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文
  • 文章
  • 散文
  • 日记
  • 诗歌
  • 小说
  • 故事
  • 句子
  • 作文
  • 签名
  • 祝福语
  • 情书
  • 范文
  • 读后感
  • 文学百科
  • 当前位置: 柠檬阅读网 > 情书 > 正文

    “隐隐”和“甸甸”到底是什么声音?:嘤嘤嘤到底是什么声音

    时间:2018-12-29 03:37:59 来源:柠檬阅读网 本文已影响 柠檬阅读网手机站

      多年来讲授《孔雀东南飞》时常常遇到学生拿着不同的资料,问“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句中“隐隐”和“甸甸”是什么声音。因为各种资料的说法均存在分歧,学生便无法进行准确的判断。
      下面先看看不同的书是如何解释的吧。
      
      一、教材类
      
      1 2002年到2010年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教材解释都是一样的;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何等。
      2 大学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解释: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语助词。
      
      二、资料类
      
      1 《高中文言文详注及赏析》只对句意进行了说明,而没有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一路上听着车子发出的“隐隐伺甸”的声响是何等的凄切啊。但从中我们还是能知道对这两个词的解释是车声;何,何等。
      2 《文言文全解王》的斛释:隐隐,甸甸,车行走之声;何,何等。
      3 《今日中学生(增刊)(高中生必背古诗文诵凄)》的解释: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助词,即今“啊”字。
      4 《敦材知识详解(语文)(上)》也是用句意的方式来表述的:车子发出的“隐隐甸甸”的声响是何等凄切啊。这也是赞同为车声。
      5 《(高中卷)文言文》解释:隐隐,甸甸,车行走之声。何,语气助词,啊。
      
      三、词典类
      
      6 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隐隐,车马声。该书没有对“甸甸”作解释。
      7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则没有收录这两个词条。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承认这两个词是拟声词。存在分歧的地方,是车声,还是车马声。如果释为车声,为什么这些资料的解释有分歧?如果释为车马声,那么那个是车声,哪个是马声?抑或车马都同时发出这种声音。这都让人不明白,而细心的学生发现这种不明确的情况,心里就有点懵了。
      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总的来说,应是缺乏生活经验和常识,没有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体会。上面几种解释都承认一点。就是“隐隐”与“甸甸”都是拟声词。那么,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两个词到底是在仿拟什么声音,是车声,是马声,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不管是什么声音,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也是“粗通”。但对于个别喜欢钻研或钻牛角尖的学生来说,那就不一样了,他们非得问个一二三来才罢休。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我们还是得好好研究一番的。
      其实,说难也不难。只要有生活经验,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隐隐”是车声,一种隐隐约约的声音。“甸甸”是马声。一种细碎的而缓慢的马蹄声:如果硬要把“甸甸”也解释为车声,那就是车轮碾过碎石或土块的声音。
      下面就分别来说明吧。
      首先,“隐隐”是车声,一种隐隐约约的声音。它不可能是车轮与地面接触碾过或碾碎石块或土块发出的声音,那种声音应该是“啪啪啪”地响的。为什么呢?西汉时没有橡胶轮胎,那么马车就几乎是用木料做成的,木制车轮对地面的冲击没有缓冲,不大可能发出“隐隐”的声音。
      那么可不可能是车轮轴心与车轴互相磨擦发出的声音呢?车轮轴心与车轴互相磨擦肯定会发出声音(当时不可能有滑轮),但这种声音是比较尖厉的,例如有一翻译就是这样的,“(车轮声响)咕噜咕噜”,尤其是车上坐着刘兰芝,抑或还有一个马车夫。当然,如果当时懂得润滑技术,在车轮与车轴接触部位喷些水或油(这不可能是现代的润滑油),以减小磨擦降低声音还是可以的。
      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减小磨擦降低噪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和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和此刻呈现出的氛围有关。我们还是来回顾一下吧。
      刘兰芝被焦母所遣,乘车归家,此时心中自是悲伤。焦仲卿跟随在车后,心中是一千个舍不得一万个舍不得,但又无可奈何。两人一路均是默默无话。整个场景的气氛是寂静而显得悲伤。任何声音的存在都会破坏这种氛围,而如何来表现那种寂静,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呢?文学作品贯用的手法就是无声与有声互衬(即便有声也是细微的)。
      这种例子古诗中是俯拾即是的,试举三例体会体会:(注意加线句子)
      例1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例2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
      例3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说准确点,“隐隐”之声应是马车木板或榫头受挤压而发出的微弱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嘈杂的环境条件下是不易听见的,只有坐在车内的人或是非常靠近马车的人才能听见。现代社会还发出这种声音的交通工具,除了那些原始的马车、架子车,就可能只有老旧的火车了。飞机是不可能发出这种声音的,不然早就出事故了。现在的动车和高铁是否是有这种声音,我还没有坐过这两种车,还不敢妄下结论。如果你有机会乘坐前边三种车,在一个空旷的环境或夜晚,你可要好好地听一下。这样,你也就能知道“隐隐”之声是怎么回事了。
      第二,“甸甸”是马蹄声,是一种细碎的声音。这种声音是钉了马掌的马蹄踏出来的,这是许多老百姓都熟悉的。什么时候给马钉马掌,为什么要给马钉马掌,随便上网一查都可以明白的,这里其实是用不着多说的。南方人见过马的不多,对马的了解也大多通过电影电视,现在网络技术发达了,又为南方人了解马多提供了一条途径,特别是现在古装戏泛滥,使了解马蹄声显得更是容易了。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这个问题都是不难的。所以这个问题在此没有多说的必要了。
      下面,回到对句子的意思理解上米。
      把“隐隐”理解为车声,“甸甸”理解为马蹄声后,“何”理解为什么呢?是语助词“啊”还是副词“何等”呢?笔者认为理解为前者可能要好些。《广释词》就这样注释:“何”犹“啊”,语助,无义。
      这样一来,“隐隐何甸甸”的句意就可以这样:马车“隐隐隐隐”摇啊,马蹄声“甸甸甸甸”碎啊。这样用细微的声音打破了刘兰芝与焦仲卿不得不分离的空间环境的寂静,也同样能衬托当时两人的悲伤心情,尤其是不再会让学生产生误解。为教师省却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于此,也不知读者诸君和语文界的同人会否同意我的见解。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 3
      [2]高中文言文详注及赏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94
      [3]文言文全解王[M]北京:海豚出版社,2007:86
      [4]今日高中生(增刊)(高中生必背古诗文[M],成都:四川教育报刊社,2001:80
      [5]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教材知识详解(语文)(上)[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39
      (6]文言文(高中卷)(全解一点通)[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211
      [7]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18
      [8]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徐仁甫广释词[M],1982:124

    相关热词搜索: 到底是什么 隐隐 声音 甸甸

    • 文学百科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