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课外阅读三步曲|三部曲交谊舞

    时间:2019-05-05 03:26:5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霸州市实验中学河北廊坊065700 )      【摘要】在当前学校阅读课中教师往往忽视阅读指导,放任自流,学生阅读呈现出盲目性。有的教师把阅   读变成阅读训练,阅读呈现出功利性,本人认为阅读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但要为语文教学服务,而且应该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全方面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我在长期的学校图书馆工作中,对如何指导学生
      阅读感触颇深,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具体步骤如下:
      品读置疑
       一、复读会意
       (一)、挖掘文化意义。(二)、品味作品内涵
      二、细读探究
      1、注意积累。2、灵活运用
       在当前教学阅读课中,教师往往忽视阅读指导,放任自流,阅读呈现出盲目性;有的教师把阅读
      变成了阅读训练,阅读呈现出功利性。阅读应该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为语文教学服务,更应该从素质教育
      出发,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叶胜陶先生曾把指导阅读的方法归纳为“质疑自答、复读会意、细读
      探究”即“逐句循诵,摘出不了解的处所,然后运用平时阅读的经验,试把那些不了解的处所自求解答。
      得到了解答,再看注释或参考书,以检验解答的对不对,如果实在无法解答,那就再看注释和参考书。不
      了解的处所都弄清楚了,又复读一遍,明了全篇或全章的大意。最后西读一遍,把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
      把应当体会的体会出来,把应当研究的研究出来。”在领会了叶老的阅读指导方法后,在长期的图书馆工
      作中,我对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进行了深入探究、大胆实践,将阅读方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
       三、品读质疑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 ”并非机械的朗读或简单的声音重复,而是在揣摩作者
      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品读,尽力读出作品的原汁原味。因此,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小说、戏剧分角色读;
      诗歌、散文要美读即走进角色、想象场景、身临其境;古代作品要注重吟诵。这样品读有利于把文章的氛
      围,人物精神,品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品读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学会置疑。“学贵有疑”置疑能够激发学生求新、探究、引导学生
      求知。在置疑过程中要激励学生“敢问”,要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民主、平和的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学生提问时应注意以下三方面:一是要教会学生“会问”,在敢问的基础
      上,逐步训练学生的提问技巧,不要为提问而提问,提问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晶,是思维成果的一种外现
      形式,而非教学任务。二是在阅读课过程中要避免学生形成错误观念,产生对提问的误曲,认为提问是课
      堂发言的必然,每节课都得有所表示。避免有疑就问、有疑必问。要让学生深入思考后再提出问题,那些
      通过自己努力或借助工具书可解决的问题则大可不必提问,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问题流于肤浅和表面化。
      三是问题的表述要条理清楚明白。清晰的表述,不仅可使问题明朗化,还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深入探
      讨问题提供契机。
       四、复读会意
       一篇文章,无论是古代论著还是现代美文,都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仅把阅读停留在表
      面上,而不做进一步的研究,深挖主题,探究写作方法,把阅读流于形式,不利于探究作品内涵,在阅读
      作品时要从多方面着眼。
       (一)、挖掘文化意义
       在直到阅读时,对于文化差异而形成的障碍,要激励学生适时挖掘文化意义,帮助学生克服障碍
      ,提高阅读技巧。而挖掘文化意义,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联系民族文化传统
       陈寅恪在对外民族文化吸收中说:“不忘其本来民族的地位”,在理解话语的文化意义时,也必
      须不忘“民族的文化传统”,否则,我们分析得出的文化意义,不但会出现错误,而且得出的结论也是无
