,粮票、粮证的宝座开始逐渐发生动摇,有的饭店、商店出售食品时,由必须使用粮票,转变为‘没粮票可多花点钱替代’;如果没有粮证可以买议价粮, 1993年后,粮票和这个小本本,才终于退出了我们的生活。”
      以前购物,买的都是生活必需品,而且要凭票凭证,粮票油票肉票布票副食本,如今,这些票证都已成了纪念品。现在购物,可以在真实的商店和市场,也可以足不出户在网络购买,它变成了人们一种生活休闲方式。
      
      男生古萧萧搜寻:爷爷租住的老房子
      
      在一本家庭老相册里,我看到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爷爷站在一排破旧低矮的房子前。
      爷爷说,照片上他身后的那排旧房子中的一间,就是他、奶奶和四个孩子的家。
      改革开放前,住房十分紧张,厂里没有条件分房,爷爷一家六口人只好租了这间二十平米的平房。“平房是用土坯修的,很简陋。墙是用土块砌的,土经常掉下来落在我们的头上。一家六口人挤在里面睡觉、吃饭,孩子还要写作业,根本就转不开身,平时,你爸爸只好跑到同学家去写作业。家里来客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只好站着聊天。到了冬天,由于房子的密封性很差,一家人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唉,那样的情形,现在你这样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肯定想象不出来。”
      爸爸在一旁说:“还记得电影《没事偷着乐》吗?里面一家老少挤在一间屋子里,要住上下铺;一大早起来,居民要排队抢着上厕所;为了子女结婚,只能在自家院子里加盖屋里长着大树的小房……我们住在老房子里的生活,就跟电影里描述的差不多。”
      1981年,厂盖起了第一栋家属楼,爷爷分到了一套楼房,60多平米,6楼,全家人终于有了一个舒舒服服睡觉的地方。后来,姑姑、爸爸和两个叔叔相继都成了家,一个个搬了出去,住上了花园洋房,大家商量着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凑钱给他们买了一套电梯公寓。爷爷说,人家是岁数越大住的楼层越低,我现在,反过来啦。
      30年来,人们居住的房子在不断变化: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狭窄黑暗到宽敞明亮,从冬冷夏热到冬暖夏凉,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优其屋……
      
      女生余艳搜寻:小资情调的确良
      
      为了给灾区捐赠过冬的棉被和大衣,妈妈翻箱倒柜,在一个被遗忘的箱子,翻出了一件的确良衬衣。在如今的我看来,那衬衣无论从款式还是质地,就一个字“土”!妈妈却说,在上世纪70年代,能穿上一件这样的衬衣,绝对是“洋气”的象征。
      在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绿军装,武装带、语录包一统天下,站在大街上放眼望去,全是一片死气沉沉的绿、蓝、黑、灰,直到市面上出现了这种新的布料――的确良。
      它笔挺、顺滑,颜色鲜亮,立刻俘虏了那个年代一颗颗爱美的心,满足了人们的“小资情调”。那时候,男孩子的标准形象是脚踏一双白球鞋,穿条蓝布裤,套件缎面般软滑的的确良。最会装扮的姑娘则穿质地是的确良的白裙子,为防止“走光”,里面又套上一层“衬裙”,走起路来裙角飞扬。
      “80年代,街上又流行起喇叭裤,蝙蝠衫、蛤蟆镜、健美裤,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放映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穿着色彩鲜亮裙子的女孩子。那时候啊,流行就是一股风,刮来的时候,谁都跟着追。”
      “啊,那岂不是人人都撞衫?”我惊叹道,妈妈拍了一下我的头说,“对啊,哪像现在的你们,追求的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
      70年代千篇一律的军装中山服,80年代人们一阵风地赶时髦,90年代讲究品牌和质地,21世纪个性才是王道。30年服装的变奏,记录着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变迁。
      
