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中国画精神“六论”(连载一)】 中国画精神

    时间:2019-05-20 03:30:24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画学,原是宋代培养绘画人才的学校,脱胎于画院,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创设,后归翰林院图画局。宋洪迈《夷坚乙志·画学生》:“政和中,肇置画学,用太学法补试四方画工。”《宋史·选举志三》:“画学之业,曰佛道、曰人物、曰山水、曰鸟兽、曰花竹、曰屋木。以《说文》、《尔雅》、《方言》、《释名》教授,《说文》则令书篆字、著音训,余书皆设问答,以所解艺观其能通画意与否。仍分士流、杂流,别其斋以居之。士流兼习一大经或一小经,杂流则诵小经或读律。”学画一向就不是单一的手工技巧,而是一门综合学问,是以言画学,而非画工。元汤垕《古今画鉴·宋画》:“米芾元章,天资高迈,书法入神。宣和立画学,擢为博士。”以米芾之学问,得以画学博士。清钱泳《履园丛话·画学·画中人》云:“奚冈,号铁生,钱塘人,工山水,笔墨苍秀……为浙中画家巨擘。近日杭人言书法者必宗山舟,言画学者必宗铁生,此亦一时好尚。”画学,指绘画学问。现代美术史家、书画家郑午昌(1894~1952)著《中国画学全史》(中华书局1929年出版),史、论并述。宗白华评曰:“此书合画史、画论于一炉,叙述详明,条理周密,文笔畅达,理论与事实并重,诚是一本空前的著作。”而黄宾虹对中国画学研究之深,已成为一个时代的里程碑。1920年,金城组建中国画学研究会,后由其子和弟子更名为“湖社”,影响深远,其中以陈少梅、胡佩衡最有成就。1957年,由陈半丁提议立案和筹建成立北京画院,为新时期中国画学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画学恢宏,源远流长。中国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完备的画学体系,从创作、品评、述论、鉴赏、分科、题材到技法、工具、材料等,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它涵盖画论、画史、学画等与中国画品鉴、创作、审美等所有有关中国画的学问与思想。以此而论,中国画学比通常所言画史、画论更能涵盖中国画范畴,也比艺术理论、美学理论或美术学等现代说法更贴近中国画本体。
       历世久远,衣钵相承,矩步绳趋,文脉永续。人和天时,大家杰出,学归渊源,画臻流派,既开中国画之一道场,又辟中国画之一卷本,当置中国画学之一方天地。开设之目,即为辑录中国画学人之感悟心得、作画语录抑或画论、论画等研究理思,即语出有异而道行天下,虽众言纷纭而精神不变,非求文渊之学府,但避技艺之形下,非流盖当今之穷变,亦探求妙理于幽微,不徒一时之虚名,只因弘扬画学于光大,是亦践“正本清源,贴近文脉”之实也。(哲轮)
      
      一、自我完善
      中国艺术的主体精神是完善自我,是“游于艺”。中国画也不例外,“游于艺”被视作中国画的一种精神境界。
      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这是儒家做人和自我完善的准则。人首先要有道的志向,这是人生最根本的立足点。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道德、有德行。而要做到有德行,就要有仁爱之心。在此基础之上才有资格“游于艺”,才能参与艺。反过来说,艺术活动也是来完善人生的,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的手段。所以,“游于艺” 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人生殉道、敬德、修为自然而然达到的一种境界。如果在人生上追求大道,敬德修为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一种高度,就能达到这种自然自由的境界。
      艺术的境界包括中国画的境界,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合和、交融的境界。这种交融的境界,是纯自然的,又是莫不尊道的,是非常合适、顺和、谐和的,是自由挥洒的。人生的境界,是一生的努力,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是一日三省、克己复礼②,从不自由到自由王国的一个过程。“游于艺”,不是单纯地把艺术看做一种把玩,一种发泄、宣泄,而是把它看做自我完成的一种修为。它是中国画创作的依据,艺术判断的依据,也是艺术修养的标准。所以,中国画技术层面的问题,最后还是要上升到形而上上来。
      中国画的创作是一个从不自由到自由王国的过程,如果参透了、悟透了,就会有一个自我评判、提升的标准。中国画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自我完善的,而艺术的自我完善是与人格的自我完善同步的。中国人集毕生的努力,小心翼翼地从事艺术,不像西方嬉皮士那样搞艺术就是嘻嘻哈哈、大大咧咧地玩玩游戏,但现在有些艺术家却把中国画看做是简单的游戏愉悦自己。中国画是建立在通晓万物之道之上的,在观道、媚道、悟道、理道、理佛的过程中,认识事物的好与坏。符合了这一道理,就是好的中国画,不符合就不是好画。所谓道理,就是人与自然的道理,人与道的合一。这是天下大道,是大众群体的大道,不是个人之道,而且它是一以贯通的。这也是中国画的画境。黄宾虹先生说,作画要入化境,就是要通融、融通③。我们在画中国画的时候,要符合这个道理,并不是单纯在表述一个什么形象,描述一个什么风景,那只是外壳、外象、皮相。
