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散文 > 正文

    润物细无声的深刻含义_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时间:2019-01-14 03:26:46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人的健康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如今独生子女如林的社会里存在着很多的亚健康人群,他们有的性格懦弱、孤僻,缺乏进取心,意志薄弱,没有自制力,胆小怕事,沉默寡言,做事没有信心,心理欠缺,怀疑同学看不起他,别人在一起说笑,他怀疑在讥讽他,议论他。可又有的专门找别人的缺点、挑别人的毛病,讥笑别人,从不思考自己的短处;有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他事漠不关心或蛮不讲理,从不考虑他人,平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遇事迁怒于别人,归咎于社会,产生一种反社会性的人格,颇具攻击性,一旦受到外界的激发,便会爆发出来,做出正常人认为不可理喻的事。又有的则生性激动,对所见所闻极易做出过激行为;有的学生孤僻离群,沉默寡言,自我封闭。又有的则异常活跃,常常不分场合过分地表现自己;有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可又有的则过于追求分数、名次,以至于心理失去平衡,表现考前焦虑不安、苦恼失眠,甚至在考场上因过分紧张而晕场等;还有些学生对于任何人、任何事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又有的则凡事斤斤计较,生性多疑,过于敏感,“马加爵”、“南平实验小学血案”等问题在提醒着人类要重视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学校教育在这其中处在无比关键的地位。单纯的心理健康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学校教育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日常管理中去。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语文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如果教师以真诚、信任、期待的目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蕴含的潜力就会奇迹般地显露出来;反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正常的学生,乃至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妨害学生的人生幸福。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虽然教育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性质较单纯,校园内的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但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是在客观世界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并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社会大变革的今天,教师更容易被一系列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所困扰,容易造成心理状态失衡,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教师只有主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吸收正面的心理健康影响,抵制削弱负面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正确对待生活上的不如意和工作中的挫折,加强心理健康防卫,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我校教师人数不多,但是所有教师都很重视课余时间的完美利用,各种兴趣活动开展地如火如荼,全体教师的读书活动,女教师的健美操活动,男教师的篮球运动都开展的井然有序,通过这一系列的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社会公益劳动等,大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培养兴趣特长、良好个性、主动精神、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从而促进教师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合理运用语文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教材本身有许多具有良好教育意义的佳作,只要教学处理得当就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精选的很多文章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弘扬很多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记述革命英雄、先进人物的文章,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文中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强大的感染力,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美的、善的、健康的因素,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去影响学生,使之自觉摒弃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逐渐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结构。如教材中《我终于回来了》介绍了钱学森面对美国政府的威逼利诱,克服重重困难、冲破层层障碍终于回到了祖国。文中的钱学森面对挫折,甚至于威胁不气馁、不屈服,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在教学本课时可以引导学生以钱学森为榜样,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渗透抗挫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如《丰碑》中的军需处长、《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舍己为人,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引导学生体会革命前辈舍己为人、一心为公的高尚品质,在教学中渗透――要学会替别人着想,进而对学生的自私自利心理进行矫正。在《守信》、《不瞒真情》课文中对学生渗透诚实守信的心理健康教育,《向命运挑战》、《微笑着面对一切》向学生渗透热爱生活、要自信、要勇于面对困难的心理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充分利用生活作为大课堂。如在教学《不瞒真情》时,我让学生围绕老舍和高煜年该不该讲出真相开展辩论,学生在辩论中进一步明白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心灵得到了洗礼,心理也得到了健康教育。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践应丝丝相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只有让生活的灵魂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断完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外在内化与内在外化的过程,才能真正贯通阻隔语文学与用之间的壁垒。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勤于思考,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捕捉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良机,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丰富、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的有用之材而努力。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蕴涵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运用心理渗透策略,捕捉教育时机,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骆伯巍.教学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2.李丹编.学校心理卫生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3.周红五.浙江省心理健康教师指导纲要(试用本).浙江省教科院.

    相关热词搜索: 随风 无声 潜入夜 润物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