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诗歌 > 正文

    [一圃两花,各具色香]香色味俱全

    时间:2019-01-27 03:22:0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全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高中语文新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供各地选用的有六种不同版本(简称为人教版、苏教版、鲁人版、广东版、语文版、人民版),真正形成了“一标多本”的新格局。为了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课程体系”要求,增进课程内容与学习成长的联系,引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们特将人教版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作一比较。
      
      一、两套必修教材的相似之处
      
      一是体系构架基本相同。都是每册四个选文专题,四个作文指导专题,阅读在前,作文在后。两套教材在每册教材目录前都有一篇《致同学们》或《致同学》,对单册必修教材或是对整套必修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说;每个单元或专题选文之前有一个极精短的导语。
      二是选文都力争“守正”与“创新”并重,强调语文课本的文学、文化属性。“守正”即注重对传统的继承,注重对语文本身属性的坚持。两套教材都选的篇目有31篇:《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记念刘和珍君》《荷塘月色》《离骚》《兰亭集序》《赤壁赋》《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蜀道难》《登高》《琵琶行(并序)》《锦瑟》《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师说》《雷雨》《雨霖铃(寒蝉凄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拿来主义》《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廉颇蔺相如列传》《边城》《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除《我有一个梦想》和《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外,其他皆为传统篇目,久经教与学的考验,非常有保留的价值。其中两套教材在编选《离骚》一文时所选内容差异极大,没有重合。《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在苏教版中名为《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内容差异也比较大。
      “创新”即体现新课标及现代教育科学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力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两套教材都注重选入大量当代新作、外国名篇或以前从未入选过教材的古代名作。
      三是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两套教材在实验过程中,都广泛征求实验区教师意见,对教材内容不断地进行调整,特别是对选文的删减,使之更易教易学。苏教版第2版即增加了由“写作观”“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三部分组成的《写作》。
      四是课后练习都不再琐碎。两套教材都着力对课后练习进行简化和改造,将以前教材里过多的双基练习加以精简;强调整体把握,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课内与课外串联起来;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五是装帧突出语文味。两套教材的装帧都可以称得上处处留心,封面、插页、插图、边框、底纹,全都被利用起来,成为语文的展示天地。
      
