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走向学生思维深处的小学科学探究记录_科学思维有哪些

    时间:2019-05-18 03:27:3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教学中一定要落实“科学探究记录”这一环节。可以通过“人人都有科学探究记录、精心设计科学探究记录、丰富科学探究记录形式”,走向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科学记录质量,以保证学生的科学探究是有“价值”的行为。
      一、细致品鉴科学探究记录,大多数不是很适合学生
      1.记录形式单一,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记录要求不尽适当。
      课堂探究活动的记录一般以表格为主,由教师根据教学预设准备。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使用探究记录表,却很少去考虑学生是否愿意去填,该什么时候去填。要知道学生在感兴趣的研究活动中,是很难中途放下手中的实验来填写记录的。教师对这项活动所用的时间、学生填写的要求是否明确、怎样分工填写、如何有效地填写等问题都必须提前考虑,并作出相应的安排。而且,学生缺少自己主动准备的记录本,因此课内的一些活动记录与课外的相关内容摘记无法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容易产生脱节与孤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同时,课堂上要求学生记录时往往大部分用文字,花费时间较多,有时课堂时间不允许,就成为走过场,不会让学生感悟到科学探究记录的价值与意义。
      2.记录要求模糊,注重知识结论而忽视设计的趣味性与简约性。
      很多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很少考虑学生该什么时候去作记录;有的教师设计的探究记录过于复杂,记录冗长无味;有的教师设计的探究记录要求过于笼统、简单,让学生无从下手。因此出现有的学生在记录时并没有按要求记;有的学生记录时间花得很少;有的学生的记录与观察实验的结果不一致;甚至,有的学生面对记录不知该填什么。因此,学生在交流学习结果时,只有寥寥数语,单调无力,无法显现学生的探究经历。
      3.缺乏自我的人本化,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未能投入到科学探究过程中。
      从我们平时探究记录的设计来看,往往注重科学探究的结论记录,忽视学生自我的人本化评价的渗透。实际上,评价的能力、水平,在学生整个科学能力、科学素质的发展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应成为科学探究记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探究记录的人本化评价强调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研究水平、研究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主观感受、能力差异,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有效评价策略和学生“自我”为本的评价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情感贯穿于探究的整个过程。
      二、科学探究记录的深度构思与记录方法的引领渗透
      1.构思明确、简洁明了的趣味性科学探究记录。
      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将获得的现象与发现记录下来,这是探究事实的第一证据,广泛受到科学老师的重视。记录的过程,要符合科学学习的过程,同时又要考虑到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次,记录的内容应简洁明了,这样才能以较少的时间来获得最佳的效果。再次,探究记录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生的探究实际。
      
      以上科学探究记录的设计,是依据学生实际重组教材后深度构思的。
      2.构建人本化的发展性科学探究记录。
      探究记录不仅仅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记录,它还应包括学生在探究的起始阶段制订的研究计划。作为科学教师在重视研究全程设计的同时,更应重视起始阶段的研究计划的设计。两者统筹兼顾,又要有所侧重,着力构建人本化的发展性研究记录。最终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为学生个性自主发展提供展示的平台。
      3.渗透情感而又触及学生思维的探究记录。
      科学探究记录中人本化评价的设计,具有渗透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功能。但是如果能将“隐性”记录外显化,从中感受到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和与人分享探究成果的乐趣。可以说整个记录过程既是评价的过程,又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还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探究能力的发展。
      笔者努力尝试利用概念图、思维导图的思想及其内在精髓,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显现学生思维的轨迹,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从而真正意义上使学生学会学习。
      例如:同样是《探索岩石变化的原因》一课教学,同样是头脑风暴式的开展,图二是最终形成的科学探究记录,让人不得不钦佩学生的思维轨迹与内在的学习能力。
      
      在学生动手做的过程中形成了内部思维语言、转化成书面文字和图画形式,再在交流中反馈成口头语言表述,使学生的思维富有逻辑性,此间获取的信息亦能处理得更加完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探究记录除了“忠实地记录研究事实”以外,也是研究者在“用思维去把握原先的感知性程序”,即把实践操作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加以“内化”,或许这才是真正影响学生的关键所在。
      三、整合科学探究记录,科学教学中适当引入“成长记录袋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质性评价方法,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新型评价方法。早在十几年前就把它当作一种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方法,它有很多优点,具有很多可取的地方。但是,现在很多老师认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十分耗费时间,被他们否定了,也很少有学校使用,即使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也只是流于形式。
      笔者正在积极尝试使用“成长记录袋”,将学生的科学探究记录整合起来。第一,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科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保持与发展了学生乐于探究、善于探究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评价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第二,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可以架起家校的联系桥,让家长与社会更加了解小学科学教育的价值所在,增强了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搞好小学科学教育的积极性与自觉性。第三,使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可以让学生互相共勉、彼此借鉴,增强学生及家长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第四,如果我们小学科学学科想要寻求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工具,那么“成长记录袋评价法”应该是很有参考依据的,当然这是一件比较耗费教师精力的工作。
      随着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探究记录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从早期纯粹的实验记录单到实验报告,到现在的研究活动计划、实践提示、研究报告、探究记录表等,不仅仅是名称的变革,而且在内容、思想、本质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仔细加以分析,这些变化呈现以下趋势:从繁琐的实验记录到简洁的具有个性色彩的记录;从单纯的实验现象记录到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发展性记录;从枯燥的过程记录到关注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人本化记录。
      注:本文获2011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二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探究 深处 思维 走向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