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20世纪50年代四个现代化 20世纪30年代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及其历史启示

    时间:2019-05-16 03:28: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现代化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十年内战时期,中国现代化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重大事件,就是中国思想文化界第一次直接围绕着中国现代化模式问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20世纪30年代关于现代化问题讨论的背景
      这次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具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
      国际上资本主义大危机,社会主义苏联快速发展。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以财政信贷危机为起点,扩展为工农业危机;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最强的美国开始,波及世界各地。它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36%,世界贸易额缩减将近三分之二,失业工人达3000多万,几百万小农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大量农产品被销毁,无业人口颠沛流离,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经历过这次经济危机的人们在回顾危机时的惨状,都心有余悸,颇有谈虎色变之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世纪20至30年代,苏联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苏联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32年3月,提前9个月完成,在4年零3个月的时间内,建成了1500多个新企业,使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到1932年年末,工业产值比重由1928的48%增至70%。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比1928年增长了118.5%,若从1913年算起,则增长了234.5%。社会主义苏联当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从1933年起开始了第二个五年计划。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同社会主义苏联飞速发展的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国内民族危机加剧。近代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因此,最初现代化是以发展实业和工业救国的口号出现的。郑观应在1839年《致金苕仁书》中提出:“富强之国,首在振兴实业。”辛亥革命胜利以后,工业救国思想在思想文化界居于重要地位。不仅如此,工业救国的要求还表现为有组织的行为。1912年,一些全国性的经济团体成立,它们都发表了自己的主张,号召人们组织起来,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上海资本家组织的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宣布“本会以群策群力,建设工业社会,企图工业发达为宗旨”。与此同时,地方性的经济团体也纷纷成立。但是,工业救国思想和行动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势力的阻挠下犹如昙花一现,仅仅是一厢情愿。五四运动前孙中山对此反省时说:“有人说,兴办实业,救多数人生计的困厄。奈官吏非特不能提倡奖励,且对于较大之公司或开矿事业等,必先得多数贿金,才许给照开办。辛亥以后,多数华侨,热心回国经营实业,因官吏索贿过重,致中途灰心。从这点看,从实业上改造起,也是没有希望的。”
      实业救国走不通,使中国文化界、思想界的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作为一种农业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相比而现出落后,严重阻碍了中国工业的发展。随后开始了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之争的论战。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东西文化之争逐渐沉静下来。而转入直接的中国现代化道路之争,也就是把中国的出路问题从文化领域又延伸到经济领域。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以及帝国主义各国的转嫁危机,也发生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加速了民族工商业的破产,直接打击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迫使他们重新寻求自己的发展道路。经济危机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日本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旋涡并遭到沉重打击。为转移国内阶级矛盾,摆脱经济危机,日本于1931年9月突然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就把中国东北三省变成了他的独占殖民地。东北的沦陷,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此时也积极加入到了全国抗日行列中。
      国内经济状况的恶化,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文化界、思想界的仁人志士。国际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相反社会后果,又唤起了中国文化思想界寻找新的方式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民族自信心。属于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申报月刊》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召集了全国知名的民主人士及爱国志士,举行了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志在救亡图存,复兴中华。正如《申报月刊》编者所言“ 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面进展, 不特无以‘足兵’,抑且无以‘足食’。我们的整个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百劫不复的厄运。”
      20世纪30年代关于现代化问题讨论的内容
      这次由《申报月刊》发起的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共收到10篇短论和16篇专论。1933年7月,《申报月刊》发行特大号,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这次现代化讨论的内容涉及以下几方面。
      关于现代化的概念
      参加讨论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对现代化的认识,从他们对现代化认识的范围、程度、标准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张素民提出“ 但就国家社会言,现代化,即是工业化。凡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即是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至于政治是不是要民主,宗教是不是要耶稣,这与现代化无必然的联系……我们说日本现代化了,即是说日本工业化”。
      现代化就是社会化。社会化,就是不单单着重社会某一方面的现代化,而是特指社会整体的现代化。亦英强调社会“全部性” 的建设是首要因素。现代化中国,“一定不应当是为现代化而现代化,而是为了建设一个整个的社会而现代化。”
      现代化就是世界化。世界化,就是把中国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键条中的一环进行考察,认为中国亦应与全世界的现代化同向前进。罗吟圃认为,“中国的现代化也不是仅仅处于中国现代化这个含义而矣, 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世界‘ 现代化’ 的大连锁之一。‘中国的现代化’ 如果失去了这个意义,中国就是退化。”
      现代化就是高效化。郑林庄认为 “我国生产本已落后,如非要呆板作去,我们只有永远跟在人家后面走。我们非要融合和了三步骤的一切方法,数管齐下不可。我们如今不但应求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内部的合理化,还要早定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计,慎密筹划, 免陷别人已踏的旧古”。
      现代化就是克服困难, 解决问题。所谓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就是要面对活生生的现实,设法消除阻碍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种种障碍,以求得社会不断的进步。胡适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将现代化仅仅归为“ 一个问题” 即“ 怎样解决中国的种种困难, 使他在这个现代世界里可以立脚, 可以安稳过日子。”
      关于现代化的前提
