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2011年高考化学启示录:2011年高考化学全国卷

    时间:2019-03-19 03:30:40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一、高考命题特点      化学命题指导思想为“以能力立意为中心,全面考查化学学科内综合素质”。其命题特点主要有:   (1)立足基础考教材近两年高考对教材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多角度考查,部分试题直接源于教材。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对教材典型实例改编整合;②直接选择教材素材命题;③答案直接源于教材内容。例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9题判断有机反应类型均取自教材;2011年全国大纲卷第27题描述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现象直接来自教材实验。
      (2)注重过程考方法高考注重对思维过程和方法的考查,文字表述、分析、解释类试题明显增多,解这类题主要用到4种思维方法:①整体思维法;②发散思维法;③类比思维法;④分合思维法。思维方法一般隐含在分析问题过程中,隐蔽性强,需要考生合理选择。
      (3)强调发散考创新创新是高考永恒的话题,高考从多角度考查发散思维能力,在思维发散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高考创新视角主要有:①考查内容由单一走向综合。例如,全国大纲卷第30题以环烃为命题点,将空间结构、卤代烃命名融为一体。②改变综合形式,通过化学反应将相关的内容整合,拓展综合考查新视角。
      (4)捕捉信息考能力高考试题常通过新信息考查考生学习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大多数新信息渗透于题目中,要求现学现用。有机推断与合成、无机化工等常以这样的形式命题。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36题给出信息解释喷洒乙基锌防纸质文物酸性腐蚀的原理,要求考生运用信息解决问题。
      (5)熟练切换考综合组合型选择题中的选项内容可涉及多个知识点,各选项之间没有联系,考生思考问题时要随时切换思维,即要求独立思考每个选项。
      
      二、高考高频错因扫描
      
      (1)忽视教材图示和数据,导致出现知识漏洞
      尽管复习时老师屡次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但在高考中教材知识仍然是易错点之一,尤其是教材各种图表中的信息。例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37题第(5)小题考查六方氮化硼结构,第(6)小题考查立方氮化硼晶体类似金刚石结构,直接考查教材内容。考生只要复习时留意记忆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第68页金刚石晶胞示意图(立方体)的内容即可得分。
      (2)忽视典型物质重要性质,导致应用时出错
      有些物质性质隐蔽性强,复习时不注意挖掘和积累会造成失分。例如,2011年北京卷第9题B项中的化学方程式不常见,考生易忽视CO是常见还原剂,NO则是氧化剂,于是不会判断;第27题,考生易认为硫酸是难挥发的酸,忽视实验过程中会出现酸雾。
      (3)忽视化学基本规律和常数的使用条件,导致计算时误选数据
      中学教材中,一些公式和常数的使用往往有条件限制,离开条件就出现错误。例如,2011年四川卷第13题运用PV=nRT计算开始反应到反应平衡(I)的压强之比,应依据右侧容器(n、T不变,V、P变)计算,如果用左侧体积计算,会错选B项,因为左容器体积、物质的量、压强三个量都发生了变化。
      (4)忽视物质之间反应有条件或反应速率有大小的限制,错误判断物质反应产物
      物质之间反应有快、慢之分,物质之间反应很慢时,则可以共存。例如,2011年重庆卷第29题“O3与KI溶液反应生成两种单质”,暗示O3+2KI+ H2O2KOH+I2+O2,由于I2与KOH反应较慢,视为可共存。
      (5)不能发掘并应用题给信息,无法解决新问题
      高考中,题给信息中若出现陌生知识,考生往往不能合理利用。例如,2011年浙江卷第28题第(5)小题采用薄层色谱图,判断有机制备实验的回流时间,部分考生因看不懂图示和不理解薄层色谱法而错选答案;2011年安徽卷第28题第(4)小题通过“已知”介绍用离子色谱仪测定浓度,部分考生视而不见,导致检测离子方法不可行而失分。
      