      反观当前中国画的现状,不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是“志于利,据于名,依于巧”(王鲁湘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精神和人生追求离我们远去了。如果我们不是按照中国画的这一艺术精神“志于道”,而是转换成“志于利”,那么为了求利就去求名,而有名就要依于巧,在画上投机取巧,那是不可能画好画的。
      现在很多画家,有名的忙钱,没有名的忙入会,两头不靠的就去酒吧开画廊、玩现代。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认识中国画的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实际上,中国画是一种为己之学,以实现自我为根本,通过艺术以砥砺自己、完善自我。中国画在人品行为上自我激励的同时,又是端正世道人心的手段。中国艺术“游于艺”,是儒家入世的思想,对个人而言就是要独善修身,对社会而言它起到端正人心的作用和效法作用。同时,中国画又肩负起了完成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体现了中国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④。从事于艺术、“游于艺”,就是在“修身、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语境中把你的遭遇,你的人生轨迹,你的人生阅历、体悟、感悟,转化成一种人生境界。作为中国画家,就要把人生境界与中国画相结合,把它当做与中国画的契合点。中国人提倡“志道、据德、依仁,游艺”的精神境界,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境界是完全吻合的。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古法”。现在有人提出来为艺术而艺术,或者表现什么个性,还有强调笔墨游戏,就相对狭窄了。黄宾虹说,画尚“内美”⑤,指的就是这一艺术精神。除了我们的笔墨,他还强调“五笔七墨”:平、圆、留、重、变⑥,或者叫“太极笔法”⑦,最后也上升到形而上的精神层面。我们不管画什么,山水、人物、花鸟,笔墨只是精神的支架,重要的是背后体现出来的精神境界。画中国画不是简单的视觉运动、视觉感受,对文化人而言它是观道、悟道、体道,是一种道德修正,是格物知致⑧,是由画体道、悟道,由画修身“诚意正心”的过程。总之,自我完善,是中国画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以和为美
      中国画注重以和为美的艺术精神。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中重视“天人合一”⑨,在知、行关系中重视“知行合一”⑩,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知识、行为,自然、天人谐和为一,构成了“以和为美”的艺术精神。刚才我们也提到,艺术的境界、中国画的境界,是人与自然合和交融的境界,此其意一。
      中国传统中知识、学问和行为,以及人与自然都是统一的,不像现在强调改造自然而最后与自然不和谐,彼此产生矛盾。在知识与行为中,不能说掌握了科学知识就随意做什么。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要做到“情景合一”。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方面,而与艺术直接有关。“和”字,是宇宙的最佳状态,是宇宙万物本真的存在,也是宇宙创生的状态。阴阳合和,才有生机,才能繁衍。阴阳合和,也是中国画很重视的一个概念、范畴。中国哲学史、美学史的重要范畴,体现在艺术上就是“中和”之美⑪,它是中国艺术的核心和支柱。最早源于先秦时代,儒家就倡导中和之美。之后在不同的艺术领域、艺术范畴中,这一思想被广泛运用,特别是中国早期的音乐用得很多,又从中延伸出温柔、敦厚之美。所谓“中”,就是合适、有节,而有节就是有节制、有控制,要“近于礼”⑫,要遵循规矩,做什么事都要有尺度、分寸。那么,把握在什么地方好呢?标准就是“持两为中”⑬,不偏不欹。体现在人和人之间就是“三纲五常”⑭,说话有规矩,爹是爹,不能说儿子说话像老子,不能当着哥哥姐姐面说好话而背后翻脸不认人。体现在艺术上,中国画创作中什么是好作品?就要“拿捏”这个尺度、分寸。比如用线、用墨,浓好、淡好?粗好、细好?章法、线条的疏密怎么才能好?这就是要在笔墨关系上掌握一种尺度。这些尺度,古人又把它总结提炼为阴阳关系。如果没有标准、尺度,就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说,画面气象要好,首先在笔墨形式上,要使笔与笔之间在阴阳关系上相合。比如,线条为刚、为阳,用墨的地方为柔、为阴,干墨、焦墨视为阳,渗化的地方就是阴。阴和阳,实质上就是同样事物的不同呈现。
      又如中医看病,不是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而是指一种辨证关系。这种辨证关系,体现在上中国画上就是指笔墨关系、构成关系、章法营造等等,都是建立在辨证关系基础上的。中国画的创作要掌握这种规律,不是单纯从技术上,而是综合地把握。特别是中和之美,如线条要做到平,不能起伏变化太大。黄宾虹用笔就是平顺,因此气就畅。我们用笔往往不平,高高低低,忽左忽右,跳来跳去。要做到平、适,用墨多少、色多少,疏密多少、留白多少,要合适、顺畅,要平适中则,要亲和、亲近。画是人气的延伸,它在画中自然流露,人的气象怎么样,画的气象就怎样,人亲和画就亲和。有些人的画看上去一片鬼气、阴气,而有的看上去不食人间烟火。
