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地理感性知识的现代教学模式探讨】 旅游线路地理的教学模式

    时间:2019-01-21 03:33:52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摘 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丰富的感性知识用现代化的手段展示、训练,帮助学生理解规律、掌握原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感性知识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地理感性知识是反映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地理知识,是直观的、生动的和具体的,是通过人们对地理事物的直接感知而获得的。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感性知识是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只有使学生掌握了大量的地理事实材料,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后,才能有效地分析地理特征,形成地理概念、理解地理规律、掌握地理原理。中学阶段所涉及的地理知识非常广泛,既有自然的各种现象,如海洋、陆地、高原、山地、沙漠、草原等等,又有人类社会的诸现象,如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等。而这一切学生很难直接感知,这就要求在地理感性知识的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生动、直接的现代化教学媒体。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设计思想,对教学系统的主要因素的组合关系所做出的、能够反映教学过程中的时间系列与教学结构的典型的、简化的、直观的措施。素质教育认为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的心理活动过程,应符合认知心理学的一般规律。这一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意向阶段――感知阶段――理解阶段――巩固阶段――应用阶段――创造阶段。电化教学模式就是要解决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帮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的问题。
      1.地名教学模式探讨
      地名具有特指性和空间性,并和其他地理事物联系起来,而且一般都体现在地图上。所以,教授地名必须与地图紧密地结合起来,与所反映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还应该把所学地名从地图上的“地名海洋”里设法分离出来,要使学生记住一个新地名还需经过几次学习。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地名教学中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在《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一节的教学中,设计如下过程对于帮助学生记住地形区既形象又高效:
      (1)引导学生查找《世界地形图》,找到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等地形区。
      (2)利用电教媒体显示《世界地形图》,指导学生观察,明确这些地形区的位置和范围。
      (3)在相应的地形区边配以图片或文字介绍,组织学生了解并记住这些地名。
      (4)去掉地形区的名称及图片和文字,利用竞赛等方式提问巩固。
      2.地理景观知识的教学模式探讨
      地理景观知识是反映各种地理景象或景色的地理感性知识。地理景观知识的教学,就是要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不同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外貌特征的过程。由于地理科学所研究的是整个地球环境,对象是巨大的,内容是广泛的,学生以至教师都不可能一一对其进行实地观察。所以,现代化教学媒体特别是影音材料的运用,就成为进行地理景观教学的最佳、也是最主要的途径了。地理景观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的电化教学模式:铺垫有关基础知识――提出观看影音材料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学生观看影音材料片――学生回答从影音材料片中找到的答案――教师总结并将知识进一步深化。
      在讲述《降水和干湿地区》一节中的景观知识时,课堂教学设计成如下过程:
      (1)学习我国的降水的分布规律。
      (2)组织学生观看影音材料,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不同地区的景观有何不同,并思考干湿地区的景观分布与降水分布有什么关系?
      (3)学生观看影音材料,思考问题。
      (4)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5)归纳总结,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景观判断降水特征的方法。
      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景观知识形成了具体形象的认知,而且也对其成因有了初步的理论基础,并能做到推而广之。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观察地理景观的方法以及养成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使观察不仅仅停留在描述上,而且有分析思考,从而提高了观察效率。
      3.地理演变知识的教学模式探讨
      地理演变知识是反映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地理感性知识。中学教材中反映地理演变的内容很多,这些过程有的时间漫长,有的空间跨度很大,也有的比较迅速,学生不可能完整地观察到,仅凭语言和文字想像是难以感知的。而模拟动态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规律是多媒体计算机比较独到的功能。地理演变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的电化教学模式:铺垫有关基础知识――指出学生应重点观察的对象――演示计算机动画软件――学生讨论分析――教师进行总结。
      在设计《降水和干湿地区》一节中的锋面雨带移动规律的教学时,设计如下过程:
      (1)先演示四、五月份华南雨带和六月份江淮地区梅雨的形成,让学生观察感知。
      (2)屏幕展示五张(五~十月)含有雨带的云图。学生观察云图中雨带的移动规律。
      (3)学生思考:为什么南方雨季长于北方?
      (4)学生回答。
      (5)演示印证:用课件演示五月~十月夏季风进退与雨季移动的全过程。印证学生的结论。
      将课本中简短的文字材料演化成形象的动画展示过程会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地理原理,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地理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通过以上三种教学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在感性知识的教学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树立正确的观点、态度和价值观。所以要想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关键在于我们广大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和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这一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以上仅就地理感性知识三个部分的电化教学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地理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将会出现更多、更好的电化教学模式,来指导现代化教学媒体在地理课堂的应用。

    相关热词搜索: 教学模式 感性 探讨 地理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