      中国现代化的前提,即当时中国要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相当的深度,但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所站的立场不同,对于现代化前提的理解就出现了差异, 这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
      从政治上看中国现代化的前提。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首先进行政治革命,消除帝国主义与中世纪的黑暗势力,以求得民族的解放,经济的独立,为中国社会生产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内外部环境。这一观点,在当时的争鸣中占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为什么落后有了深层的认识。罗吟圃分别从资本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压迫,政治的脱执与军阀的混战两个方面,批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中国政治、经济破坏的罪行,得出“ ……知道要促进中国现代化,最为重要的是打倒帝国主义,变革内在的社会组织,这两个问题如果没有先行解决,其余一切的实业计划的建议,工程步骤的筹谋等都是不切实的”。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当西方国家已经或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时, 古老的中国依然处在中世纪传统的农业社会,当他从天朝帝国的睡梦中惊醒,开始追赶世界先进国家时, 却又遭到西方国家强大的政治、经济势力的侵略和封建旧体制的遏制和阻扰。随着外国入侵势力的加深, 民族危机越来越沉重。20世纪30年代, 把反对帝国主义, 反对封建主义作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 是从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中得出的历史结论。
      从经济上看中国现代化的前提。有些学者撇开政治问题, 从经济领域去看待中国现代化的前提,将中国所以落后于西方文明的原因归之为纯粹的内部因素。这一观点又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法治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他们从中国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化为什么至今收效甚微的原因,得出要使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却不明工业化之前提是中国现代化不成功的主要因素。于是从法治方面考虑,认为“ 工业化之前提在励行法治。”“为什么法治是工业化之前提呢?因为法令章程无效,工业化就要立刻失败。例如契约一项,必须由法律强制执行,否则,企业者毫无保障。至于揩油舞弊而可不要法律章程之制裁,则一切公私企业必腐败而倒闭。不仅企业,其它一切政治和社会事业亦然”。
      经济的“ 统一” 改造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他们认为中国社会已具备现代化的人才与物质条件,关键是没有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的环境,这是中国至今仍然不发达的根本原因,因此“如果要使中国真能现代化,消灭没落的气象,走向发展的道路,那只有将中国的经济,作全盘的改造,将先进的生产技术,运用来建立社会的全部。随意的今天一个钢铁厂,明天一个航空公司,任着经济发展的‘ 自然’ 趋势演进, 那是没有结果的。”“ 所以‘统一’的建设是首要原素”。
      关于现代化的实现方式
      这次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对于现代化实现方式的理解,只是作为一种组织社会生产的方式出现的。各位学者都从分析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对采取那种最佳方式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采用社会主义方式。现代化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是个经济问题。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更多的是从政治角度得出中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前途的路,那么,这次现代化讨论中主张中国的现代化要采取倾向于社会主义的方式,更多的是从经济角度,主要是从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资金问题和计划平衡问题得出这个结论的。
      采用资本主义方式。主张采用资本主义方式的又分为两种,一是采用节制资本的方式。持这类观点的人,在总结了世界各国发展道路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而采取一种受节制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张素民写道“我认为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即是用政府的力量,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并对私人企业随时节制,我们称之为受节制的资本主义固可,称之为国家社会主义亦可,即称之为统制经济或民主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亦无不可”。另一种是采用个人主义的方式。主张个人主义的,在这次讨论中占极少的比例,这方面主要以唐庆增为代表。他认为贫困的中国,只能采用个人主义,大力发展中国的财富,造成贫富不均,而后才有实行社会主义的必要,因为“社会主义重分配,而我国当前之问题乃属生产,经济进化有一定之程序,在一贫困之国家,第一步当设法增加其富力,财富即定分配渐形不均,乃由国家设法调剂之,此时方适用社会主义”。
      20世纪30年代关于现代化问题讨论的历史启示
      这次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这次讨论在中国现代化理论探索道路上所居的重要地位在于,它从经济方面入手,得出了中国现代化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结论。这是中国思想界认识发生的一次大的飞跃,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关于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如果单纯从生产力一个层次算起,它始于19世纪60~70年代间兴起的筹建近代军事工业的活动。这一活动导致了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第一,出现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他们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必然要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表现自己,其标志就是其后政党的出现;第二,出现了一个新型的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与传统的士大夫文人不同,他们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参政意识强,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这为新型政党、团体的出现准备了干部条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资产阶级及其政党充当了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先锋。先是康有为等掀起改良主义运动,接着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前提,以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手段,以实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目标,成为中国现代化运动进程的重要阶段。与此同时,中国众多的党派团体也纷纷为中国的现代化绘制“理想”事业的蓝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充满了挫折与失败。在十月革命的启发下,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开始汇集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旗帜下,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指导原则。由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初期所面临的任务不是直接从事现代化建设,而是与一切革命的和进步的社会力量联合起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从而为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扫清道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在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把中国革命的重心转向城市,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开启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治前提。
      (作者单位: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启示 现代化 年代 世纪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