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大学生毕业离校前破坏性行为的成因及对策|大学生毕业离校安全保证书

    时间:2019-02-14 03:27: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大学生毕业离校前的破坏性行为虽然发生在瞬间,可它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由日常的不良情绪积聚而成,蓄势待发。追本溯源,找成因,定对策。从影响最为直接的社会、学校以及个体心理三方面作成因分析,并立足于学校管理层面,大至校园文化建设,小至健康情绪的培养,对大学生毕业离校前的破坏性行为加以积极的防范。
      关键词:大学生; 破坏性行为; 校园文化; 健康情绪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116-03
      
      一、对“破坏性行为”的界定及常见类型的划分
      
      所谓破坏性行为,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大学生故意损坏学校公共设施的不良行为;二是大学生在公共场所(本文主要指校园内)故意高声喊叫、或起哄或发怪声等,发泄情绪,破坏公共秩序和违反学校纪律的不良行为。破坏性行为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大学生的情绪日积月累会形成一种心理能量,一旦条件具备,压抑已久的情绪必然会宣泄出来。大学生情绪的冲动性常常是与爆发性相连的,在一定情境与气氛的渲染下,这种亢奋的情绪便会突然爆发,从而产生破坏性行为。而毕业离校前往往是一个宣泄压抑情绪条件较为成熟的不寻常的时机。大学生常见的破坏性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需求不满的破坏性行为
      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活动能量的增长和生活场景的扩展,大学生日益萌动起各种新的需求,并对满足这些需求产生急迫的期待。在这些需求已不再可能通过家庭、学校、社会提供的无偿条件得到全部满足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结构长期处于情绪化、非理性化的消极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在客观上加剧着个体与外部外境的冲突,而且在主观世界中成倍地放大着由这种冲突造成的压力,导致大学生产生异乎寻常的强烈感受和极端反应,爆发为破坏性行为。不少大学生便选择了毕业离校前的不寻常的时机。
      2.迁怒性的破坏性行为
      大学生的破坏性行为,有时并不指向直接刺激自己的对象,而把脾气、怒气发泄到没有直接关系的另外的对象上。当大学生受到欺侮或讥笑等不公正待遇时,他不是光明正大地进行说理斗争,而是采取偷偷摸摸或冒险的破坏性行为来报复(这种报复是由敌对情绪引起的)。当大学生挨了老师的批评或受了学校的处分而心里不服时,他很可能将这种怒气迁移到课外用高声喊叫或放肆的牢骚等言语方式,或者用砸玻璃踢门乱涂乱画等方式达到自己不满情绪使自己感到痛快的目的。这一点在毕业离校前表现更为多见。
      3.模仿性的破坏性行为
      现实生活中他人的破坏性行为,影视中人物的破坏性行为,都可能使大学生产生模仿性的破坏性行为。例如,一些公共集会场所尤其是影剧院中的起哄、怪叫或喝倒彩等现象司空见惯,公路边的交通标志、公园里的设施被毁等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所谓的“榜样”对大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毕业离校前更容易萌发出这种模仿性的破坏性行为。例如,趁熄灯就寝之际,发出怪叫或狂笑或猛摔瓶子等器物,打破校园的宁静,影响他人的休息;或者在暗地里砸坏楼道里的电灯及开关,打烂绿化区中的花草树木,甚至掀翻一些石桌石凳等,从而达到破坏的目的。
      4.取乐性的破坏性行为
      这种破坏性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自己的愉悦。个别大学生闲着无事时爱找些带点刺激性的事来取乐,这些带“刺激性”的事往往跟破坏有关。这种行为以男生为多见。例如,以路灯为目标,看谁瞄得准;以门为目标,看谁的拳头更有力;看见长相或打扮有些特别的女生起哄,等等,以此达到娱乐的目的。
      
