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拓展时空,让品德课堂生辉] 对老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时间:2019-05-23 03:19:23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正是品德课程所应具有的开放型、活动性特点,因此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应创设条件尽可能拓展教材的内涵,拓展教学场所,以及教学时间,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到社会生活实际中去实践品德课上的道德认识,实现品德课堂的大容量,增强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使品德课堂更加精彩!
      关键词:品德课堂社会资源拓展时空有效利用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的一句话“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品德教育活动化正是能使“教室的天地”开阔些,再开阔些,那我们也就真正是做到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语)。《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的生活空间”;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品德课程所应具有的开放型、活动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地向社会延伸,拓展时空,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的发展提供充分自由的空间。
      农村,有着很多值得利用的社会资源,古朴的民风;几代同住的亲情环境;城市学生所缺乏的特有劳动场所和特有劳动体验,如能因地制宜,把农村特有的资源优化组合,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再进行道德的教育,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在品德教学中,那会使品德课堂放射出异样的光彩。
      一、实践体验,捕捉农村资源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我们的孩子都来自于农村,他们的生活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有的是知了蛐蛐的咏唱。因此,教师所组织的体验活动,必须贴近农村儿童的实际,应走进农村儿童的生活,了解和满足他们的需要,才能达成有效的教育目标。
      在教学《秋天来了》这一课时,我让孩子们走进田野去欣赏秋天。因为我们校园旁边正好是田野,秋天又是稻谷丰收的季节,所以利用这有利的社会资源和孩子们一起去田里,让孩子们观察稻谷,感受秋天硕果累累的景象;又和农民伯伯一起收割稻谷体会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在整个活动中,看着孩子们踊跃观察的身影和参与其中那快乐的样子,我深深感受到学习和生活之间,如水乳交融且是时时刻刻、无声无息、紧密相依。
      品德教育是内在于生活的活动,反映的是儿童的真实生活。品德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的。学习的过程是儿童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农村的孩子他们朝夕相对的正是我们课本上活生生的真实资源,因此,教学中教师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三分得于课内,七分得于课外。而正是教师这样熟练大胆地处理教材,引进课程资源,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生活气息、现实气息和时代气息。
      二、因地制宜,利用农村资源
      品德课堂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必须以教材为例子,拓展学习时空,应使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现实世界贴进,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背景相符,强调对“生活的回归”,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使品德观念不再是零散地、孤立地与生活隔离的概念,而是使学生能自己意识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知识,蕴含知识。
      在教学《话说社区》这一单元时,因为我们是农村小学,社区这一概念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淡薄的。那如何开展教学,使我的课堂真正适合我们的孩子呢?通过各种方法的适用,终于让我想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虽然没有社区,但是我们有一个个自然村,而现在很多村文化建设比较好,有老年活动室、灯光球场、村联防队、村健身中心等等。品德新课程教学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做法其中有一点就是更换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不适合本地、本班学生的教学范例、案例、事件或话题,根据学生实际加以更换,选取适合学生实际的、学生生活必需的、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所以我决定把《话说社区》改为《话说村子》。于是,我给孩子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放学后去村子里转转,通过表格的形式完成孩子的所见所闻。
      
      附表格:
      以一张表格我串联了整一个单元,从课堂的反馈情况中,我知道我的孩子们收获了。他们在谈到村的设施时,津津乐道。说到和爸爸妈妈去村子里的球场打球,一起去跳健身舞,那快乐的样子。孩子们一起采访了村里的名人,原来自己那大字不识的太爷居然打过仗,还战功赫赫呢,意想不到身边还有这么了不起的人,那自豪的样子。一起细心留意了自己村的变化,翻了老照片,发现短短几年村子的飞速发展,那惊叹的样子。孩子的快乐至今让我感动难忘。我知道我的选择是对的。
      同样的教材,面对的是不同的孩子。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同资源条件不会达到共同教育目标,关键在于教师应根据当地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截取、设计,甚至是“偷梁换柱”。
      因地制宜,以教材的主题和具体内容为范例,结合学校实际,借助农村课程资源,创设了鲜活的教育情境,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个人的独特情感体验和感悟,增进了对社会的了解,促进了学生品德和社会性的发展,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三、组织活动,优化农村资源
      只有参与其中、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具体感受、实实在在的亲身体验,让生活走进课堂,将课堂引向生活,才能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在教学《感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中,我布置学生在周末跟爸爸妈妈从事一天的劳动,看看他们在一天的工作时间里要完成哪些事情,然后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由于我们孩子的爸爸大都是做五金生意的,还有一部分是在工厂打工的,还有一部分是外来的建设者。所以孩子的体会比城市孩子的体会更加深刻。回课堂与孩子交流,在“爸爸妈妈辛苦知多少”的主题讨论会上,许多学生动情地说:“我做了一天的车床,累得腰酸背痛,可爸爸妈妈得长年累月地干,就是为了多赚钱让我们的生活能过得更好,我真想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爸爸妈妈的工作真的太辛苦了,他们一天忙到晚,忙完了外面的事,回来又要忙家务,又要照顾我们,累得筋疲力尽可从不抱怨。”等等。听着学生们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我觉得这样的体验活动太有必要了,胜过教师课堂上的千言万语。
      农村小学的孩子淳朴天真,他们是一张白纸,受外界干扰少,而且农村的课堂教学资源更是丰富,关键是从各个方面去挖掘并优化它,把它变成学生可接受的资源,再用各种形式去渗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时时有教育,品德课的教师更需要有一双细心的,会发现的眼睛,备课时精心设计,合理利用教育资源,使我们农村的品德课堂更精彩。

    相关热词搜索: 生辉 品德 课堂 拓展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