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美与同情]美与同情 翻译

    时间:2019-03-09 03:22:07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世间的物有各种方面,各人所见的方面不同。譬如一株树,在博物家,在园丁,在木匠,在画家,所见各人不同。博物家见其性状,园丁见其生息,木匠见其材料,画家见其姿态。   但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前三者都有目的,都想起树的因果关系,而画家只是欣赏目前的树的本身的姿态,而别无目的。所以画家所见的方面,是美的世界,不是真善的世界。美的世界中的价值标准,与真善的世界中的全然不同,我们仅就事物的形状、色彩、姿态而欣赏,更不顾问其实用方面的价值了。所以一枝枯木,一块怪石,在实用上全无价值,而在中国画家是很好的题材。无名的野花,在诗人的眼中异常美丽。故艺术家所见的世界,可说是一视同仁的世界,平等的世界。艺术家的心,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予热诚的同情。
      故普通世间的价值与阶级,入了画中便全部撤销了。画家把自己的心移入于儿童的天真的姿态中而描写儿童,又同样地把自己的心移入于乞丐的病苦的表情中而描写乞丐。画家的心,必常与所描写的对象相共鸣共感,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倘不具备这种深广的同情心,决不能成为真的画家。即使他能描画,所描的至多仅抵一幅照片。画家须有这种深广的同情心,故大艺术家必是大人格者。
      艺术家的同情心,不但及于同类的人物而已,又普遍地及于一切生物、无生物;犬马花草,在美的世界中均是有灵魂而能泣能笑的活物了。诗人常常听见子规的啼血,秋虫的鸣叫,看见桃花的笑东风,蝴蝶的送春归;用实用的头脑看来,这些都是诗人的疯话。其实我们倘能身入美的世界中,而推广其同情心,及于万物,就能切实地感到这些情景了。画家与诗人是同样的,不过画家注重其形式姿态的方面而已。我们画家描一个花瓶,必其心移入于花瓶中,自己化作花瓶,体得花瓶的力,方能表现花瓶的精神。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能与海波的曲线一同跳舞,方能描写海波。这正是“物我一体”的境涯,万物皆备于艺术家的心中。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赞美儿童了。因为儿童大都是最富于同情的。且其同情不但及于人类,又自然地及于猫犬、花草、鸟蝶、鱼虫、玩具等一切事物,他们认真地对猫犬说话,认真地和花接吻,认真地和人像(doll)玩耍,其心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到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换言之,即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受了世智的压迫,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唯有聪明的人,能不屈不挠,外部即使饱受压迫,而内部仍旧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这种人就是艺术家。
      西洋艺术论者论艺术的心理,有“感情移入”之说。所谓感情移入,就是说我们对于美的自然或艺术品,能把自己的感情移入于其中,没入于其中,与之共鸣共感,这时候就经验到美的滋味。我们又可知这种自我没入的行为,在儿童的生活中为最多。他们往往把兴趣深深地没入在游戏中,而忘却自身的饥寒与疲劳。《圣经》中说:“你们不像小孩子,便不得进入天国。”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而和平的世界。
      (节选自《静观人生》)
      1.文章第二段说:“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又根本不同。”其中,“画家所见的”与“前三者所见的”分别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心要能与朝阳的光芒一同放射,方能描写朝阳”呢?作者借此想表达怎样的思想呢?
      3.作者为什么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请简要作答。
      4.末了两段作者花了较大篇幅来“赞美儿童”。请问作者这样构思匠心何在?请简要回答。
      5.请简要概括作者在本文中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本期参考答案
      《美与同情》
      1.①美的世界(或一视同仁的、平等的世界);②真善的世界(或实用方面的价值)
      2.①艺术家只有将同情心移入于朝阳,才能表现朝阳的精神,也才能画好朝阳。②艺术家眼里的美的世界,万物均应是有灵魂、能泣能笑的活物。
      3.这样说的理由是人类均是始于儿童,儿童本来就富有同情心,而同情心正是艺术的本真,艺术家的同情不过是儿童同情的保藏。
      4.①巧用比较,不着痕迹地指出儿童与艺术家的相同之处,并借此指出艺术家只不过是还保藏着儿童的同情心的人罢了。②举例浅近,贴近生活,在写法上做到了深入浅出,易于读者理解与接受。
      5.作者在这篇节选文字里,主要表达了他的一个艺术观:①艺术家所见的世界是一视同仁的、平等的世界;②艺术家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予热诚的同情。

    相关热词搜索: 同情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