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日记 > 正文

    一声叹息什么意思 [生命的最后一声叹息]

    时间:2019-02-24 03:29: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大师小传】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在“一战”中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20世纪20年代赴前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茨威格在诗、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代表作有小说《马来狂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心灵的焦灼》《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传记《三大师传》等。他的作品构思巧妙、情感激越、语言极具艺术魅力,在着重描绘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的同时,也穿插了自己的欢乐与兴奋、忧伤与哀思,使我们不由自主随他一起去经历、去感受,并为之激赏、为之赞叹。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经典分享】
      
      ★ 读书人语 ★
      这本书的副题为“一个欧洲人的回忆”,非常贴近地表明了茨威格的特殊身份和这部作品的特点,他没有把回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相反,他将对整个欧洲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对自己所经历的时代故事的描述之中。这样,读他的书,人们所了解的,不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作家如何成长、成功的文学生涯,而是作为一个著名文人,他眼中的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
      茨威格以饱满真挚的感情、平实流畅的文字,叙述了自己生平所经历的欧洲重大历史事件。他以诗人的感情,小说家的技巧来再现历史,融哲理于抒情,使历史事件变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更重要的是,他描写了时代的氛围和人们的心态,披露了在那个时期他所交往的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
      我今天几乎无法重复这样一位非凡的人物当时是如何使我们这些已学会追求真正价值的人入迷的。因为对年轻一代的人来说,知道在自己的身旁,在自己一代人中间,就有着这样一位卓越、纯正、天才的诗人――对于他,始终只能用荷尔德林、济慈、莱奥帕尔迪的传奇形式去想象,可望而不可即,一半犹如梦幻――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使人陶醉的呢?所以,时至今日,我仍能清楚记得我第一次亲眼见到霍夫曼斯塔尔的那一天,当时我16岁。由于我们悉心注意我们这位理想中的良师益友的一切行动,因此当报纸的一角登出这样一条不起眼的简讯:他将在“学术俱乐部”作一次关于歌德的报告,特别引起我的注意(我们简直不能想象,这样一位天才竟在这么小的范围内作报告;按照我们中学生崇拜的程度,我们原以为,当霍夫曼斯塔尔公开露面时,那间大厅必然爆满)。可是,在那次报告会上,我们再次证实,我们这些小小中学生的评判能力和对富有生命力的事物的那种已被证明是正确的直觉,都已远远超过广大公众和官方的评论;因为在那狭小的讲堂里总共只有一百三四十人,所以我为了保证坐到座位而急不可待地提前半小时出发,实属毫无必要。我们等候了片刻。忽然,有一个不惹人注意的瘦高个青年穿过我们这一排座位,向讲台走去,并且立刻开始演讲,以至我几乎没有时间把他仔细打量一番。霍夫曼斯塔尔动作灵活,蓄着还没有完全成形的稀软的上髭,看上去比我想象的还要年轻。一张轮廓分明、有点儿像意大利人的黝黑的脸,绷得紧紧的,显然有点紧张。他的一双漆黑、柔和而又高度近视的眼睛流露出来的不安,更加深了这种印象。他仿佛一下子就全身投入到滔滔的演讲之中,就像一个游泳者投身于熟悉的洪流一般。他愈往下讲,举止愈自在,态度愈镇静,一旦思路展开,开始时的那种拘束全消失了,只见他轻松自如,侃侃而谈,就像这位灵感丰富的人平时一样(我以后在同他私人交谈时也常常发现如此)。只是在他讲最初几句话时,我就发觉他的嗓音并不悦耳,有时候简直近乎假嗓子,很容易变得尖锐刺耳。不过,当他的演讲使我们感到十分兴奋和忘乎所以时,我们也就不再去注意他的嗓门和面孔了。他讲的时候没有讲稿,也没有提纲,甚至没有详细的准备。然而,由于他有一种天赋的讲究形式的神奇感觉,所以每一句话都十分完美。他令人迷惘地提出那些最大胆的反命题,为的是紧接着用清楚而又出人意外的措词来加以解答,使听众不禁感到,他所讲的,只是他从丰富得多的内容中随手拈来的一部分,他对内容的驾驭就像他本人一样的轻松自如,倘若要深入展开,他还可以这样滔滔不绝地讲上几个小时而不会使内容贫乏和水平降低。我在后来几年和他私人交谈时也感觉到这种魅力,诚如斯蒂芬・格奥尔格赞誉他时所说:“他的话犹如气势磅礴的歌咏和妙趣横生的对谈。”他性格急躁、马虎,对什么事都十分敏感,在私人交往中常常容易激动和怏怏不乐,不容易和他接近。不过,当他对某一问题感兴趣的那一会儿,他就像一团火似的,把任何讨论迅速而热烈地引入到他自己的和只有他才能达到的领域。除了有时和考虑问题比较稳重、想法比较明朗的瓦莱里以及脾气急躁的凯泽林的谈话以外,我还从未遇到过一次谈话有像和霍夫曼斯塔尔谈话时那样的思想水平。在他真正灵感勃发的时刻,他所接触过的一切:读过的每一本书、见过的每一幅画和每一处风景,都会在他的精灵一般清醒的记忆中复活。他用的比喻是那样自然、妥帖,就像用左手比喻右手似的;他的观点是那样突出,就像兀立在远方地平线尽处的背景――在那次演讲会上,我第一次在他身上真正感到这种“气息”,即:一种令人振奋鼓舞、难以用理性完全理解、不可捉摸的气息;我在以后和他个人的接触中也感到这种气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霍夫曼斯塔尔再也没有超过他在十六至二十四岁时所创造的无与伦比的奇迹。尽管我同样赞赏他后期的某些作品――优美的散文、《安德烈亚斯》的片段(这部未完成的作品或许是德语中最美的长篇小说)和戏剧的部分段落。但是,随着他日益束缚于现实戏剧和时代趣味,随着他的创作具有明显的意图和功利目的,那些充满稚气的早年诗歌创作中的纯粹的灵感消失了,梦游者似的那种描绘消失了,从而也就失去了对我们这些好挑剔的青年人的魅力。我们以一种尚未成年特有的神秘知觉预先就知道,在我们青年一代中,像他这样的奇迹也只能出现一次,在我们一生中不会重演。
      