      二、大学生毕业离校前破坏性行为的原因分析
      
      1.社会相关因素
      (1)大众媒体的影响大众媒体则是当今青少年行为习得的重要途径,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均有可能为青少年所接受,并经由学习、模仿内化为其行为机制的一部分。尽管大学生所习得的破坏性行为不一定马上表现出来,但个体对破坏性行为的学习机制已经产生,因此,一旦大学生遇到挫折或产生不满情绪,其破坏性情感很可能被唤起,从而将习得的破坏性行为在现实中重演。当个体的不满反应恰好与类似的情境刺激相结合时,就会强化其破坏意向,促进或助长其破坏性行为的实施。
      (2)就业竞争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多数家长渴望增强子女在今后生活求职和获得社会升迁的竞争力,从而不断从精神上对子女施加压力,从学业上给子女加重负担。同时,随着职业变动性、流动性、竞争性的日益增大,大学生往往在就业问题上遇到挫折,承受着沉重的求职心理压力。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平平、能力表现平平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更是严峻的挑战。能否按时分配工作,能否进较好的单位,何去何从,没有着落。所有这些会给他们带来极度的不安和烦躁,在毕业离校前很可能演化成非理智的破坏性行为。
      2.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阵地。然而不少学校的教育管理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观念陈旧落后,方法简单死板,习惯于管严管全的封闭式教育,套话空话多,时代气息少;教条主义多,针对思想少;偏重形式多,注重实效少;单纯说教多,实际训练少。教育方式上习惯了堵而不是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表而难以治本。偏重罚而忽视说服引导,无形中加剧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对立情绪。作为自发的反抗,破坏纪律、暴力攻击等行为成为部分学生发泄不满情绪的手段,从而诱发了毕业离校前的迁怒性破坏行为的产生。
      3.个体心理因素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突出的心理特点是成人意识和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表现为对一些是非曲直的判断,不愿听从师长的意见,并有强烈的表达自己意见的愿望;对一些传统的、权威的结论持异议,往往会提出过激的批评之词。但由于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在思想和行为上往往盲目性较大,带有明显的幼稚性。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自觉地遵守规则,力尽义务,但客观上又往往难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时会盲目从众,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易冲动的矛盾之中。
      与此同时,互联网上虚拟现实的交往方式深受在校大学生的青睐,他们以虚拟身份、匿名方式、多重角色为特征来实现自己与他人的交往,使人与人之间演变成一种全新的既真实又虚幻的关系。然而回到现实中时,则往往发现自己缺乏足够的交往勇气和技巧,体验到了人际交往中的挫折感。不少大学生由此变得心理闭锁,孤僻离群,集体观念淡薄,人际关系紧张,敏感多疑,郁闷压抑,不良情绪由此储存,时间久了也容易爆发为破坏性行为。
      
