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十九号房间》中的三个女人】 十九号房间的女人

    时间:2019-04-12 03:22:11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 三个女人一台戏,《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公苏珊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渴望独立与自由的现代知识女性,她却最终选择自杀来逃离现实;佣人白太太是一个完全没有主见的男权社会之下的牺牲品;年轻而独立的女孩苏菲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体现了新一代女性的理想风貌。尽管作者多丽丝·莱辛并不认为自己是女权运动的倡导者,但她的小说却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
      关键词: 小说《十九号房间》 自我意识 女权主义
      多丽丝·莱辛2007年凭借《金色笔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短篇小说《十九号房间》发表于1963年,被收入其短篇小说集《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A Man and Two Women)中。小说讲述的是一位现代知识女性苏珊如何在看似“理智”和“完美”的婚姻中迷失自我,在现实的禁锢和内心的自由之间苦苦挣扎,并最终选择在廉价的十九号房间中自杀的故事。苏珊的悲剧正是男权社会中大多数女性的悲剧,她的死也体现了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对不公平的男权社会的无声抗议。
      一、男权社会下的现代知识女性苏珊
      多丽丝·莱辛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所谓的女权运动的倡导者,但她的作品中却无意识地透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野草在唱歌》等都是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为聚焦,反映出的也都是女性独立反叛的个性和与男权社会的冲突。《十九号房间》中的女主人公苏珊也是如此。苏珊看似拥有周围人眼中完美的婚姻生活,有与自己相匹配的丈夫,他们的婚姻也是“理智”的结合,丈夫马修是伦敦一家大报的副编辑,她自己在广告公司做事,两人收入都很高,婚后在瑞契蒙买了有庭院的大房子,先后孕育两男两女四个孩子。他们过的是令人羡慕的中上层阶级生活,应有尽有。然而,男权社会对女性角色的畸形定位却使她在怀孕后放弃工作,由一个独立自主的现代知识女性沦为男性的“阶下囚”,“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相夫教子”这一普遍的女性命运,从经济上完全依附丈夫,努力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努力学习容忍、宽容,并对丈夫的“出轨”抛诸脑后。然而,她毕竟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知识女性,多年后,她开始在幸福的婚姻生活中迷失自我,苦苦挣扎。理智上,她要继续扮演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潜意识里,她却想逃离家庭的束缚和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自由。在“理智”和“自我”的拉锯中,她陷入了精神分裂。事实上,在进入十九号房间寻求解脱之前,她就一直处于这样的矛盾挣扎之中。在丈夫马修向她忏悔他与一个女孩发生关系之后,尽管她很伤心难过,但内心却不停地替马修的行为辩解:“像马修那样英俊潇洒,长着一头金发,有魅力,有男子气概的男人……偶尔禁不起漂亮女孩的诱惑,那是难免的。”[1]她的内心冒起无名火,不断怀疑自省,理智却又阻止她吵架、发脾气、闹别扭,促使她选择原谅。不难看出,他们的婚姻从这个时候起已经有了缝隙。另外,苏珊幻想在最小的孩子上学后能够“脱手”其实也是在自己欺骗自己。等到双胞胎真正上学后,她又变得坐立不安,空虚烦闷,不得不每天不停地找事做,不让自己闲下来。但是当孩子们因长假来临整天待在家里的时候,她又很不高兴,开始怀念独自一人的日子。这时候,她的精神已开始走向分裂。然后,她开始在自家的小阁楼开辟一个“妈妈的房间”寻找一块能让她心灵自由的领地,然而“妈妈的房间”却不断地被孩子和女仆打扰,不安又开始侵袭她的内心。事实上,“妈妈的房间”根本没让她得到喘息,反而让她产生了更强烈的封闭感。在意识到自己需要“真正的独处”之后,她几经周折找到了“十九号房间”。尽管这个房间充满了污秽,却给她带来了一时的清净,暂时缓解了压力。然而,就连这样一个小小的避风港都最终遭到丈夫的“入侵”,她最终选择在里面开煤气自杀,寻求身体和心灵的救赎。
      苏珊的自杀是必然的,是对男权社会之下备受压迫的女性角色的无声抗议。丈夫马修看似温文尔雅,是外人眼中的完美男人,但他却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妻子的困惑与恐惧,无视她的感受。如果他对苏珊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关心,那么苏珊也不会走上自杀之路。苏珊选择这种消极的方式对抗自己的命运,其实也反映出了千百年来的父权社会中女性想要获取自由的艰难。
      二、旧时代女性代表白太太和新女性代表苏菲