      ★ 读书人语 ★
      回忆与他交往过的欧洲文化名人,是茨威格《昨日的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手廖廖数笔,那个时代文化名人的鲜明形象便跃然纸上:少年成名的天才诗人霍夫曼斯塔尔,满怀才情的抒情诗人里尔克,“一战”中与他一起掀起反战运动的罗曼・罗兰,还有高尔基,平凡而庄严的托尔斯泰,流亡英国的犹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他们犹如一颗颗闪耀在黑暗夜空中的明星,点点亮光,抚慰着人们痛苦的心灵。
      那是一个不寻常的上午。我默默地从收音机旁走开,收音机传来了一条将会历经数百年的消息。这条消息肯定会全面改变我们这个世界,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在默默倾听这条消息的那些人中间,将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对我们大家来说,那条消息是悲哀和不幸,绝望和危险,也许多少年后,那条消息才会有另外的意思。战争又降临了,一场比以前世界上的任何一次战争更可怕、范围更广的战争。一个时代又结束了,一个新时代又开始了。我们默默地站在那间突然变得鸦雀无声的房间里,互相回避着对方的目光。外面传来鸟儿无忧无虑的啁啾声,它们在和煦的软风里轻松愉快地作着亲昵的嬉戏,树枝在金色的阳光里摇曳,树叶像嘴唇一样在轻柔地互相舔舐。可是那古老的母亲――大自然什么也不知道,不知道她的造物的忧虑。
      我走进自己的房间,把我的东西收拾进我的小箱子。如果以前一位有地位的朋友对我说的话应验的话,那么我们在英国的奥地利人应该算是德国人,所以等待着同样的限制;也许当天晚上我就不能再睡在自己的床上。我又降了一级。自从消息传来一个小时以后,我在那个国家已不仅是外国人,而且还是一个“敌邦的外国人”,即一个敌对的外国人;我将被强行放逐到一个我搏动着的心不愿呆的地方。因为对一个早被赶出“德国”的人来说――由于他的种族和反德意志的思想方式――现在在另一个国家,根据一项官僚主义的法令,硬把他划在一个他身为奥地利人从来不属于的集体里,这种处境岂不更荒唐?大笔一挥,整个生命的意义变成了荒谬绝伦。我还一直用德语写文章、想问题,但我脑子里想的每一个念头、我感觉到的每一个愿望,都是属于为世界自由而战的国家。我的任何其他联系都被扯断了,所有过去的一切,曾经有过的一切,被粉碎了。我知道,在那次战争之后,一切都必须重新开始。因为我内心深处的愿望已成泡影,四十年来我把自己信念的一切力量都献给了这个愿望:实现欧洲的和平统一。我害怕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甚于害怕自己的死亡,现在战争第二次发生了。我整个一生热烈追求人性与精神上的团结一致,我在那个比其他任何时候都需要牢不可破的团结的时刻,由于那受到严重排挤的处境而感到无能为力。我感到一生中从未有过的孤独。
      …………
      骄阳普照着大地。正如我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注意到我前面自己的影子一样,我也看到了在现在这次战争后面另一次战争的影子。战争的影子将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它的暗影大概也蒙住了这本书的某些章页。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 读书人语 ★
      读了《昨日的世界》你会发现茨威格对欧洲及整个社会灵魂的刻画是那么细腻和真切。茨威格是奥地利犹太人,在很大程度上,他视欧洲为自己的家。然而,他所亲身经历的“一战”“二战”的那些岁月,实际上却是令他一日日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欧洲的过程,他有一种体无完肤的沧桑之感,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创作这本回忆录《昨日的世界》,这无疑成了他生命的绝唱。
      作为“向上之心甚强,相与之心甚厚”的茨威格在燠热的大西洋彼岸对世界、对人类、对生命的最后一声叹息,是一厢情愿的眷恋还是身不由己的告别?我相信他是笑着,念着,痛着写完这本书的。但我又仍然相信他最终是微笑着满怀期许地离开这个世界的,而如此不顾一切地选择绝望离去,一定是为了追求那些更美的梦。

    相关热词搜索: 一声 叹息 生命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