      三、大学生毕业离校前破坏性行为的对策研究
      
      本研究的立足点是在如何更大限度、更有效地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上。也就是说,学校如何对存在的导致破坏性行为产生的各种因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加以积极的防范和引导。具体对策如下:
      1.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育人环境
      (1)改革学校德育,加强科学管理首先,欲讲求严格纪律,应允许局部无序。第一,欲堵先疏。禁止随地吐痰首先得痰有吐处;要叫学生进餐时不乱倒饭菜,除了讲道理,还得让学生对食品的品种、数量有充分的选择自由;要求按时就寝,如果生活用水紧张,排队取用,势必吵吵嚷嚷。第二,要使课堂安静,课前、课间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课内要给学生发言、思考机会,否则会憋坏他们的。保证静中有动,大有序中允许小无序。第三,要教育学生信仰马列主义,拥护社会主义,首先要允许学生怀疑、发问、议论、争鸣。其次,真正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体。大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应以已制订好的“法律条文”的形式“通知”学生,以免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应让学生直接参与学校规章的制订过程,如班级公约、宿舍管理公约等。同时,严格的纪律,并不意味着滥用惩罚。惩罚如果不公正,学生会不服气;如果过于强硬,学生难以接受,甚至会怨声载道。久而久之,会引起不良情绪的积聚,进而导致一些破坏性行为。如果把经常性的纪律教育同必要的监督检查和公正合理的奖惩措施结合起来,这对于良好校风的形成和巩固,必将起积极作用。最后,面对“乱子”不惊恐,因势利导善转化。在学校德育过程中,来自内、外的种种原因都可以引起涨落,有时是意想不到的,也就是常说的“偶然风波”。这些涨落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有积极消极兼有的。不少教育管理者遇到涨落,会认作乱子,主张“压”,其实那是“压”不住的,须改变思路才行。态度上,不大惊小怪,历史地分析,全力找出其可扶可倡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变消极为积极。方法上,不急于下结论,不急于处分,先弄清内因、外因的关系,从大系统的影响上,从本系统的结构上找原因,顺理而成章。
      (2)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造就出奋发向上、崇尚个性和创造精神的校风传统,形成和谐、宽松、友好的人际关系,建设公正、宽容、理解的集体舆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心所在。
      如果学校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那么由此出现的空白会被大众媒体所占领。健康人格的养成,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优良的校风一经形成,就会成为集体的心理定势,不断影响着个体的意识和行为。但是,它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精心的设计和持久的影响。诸如教育情景的创设,制度化的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文化节,以及各种文艺社团活动的组织和举办,让学生在各类文化活动中不断提高艺术欣赏力和鉴别力,并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释放能量,升华情感。有的大学在毕业前夕开展有意识的防范工作,倡导“我为学校献爱心”活动,包括认真复习迎考,文明守纪,净化、绿化、美化校园,文明离校等,对于预防离校前的破坏性行为,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健康情绪
      大学生毕业离校前的破坏性行为是由于不良情绪的长期积累而最终通过不当途径的宣泄而形成的。要避免出现破坏性行为,就要在平时注意引导学生预防或用正当的途径宣泄这些不良情绪,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加强对学生心理卫生的辅导,不仅仅是辅导员或专业心理工作者的事,全校的教职员工都有责任配合进行。对学生心理卫生方面的引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果一个人的理想、信念、需要等与现实不符,自然会到处碰壁,遭受挫折,陷于无穷无尽的烦恼与痛苦中,导致心理的不健康。可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保证个人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为此我们要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外界与个人的关系,协调并处理好各种关系,防止异常心理的出现。同时,构建大学生人生发展导航平台(包括思想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等),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成才个性化的指导。
      (2)帮助大学生完善自我认识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往往是形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对自己不了解,不接受,那么,不是感到怀才不遇、生不逢时、选错人生道路,就是愤世嫉俗、狂妄自大,或是过分自卑焦虑,导致心理的不平衡。因此,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卫生讲座等途径引导大学生应有自知之明,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坦然接受自我,既不过高估计自我,也不自欺欺人,这样才会心安理得,减少心理的冲突,保持心理健康。
      (3)指导大学生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大学生活中,随时都会遭遇困难和挫折,如学习的困难,学生干部工作的辛苦,考试的失利,同学间的摩擦,初恋的烦恼,专业的限制,就业的艰难,等等。对此,要教育引导大学生鼓起勇气,面对现实,学会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学会把个人的思想、愿望和要求同现实统一起来,并提高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同时,学校特别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引导,开展多路径、全程性的就业教育,从择业观和从业观入手,帮助大学生从观念和操作技能两个层面上增强职业适应性,尽快胜任岗位工作,充分实现就业教育的转型。
      (4)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因此,要引导大学生主动融入群体和集体之中,主动参与人际交往,学会接纳别人和被别人所接纳,学会理解和宽容别人,不斤斤计较,不以己之长度他人之短,自信信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特别要处理好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包括异性)的关系。
      (5)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团委、学生会等有关部门要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实际,为今后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的活动,激发兴趣,发挥潜能,增强动手动脑的能力;参加各类文体活动,既可以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扩大社交范围,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又可以缓解紧张的心理,释放多余的能量。
      
      参考文献
      [1]俞国良,闾剑宝.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亚文化系统――校园文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9):18-21.
      [2]李玉春,黄伟.青年的情绪问题探析[J].中国青少年研究,1998(2):36-48.
      [3]张胜康.大众媒体与青少年暴力行为[J].中国青少年研究,1998(4):27-30.
      [4]周克庸.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城市青少年心理压力加大的原因[J].中国青少年研究,1998(6):24-26.
      [5]王锋,戴锐.就业教育是对高校德育的深化和拓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3(5):33-35.
      [6]吴锡存.当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及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92-94.
       [责任编辑:成方哲]

    相关热词搜索: 离校 成因 性行为 对策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