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将小事放大_把小事放大的成语

    时间:2019-01-25 04:02:28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写作无一不在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上下工夫。同学们叙事的取材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更要注意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加强其表达效果。提升表达效果的技巧很多,将小事放大是其中之一。
       将小事放大包括将小事本身放大和将小事的影响、意义放大。前者会让情节更加生动,让内容充实而富有表现力;后者更能凸显文章的价值。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宝玉挨打”这件小事就充分利用了这一技巧,放大了当事人的情感、存在的矛盾、产生的影响与意义等,在短时间、小空间内,让各种矛盾快速聚集,激烈爆发,不仅引人入胜,而且发人深思,值得我们借鉴。
      
      一、放大情感
      
       作者采用层层铺垫、层层递进的方式放大贾政的情感,让宝玉的挨打成为必然。贾政初见宝玉时“原本无气”,只是看到他垂头耷耳,“应对不似往日”,“倒生了三分气”,此时还只是“恨铁不成钢”的不满;紧接着与贾府关系微妙的忠顺王府很不客气地来索人,找的是王爷喜欢的戏子,加之宝玉被当场发现身系流荡优伶所赠私物,更使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不满上升为“恨铁不愿成钢”了;不巧的是贾环这时利用金钏投井一事乘机进谗言,诬告宝玉淫辱母婢,“大逆不道”的行径使贾政“面如金纸”、“眼都红紫了”。
       在写宝玉挨打的过程中,作者也层层递进地表现了贾政的情感。贾政共流了三次泪。第一次在打宝玉之前,“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宝玉的不成材让他的情绪难以自控。第二次在打完宝玉后,贾政要“勒死”宝玉,王夫人哭喊着苦劝、阻拦。贾政听了王夫人一番话后,“不觉长叹一声,向椅子上坐了,泪如雨下”。想到自己已是天命之年只有一子,不觉悲从中来,阵阵心酸,伤感家业后继无人。第三次在宝玉被打后,王夫人叫着贾珠的名字,并引起了李纨的哭泣,“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联想到贾珠的恭敬、孝顺、贤良,与宝玉的“异端”行为对比,更是无比伤感。
      
      二、放大矛盾
      
       作者将父子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多种矛盾,并让各种矛盾迅速放大、激化,产生了惊心动魄的效果。
       1.放大了嫡庶矛盾。贾环与宝玉是兄弟,然而由于宝玉是嫡出,贾环是庶出,于是宝玉备受宠爱,而贾环处处受冷落,连同父同母的姐姐也瞧不起他。也许宝玉没有直接开罪于他,但不平、嫉恨的种子早已种下,碰到机会就会生根发芽。于是在宝玉倒霉时,阴毒的贾环趁机落井下石,成为宝玉挨打的火上之油。
       2.放大夫妻之间的矛盾。王夫人最早得到消息,赶来劝阻,她以哭为武器,边哭边劝,并且不断加大劝阻的力度。一哭时抱住板子,以“老爷”、“老太太”身体为重相劝;再哭时以夫妻情分相求,说自己“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同时以自己的身份施加压力,说“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把父子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夫妻之间教育孩子的矛盾。
       3.放大贾政与贾母之间的矛盾。接着赶来的是贾母,以“孝道”为武器,用家族最高统治者的身份阻止宝玉继续挨打。贾母的第一句话就是“先打死我,再打死他”,把宝玉与贾政的矛盾转化为贾政与她自己的矛盾;接着讥讽贾政不是好儿子,“啐了一口”,教训贾政教育的方式不对;最后以要回南京去相要挟,彻底压服了贾政。刹那间,贾政从毒打儿子的严父,变成受母亲严斥的不肖子。至此,这场激烈的冲突达到了高潮,从而也就走向了结束。
      
       三、放大事件的意义
      
       作者将事件的意义由父母管教孩子,放大到贾政要维护封建礼教和封建正统观念、而宝玉要反封建的层面。把宝玉是否好好读书、是否表现得优秀得体,放大到了事关贾府前途的层面。父子二人价值观念上的对立,思想上的剧烈冲突,致使贾政认为宝玉是封建正统的异端。因此,即使不是因为这些事儿,宝玉挨打也是必然。
       经过这样的精心设计、放大处理,“宝玉挨打”这件家庭小事,在曹雪芹笔下却被写成了贾府中的重大事件,形成了全书的一个高潮。
       (责任编辑 张毓春)

    相关热词搜索: 小事 放大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