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高师中国民族音乐教学之探析]

    时间:2019-04-12 03:22:3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在目前全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下,各中小学的民族音乐课堂逐渐受到重视,并提出把民歌、戏曲等传统音乐形式引进中学课堂的要求;各地高师大学的民族音乐教学对于此方面并无大的变化。作者结合学习心得和教学体会,对此谈谈看法。
      关键词: 民族音乐教学 听、辩、唱结合
      目前大学音乐科目一般分为两块:音乐实践教学和音乐理论教学。民族音乐是理论模块中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一个科目。然而,传统思想认为理论课就是死记硬背,没必要唱民歌、听戏曲、讲说唱,其实不然,民族音乐是个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学习理论,还要会唱、会听、会辨。
      一、高师中国民族音乐教学现状
      1.课程命名有争议。
      各学校由于选用教材不一致,对于课程名称命名也不一样,有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民族音乐概论”、“民间音乐课”等。中国传统音乐依据使用人群的不同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王耀华在《中国民族音乐》一书中提出中国民族音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狭义的传统音乐,二是指“近现代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接受欧洲音乐影响到歌曲、器乐曲、交响乐、大合唱、清唱剧、新歌剧等各式各样的音乐作品”。[1]由此,民族音乐课程定名为“中国民族音乐概论”似乎更适合。
      2.教材选用不合理。
      目前市场出现的备选教材有:肖常纬《中国民间音乐概述》,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伍国栋《中国民族音乐》,等等。而以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王耀华主编的《中国民族音乐》运用较多,本书以地理文化为依据,把中国民族音乐分为16个音乐文化区,并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分析和总结,学术观点新颖、知识面覆盖广泛,参编人员多是学术上有造诣的学者,是较为理想的一本教材,但缺少了对中国传统音乐体裁分类的详细介绍,对于学生学习来说会造成音乐分类上的困难。由此教师不能完全以一本教材为主,而要随时补充学生音乐体裁方面的知识。而音响上的缺乏是最主要的,尤其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现在近乎绝迹的传统音乐,教师只能通过口头讲解让学生感受过去音乐的辉煌;即使有些民间歌曲现代有人传唱,也是受到了西方色彩影响的“假传统”,完全失去了中国传统音乐固有的风格韵味。
      3.学校忽略理论课程教学。
      很多学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跟上时代步伐,增设很多前卫但不实用的课程,以致这些传统的理论课程被压缩的仅剩下半学期,只是走马观花地让学生简单了解,再了解,更别谈传承中国民族音乐了。
      4.学生审美流行化。
      现在大学生多是“90后”,他们追求新潮、有自信,具有冷静而犀利的智慧及过度成熟和功利的成长经历,致使他们更关心自己的感受。听赏民歌对于他们肯定是一种折磨。每次课堂上播放原生态歌手和专业艺术人员演唱时,学生都会认为那些原汁原味的民歌没有美感、很土、粗俗,而更加青睐流行音乐。
      二、高师中国民族音乐教学探析
      优秀的音乐作品往往渗透着艺术文化的精髓,所以,要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热爱,就要通过体验教学、情感教学,听、辨、唱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使学生能感悟到民族音乐精华。
      1.教学方面挖掘教材内涵,提高师资力量。
      教材是音乐教学的关键,每一本教材无论从什么角度评论都具有本身的价值取向。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抓住重点,灵活安排课堂教学。其次提高教师的师资力量。中国民族音乐课程从音乐体裁方面包括民歌、说唱、歌舞、戏曲、器乐音乐和综合性乐种,专业教师要对此具备详细的知识体系。各单位以引进专业教师或进行岗位培训等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并把民间艺人引入课堂。中央音乐学院在讲授民歌花儿时,曾把著名的花儿歌唱家朱仲禄请到课堂为学生现场讲解,并歌唱“花儿”;讲解工尺谱时会把民间艺人请到大学课堂。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学到很纯正的民间音乐。当然这些举措比较费事,中国的一般学校无法实施。倘若真能如此实施教育,则不仅能强化民族音乐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履行一个重大的使命——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
      2.思想方面教育学生运用多元化视野看待民族音乐。
      由于学校课程注重学生音乐实践的培养,理论课及格万岁,因此学生对于民族音乐课大都不屑一顾。而民族音乐课程因其性质,包容并蓄,如声乐、民乐和舞蹈等科目,如果学生对中国各地的民族音乐都有所了解,能够唱每个地区的民歌、弹拨南北各地的民族乐器或者跳各个民族的舞蹈,那么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多才多艺。当然这样的教学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在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多元化地看待每个民族的音乐是很有必要的。中国民族音乐课要促使学生树立公正、客观的思想和态度,不能以自己的喜好评判其他民族音乐。这种多元化的思维观念训练也许会影响到学生所学的其他专业,甚至包括一生待人处事的方法。所以师范类学校在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要求下,培养音乐综合素质应该尤为重要。
      3.学习上采用听、辨、唱相结合的策略。
      学习一般分为专业性的音乐学习和“濡化”式[2]音乐学习,这种濡化的学习多出现在原始部落的少数民族中,从小耳濡目染,并能够影响一生的自然习得。而无论哪种情况,“模仿是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他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这一过程的第一步”[3],比如中国侗族歌师对于民歌的传承,美洲印第安人学习敲鼓,等等,国内外很多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都是首先模仿学习,再创作属于自己的东西的,那么在民族音乐课堂上也可如此,听——感受音乐,辨——分析音乐,唱——模仿音乐。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歌唱的天赋,不管发音方法是否正确,只要你唱出情感,唱出韵味,就是一次对民歌音乐很好的阐释。
      综上所述,高师民族音乐课是一个施展学生才华,锻炼其歌唱、舞蹈、演奏多方面能力的舞台。因此,在民族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既要注重音乐基本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音乐实践能力的锻炼;既要注重音乐学科的本体性和规定性,又应注重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整合。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民族音乐教学,因为这是广泛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渠道。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第一版):1.
      [2]艾伦·帕·梅利亚姆著.穆谦译.音乐人类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第一版):149.
      [3]同上151.

    相关热词搜索: 民族音乐 探析 中国 高师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