      男生邹小龙:装点门面的永久牌自行车
      
      在爷爷奶奶家的老相册里,翻到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是还没有窜个儿的爸爸,不合时宜地推着一辆大轱辘的自行车,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神气。我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回家取笑爸爸,爸爸讲起了关于照片里那辆永久牌自行车的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许多东西是凭票供应的,而永久牌自行车是‘名牌’,要想得到一张‘永久票’非常非常难。你爷爷托关系才买到了永久牌自行车的全部配件。”
      “哇,听说过组装电脑,没听说过组装自行车!”我忍不住插嘴说。
      “那之后的几个夜晚,我和你大伯都非常自觉地主动完成功课,然后围聚在那40W的灯光下看你爷爷组装自行车,想到不久后,我们家就要拥有全村最漂亮的永久牌自行车,我们的兴奋劲不亚于过年。终于装好了最后一个零件,那闪着光的新车几乎可以用光芒四射来形容。你奶奶给车座垫做了个套子,而我帮着你爷爷把三角架包上了塑料薄膜,怕我们的新车油漆外出时候碰掉。
      “这辆车既是我们家的‘门面’,又是家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你爷爷骑着它上下班,带我们走亲戚,看病……这辆自行车是重磅的,从当年我们住的老房子搬出搬进非常麻烦,我和你大伯总是自告奋勇地帮忙抬。
      “那时候,村里的婚嫁喜事都是用自行车接新娘的。谁结婚就到处借自行车,好一点的车往往成为抢手货。我们家的自行车自然被频频借走接新娘,有时候甚至还要提前预订。”
      如今,30多年过去了,爷爷早已银发满头,参加了老年骑游队,换了轻便的“捷安特”,爸爸也从那个青涩少年变成了年近40的发福中年人,他的座骑早就鸟枪换炮,先是换了摩托,又换了私家小汽车。
      “不过,爸爸你上班真该骑车而不是开车,这样,才有望甩掉你肚子上的游泳圈!”我笑嘻嘻地说,爸爸摸着他鼓起的肚皮,也笑了。
      出门骑自行车、挤公交车、骑摩托车、乘地铁、开小汽车,再到打“飞的”、坐磁悬浮列车,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和途径多样化,交通海陆空全面立体覆盖,地球正在变小。
      
      男生石戈搜寻:一台数字BP机
      
      在妈妈珍藏的物件里,除了有爸爸写给她的情书,还有一只笨笨的数字BP机,那是爸爸为了追求妈妈专门配的。
      1988年,我们这个城市刚刚盛行起BP机,也是在那一年,爸爸认识了妈妈。为了追求妈妈多一分胜算,他“不惜血本”,花重金配了这台BP机,为此,他一连几个月都紧勒裤带――
      每到吃饭时间,我就溜到街边小摊要一碗玉米粥,就着豆腐、酸菜吃。如此几个月下来,我就像从医学院实验室溜出来的骨骼标本,那个苗条啊。
      BP机是买来了,挂在腰间,倒也显眼。那时候,配BP机可是身份的象征,哪像现在,连收破烂的都揣着手机。
      刚佩BP机那段时间,心里很盼望有人Call,BP机形影不离,就是洗澡都要带进卫生间,生怕有人Call听不见。实际上你妈那时候难得Call我,偶尔有人Call了,即使是正在蹲厕所,也要急忙结束,提起裤头飞奔找电话复机,生怕Call的人离开了通不上话,其实我心里也知道,找自己的,无非就是那些芝麻绿豆的小事情。
      春节回乡下老家,乡下信号不好,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把BP机绑在竹竿上,在屋外撑起来,就像电视天线,这样万一你妈Call我,也许收得到。
      后来,BP机普及,你妈单位也给她配了一台,还是中文显示的。我没事就打电话到传呼台,把情话从空中传递给你妈,最后终于打动了你妈的芳心。
      没有这台BP机,说不定也就没有你。
      我记得,1999年妈妈去外地进修,我想妈妈的时候还打寻呼台Call过妈妈,寻呼台小姐的声音温柔甜腻,不过2000年后,父母都换了手机,BP机也渐渐被淘汰了。
      书信、电报、电话、BP机、手机、网络……30年,信息传递越来越快捷直观。相对书信慢吞吞的交流速度,电话能够使人们瞬间沟通,且能够听出对方的喜怒哀乐;网络通讯工具 QQ、MSN还能看到对方的视频,人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天涯若比邻”。

    相关热词搜索: 离我们 事儿 远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