      我们说“事有节体”⑮,就是凡事要有节制。艺术是狂放的,但狂放中有节制,反而更显出狂放的一面,比如怀素的草书,还有青藤、八大的大写意,狂放中处处体现不失法度,能放能收,有来路、有来头。书法不管是点画、字型还是用笔上,都是由楷书、行书再到草书,它们都保留了最原始的笔法和法度。有人上来就写狂草,不是从楷书、行书而来,就没有依据、没有法度了。这些都是中国画的基本规律,都是一种带有辨证精神、普遍艺术规律的和谐观。实际上,中国画一直在找这个境界。中国画的境界,不是单纯的真山真水,而是构造一种有度的境界。中国山水画的山水精神与西方的风景画是两个概念,中国山水画的艺术之道是讲精神的融通与和谐。比如说,中国山水画为什么更多强调干笔、淡墨,而追求苍润的感觉?不管是董其昌还是“四王”,都是在追求这种融通、中和“和为美”的境界。
      总之,中国画“以和为美”。相较之下,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本质上就不是这样了。
      
      (褚哲轮根据龙瑞在中国国家画院授课录音整理,加了题目和必要的注释)
      注释
       ①语出《论语·述而》:“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现代黄宾虹《画学大旨》云:“学以求知,先别品流。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正人心,端风化,参乎造化,妙合自然,此其上也。”
       ②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黄宾虹《自题山水》:“余观北宋人画迹,如夜行山,昏黑中层层深厚,运实于虚,无虚非实。岩岫杳冥,一炬之光,如眼有点,通体皆虚;虚中有实,可悟化境。”——《画学之大旨》:“学画者师今人不若师古人,师古人不若师造化。师今人者食叶之时代;师古人者,化蛹之时代;师造化者,由三眠三起,成蛾飞去之时代。——《与顾飞书》:“《庄子·逍遥游》(应为《齐物论》)言,蝴蝶之为我,我与蝴蝶,若蚕之为蚁,孵化以后,三眠三起,吐丝成茧,缚束其身,不能钻穿脱出,即甘鼎镬。栩栩欲飞,何等自在,学画者当作如是观。”化蝶而飞者,乃融通之时。
       ④语出《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⑤关于“内美”黄宾虹多种提法。如,《自题山水》:“江山水如画,内美静如参。”《自题山水》:“画言实处易、虚处难,虚是内美,六法须与八法通之。”《画学篇释义》:“唐画十三种,虽祖唐虞,崇尚丹青,看重外美,张僧繇,展子虔,画与书法合,是重内美。《自题山水》:积点成线,有线条美;不齐三角,有真内美。”《与傅怒庵书》:“书法流美,有觚三角,齐而不齐,以成内美。黑白两色,是为真美。”《艺谈》:“画有笔墨章法三者,实处也;气韵生动,出于三者之中虚处也;虚实兼美,美在其中,不重外观。艺合于道,是为精神。实者可言而喻,虚者由悟而通。实处易,虚处难。苟非致力于笔墨章法之实处,则虚处之气韵生动不易明。故浅人观画,往往误以设色细谨为气韵,落纸浮滑为生动;不于笔墨章法先明实处之美,安能明晓画中之内美尤在虚处乎。”等等。
       ⑥五笔法:“一曰平,如锥画沙;二曰留,如屋漏痕;三曰圆,如折钗股;四曰重,如高山坠石;五曰变,如四时迭运”。参见《笔法要旨》、《画法要旨》,《黄宾虹文集 书画编 (上册)》,卢辅圣、曹锦炎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编,1999年6月第1版,第464页、491页。又见于《书信编》第380页。五墨法参见《画法要旨》,《黄宾虹文集·书画编 (上册)》,卢辅圣、曹锦炎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浙江省博物馆编,1999年6月第1版,第495页。黄宾虹引语均出于该书,不再一一标明。
       ⑦黄宾虹《画学简言,举一反三》云:“太极图是书画秘诀”。太极者,用笔之阴阳变化,“一波三折”之法。《与朱砚英书》云:“用笔之法全在书诀中,有‘一波三折’一语,最是金丹。欧人言曲线美,亦为解得。院体纵横习气,就是太刚”。中锋圆笔,藏头护尾,一波三折,乃太极笔法之奥。平、圆、留、重、变者,中锋圆笔、藏头护尾、一波三折之解也,太极笔法之分也。
       ⑧语出《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后程朱理学讲“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颢《河南程氏遗书》)。
       ⑨一曰“天人统一、天人相通、天人感应”。中国哲学的中心命题,儒、道皆然。如先秦,《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礼记·中庸》:“与天地参。”《孟子·尽心》:“上下与天地同流。”《易经·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等。
      ⑩语出明·王守仁《传习录》。
      ⑪语出《礼记·中庸》:“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⑫语出《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记》:“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
       ⑬语出《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参见前文“中和”注释。
       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语出董仲舒《春秋繁露》。
       ⑮语出《论语·学而》:“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画 精神 连载 六论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