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孤独症“儿童”概念界定的创新研究]孤独症的概念

    时间:2019-04-14 03:22:3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要:号称“百慕大三角”、“特殊儿童之王”[1]的自闭症被历来称作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身心发育障碍性疾病。当代的研究同样倾向于将孤独症儿童视为“星儿”,正常人无法接近,其发展更无一般规律可循。近期国内学者谢明研究提出孤独症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对于每一个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而言,其身心发展是遵循正常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本文将在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这一创新性的概念界定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幼儿;孤独症儿童;病因模式;康复理念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01-02
      一、引言
      儿童自闭症(或称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种[2]。自1943年美国教授Kanner观察到孤独症症状群的儿童并作报告以来[3],围绕其定义、病因、治疗以引起了诸多激烈的争论,中国教育者对此进行研究始于1982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的陶国泰教授确诊了我国第一例自闭症患者。与国外相比,我国孤独症研究起步较晚且进展相对缓慢,但如果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自闭症的患病率大约为万分之五而自闭症系列症的患病率为万分之十的较为保守的标准以及我国现有总人口数量来估计,我国目前可能有50万左右的自闭症患者和100万左右的自闭症系列症患者(包括典型意义上的和非典型意义上的自闭症患者),因此准确界定孤独症儿童的发展规律并有效的开展早期干预方面的研究显得更加必要和紧迫。
      针对近期国内学者研究提出孤独症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对于每一个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而言,其身心发展是遵循正常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观点,笔者通过文献整理对国内外孤独症的研究作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将它们编译整理综述如下,以在综合此观点的基础上对未来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的研究做出展望。
      二、孤独症儿童病因模式的探讨
      (一)精神分析学模式
      这种父母引发假说模式的倡导者是最著名Bettelheim(1967),它是一种比较保守的传统模式,同时也是近年来争议颇多的一种模式。其观点认为,孤独障碍是由于母子互动不足以及孩子对于这种缺乏建设性的亲子关系的极端消极反应所致,即孤独症患儿的父母在儿童关键发展阶段上,对孩子的某些正常行为采取了一种不积极、不合理的对待(如看护或大小便训练不当),从而导致婴儿情感退缩。婴儿的这种退缩行为反过来又促使母亲对他采取进一步的拒绝态度,母婴关系也因此而不再发展。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拒绝与威胁的环境中,孩子对父母会出现不断的退缩,直到拒绝整个世界,孤独症也就因此而产生了。由此精神分析学派把孤独症看成了是孩子对于充满敌意和拒绝世界的一种适应方式。但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孤独症患儿的父母有异常人格特征,相反,一些研究却显示孤独症患儿的父母与正常父母之间没有什么不同(Freeman&Ritvo,1984),该模式也授到了挑战。
      (二)神经功能失调模式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显示,典型的神经病理学症状都是通过某种体征反应出来的,如张力减退、协调性不好、踮着脚尖走路,这些都可以作为推论个体神经受损、不成熟或大脑整合功能发育不良的依据(Mesibov&Daw-son,1986)。因此该研究也就把重点放在寻求一些与神经病理有关的外部体征上。他们认为孤独症儿童会表现出对于各种感官刺激(如巨响、拥抱等)的反应不当,时而过度,时而又不足是由于孤独症患儿神经受损,不能协调和平衡感觉输入与运动输出而引起的。虽然孤独症儿童某种体征反应暗示着孤独障碍的病因可能与身体器官的病变有关,但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究竟是这些异常导致了患儿的行为病状,还是由于这些行为症状才发生了器官病变的呢?这一结论仍不得而知。
      (三)生化模式
      根据Freeman和Ritvo(1984)的研究,大约有30%~40%的孤独症患儿血液中的5—羟色胺(与低智商有关,Campbell)的含量一直保持高水平,而正常婴儿血液中5—羟色胺含量水平会在进入儿童期以后逐渐下降,到成年期则保持稳定在一个水平。这在某种意义上暗示了孤独症患儿的不成熟。因此治疗者开始采用可以降低血液中5—羟色胺水平的药物(如氟苯丙胺fenfluramine)来进行治疗。虽然药物使孤独症儿童产生目光接触增加、社会知觉和对学校任务的注意维持有所增加、IQ测验分数提高、多动或重复行为减少以及睡眠状态改善等效果,但是在增加患儿的社会性行为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同时药物的副作用也值得关注。
      三、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医学康复理念的分析