      二、 两套必修教材之间的不同点
      
      一是课文总量差异较大。人教版每个单元一般是三课,少量课文是一篇之内含两到三篇,最多一个单元有七则诗歌,其课文总数为79篇(首、则)。苏教版只有两个专题是三篇课文,一个专题五篇、六篇课文据多,含七篇课文的有三个专题,最多的是诗歌专题,达十首之多,其课文总数达113篇(首、则),容量明显要大许多。
      二是编排体例不同。人教社的顾之川先生在2004年第8~9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发文《守正出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文,对此套人教版新教材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他指出人教版采用的是“模块化”编排体系,“‘模块化’是指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拘泥于通常采用的‘文体系列’或‘表达形式’的纯文学性概念角度,也避免陷入现时流行的‘生活主题’或‘人文专题’的泛语文化编排倾向,而是注意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用语文的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教学系统”。
      人教版既有着深厚的积淀,也有一些因袭的重负。所以此次新编的教材虽名为“模块化”,实际上其选文仍坚持了传统的按文体编排的模式。其选文集中放在前面,包含写作指导与口语交际的表达交流集中放在后面,再加上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除去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和口语交际,再将前面的《致同学们》改换成“说明”,其基本构成模式就与2000年人教版教材大体一致。
      而苏教版则因为是新生事物,大胆借鉴了新加坡华文教材的编写体例,按二十个人文话题进行编排,将写作指导放在每个专题的后面,没有配备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而这两项内容并非不要,只是放到了其他选修课当中)。这就打破了传统的文体模式,而这种编排方式恰是顾先生所不认同的所谓“泛语文化编排倾向”的具体体现。而不少专题其实也暗暗遵循了文体特点,大体注重了同类文体相对集中的原则,并非无节制的“泛语文化”。如“笔落惊风雨”专题中,先是唐诗板块,再是宋词板块,最后是唐宋名文。再如说明文专题中绝没有纯文学作品。在教学的过程中,先进行单篇教学,再进行专题整合,再进行全册整合,五册整合,恰是将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各种素质要素加以强调,也与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暗合。
      三是选文的丰富性不同。人教版总篇数79,其中外国作品为14篇,占17.7%;选文曾被选入以往人教版教材的有47篇,占59.4%;选文形态大致是传统的几种: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文言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除了说明文和新闻中有极个别的当代作品,全是极其“古老”的作品,因此也深受不少老教师喜欢;选文作者绝大多数是在传统教材中出现过的熟悉面孔,新面孔只有罗森塔尔、陆蠡、马丁・路德・金、海明威、弗罗姆、帕斯卡尔、蒙田、富尔格姆、梁思成、刘易斯・托马斯等寥寥几个。也正符合顾之川先生所说的“守正”。
      苏教版总篇数113,其中外国作品为29篇,占25.67%;其中诗歌23首,包含5首外国诗歌;8篇小说中有5篇是外国作品。选文曾被选入以往历届人教版教材的有46篇,约占40.7%;首次进入教材的作者面孔相当多,其中不乏当代新人,如食指、江河、杨子、张洁、毕淑敏、韩少功、曹文轩、刘亮程、高建群、庞朴、翁乃群、周晓枫、俞孔坚、周国平。还有许多老人虽说在江湖上早已扬名立万,但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学课本中,如赫尔曼・黑塞、柯灵、梭罗、奥尔多・利奥波德、劳伦斯、肖洛霍夫、海因里希・伯尔、安妮・弗兰克、朱启平、黄药眠、雅-伊瓦什凯维奇、阿赫马托娃、高尔斯华绥、杨绛、普希金、惠特曼、乔治・萨顿、帕特里克・亨利、顾拜旦、梁思成、罗伯特・彭斯、郎费罗、冯至、培根、罗素。这两群人中年轻人和外国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可以算是苏教版教材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与世界视野的证据。
      另外,与人教版相比,苏教版的文本形态也更丰富多彩。如将《安妮日记》选入课本,将六幅历史照片配以说明构成阅读文本,将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剧本《辛德勒名单》编成课文,将访谈实录和辩论实录编入课本。其他还有跨文体的作品,如周晓枫的《斑纹》,俞孔坚的《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当然这些大胆的举动也极容易招致各方的非议,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喜欢却是硬道理。生活中的语文的呈现方式在逐日扩展,课本中的文本当然也应该与时俱进。
      四是选文处理方式不同。人教版的选文处理方式有“品味与赏析”“思考与领悟”“沟通与运用”三种,每册的前两个专题为“品味与赏析”,第三个专题侧重“思考与领悟”,第四个专题侧重“沟通与运用”。
      苏教版的选文处理方式有“活动体验”“文本研习”“问题探讨”三种。在第一册中,编者将三种方式和盘托出,而其他每册并无定式,有的三种齐全,有的则不全。一个专题内有用一种的,如“向青春举杯”专题的处理方式为“活动体验”;有用两种的,如“寻觅文言津梁”专题的处理方式为“研习、活动”;还有用三种的,如“和平的祈祷”专题的处理方式为“研习、探讨、活动”。
      人教版的“品味与赏析”与苏教版的“文本研习”有些对应关系,“思考与领悟”与“问题探讨”有些共通之处,“沟通与运用”则与“活动体验”目的比较接近。但彼此之间又有许多交叉,如人教版“品味与赏析”中的“品味”应包含诵读,而苏教版“活动体验”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诵读。另外,“活动体验”还把“游戏”引进课堂,表现为文本处理方式,如毕淑敏《我的五样》一文。
      五是装帧比较。人教版五册必修课本为16开,封面主体是我国知名山水(黄河壶口瀑布、长江三峡、万里长城、钱塘潮、珠峰),中间偏上隐约可见一些甲骨文字。封面贴塑,全本彩印。正方部分所配插图、底纹力图与课文格调一致、含义相关,或作者照片,或文中人物、风景;或名家绘画,或书法极品,或墓室砖雕;连边框处每个单元的提示文字上方都有类似古代浮雕之类的图案,页码处或扇贝,或酒樽,或铜鸟,或紫砂……绝对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但缺点也不是没有,万一用不好,学生上课就会分心;图太美,不忍在边角写写画画,写了又是亵渎神灵,真是左右为难。
      苏教版五册必修课本为大32开,个头较人教版小了许多,封面主体统一放在中偏右,是一幅古代水墨画作背景,内容是苏东坡游赤壁,上面叠印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每册左上角分别是编钟、玉璧、汉墓砖雕、青花瓷、秦简。苏教版为黑白印刷,几张彩页放在前面,其他除边框处单页印一篆书“文”字,双页边框稍有些云纹,别无装饰。文中插图很少,与文章关系极深;每个专题前有一幅插图,画风很现代。与人教版的图文并茂相比,苏教版则显得很简朴,但我认为,这恰是个好处,只靠文字本身来吸引学生;另外空白留得多,便于学生写写画画。
      两套书放在手中,人教版较重,苏教版较轻。看封面,人教版新潮现代,苏教版典雅朴素。看内里,人教版热烈,苏教版沉静。我个人的意见是,装帧奢华必然导致书价提高,两倍于苏教版的价格对一些经济落后省份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六是各自独有的内容。人教版专章列出的内容,如“表达交流”的最后一项“口语表达”“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苏教版都没有专章列出。
      苏教版对人教版所重视的这几项并非不重视,而是采用了别的方式加以处理。如朗诵放在第一册第一专题“吟诵青春”,演讲放在第四册第四专题“在演讲厅”,讨论放在第一册第二专题“问题探讨”,辩论放在第四册第四专题“交锋时刻”,访谈放在第四册第四专题“问答之间”。“梳理探究”的许多内容被苏教版放在各种选修教材中。“名著导读”,江苏采用高考考试说明的方式引导,规定必读书目。
      苏教版把图片作为课文单独编入课本,也算是史无前例吧。
      
      三、 苏教版使用心得
      
      苏教版教材可以根据教师个人特长,进行适当选择教学或教时,把一些非自读课文交给学生自学,也可以把一些自读课文或读本上的文章拿来详讲。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自主意识得到加强,对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人教版必修教材的名著导读形式可取,可以拿来参考,并应用到其他重要作品的推荐上。人教版配备了很不错的读本,相信教人教版的老师也一定会大胆取舍,将课内必读课文改由学生自读,将读本文章改成教读课文。
      无论什么样的教材,还在于什么样的人在教。教师的指导观念要转变,知识储备要更新,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举动,及时关注社会动态,提升自身素质。教师应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大胆取舍,甚至在不同版本教材中跨系统筛选。如此,则无论使用哪一套教材,都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
      
      四、 结语
      
      既然都依据同一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来编写,其指导思想当然是一致的;语文的教学和认知规律是相通的,所以问题设置、练习编写也颇多相似,都突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两套教材算是同一块花圃里开出的两株鲜花,其他几套教材也算是圃中的另几株吧。若把人教版比作雍容的牡丹,苏教版则可比作清雅的梅花,其他有秋菊,有海棠,有百合,满园竞艳,各具色香。
      
      (江苏省泗洪中学,223900;宿迁市泗洪县教育局教研室,223900)

    相关热词搜索: 各具 一圃两花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