      源之水、无本之木。如《鸿门宴》一文中的座次问题,“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项。项王、项伯东向坐,亚
      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句话并不是单纯的座向介绍,而包含着汉民
      族深厚的文化传统。按照我国古代的礼俗,室内席次是有等级、有地位差别的。以东向(坐西向东)的为
      最尊贵。其次南向,再次北向,最后西向。鸿门宴是在军帐中举行,排席次列同室内,依礼刘邦为客人,
      本应居首席,但项羽自己东向坐(项伯因是项羽的叔父,辈分高,故与之同坐首席)。次席是范增,而把
      客人摆在第三等位置,连范增都不如,刘邦的谋士张良只有“西向侍”的陪坐资格,这种把座次顺序的颠
      倒,就反映出项羽对刘邦的轻侮,也符合当时的情景,同时深刻地表现了项羽目空一切,刚愎自用的性格
      。
       2、理解文化意义还必须注意民族差异
       《阿Q正传》中赵太爷叫阿Q为“老Q”,“老”一类称呼表示尊敬的文化意义,也只有在汉民族之
      中可以成立。在欧美西方国家“老”是无用、衰弱的意思,人们最忌讳称“老”字,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差
      异。
       3、理解文化还必须联系时代背景
       历史是依时间的流程,演变而来的。文化也是在不同的时代里积累发展起来的,带有鲜明的时代
      性。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必须注意时代环境反映出来的文化意义。如《祝福》一文中鲁四爷的“大骂其
      新党”和阿只对革命党的描述都深深地打上辛亥革命的时代性。因而要引导学生理解鲁四爷的卫道和辛亥
      革命没有发动,是阿Q一样的贫苦人民的不彻底性。
       总之,在课外阅读中,指导学生认真挖掘作品文化因素,对解决学生疑问,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
      帮助。
       (二)、品味作品内涵
       在阅读指导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悟性,使学生能够深入品味作品内涵,学生的悟性是一个自我探求
      和发现的过程,从不知到有知、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都需要逐渐去探求。一个词、一句话、一种修辞
      手法、一种语言风格、一种结构方式,能够用的恰如其分,这都需要学生在阅读时去思考去探求。学生在
      思考中得出结论,其悟性也就会逐渐提高,灵感得到充分发挥。
       著名美国学者苏珊.朗格说过:“在社会科学中,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不同的答案。允许学生根
      据自身不同的知识背景、个性因素、社会经验等,对同样问题作出丰富的个性化答案”。因此对阅读过的
      同一篇作品,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感悟所得与同学分享。另外,学生在融洽平和的气氛中进行交流,
      既活跃了学生思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开发和锻炼。
       五、细读探究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的作用是调动一切因素,让课本知识转化学生写作
      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指导时,要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体会文章妙处。
       1、注重积累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往往会积累下大量的精品语言、词汇,这些语言大多出自名家手笔,语言形
      象生动、情感饱满丰富、逻辑性严密,我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学生注意搜集和整理,并作成自己的《花之蜜》,有很多同学还同时加入了自己的读后感,总结阅读经
      验,还写下了阅读体会呢!
       2、灵活运用
       学生在阅读后,将自己所得融会贯通,纳于胸中,于潜移化中提高阅读能力,还会用的得心应手
      。如:我在指导徐宏祖的《董游黄山日记》时,有位同学写攀登绝崖的感受写道“面如土灰,冷汗涔涔,
      心中的小兔都蹦到嗓子眼儿了,想喊救命却不敢出声,惟恐外援而放松了拽紧数根的双手,那时只有一个
      念头:保住性命。”你看多么逼真的语言,多么灵活的运用啊!这不仅增加了文章的风采,又能使学生体
      会到阅读积累带来的喜悦。
       最后,在每次阅读指导后,我都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口味的作品,学生在将指导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后,就会学有所用,得心应手,文学评论家约瑟夫.T.肖说:“各种影响的种子都可以降落,然而只有那些
      落在条件具备的提地的种子才能发芽,每一粒种子有将受到它扎根在那里的土壤与气候的影响。”学生将
      阅读所得融会贯通、纳于胸中,才能化为己有。“课外阅读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的风
      ”让我们每一位同学乘上思考的船,借可外阅读的风,踏上我们远航的征程。
      

    相关热词搜索: 三步曲 课外阅读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