      (一)医学康复
      近几十年科学家们一直对孤独症的病因进行锲而不舍的研究,尤其是近几年高新技术的发展,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等在研究中广泛使用,使孤独症儿童的医学康复有关问题得以澄清。其主要涉及的领域有:致病基因、脑功能病变及其病理、麻风腮疫苗(MMRvaccination)致病说、和其他有关病因的研究与医学康复和药物治疗的研究。以这些理论为基础的康复理念大多关注儿童早期医药学的治疗选择,例如Singh发现有70%的孤独症的自抗体(autoantiboby)中的麻疹抗体滴定量(titer)显著增高,而正常儿童则无此现象,因此现在很多专家对疫苗的安全性产生质疑,更有专家小组建议暂停使用含有汞的疫苗,由此可以得出在选择之初研究者便已将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置于异于正常儿童一般规律的边缘地位。
      (二)教育康复
      教育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界的共识,但由于孤独症个体差异和现有教育资源(主要是专业水平和手段)不足或作用发挥不利,导致训练效果参差不齐甚至停滞不前。现有的教育训练指向孤独症儿童早期家庭训练方法、早期干预和训练、教育训练策略与方法等的研究领域。我国学者李林提出对孤独症儿童幼儿园干预实施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干预、共同注意(jointattention)能力训练与社会性情感沟通训练的心理策略;在教育训练策略与方法的研究中谈及到一般的特殊教育方法时较也强调“结构化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的介入教学”以及“双训练者”教学训练模式(Pepperberg&Sherman等)的应用(该模式对正常儿童的交流技能的提高帮助不大)等。这些研究集中指向的的仍旧是孤独症儿童的特殊行为。
      四、研究趋势
      纵观当前国内外孤独症研究现状,我们发现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无论是对于孤独症病因模式的研究还是康复模式的探索,研究的立足点大多停留在孤独症儿童的特殊行为之上,较少关注孤独症孩子与正常儿童的相似或相近的行为,并对此进行积极强化。学者刘昊利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孤独症儿童的个案进行研究,验证了适当强化策略的有效性;其次,现有的研究仍旧停留在行为主义的问题矫正模式,目的在于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攻击性行为、自伤现象等,不能够从人本主义的观点理解孤独症儿童的内心需要,事实上,有时候孤独症儿童缺少仅仅是周围人亲切的关注。孤独症儿童最不喜欢也不容忍漠视,学者黄辛隐与徐晓翠在验证孤独症儿童的社会知觉能力发展相对正常的理论的时指出教师在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训练时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积极的情绪表达对孤独症儿童的正向反应有促进作用;最后,在应用任何一种训练方式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有时并不是孤独症儿童的问题行为过于病态,而是研究本身的视角存在有病态的倾向,忽视了孤独症儿童作为儿童内在的本性,一味的追求减少问题行为,而不去为他们示范正确的表达方式,甚至对于干预者本身也不能够明确怎样的方式是正确的方式。
      五、展望
      综上所述,对于国内学者谢明提出的孤独症儿童首先是儿童,其次才是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对于每一个患有孤独症疾病的“儿童”而言,其身心发展是遵循正常幼儿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这一观念的界定需要更多的研究者给予关注。孤独症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生来便具有一般儿童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能力和发展历程,只不过是孤独症的特质使孩子眼下的能力发挥受到局限,有时并不是他们“做不到”,而是他们“注意不到”。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要想改变孤独症儿童,需要首先改变我们自己,只有我们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改变了自己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关注点”,从正常儿童的教育模式来反思孤独症儿童的教育理念,才能改变孤独症儿童的儿童观,进而促使孤独症儿童的行为表现方式发生改变。
      笔者在此呼吁更多的干预者蹲下来在孤独症孩子的左耳旁用愉悦的语气,慢慢的、友善的告诉孩子:“我相信你可以和其他孩子表现的一样”。微笑的面对他们,拉起他们的手,坚定的和他们一起从遵守简单的社会性规则开始一步步的使他们融入到丰富的集体生活中,不再“重伤他们本已孤独的心灵”,满足他们“孩子式”的关怀需要。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01.
      \[2\]王梅.北京市孤独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实验研究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0,3(27):40-41.
      \[3\]魏轶兵.孤独症儿童家庭情感康复训练的个案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50-53.

    相关热词搜索: 孤独症 界定 概念 儿童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