      三、高三复习规划与建议
      
      第一轮以课本章节为顺序复习,不漏任何细枝末节
      时间: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3月30日。(注:各地区划定的时间范围会稍有不同。下同。)
      内容要求:系统复习必修1、必修2、选修4、选修5和选修1等(使用大纲版教材的考生需复习必修化学第一册、必修加选修第二册和第三册)。
      主要任务:(1)熟记教材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基本概念、重要规律、结论、定律等。(2)熟记物质的典型性质和应用。(3)熟记教材重要的公式、常数和典型物质俗名。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对现实物质、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信息,并进行吸收、加工、有序储存。(2)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有知识块整合。
      复习策略:(1)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载体,按章节顺序复习。可以将教材有关图示、数据表进行专题整理,分析比较,反复研习,避免混淆。(2)联系法、对比法是复习的常用方法。联系法,如:①联系氨氧化制硝酸的条件,判断某化工生产工艺所需条件。②联系物质转化。由NH3NONO2联想N2、S(H2S)、C(CH4)、Na、RCH2OH等物质连续氧化。对比法,即将相关物质性质列表对比记忆。(3)注重细节,规范训练。从书写元素符号到描述物质性状和反应现象,都要养成规范的习惯。(4)亲自动手画教材中出现的图像,如简易实验装置图、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图、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化学反应图像等,发现并熟记图中的细节信息。(5)标注出难点或者掌握得不够透彻的知识点,以备下一轮突破。
      第二轮在应用中巩固知识记忆
      时间:2012年4月1日至5月15日。
      内容要求:专题复习(或综合复习),每周1次理综测试训练。
      主要任务:(1)突破一轮复习中的难点,如还没弄懂的基本理论或图像问题;(2)精选综合题训练,总结解综合题的思维方法并形成自己的解题模板;(3)围绕专题将高中化学内容进行串联、建网,做到心中有“全局”;(4)关注新出考纲对考生的知识及能力要求,依此复习训练。
      能力目标:(1)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2)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标准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等表达,并作出解释。同时要加强一轮复习需要达到的能力。
      复习策略:(1)合理使用纠错笔记。笔记主要记录:一是知识盲点,二是学习中感到困惑的问题,三是错解、错方法、知识理解错误等。(2)选择较难的考点,同学之间开展探讨,会讲的知识,表示自己真正懂了。(3)学会独立思考,把解题思维内化为自己的东西。(4)以考点为结点,发散思维,构建网络和注重发散。如图1是以铁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图2说明以氧化铁为点,发散式复习。(5)以高考真题为主,边做边总结方法。例如,有机推断与合成题,可通过“一挖二审三抓四法”突破。“一挖”就是挖掘题目新信息,一般为有机物新性质、新反应,可以从断键与成键角度切入,找准其反应本质;“二审”指审清有机物类别、审清“问题”要求,如结构式和名称等;“三抓”指抓住条件、抓住官能团、抓住反应类型,以及三者互推;“四法”推导有机物:比较法、正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综合思维法。
      
      第三轮综合复习,全面提高
      时间:2012年5月16日至5月30日。
      内容要求: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挖掘边角知识。
      主要任务:(1)整理教材知识盲点和易混、易错知识。(2)突破高考热点和难点。(3)梳理一些常考物质的物理性质、用途。(4)温习错题本,重新做一遍错题,并复习仍觉得模糊的知识点。(5)一般每周进行2次模拟测试。
      能力目标:(1)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题是高考失分率较高的题目之一,可从以下角度突破:①熟悉高考综合实验设计类型,主要有物质制备实验、性质实验、定量测定实验等,了解近三年高考考查了哪些实验,进行归类;②分析、总结每类实验的考法、难点;④选择典型材料尝试着设计实验。例如,设计实验探究FeC2O4、FeSO4等物质性质或组成;④加强说理型实验题的规范性解答。(2)熟知化学变化规律,并能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简单分析与推理能力)。(3)加强一、二轮所要达到的能力要求。
      复习策略:模拟诊断。按规定时间(理综化学50分钟)做题,然后对答案找问题,并将问题归类,逐一查对遗漏知识点,重点利用好诊断信息:一是找出自己错在哪里,哪些方面薄弱,非知识性失分有哪些等;二是细心体会老师评讲试卷,知道别人错在哪里,向错误学习,避免重复犯错。
      第四轮回归教材,修复漏洞
      时间:2012年6月1日至4日。
      内容要求:整理试卷和梳理易错知识点。
      主要任务:回顾高中化学主干内容,强化整体记忆,熟悉提取知识的思维程序。
      能力目标:训练适应能力和合理分配时间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答题习惯。
      复习策略:(1)自己独立限时完成一套仿真模拟卷,保持做题感觉。(2)收集、整理最新高考信息(教师最后强调的重点、热点,以及高考指导相关内容)。(3)在白纸上画出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图,使化学知识在脑中形成整体印象,便于考试时提取知识。(4)训练发散思维和思维灵活性。例如,以“催化剂,加热”为信息源,将中学相关化学反应进行归类;以“高锰酸钾”为点,联系FeS、FeS2、FeSO4、H2O2、KI、H2S、Na2SO3、SO2等氧化还原反应。(5)关注热点,熟悉新题型:①图像与数据信息题型;②“话题式”题型;③无机化工流程题。冲刺时要梳理新题型审题、破题、析题和答题的思维方式,将新题变成熟题,提高答题效率。

    相关热词搜索: 年高 启示录 化学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