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寻找“声音的宝贝”:朱哲琴民族音乐“亲善”之旅】朱哲琴

    时间:2019-04-26 03:20:0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PD)驻华代表处任命为中国亲善大使的朱哲琴,带领自己的团队,在云南、贵州、西藏、新疆、内蒙古五个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来采集原始的音乐最本初的声音的宝贝。作者选取贵州、云南和新疆这三个地区记录朱哲琴的足迹及自己对其“亲善”之旅的遐想。
      关键词: 朱哲琴 民族音乐 原始音乐
      “这是一个不从容的音乐旅程的开始,内心更向往启程的时刻,欢迎进入声音的世界,寻访原声是珍贵的经验,寻访的轨道是修行的必经之地,这两面构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旅行,我把心灵和头脑放空,在有限的时空中,以真实的步履超越着现实……”在这次的旅程开始时,朱哲琴这样写下了自己的心得。
      一、朱哲琴简介
      朱哲琴,生于广州,祖籍湖南长沙。她是中国新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在北京、成都、上海学习音乐和声乐,是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中国乐坛的奇才。
      1990年以《一个真实的故事》获得“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亚军。她曾以演唱《阿姐鼓》而享誉世界,《阿姐鼓》专辑热销全球56国累计销量三百万张,音乐录影片在81国首映播放,为中国和世界乐坛缔造音乐里程碑。朱哲琴以其独特的嗓音和与众不同的创作哲思,与中国当代音乐视觉时尚先锋跨领域合作制作出版音乐专辑、影像作品、舞台表演等,被中外爱乐者奉为经典。她曾登台国家大剧院、北京人民大会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卡内基音乐厅、波士顿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等艺术表演殿堂。2009年初,朱哲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PD)驻华代表处任命为中国亲善大使。
      她以她所具有的不平凡,在这个世界留下她的足迹,她曾思考着这些问题:珍贵音乐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困境,如何挽救这批文化财富,让世界竖起耳朵聆听来自中国的真正的本土音乐?此时,朱哲琴进展民族音乐田野调查,恰逢她接受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PD)驻华代表处任命的“中国亲善大使”,对此次项目的展开将会更加具体。
      整个工作的区域分为五大部分:云南、贵州、西藏、新疆、内蒙古。2009年4月,朱哲琴带领自己的团队,启动了世界倾听少数民族音乐寻访之旅亲善行动。
      二、贵州山寨处处闻歌声
      此次项目的第一站是贵州。苗族第一站是丹寨县杨武乡五一村,这个村庄的年轻男人们都为了生计而奔波外出打工,这个村庄也因此被朱哲琴称为空村。幸运的是,在云贵的田野间,她们找到了当地能歌善舞的姑娘们,唱出了属于这片土地的歌声,将这如此动听的歌声与当时黄昏的乡村田间交织于一处,形成美丽的画面。
      台江县的红阳寨是第二个传统苗寨(一个正待开发的旅游区),苗族飞歌就在这“飞”起。飞歌对于当地的人们来说,通常是在山上干农活累的时候唱的,歌声很嘹亮,歌词大都用来赞颂大自然的美和表达男女之间微妙的爱慕之情。在漫山杜鹃花开放的地方,当地人们穿上他们特有的民族服饰,唱起当地的民歌,使人置身仙境中,如痴如醉。朱哲琴被当地苗族女人的嗓音所震撼,当她们声音传出的那一刻,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那样具有穿透力的声音穿过云层传向夕阳的那一边,那会是怎样的让人留恋的时刻呀。
      “饭养生,歌养心”是黄冈村鲜为人知的口头禅,最负盛名的是这里的男声大歌,如今的侗族村寨,坐落在大山里却像变成了尘埃,好像随时都会被风吹到不知名的远方。人们穿着紫色服饰,男人戴上用布缠成的帽子,女人在盘起的发髻上插上银簪,每个人都有一个特定的角色,吹起他们的笙管,弹起罕见的牛腿琴,在层层叠置的鼓楼中唱起歌谣。这是具有价值的声音,原汁原味才是朱哲琴寻找的“宝贝”。更让人难忘的,是那些侗族人们的质朴,在录制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离开,一直站在那和朱哲琴的团队一起欣赏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声音。唯一的遗憾是,很多侗族村寨的年轻男子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男声大歌的传承现如今已变得岌岌可危。
