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能力的指导与培养 小学语文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时间:2019-04-30 03:18:4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语文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朗读;培养;指导
      一、创设情境,鼓励勤读
      朗读教学应避免“重讲轻读,重问轻读”。不读,而一味地讲和问,孩子的情感得不到语言文字的熏陶与感染,何以能理解感受文本的内蕴呢?我们的语文课不仅需要体现工具性,更需要体现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很多教师急于把课文的知识要点塞给学生,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学习,只注重提问和讲解,问题琐碎,且多为无效,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去品读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没有空间去体会教材蕴涵的丰富知识和情感,从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水平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以培养?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把问题设计得精练简洁,切入要点,要留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读文品文,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读、以读悟情。
      二、利用适宜的作品激发兴趣
      在课堂上总有一些作品,让学生来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这时就要选择适宜学生的朗读作品。一是选择的作品要让学生喜欢,要让学生能理解。例如,所选作品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体会则更佳。二是选择比较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和实际生活相关的作品作为朗读的作品。例如,体裁为散文、诗歌、小说,这些作品要富有感情色彩,而且这些作品在班级里要有绝大多数学生感兴趣。三是这些作品内容、所蕴涵寓意背景不要太复杂,易于大多数让学生能够理解。四是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力和欣赏能力、欣赏心理等。五是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长短适宜的作品。如果太短、太难,就会影响学生充分表达情感,如果太长易使学生厌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活泼的情境来丰富学生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上一年级《小书架》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平台,在媒体上展示一个小书架,一个小孩子活泼乱跳地给爸爸妈妈指着谁是谁的书架。一年级小朋友会喜欢这样的情境,符合小朋友的心理,让他们一边观看一边朗读,一会儿工夫就朗读得非常熟练。
      三、利用丰富的审美性创设意境
      语文教材中那些美的因素为教师创设富有美感的教学情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每一篇课文的美的因素,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需要把文本、图形、图表、语言、音乐、静止图像、动态图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审美共振,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课文中蕴涵的美,并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如《石钟山记》《赤壁赋》《山居秋暝》等课文中美丽的自然景色,可适合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动画或视频文件,配以艺术家的朗诵和优美的音乐,播放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在美丽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中,倾听声情并茂的朗诵,领略自然界的景色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四、链接学生实际生活
      文本实际上是生活的缩影。阅读文本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解读生活。学生是活的生命体,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对生活的真切体验。
      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及生活经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并将其迁移至文本,就能实现有效朗读。这种方法对低年级学生尤其适用。如《青蛙看海》一课的教学中,我试图让学生体会到青蛙跳台阶的艰辛,从而读好对话,就让学生在教室里学着青蛙的样子跳台阶。没跳几下,孩子们就累得喘不过气来,再来读读课文,就知道了登上山顶看到大海对青蛙来说是多么不容易的事,主题的揭示自然是水到渠成。
      五、细致设计朗读语气
      细致设计篇目对教好朗读课十分重要。(1)这些文章要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只有理解作品,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才能确定全篇的语气。(2)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每段文字、段落的思想感情、基本大意,最后来确定相应的朗读语气。(3)教师要把握每个字、词、句子、段落和整篇的思想、情感,确定哪些字、词、句子和段落需要加重或者需要停顿,而且这些需要强调的字、词和句子要让学生标出相应的标记,这样反反复复朗读,就会达到朗读的目的。(4)教师在泛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语调的变化,哪些需要高音,哪些需要低音,语调的起伏对朗读来讲十分重要。(5)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语速的变化。比如,一般性叙述的句子,朗读速度就不能快也不能慢,要适中。文字如果有悲伤的字眼,这样的句子就适宜朗读速度缓而慢,而且朗读时要有悲伤的语调。具有激情的文字描写或十分紧张的句子,要朗读得快些,如果朗读的慢了就会表达不出激情和紧张。(6)朗读时还要辅助于音乐或相应的表情和手势,来加强和表达思想感情。(7)朗读时要注意朗诵的表情和仪态。不同的语言要用不同的表情来表达,当然这一点相当困难,需要学生慢慢地朗读体会。这一切都是让学生训练朗读,从朗读中训练,体会作者的情感,最后让学生爱读,理解文章之意,达到预期的目的。
      朗读是语文课的灵魂,课堂上有效朗读可以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朗读,让教师尝到了甜头,给学生带来了益处!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注意训练的方式方法,注意每一次朗读的有效性,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渭县李店乡祁嘴学校)

    相关热词搜索: 朗读 小学语文 培养 能力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