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高校辅导员待遇 转型期高校外语教师基本素质的转变

    时间:2019-05-06 03:20:0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过去30年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国际化,人才,物流的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在和平与发展的大趋势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了高校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外语教师个人素质。新时期对于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结构和教学教法面临着升级换代的难题。
      关键词:复合型外语人才;复合型教师培养;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3-0253-02
      国际化、信息化的潮流加剧了知识技术的传播以及科学文化、经济贸易、人文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社会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其实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早就引起了国内教育界高度重视。1998年教育部高教司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外语专业和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市场对单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正逐渐减小。因此,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1]2。
      在社会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的影响下,许多高校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模式方面因校制宜,实事求是地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主要有一专多能的通才式的外语加专业知识或者外语加其他专业方向,以及增加辅修课程,培养两种专业如外语加另外一门外语或者外语加其他专业的双学位等模式。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是因为在培养目标、方向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所以许多高校还处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阶段。不论采取何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根本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条件就是教师的升级转型。而这一转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上缺乏危机意识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外语专业得到了快速迅猛的发展。由于就业情况一直比较理想,所以导致外语界缺乏对于外语教育改革的危机意识。办学理念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为此首先必须转变高校外语教师的思想。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首要目标,把教学工作放在核心位置上,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把本科教育当成是终身教育的一个基础阶段,为今后进入社会各行业打下扎实的基础。教育部就前瞻性地向外语专业的大专院校转发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性文件。并指出:“……必须打破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沿用的纯语言、纯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1]3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也就是时代变革的趋势,不能够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传统教学因为时代的要求,所以非常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虽然后来又增加了文学文化方面的培养,但是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重视语言文化的培养而忽视了语言的交际工具的功能。因此就业范围过窄的问题已经开始逐年显现。过去10年间外语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徘徊在80%到90%之间,如果还不进行改变,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外语毕业生的就业将进入非常困难的时期。
      二、知识结构的转变
      一般来说,高校外语教师既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和语言水平,同时也要有教学组织能力和实施能力。而较高的人格修养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但是社会呼唤复合型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外语人才首先需要复合型的教师。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高校外语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外国语和外国文化专业毕业的。高校中复合型的教师的数量很少,基本上仅限于日本语或者日本文化等本专业的讲授。而且合理的知识结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动态结构。因此更新提升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成为了关键。国际化的因素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外语教育在原有的语言文学的基础上增添有关经济、法律、金融、外交等方面的知识。外语毕竟只是一种工具,只有使用外语去从事某一方面的工作或者研究才能发挥其作用。何其莘(1999)提出“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仍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领域人才的任务。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即我国每年仅需要少量外语与文学、外语与语言学相复合的专业人才,以从事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而大量需要的则是外语与其他有关学科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他们的工作中外语是一种工具。培养这种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是市场经济对外语专业教育提出的要求,是新时代的需求。复合是学科间的复合、交融和渗透”[2]26。因此教师在精通日本语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顺应时代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的需求,也就是必须改变知识结构,进行复合型的学习。
      为达到此目的,引进复合型专业的教师是最有效的方法。可是这种人才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下凤毛麟角。更多的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应该鼓励外语教师的国内外跨专业进修和深造。鼓励外语教师多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更新知识体系。或者聘请外籍专家或者国内专家作指导或者讲座时不应仅限于语言文化的范围,从交叉学科、跨学科或者边缘学科的角度来宣传。通过这些方式开阔视野,更新知识体系,最终既能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能传授非语言文化的其他专业的知识。
      同时,要大力解决复合型人才的许多现实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复合型人才的职称评定问题。由于复合型学科的归属问题很难认定,所以教师的科研和教研成果就不能得到起码的尊重,因此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双语教学、工作量统计等方面还没有得到重视。同时,由于跨学科、交叉学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相关的资料储备、教学设备等方面还没有像其他学科那样完备,所以复合型人才的教育举步维艰,只能说还处在初级阶段。另外,由于教育经费不足,教师们为了个人及单位的创收及改善个人生活,在外面代课或者搞兼职,这些虽然经济效益好但是与教科研没有直接关系的工作分散了教师们的大量的精力。因此起码在政策方面应该向复合型教师倾斜。只有在这些方面真抓实干,切实保障复合型教师的利益,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复合型教师极度缺乏的现状,才能真正做到培养高校外语教师的复合型人才。
      三、教学法要有突破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要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作为保证。要有区别于传统培养单一人才的方式方法。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变外语教学中脱离实际的以模仿和机械训练为主的形式。同时也要改变高校教学像初中高中教学,传统的以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来培养外国语学生的大量的阅读习惯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学习能力。同时加强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课内以录音、录像、投影灯、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的教学工具为手段,以启发式和引导式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课外要通过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戏剧演出、外语角等校内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环境,加强外语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并通过共同设计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从而实现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的外语人才培养目标。
      任何事情都是在变化中前进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处于改革中心的高校教师也顺应大势,勇于进取,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培养出适合于国家或者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广受社会欢迎的、特色明显、高素质的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界,1998,(4).
      [2]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3]刘凤梅.与时俱进,培养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4).
      [4]修刚.转型期的中国高校日语专业教育的几点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4).
      [5]汪家树.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6]方健壮.外语专业在21世纪面临的危机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1,(1).

    相关热词搜索: 转型期 基本素质 外语 高校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