      贵州黔东南与广西的交界处的小黄村,陌生与原始,是这里的特色,小小的种族村寨盛载了多声部特色的大歌音乐,这里的孩子从小就会唱侗族大歌,一直唱到女孩出嫁、男孩娶妻。在朱哲琴的眼里,小黄村是音乐小精灵的藏身之处,随便找一个小黄村的小朋友,都会这侗家唱不完的歌谣。焦点集于儿童,你会发现,这些孩子都很有灵气,他们排成一字队,每个声部都很清晰,而这和谐的力量来自于他们的团结,手与手挽起,或是肩膀搭上肩膀,也就造就了心灵的相通。朱哲琴好像没有欣赏够他们的声音,第二天,在小黄村的某个小山坡上,她与她的团队再一次将不同的美妙的声音记录下来。
      三、云南大山深处的热情
      第一站,楚雄——云南的一片土地,在楚雄的洲歌舞剧院,朱哲琴似乎对歌舞剧院的演员的表演有一些失望,她说,或许一开始的方向就有错误,跟她心目中的“宝贝”,现在在寻找的真实的“宝贝”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庆幸的是,最后出现了一位叫欧牧优诺的民间歌手,她的声音让朱哲琴和她的团队从疲惫的状态下苏醒。朱哲琴补充说:“我们在云南真正录制是从欧牧优诺开始的。”没错,无论是演唱彝族情歌、山歌,还是乐器演奏,歌舞剧院里的其他演员都将自己的本真色彩演变为舞台表演了,没有了原始,这一切就算不上是真正的宝贝。
      香格里拉藏族的文化将云南与西藏相互交织,却也孕育出它的独特。在锅庄奔子栏的习木贡村(奔子栏是藏语音译的地名,意思是美丽的沙坝),正值麦收时节,村里看不到年轻人。当地文化站长告诉朱哲琴,每逢过年过节或是盛大的活动,村民们都会自发地组织跳锅庄舞,其规模场面相当壮观。参加录制的当地村民都是上了年纪的,但是他们的歌声仍那么透彻,舞步仍那么轻盈,或许,这就是一种极大的魅力,锅庄的“卓”更是让人不禁有所遐想。(通俗地说,这里的一切都是即兴的。)
      藏族江坡村人的热情简直让人惊叹,远远地在车上就能感受到热情的滚浪袭来。在江坡村,最有名的是弦子,人们用奔放的弦子的舞蹈来欢迎远方的客人,除了热情,更多的应该是感动。“仪”是弦子舞的藏语,意思是载歌载舞的游戏,是一种自娱性质的圆圈歌舞。(弦子,很久以前是藏族流浪艺人的乐器。)在立体的时空中,蓝天白云下,音乐的色彩斑斓在这里呈现,简单却缤纷,这是矛盾的结合体,却是最干净的原始状态。
      四、新疆的未知旅程
      和平的土地伊犁是新疆音乐之旅的第三站,哈萨克族的传统音乐阿肯弹唱,哈萨克六十二阔恩尔传承人库尔曼江·孜克热亚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国家一级演奏员,抱着冬不拉,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歌声中,音乐的流畅、声音的震颤是心灵深处所能感受的欢乐。
      第四站是阿克苏阿瓦提县,刀郎木卡姆是当地最有影响力的音乐。第六代传人阿不都卡得儿·穆沙说刀郎木卡姆就像渗透于他的血液中一样,这或许就是一种执著。新疆的木卡姆是鲜为人知的,而刀郎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一种大型综合艺术,分布在新疆叶尔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为中心的刀郎地区,刀郎木卡姆作为一种民俗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这种艺术的罕珍。他们唱的场合很多,婚礼、集会甚至是恋爱时都可以演唱。刀郎木卡姆是非常有力量的,民间最著名的刀郎木卡姆演唱团队的成员都是60、70岁大白胡子的老人,虽然年纪很大,但这群老人仍带着“青春的活力”,铿锵有力的节奏激荡起起伏的旋律,是新疆所有木卡姆中最能直接表达和宣泄的木卡姆,具有一种独特的粗犷。据说,一场刀郎木卡姆的狂欢,会倒下一片昏厥不醒的汉子。而这就像上了瘾的那种沉迷。
      五、结语
      我们是审美的主体,寻找美的声音,声音的宝贝,在不同民族的领域,收集原声是朱哲琴这次寻访之旅的主要目的。一个名族通过他的语言、文学艺术、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表现出自己的偏好、兴趣、气质、性格、审美观与民族审美意识,从而使得这一民族在精神面貌上区别于其他民族。
      未知的区域促使人们去寻访,去追逐将要失传的“宝贝”,旅程的意义可以说重大的,这是一次挽救即将失传的原生态的壮举。世界,向我们敞开胸怀,等待着发现属于我们自己民族音乐的本源。
      参考文献:
      [1]施咏著.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4.
      [2]旅游卫视《行者》让世界听见——朱哲琴民族音乐寻访之旅系列视频.
      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江苏籍音乐家刘天华与华彦钧对二胡音乐的影响》系列论文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 亲善 民族音乐 之旅 声音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