      除了主人公苏珊之外,故事中还有另外两个女性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佣人白太太和家庭教师苏菲。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者将目光放在罗林夫妇身上,极少有人关注白太太和苏菲这两个人物,但笔者认为,多丽丝·莱辛在安排故事角色的时候实际是有考量的,白太太和苏菲并不是她随意安排的两个人物,而是为了跟她故事中的女主人公苏珊进行对比。虽然笔触不多,但这两个角色却很鲜活。佣人白太太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典型的个性,但她正是万恶的父权社会中女性真实生存状况的写照。
      长期以来,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女性都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她们被剥夺了人身自由,更别谈经济上的独立,由于生活所迫,只能沦为佣人、女仆。她们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还得取悦夫君,受各种不公平的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中国封建社会有“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古训,妻子任何时候犯错,或是不受丈夫欢迎,丈夫都可凭一封休书弃其如敝屣。西方国家的女性也是如此。中世纪的爱尔兰,女人不但没有选择婚姻的自由,连新婚之夜也要被贵族剥夺,电影《勇敢的心》就真实再现了这一情景。难怪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利亚·伍尔芙在《达洛卫夫人》中借主人翁之口说:“婚姻对于女性来说就是一场灾难。”英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则把婚姻比作夏天的笼子。
      与拥有带有美丽花园的大房子,过着衣食无忧的富人生活的苏珊相比,白太太挣扎在生活边缘,她生活艰难,不得不靠做佣人维持生计,可她面对生活的挑战而要活下去的信心无疑是坚定的;但长期男权社会生活的压迫让她变得毫无自我意识,心甘情愿承担女佣的角色。当女主人苏珊不停地做事,不让自己闲下来的时候,她却提出抗议:“罗林太太,你何必动手?你是花钱请我来做这些事情的呀!”[1]她处于社会最底层,不像苏珊一样受过良好的教育,当然也就不能理解苏珊的痛苦。她看不到苏珊“闲不下来”的真正原因,反而觉得这个女主人行为奇怪,不可理喻。在她看来,一个家庭通常要靠一个精明强干的女人来维持,她清楚自己该做多少工作,抱怨女主人从早上九点就离家,到下午五点才回来,没有尽一个女主人和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应尽的义务。她需要罗林太太随时在家,随时让她伺候,必要时又随时能找得到她;即使是她知道“家里的事有时真叫女人吃不消”,[1]她也无法理解苏珊的自我封闭和离家出走。或许,她不是无法理解,而是视而不见。长期的生活压迫或许早让她习惯了冷漠,更何况她和苏珊之间只是雇佣关系。像她这样的女性,是注定要在男权社会中“沉沦”一辈子的。
      苏珊后来雇佣的家庭女教师苏菲却恰恰与之相反。苏菲年轻,朝气蓬勃,头脑聪明,善解人意,在苏珊交代她早上要出去的事宜后,她马上明白:“你有时需要有人取代你这个家庭主妇的位置,对吗?”[1]她通情达理,很快就和全家相处融洽,甚至连白太太都几乎忘了她是德国人,马修也认为家里多了她真不错。在莱辛的笔下,她几近完美,男主人喜欢她,孩子们喜欢她,佣人白太太也喜欢她,甚至连苏珊最后都认为丈夫马修的情人费儿“比苏菲差多了”,而她死后马修“实在该娶苏菲”。事实上,苏菲在家中几乎已经取代了苏珊,起到了女主人的作用,连小朱莉生病的时候,守在她身边安慰她的也是苏菲,而不是妈妈苏珊。苏菲的形象,正是今天新时代女性所应该拥有的崭新形象。与苏珊相比,她心智更加成熟,做事更加得心应手。更重要的是,同样身处男权社会之下,她却获得了男主人的认可,丝毫没有表现出受束缚。她的出现提醒如苏珊一般的所有女性反思:到底是男权社会的压迫束缚了我们,还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
      三、结语
      《十九号房间》发表之初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正是妇女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尽管莱辛拒绝接受“女权运动的先锋”这一称号,也反对过激的把男女对立的女权运动,但她的作品中却真实反映了她独特的女权意识。时至今日,有多少职业女性还如苏珊般在社会和家庭的牢笼中苦苦挣扎?如果说苏珊的死是一种消极而懦弱的表现的话,那么值得庆幸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如苏菲般不断地成长。但愿苏珊式的悲剧会越来越少,而新时代的女性们会越来越活得有价值。
      参考文献:
      [1]Lessing.Doris To Room Nineteen.马建军.英语短篇小说选读[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杜鹃.从《到十九号房间》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VOL28,(4).
      [3]莱辛著.范文美译.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花城出版社,1998.
      [4]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5]潘鲁宁.现代知识女性如何走出困境——简析多丽丝·莱辛的《19号房间》.青年文学家,第十五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三个女人 九号 房间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